书城自然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考评手册
21145100000005

第5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2)

4.真核生物的不均一核RNA是指( )

A.核内转录的初始RNA称为不均一核RNA

B.携带蛋白质合成信息的初始转录的RNA

C.hnRNA中包括内含子

D.AUG上游是5′非编码区

E.UAA下游是3′非编码区

5.tRNA分子是( )

A.细胞内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一类RNA

B.含有稀有碱基最多的一类RNA

C.双链RNA,但有局部的单链

D.反密码环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

E.5′-端是连接氨基酸的部位

6.rRNA分子是( )

A.细胞内含量最多的RNA

B.S是大分子物质在超速离心时的沉降系数

C.原核生物有5S、16S和23S三种

D.真核生物有5S、 5.8S、18S和28S四种

E.所构成的大、小亚基中各有多种蛋白质

7.核小体是指( )

A.原核生物的细胞核

B.真核生物的细胞核

C.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组蛋白包括H2A、H2B、H3、H4各两分子和一分子H1

E.核心颗粒之间的连接区由DNA和H1组蛋白组成

8.关于核酸分子杂交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变性的方法常用加热

B.相同来源的核酸才能通过变性而杂交

C.不同来源的核酸复性时,存在全部或部分碱基互补就可杂交

D.杂交可以发生在DNA‐DNA、RNA‐DNA和RNA‐RNA之间

E.把待测DNA标记成探针进行杂交

9.DNA水解得到的产物包括( )

A.磷酸 B.核糖 C.腺嘌呤、鸟嘌呤

D.胞嘧啶、尿嘧啶 E.胞嘧啶、胸腺嘧啶

10.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碱基配对发生在嘧啶碱基与嘌呤碱基之间

B.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的联系是由两对氢键形成的

C.DNA的两条多核苷酸链方向相反,一条为3′-→5′-,另一条为5′-→3′

D.DNA双螺旋链中,氢键连接的碱基对形成一种近似平面的结构

E.DNA的双螺旋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

11.有关DNA变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磷酸二酯键断裂 B.DNA变性时糖苷键断裂

C.变性温度的最高点称为Tm D.A260增加

E.双链间的氢键断裂

12.在同一真核细胞内哪些情况是存在的( )

A.在过剩RNA存在的情况下,所有DNA都能与RNA杂交

B.在过剩DNA存在的情况下,所有RNA都能与DNA杂交

C.一个细胞内的RNA和DNA有相同的核苷酸比例

D.所有RNA都是从DNA上转录下来的

E.不同的RNA表达量不同

13.DNA分子中G+C含量越高( )

A.氢键破坏所需要的温度越高 B.解链越容易

C.信息含量越丰富 D.50%复性时需要的温度越高

E.50%变性时需要的温度越高

14.维持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作用力包括( )

A.碱基间的氢键 B.磷酸二酯键

C.碱基堆积力 D.磷酸残基间的离子键

E.以上都是

15.B‐DNA双螺旋结构特点包括( )

A.DNA是由反向平行的两条DNA单链构成

B.DNA双螺旋结构是右手螺旋

C.碱基堆积力和氢键是维持DNA双螺旋稳定的主要作用力

D.DNA双链间的碱基形成互补碱基对,其中A和U、G和C配对

E.碱基对平面与双螺旋结构的螺旋轴垂直

16.细胞中DNA存在于( )

A.高尔基体 B.内质网 C.线粒体

D.叶绿体 E.细胞核

17.DNA和RNA分子的区别是( )

A.碱基不同 B.戊糖不同 C.在细胞内位置不同

D.功能不同 E.空间结构不同

18.变性DNA复性过程包括以下哪些反应( )

A.氢键的形成 B.核苷键的形成

C.磷酯键的形成 D.碱基对间堆积力的形成

E.共价键的形成

19.在熔解温度时,双股DNA发生哪些变化( )

A.双股螺旋完全解开 B.双股螺旋50%解开

C.在260nm处的吸光度增加 D.碱基对间氢键部分断裂

E.所有的G‐C对消失

20.蛋白质变性和DNA变性的共同特点是( )

A.生物学活性丧失 B.易恢复天然状态 C.氢键断裂

D.结构松散 E.形成超螺旋结构

三、名词解释

1.核酸的一级结构

2.不均一核RNA

3.DNA的变性

4.DNA的增色效应

5.融解温度

6.DNA的复性

7.杂交

四、简答题

1.简述DNA和RNA的不同。

2.简述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

3.什么是DNA的解链温度?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科学素养读物】

染色体遗传学的奠基人——摩尔根

1866年,即孟德尔发表那篇重要的遗传学论文的这一年,美国遗传学家托马斯·摩尔根(T.H.Morgan,1866-1945)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莱克星顿,他是继孟德尔之后公认的国际遗传学第二代“主帅”。从肯塔基州立大学毕业后,摩尔根考入霍普金斯大学,并在那里取得了博士学位。在那之后的十多年里,摩尔根主要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直到孟德尔的遗传学说被人们重新发现,摩尔根才逐渐将研究方向转到遗传学领域,试图通过实验来验证达尔文关于“自然选择”的理论。

