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21145200000030

第30章 基于互联网的新兴服务业态研究(8)

2.国内SaaS的发展状况

(1)阿里软件:阿里软件在成立后的半年内推出了外贸版、内贸版、网店版等多个SaaS应用。

(2)用友:用友软件公司立足中小企业应用,以打造管理信息化的服务框架为主。用友在整个SaaS服务平台上,希望能够打造用友在线服务集成平台。

(3)金蝶:金蝶在电子商务及企业SaaS服务领域携手IBM进行战略转移。

(4)金算盘:金算盘全程电子商务平台革命性地通过SaaS模式向用户提供包括金算盘9i软件在内的各项应用服务,按需使用、按需付费。

(5)神州数码:神州数码与日本Softbank BB株式会社合资成立新公司——北京神州数码在线科技有限公司(DCBB),以SaaS服务为核心,力图为中小企业打造中国第一个在线软件服务运营平台。

(6)XTool:XTool是中国最先进入在线月租CRM 领域的企业之一,易用性是其获得客户认可的重要原因。XTools在线月租型客户管理软件,是企业通过登录互联网账号来使用的销售管理工具。

(7)八百客:八百客致力于研究和解决全球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优秀的信息化产品辅助提高管理、促进发展。800CRM是针对中小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信息化工具。

3.总结

(1)总体来看处于同一起跑线:SaaS软件运营服务可分桌面工具类、企业管理类和应用开发类。

桌面工具类软件服务:以电子邮件等为典型代表,以工具软件为蓝本,通过互联网提供以面向个人为主的软件服务。

企业管理类软件服务:以在线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在线进销存软件等为典型代表,以企业管理软件为蓝本,通过互联网提供以面向企业管理为主的软件服务。

应用开发类软件服务:以Web服务等为典型代表,以应用系统开发工具为蓝本,通过互联网提供以面向软件开发人员为主的软件服务。Web服务将软件程序的功能封装成接口,放在网络上供软件开发人员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形态也属于软件服务,它们利用其他媒介如移动设备等向外发布服务。对于此类服务,传播介质和手段的不同并不影响其软件服务的本质。虽然这类软件服务目前为止尚未发展到一定规模,但随着移动商务等的兴起,它们必定会在软件服务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

(2)从核心技术到产业环境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SaaS的核心技术包括多用户大容量数据库管理、服务计费管理、核心数据离线存储管理、数据安全管理、统一SOA服务接口运行管理、第三方自主服务开发商接入平台等。以上技术国内的SaaS企业都还没有核心竞争资源,国外的企业如Salesforce等在部分核心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尽管各商家纷纷看好SaaS的前景,但它进入容易运作难。SaaS需要大规模的运营才能发展起来,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客户都需要培育。产业链需要通力合作,各个环节各自发展,把各自的特长、专业都发挥到极致。现在国内的SaaS产业环境正处在一个起步期。

五、SaaS未来发展趋势

(1)传统的软件业将被冲击而萎缩。

如果按照甲骨文创始人兼CEO拉里·埃里森给全球企业级应用软件业提出的“残酷”命题:只有大而全的软件公司才能生存于未来,那就意味着今后的企业应用软件公司都不得不在底层数据库、中间件以及应用层面做好全线准备。

这对于目前的ERP赢利模式是一场巨大冲击,要让无论在资本实力还是商业资源都相对弱小的国产ERP厂商们接受这一命题,无疑是一场推倒重来式的革命。

传统ERP软件的赢利模式已经开始面临被互联网颠覆的威胁。SaaS对产品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于软件厂商来说,这种成本相对低廉的在线ERP模式既可以降低销售成本、实现利润集中,又大大降低了“应收账款”发生的可能性。

(2)新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将产生和完善。

SaaS基础平台提供商必然出现寡头垄断的局面。SaaS将有众多的ISV在基础平台上进行服务开发,SaaS运营商和网络商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3)SaaS应用部署分布现状及发展趋势。

SaaS的交付方式并非只适用于小企业,或是销售自动化。Information‐Week的调研显示,2/3的企业不是已经购买就是正在考虑以“定期租用模式”(Subion Model)部署应用软件。

