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传染病护理
21146900000037

第37章 普通传染病区患者的护理(19)

2.常用药物。

(1)主要用于控制发作的药物。①磷酸氯喹:简称氯喹,对红细胞内的裂殖体和滋养体有迅速的杀灭作用,是目前控制发作的首选药物。一般成人首次口服磷酸氯喹1g(0.6 g基质),6~8 h后服0.5 g(基质0.3 g),第2、3日再各服0.5 g。②硫酸奎宁:抗疟作用与氯喹相同。③盐酸甲氟喹:适用于治疗各型疟疾及有耐药性疟疾,精神病患者慎用。④青蒿素:对间日疟和恶性疟原虫包括耐氯喹的红细胞内裂殖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孕妇早期慎用。⑤磷酸咯萘啶:用于凶险型疟疾或耐氯喹疟疾。严重心、肝、肾疾患者慎用。

(2)主要用于防止复发和传播的药物:磷酸伯氨喹简称伯喹,本品能杀灭肝细胞内子孢子,有病因预防和防止复发的作用,能杀灭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故有防止传播的作用。磷酸伯氨喹紧接着控制发作药物后口服,成人每次口服13.2 mg(基质7.5 mg),每日3次,连服8d。

(3)主要用于预防的药物。乙胺嘧啶能杀灭各种疟原虫的速发型子孢子,也能抑制蚊体内配子体的发育,故有预防作用。孕妇、儿童宜服用氯喹作预防。

3.注意事项。

(1)使用氯喹时应注意头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指导患者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静脉注射可引起血压下降及心脏传导阻滞,严重者可出现心脏骤停,故使用时应控制滴速,以每分钟40~50滴为宜。

(2)应用伯氨喹者,应注意有否头晕、恶心、呕吐、发绀等副作用;红细胞内缺乏G6 PD者,可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

(3)奎宁对中枢有抑制作用,表现为头昏、耳鸣和精神不振;对心脏有全面抑制作用,静注可出现血压下降;对子宫能增加其收缩力,可引起流产;也可因红细胞内缺乏G6 PD,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因此该药仅用于抗氯喹的恶性疟疾及重症病例的抢救。

(4)联合应用伯氨喹引起急性出血管内溶血者,应立即报告医生停药,嘱患者多饮水或遵医嘱静脉补液促进药物排泄。

(三)病情观察与对症护理

1.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典型发作患者主要观察体温,随时记录体温变化。观察面色、出汗情况,有无贫血情况。恶性疟患者还应注意观察意识、头痛、呕吐抽搐等。

2.对症护理。高热者应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出汗后及时更换内衣及床单,防止着凉。寒战期注意保暖。有抽搐者应注意安全;注意有无贫血的表现;对凶险发作患者,应注意其神志的改变,头痛、呕吐、抽搐等情况;观察有无腰痛、呕吐、进行性贫血和黄疸、酱油色尿等表现,提示并发黑尿热,应及时报告医师。

3.并发症护理。出现黑尿热时:①立即停用奎宁或伯安喹等导致黑尿热的药物;②严格记录24 h出入水量,严密观察尿量的变化,及时发现肾衰竭;③给予吸氧;④遵医嘱应用氢化可的松、5%碳酸氢钠等药物,以减轻溶血和肾损害;⑤贫血严重者,可遵医嘱少量多次输新鲜全血,输血过程中注意输血反应的发生。

(四)健康宣教

1.做好灭蚊、防蚊工作。消灭按蚊孳生地及杀灭蚊虫;加强个人防护,如穿长袖衣和长裤,房间喷洒杀虫剂及在暴露的皮肤上涂驱蚊剂,挂蚊帐睡觉等,以减少被蚊叮咬的机会。

2.加强疾病知识教育。重点是传播途径,主要症状体征,治疗方法,药物副作用等。指导患者坚持服药,以求彻底治愈。治疗后应定期随访,反复发作时,应速到医院复查。对1~2年内有疟疾发作史者或血中查到有疟原虫者,可在流行季节前1个月给予抗复发治疗,以后每3个月随访1次,直至2年内无复发为止。对疟疾高发区健康人群及外来人群,可口服乙胺嘧啶以防止发生疟疾,曾到疟疾流行区旅游的人,在三年内不可献血。

疟疾(malaria)是疟原虫经按蚊叮咬而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特点为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反复发作者可伴贫血和脾大。

一、病因

疟疾的病原体为寄生于人体红细胞的疟原虫,导致人体感染的疟原虫主要有四种: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四种疟原虫的生活史相似。人和按蚊是疟原虫发育过程中的两个宿主,人是中间宿主,蚊是终末宿主。