1902年12月和1903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萨顿发表了两篇论文,提出了着名的“萨顿假说”:染色体的行为与遗传性状的行为完全平行。但是,这一假说遭到当时许多遗传学家的反对。当时国际遗传学的“主帅”贝特森就“坚决反对把遗传因子与任何物质实体联系起来”。创造“基因”一词的约翰逊则明确反对“基因是物质的、具有形态的结构”。当时还是胚胎实验学者的摩尔根也是其中一员,他宣称“绝不接受任何没有实验基础的结论”。虽然萨顿提出的各种细胞学现象都是实验观察的结果,但没有任何实验证据能够把这些实验现象与孟德尔遗传理论联系起来。然而,通过实验证实“萨顿假说”的恰恰是当初强烈反对这个假说的摩尔根。

摩尔根由一位对孟德尔遗传理论持怀疑态度的实验胚胎学家转变为国际遗传学第二代领军人物与后来被称为细胞遗传学圣地的“蝇室”有决定性的关系。“蝇室”的创建有些偶然,摩尔根对荷兰植物学家德弗里关于突变与进化的研究很有兴趣,建议他的研究生佩恩通过实验来研究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佩恩于是用香蕉将果蝇引入暗室进行传代,观察果蝇会不会因为黑暗而产生没有眼睛的后代。虽然佩恩的实验结果是第69代羽化的果蝇也没有退化眼睛,但却使摩尔根发现果蝇是一种极好的实验材料。从此,摩尔根所领导的实验室便被戏称为“蝇室”。最初的蝇室位于哥伦比亚大学斯赫梅霍楼613室,这是一间仅有34.1平方米的小房间。遗传学历史上着名的“摩尔根三弟子”:斯特蒂文特、布里吉斯和穆勒先后于1909年和1912年加入蝇室,成为蝇室研究小组的成员。许多着名的遗传学家如杜布赞斯基、比德尔、麦克林托克、德尔布吕克、莫诺等,以及我国老一辈遗传学家,如陈桢、李汝祺、谈家桢等都曾在蝇室学习、工作或访问过。

1910年5月,摩尔根的一名学生偶然在蝇室的大群野生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性果蝇。摩尔根使这只科学史上着名的昆虫与其他野生型红眼雌性果蝇交配。结果是:第一代果蝇无论雌雄全部是红眼型,说明白眼相对于红眼是隐性遗传;第一代果蝇相互交配所得到的第二代果蝇为:红眼型3470只,白眼型782只,考虑到白眼型果蝇死亡率较高等因素,可以认为基本上接近于3∶1的孟德尔比数;不同之处在于:白眼型果蝇全部都是雄性,具体来说是第二代果蝇中红眼型雌性2459只、红眼雄性1011只、白眼雄性782只。通过对白眼雄性果蝇后代眼色表型的遗传学分析,摩尔根在1910年7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果蝇的限制性遗传》一文:第一次把一个具体的基因(白眼基因)定位于一个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上,从而为遗传的染色体理论提供了第一个重要的实验证据,开辟了一条遗传学和细胞学紧密结合的研究道路。

在发现那只白眼雄性果蝇之后,蝇室不断有新的突变体被发现,到1910年底已经达到15种之多。与此同时,摩尔根的遗传学研究也不断深入,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控制性连锁遗传性状发育的基因不仅为性连锁,而且彼此之间也是连锁的;不表现为限性(性连锁)遗传的性状,其因子(基因)与限性诸因子(性连锁基因)之间都没有连锁现象,而表现为自由组合。1911年9月,摩尔根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被誉为他第二篇重要的论文《孟德尔遗传中的随机分离与互引》,从而在机制上解释了遗传连锁现象。1911年,摩尔根还发现不表现为性连锁的黑体基因与残翅基因是互相连锁的,并且从中发现了“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其后不久,摩尔根又发现不表现为性连锁的乌黑体基因和桃色基因是互相连锁的,但都不与黑体基因和残翅基因连锁,从而提出了“连锁群”的概念。

于是,在1911年这个遗传学历史上重要的年份,摩尔根通过“蝇室”的实验,先后提出了被称为遗传学第三定律的“连锁和交换律”、染色体是基因的物质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交换率能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等染色体遗传学说的基本思想。为了纪念摩尔根以及他的蝇室成员创建染色体遗传学说,英国遗传学家霍尔丹在1919年建议将连锁图的图距单位称为“厘摩(centim or gan,cM)”,1cM相当于1%的交换率。1926年,摩尔根出版了集染色体遗传学之大成的名着《基因论》(The Theory of the Gene),系统地阐述了遗传学在细胞和染色体水平上的基因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孟德尔学说,使遗传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为了表彰在遗传学研究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摩尔根在1933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李春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