(4)SaaS用户接受程度的行业分布及原因分析。

SaaS正在慢慢地用于处理几乎每个管理软件的需求。Salesforce最近开发了管理软件在线开发平台,基于此平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管理需求开发非CRM管理软件。开发出的软件在Salesforce的托管平台上使用,目前已有超过30%的Salesforce访问流量来自此平台。国内的800CRM也独立推出类似平台。此外,Dow Chemical、惠普、Honeywell、Hyatt Hotels、Roche和Wachovia都依赖Taleo的SaaS人事管理解决方案。

客户服务、销售自动化、人力资源三大领域对SaaS接受程序较高,原因是这些行业操作的用户一般具有长时间的互联网应用经验,同时,这些行业的应用软件非常适合标准化,软件的复杂度也不会太高。

六、产业标准和政策建议

(1)科技创新:政府和SaaS产业界应当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列为一项紧迫而优先的任务。增加对SaaS研究、SaaS软件企业活动的资助。特别鼓励对SaaS平台的研发投入.

(2)产业推进:建立SaaS行业协会,引导整个SaaS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并在本行业中参与制订本行业政策、法规。制订SaaS行业标准,特别是SaaS运营平台方面的行业标准。以SaaS推动电子政务建设,带动整个软件行业的SaaS化发展。

(3)环境培育:SaaS的推广需要一个培育和引导过程。及时引导和鼓励中小型企业走向SaaS化的信息管理之路,对初创的SaaS软件公司在收费上给予一定的减免支持,提供合格的SaaS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设施,提供SaaS架构深度培训、SaaS顾问服务等。促进有实力的大型网络企业或软件厂商进入SaaS行业,并在大学引入有关SaaS的专业课程和培训。

(4)制度建设:统一规划SaaS产业链结构,建立行业准入制度。明确用户、平台商、软件商和服务商的权利和义务。对经营SaaS平台的软件厂商的能力进行全面审核,对有实力保障的SaaS平台运营商发放准许经营许可证。对于SaaS新兴服务提供商给予软件优惠政策,建立SaaS软件产业风险投资机制,安排部分专用的SaaS种子资金,同时考虑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适当安排一部分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用于SaaS软件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项目。

(5)产业监管:有效的监管是保证SaaS产业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健康发展的产业空间。SaaS产业监管需要制度化和法制化。监管机构还应对SaaS软件商进行合理引导等。

参考文献

[1]******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政策规划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学习读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18~23次报告

[3]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业指标完成情况(报表).历年

[4]互联网实验室.中国博客商业化发展研究报告.2008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手机上网行为研究报告(简版).2009

[6]互联网协会.Internet Guide 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2008

[7]艾瑞.2007年中国网络社区发展情况报告.2007

[8]诺达咨询.2007CDN市场研究报告.2007

[9]艾瑞.2006年中国网络游戏报告.2006

[10]微软抓住长尾市场的架构战略.2006

[11]InformationWeek.SaaS相关报告

[12]互联网实验室.P2P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05

[13]There is Hope.Mary Meeker at Web2.0Summit.

[14] Collaborative Annotations. New on YouTube.

[15] ARoad Trip to the Great Wall. China 2.0.

[16]100Top Sites for the Year ahead.

[17]The Future of Social Networks at Graphing Social Patterns.

[18] Social Network Stats : Facebook, MySpace, Reunion。

[19]

[20]SaaS架构成熟度模型。

[21]我国SaaS市场分析。

[22]分析SaaS企业级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23]Facebook启示录。

[24]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2006年信息经济报告.2007

[25]Facebook上最伟大的十个应用程序。

[26] CNNIC综合分析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现状。

[27]2008年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

[28]移动互联网成ICT产业新增长点中国移动OMS应对三大挑战。

[29]CNNIC.2007年中国博客市场调查报告.2008

[30]Technorati 2008博客报告。

[31] P2P应用调查: Gnutella用户最多BT其次。

[32]Opera 发布最新移动互联网报告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