(一)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

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增殖分为两个时期,即寄生于肝细胞内的红细胞外期和寄生于红细胞内的红细胞内期。当受染的雌性按蚊吮吸人血时,疟原虫子孢子随蚊唾液进入人体血循环,约半小时全部侵入肝细胞,速发型子孢子即进行裂体增殖,迟发型子孢子则进入休眠状态。裂殖体释放出大量裂殖子进入血液循环,侵犯红细胞,在红细胞内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等无性繁殖,发育成熟的裂殖体胀破被寄生的红细胞后,裂殖子、疟色素及其代谢产物释放入血,产生临床上的典型发作。一部分裂殖子再侵入正常红细胞,重复上述裂体增殖而引起周期性发作;而另一部分裂殖子、疟色素被吞噬细胞吞噬。间日疟和卵形疟发育周期为48 h、恶性疟为36~48 h、三日疟为72 h。经过数代(3代~6代)裂体繁殖后,部分裂殖子逐渐发育成雌、雄配子体。

(二)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

雌性按蚊叮咬疟疾患者,雌、雄配子体进入蚊胃内开始了有性繁殖,雌、雄配子体结合成为圆形的合子,合子很快变成能蠕动的合子并穿过胃壁,在胃壁外弹力纤维膜下发育成囊合子,囊内核和胞浆进行孢子增殖。孢子囊成熟,内含上万个具有感染性的子孢子,囊破裂子孢子逸出,并进入唾液腺,待此按蚊叮人时子孢子即随唾液进入人体。

二、发病机制与病理

(一)发病机制

疟原虫在肝细胞内与红细胞内繁殖时并不引起症状。当红细胞被裂殖子胀破后,大量裂殖子、疟色素及代谢产物一起进入血液,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疟疾的典型发作。不同种的原虫裂体增殖时间不一致,因而临床发作周期也不一致。疟疾发病及症状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疟原虫的数量。反复多次发作,可因大量红细胞破坏而出现贫血。疟原虫在人体内繁殖引起强烈的吞噬反应,导致周围血中单核细胞增多。

(二)病理

近年来的深入研究认为:寄生疟原虫的红细胞与宿主、内脏血管内皮细胞特异黏附导致微血管床阻塞、组织缺氧,以及免疫活性细胞释放的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活素、活性氧共同作用,造成组织器官严重的病理损害。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疟疾患者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我国主要是中华按蚊;偶尔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而传播。极少数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时间不长;有种与株的特异性;可反复感染。多次发作或感染后,再次感染症状较轻或无症状,故非流行区的外来人口容易感染且症状重。

4.流行特征。本病流行受温度、湿度、雨量以及按蚊生长情况的影响。温度高于30℃,低于16℃则不利于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因此,疟疾发病以夏秋季较多,热带及亚热带常年都可发病。本病在全球致死性的寄生虫病中居第一位。全球约20亿人居住在疟疾流动区,每年新发病例3亿~5亿,病死约300万例,且约100万例为儿童。

四、临床特征

人感染疟原虫后都经过一定的潜伏期,间日疟和卵形疟13~15 d,恶形疟7~12 d,三日疟24~30 d,输血感染潜伏期7~14 d。

(一)典型发作

疟疾发病的特点为周期性发作,典型症状表现为突发的寒战高热,可分四期:

1.前驱期。仅部分患者有前驱症状,如疲倦、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等。

2.寒战期。多数患者突起发病,先有畏寒感,如四肢及背部发冷,逐渐波及全身,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唇指发绀,伴头痛、恶心、呕吐等,持续10 min至2h。

3.高热期。体温迅速上升至40℃以上,全身灼热而干燥、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脉搏快速有力,伴剧烈头痛、呕吐、心悸、气促、口渴;发热过高者出现谵妄、抽搐或昏迷;持续2~6 h,发作数次后唇鼻部可出现疱疹。

4.大汗期。高热之后,全身大量出汗,体温骤降至正常,自觉症状缓解,但仍感明显乏力。持续1~2 h后进入间歇期。

在疟疾初发时,发热可不规则。一般发作数次以后,才呈周期性发作。反复多次发作可出现贫血、肝脾增大等表现。

(二)凶险型疟疾

多由恶性疟原虫引起,多见于儿童、外来无免疫力的人群及发病后未及时治疗者。临床上有下列几种类型:

