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传染病护理
21146900000003

第3章 传染病科临床护士基本理论与知识(2)

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机体的途径。传播途径由外界环境中各种因素所组成,从最简单的一个因素的传播途径到包括许多因素的复杂传播途径都可发生。常见传播途径有:

(1)空气、飞沫、尘埃。主要见于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当患者讲话、咳嗽、喷嚏时,病原体可从鼻咽部喷出,易感者通过呼吸而感染。

(2)水、食物。主要见于以消化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伤寒、痢疾、囊虫病、绦虫病等。易感者因进食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源、食物或进食患病动物的肉类、乳类、蛋类等而感染。另外,某些传染病还可通过与疫水接触,病原体经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导致感染,见于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

(3)手、用具、玩具。其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既可传播消化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也可传播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传染源的分泌物或排泄物通过污染日常生活用具(如餐具、洗漱用具)、玩具等传播疾病。

(4)吸血节肢动物。其又称虫媒传播,见于以吸血节肢动物(蚊子、跳蚤、白蚜、恙虫等)为中间宿主的传染病,如疟疾、斑疹伤寒等。通过在患病动物和人之间叮咬、吸吮血液传播疾病。

(5)血液、体液、血制品。其见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通过输血及血制品、注射、手术、针刺、剃刀、共用牙刷、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具体形式传播。

(6)土壤。当病原体的芽孢(如破伤风、炭疽)或幼虫(如钩虫)、虫卵(如蛔虫)污染土壤时,则土壤成为这些传染病的传染途径。

3.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 person),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易感者的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如果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则传染病的流行很容易发生。在普遍推行人工自动免疫的干预下,可把易感者水平降至最低,使流行不再发生。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包括地理、气象和生态等条件对流行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传染病的地区性和季节性与自然因素关系密切。如我国北方有黑热病地方性流行区,南方有血吸虫病地方性流行区,乙型脑炎的严格夏秋季发病分布,都与自然因素有关。寒冷可减弱呼吸道抵抗力与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增高有关,炎热可减少胃酸的分泌与消化道传染病发病率增高有关。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的传播创造良好条件,如鼠疫、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亦可受感染。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和生活条件以及文化水平等,对传染病流行过程有决定性的影响。社会因素对传播途径的影响是最显而易见的,如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全面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大搞爱国卫生运动,饮水卫生、粪便处理的改善,大力推行计划免疫等,使许多传染病被消灭(如天花)或控制(如霍乱、血吸虫病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开发边远地区、改造自然、改变有利于传染病流行的生态环境,有效地防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说明社会因素又作用于自然因素而影响流行过程。

能力训练

1.某患者无症状但大便中检出痢疾杆菌已经三个月,是属于什么感染状态?()

A.慢性痢疾杆菌携带者

B.慢性痢疾杆菌隐性感染

C.痢疾杆菌潜伏性感染

D.急性痢疾杆菌感染

E.急性痢疾杆菌感染慢性化

2.有一患者在恢复期时,体温已经明显下降2d,但未下降至正常,2d后又出现体温再升现象,说明该患者发生了什么()

A.复发

B.再燃

C.再感染

D.重复感染

E.不能确定

3.传染源的各种形式中最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是()

A.患者

B.隐性感染者

C.病原携带者

D.受感染的动物

E.潜伏性感染

4.某一大学生入学前身体健康,入学后第二年乙肝血清学检查发现,核心抗体和E抗体阳性,肝功能检查正常,未有不适感觉,说明()

A.隐性感染了HBV

B.感染了HBV成为病毒携带者

C.显性感染HBV

D.潜伏性感染HBV

E.感染了HBV,获得了免疫力

(饶和平)

二、法定传染病及管理要求

●传染源管理●

(一)传染病的种类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修订),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大类,共37种。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

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患者、接触者、病原携带者和动物都可作为传染源,必须对它们加强管理。

(二)传染源管理

1.对患者的管理。对患者应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必须严格遵守。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报告时间:①甲类传染病,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h、农村要求发现后6h内上报;②乙类传染病,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城镇要求于发现后6h内上报,农村不超过12h;③丙类传染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要求于发现后24 h内上报。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脊髓灰质炎,必须采取甲类传染病的报告、控制措施。

2.对接触者的管理。接触者是指曾经和传染源发生过接触的人,可能受到感染而处于疾病的潜伏期,也就是说,有可能是传染源。对传染病的接触者,应分别按具体情况采取检疫措施(如医学观察、留验)或预防接种。有关接触者检疫期或观察期可参阅附录。

3.对病原携带者的管理。早期发现病原携带者十分重要,对在人群中检出的病原携带者进行治疗、教育、调整工作岗位和随访观察。为做到早期发现病原携带者,凡是传染病接触者,曾患过传染病者,流行区居民和服务性行业、托幼机构、供水行业的工作人员,应定时普查,以及时检出病原携带者。

4.对动物传染源的管理。对动物传染源,如属有经济价值的家禽、家畜,应尽可能加以治疗,必要时宰杀后加以消毒;如无经济价值者则设法消灭。

5.国境卫生检疫。按照有关规定,国际检疫传染病为鼠疫、霍乱和黄热病。而流行性感冒、疟疾、脊髓灰质炎、斑疹伤寒、登革热、回归热为我国监测传染病。另外对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精神病和开放性肺结核的外国人,应阻止其入境。

●切断传播途径●

应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措施。对于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以及许多寄生虫病来说,切断传播途径通常是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而其中又以爱国卫生运动和除四害(老鼠、蟑螂、苍蝇、蚊子)为中心的一般卫生措施为重点,采用药物等措施进行防虫、杀虫、驱虫。对呼吸道传染病,应着重进行空气消毒,提倡外出时戴口罩。

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广义的消毒包括消灭传播媒介即杀虫措施在内,狭义消毒是指消灭污染环境的病原体而言。消毒有疫源地消毒(包括随时消毒与终末消毒)及预防性消毒两大类。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两种。常用消毒方法参阅附录。

●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关键是提高人群免疫力。机体免疫力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力和特异性免疫力。非特异性免疫力是生物个体生来就有的、能遗传后代、不涉及免疫识别和免疫反应的增强。加强体育锻炼、调节饮食、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改善居住条件、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愉快心情等措施可以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人体可通过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或预防接种获得对该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其中以预防接种起关键作用。实践证明,许多传染病可以通过预防接种得到有效的预防。2007年12月卫生部印发了关于《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将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等15种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一)人工免疫

人工免疫又称预防接种,预防接种分为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两种。

1.人工主动免疫。将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纯化的抗原和类毒素制成菌(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于接种后1~4周产生抗体,称为人工主动免疫。此免疫力可保持数月至数年。我国儿童基础免疫要求所有适龄儿童全部接种百白破、卡介苗、脊髓灰质炎、麻疹四种疫苗制品均为主动免疫生物制品,接种后能预防相应的六种传染病,使儿童获得恒定的免疫,实现基本消灭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把结核病、破伤风的发病率控制在最低水平的目标。我国现行的儿童基础免疫程序,把乙肝疫苗的接种已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2007年我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提出在现行全国范围内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等6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发生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炭疽、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2.人工被动免疫。将制备好的含抗体的血清或抗毒素注入易感者体内,使机体迅速获得免疫力的方法,称人工被动免疫。免疫持续时间仅2~3周。常用于治疗,或对接触者的紧急预防。常用制剂有抗毒血清、人血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和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等。

(二)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为提高预防接种的针对性、减少不良反应,预防接种的实施要做好以下几点。

1.准备好必要的物资、器械和接种对象。如生物制品应仔细检查,注意有无破损、变质、过期以及摇不散的凝块或异物等情况,并登记批号。确定接种对象、人数和时间,做好宣传工作,以取得群众的密切配合。接种场所应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冬季室内应温暖。接种用品及急救用品要摆放有序。严格遵守消毒制度,要做到每人用一副注射器、一个针头,以免交叉感染。

2.严格掌握禁忌证。做好解释、宣传工作,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争取家长和儿童的合作。接种前认真询问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必要时先做体检。

凡发热和急性传染病、肝肾疾病、糖尿病、血压病、妊娠3个月内或6个月以上、月经期应禁忌或暂缓接种。有过敏史者慎用动物血清制品;体温高于37.5℃,或一周内每日腹泻4次以上的儿童,严禁服用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应尽量推迟常规的预防接种;近1个月内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不能接种活疫苗。

3.掌握接种方法。接种应严格遵照说明书规定,掌握好接种方法、剂量、次数和时间间隔,注意无菌操作。

4.接种后观察。各种生物制品均可引起其特有的异常反应,绝大多数人接种后不引起反应或反应轻微,个别人出现严重反应。

(1)一般反应。

1)局部反应。接种后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属于局部反应,红晕及硬结的直径在5cm以下为阴性,直径≥5~9 cm,为+,直径≥10~19 cm,为++,直径≥20 cm,为+++,红晕及硬结直径大于20 cm并可见水疱或坏死、淋巴结管炎为++++,有时伴有淋巴结肿大。局部反应持续2~3 d不等。轻者不必处理,重者可用干净毛巾局部热敷并抬高患肢。

2)全身反应。如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等为全身反应,体温在37.5℃以下者称为弱反应,37.6~38.5℃为中反应,高于38.6℃为强反应。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轻微者,经适当休息后可恢复,无须特殊处理;若反应严重,体温高达39℃以上时,轻者适当休息,多饮水,重者可对症处理。如红肿继续扩大,高热持续不退,应到医院诊治。

(2)异常反应。极少数对象出现晕厥和过敏性休克等异常反应。

1)晕厥。晕厥多在空腹、疲劳及精神紧张状态下注射时发生,为避免晕厥,事前应先做好宣传解释,解除紧张心理。一旦出现心慌、虚弱感、胃部不适或恶心、手心发麻等表现,立即让患者平卧,保持安静,喂给糖水或温开水,针刺人中等穴位,一般不需服药。

2)过敏性皮疹。常在接种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经服用抗组织胺药物后即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