1.脑型。此型最常见,也最为严重,病死率高。表现为急起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进而嗜睡、昏迷;半数患者可发生抽搐,可呈全身性、局部性或癫痫样发作,儿童更多见;脑膜刺激征阳性;如治疗不及时,发展成脑水肿、脑疝可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血涂片可查到疟原虫,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白细胞数轻度升高或正常,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2.超高热型。起病急,体温迅速升至41℃或更高;患者气急、谵妄、抽搐,继之昏迷,常于数小时内死亡。

3.胃肠型。除发冷、发热外,患者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类似胃肠炎或痢疾;有的表现为剧烈腹痛,而无腹泻,常被误诊为急腹症。吐泻严重者可发生休克、肾衰竭而死亡。

(三)特殊类型疟疾

1.输血疟疾。常发生于输入含疟原虫血液后7~10 d,临床表现同典型发作,但治疗后无复发。

2.婴幼儿疟疾。易发展为凶险型疟疾,胃肠道症状较多,贫血出现早而严重,脾大显著,预后差。血涂片可见大量疟原虫。

(四)再燃和复发

再燃(recrudescence)是指疟疾发作数次后,因机体产生的免疫作用或经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受到控制,但血中红细胞内疟原虫没有完全消灭,由血液中残存的疟原虫引起的,故四种疟疾都有可能出现再燃。再燃多见于病愈后的1~4周。复发(relapse)是由肝细胞内的迟发型子孢子引起的,只见于间日疟和卵型疟。复发多在见于病愈后的3~6个月。

(五)并发症

1.黑尿热。为疟疾患者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多见于恶性疟原虫感染。临床上以急起寒战、高热与腰痛、恶心、呕吐、肝脾迅速增大、进行性贫血、黄疸、尿量骤减、排酱油色尿为特点。重者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其发生可能由于:①红细胞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 PD)或其他红细胞酶缺乏;②抗疟药,特别是奎宁和伯氨喹;③疟原虫释放的毒素;④人体过敏反应。

2.急性肾小球肾炎。见于间日疟和恶性疟患者,表现为水肿、血压升高、少尿,尿中有红细胞、蛋白质及管型;抗疟疾治疗有效。

3.肾病综合征。多见于三日疟反复发作者,也见于恶性疟,表现为进行性贫血、蛋白尿和水肿;抗疟疾治疗无效。

五、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

在多次发作后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恶性疟尤为明显;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单核细胞相对增多。

(二)疟原虫检查

疟原虫检查为明确诊断的方法。

1.血液涂片。厚片可增加阳性率,薄片可鉴定疟原虫的种类。血片找疟原虫应当在寒战发作6h内即寒战和发热早期采血,此时原虫数多、易找。

2.骨髓穿刺涂片。阳性率高于外周血涂片。

(三)血清学检查

抗疟抗体在感染后2~3周便可出现,4~8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一、疟疾的实验室

诊断进展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具有检出速度快、检出率高的优点,但必须有荧光显微镜。特异性DNA聚合酶(PCR)检测灵敏度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液中疟原虫的特异性抗原或抗体,具有方便、快捷和敏感的优点,鉴于患者常在感染后3~4周才有特异性抗体出现,故临床上价值较小,仅用于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二、疟疾疫苗

疟疾疫苗的应用有可能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由于疟原虫抗原的多样性,给疫苗的研制带来困难。目前研制的主要是子孢子蛋白和基因疫苗,尚未应用于临床。

2006年12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曼谷举行的全球疫苗研究论坛上,呼吁采取联合行动,加快研制和批准使用一种高效的疟疾疫苗。同时将启动一项新的全球战略,即“疟疾疫苗技术路线图”。这标志着全球首次协同一致,共同制订一项促进预防性疫苗问世的计划。该项计划的最终目标是:于2025年之前研制出一种针对临床疾病具有80%以上预防功效,并提供四年以上保护的疟疾疫苗。

三、世界疟疾日和全国疟疾日

2007年5月第6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8年起将每年4月25日设为“世界疟疾日”,要求各成员国、各有关国际组织和民间团体,以适当形式开展防治宣传活动。

2008年“世界疟疾日”的主题是“疟疾——一种没有国界的疾病”。卫生部结合我国情况决定将每年4月26日作为“全国疟疾日”

2009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口号是:“消除疟疾,共享健康;使用蚊帐,远离疟疾;预防疟疾,保障健康;全程服药,根治疟疾;消除疟疾,共建和谐;消除疟疾危害,促进和谐发展;一顶蚊帐,一份关爱,远离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