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21147200000148

第148章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可能与可为——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综述(3)

北京大学王义遒教授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关键在于高等教育多样化》一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必须实行多样化:高等学校举办与办学的多样化;办学类型的多样化;办学层次的多样化;高校的科类与专业多样化;学生的多样化;办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和手段的多样化;管理多样化。

清华大学袁本涛教授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报告中,用翔实的数据阐述了高水平大学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建设高水平大学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同时还指出,纵观世界称得上高等教育强国的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无不拥有一批世界著名的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大学在国家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有高等教育模式的创新。

西南大学任培江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数建构初探》一文和西南大学赵伶俐在《如何衡量“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一文共同提到要借鉴经济领域一些重要指数的编制思路与计算方法,可以尝试编制高等教育发展指数,以较为简洁及时地反映、评价、监控和预测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变化。

(五)扩大开放

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今天的成就首先得益于开放,而扩大开放无疑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阎光才教授在“扩大开放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报告中指出:通过历史和比较研究,得出基本结论是,实现全方位的主动开放,是后起国家高等教育实现超越型发展的战略抉择。目前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先发优势,进一步巩固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在人才的输出和输入之间,处于不平衡状态。我国高等教育贸易服务的经济效益不高,引进的高等教育资源良莠不齐,总体水平不高,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水平大学在国际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依旧难有大改观。今后,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应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开放的宏观政策与制度;利用我国经济崛起的优势,提升我国教育贸易服务水平;建立与完善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制,完善制度,充分发挥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的作用。

河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李文成教授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一文中指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全球化增强了各国高等教育的竞争,我们在抓住高等教育国际化机遇的同时,必须坚持教育主权,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克服不利影响。除了全方位的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外,还要大练内功,努力提高自己的质量和水平。

(六)做强地方本科院校

这部分提交的论文较多,涉及内容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方本科院校的内涵、定位问题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理基础等。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潘懋元教授认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做强地方本科院校,而做强地方本科院校首先要研究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问题,包括区域定位、层级定位、能级定位、人才培养定位等。

荆楚理工学院王前新教授在《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合理定位的学理基础》一文中基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理论、“职业带”人才结构理论、产业集群与专业化分工理论,阐明了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类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走异质化发展道路,明确确立“专业应用型”教育发展观。

2.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办学,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浙江工业大学校长肖瑞峰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的报告中指出,地方院校与高水平大学的“顶天”相比,强就强在“立地”上,那么基于“立地”的做强,就要确立“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要与地方强势、支柱、特色产业无缝对接,真正把学科建设嵌入到地方核心、支柱产业中,培养地方创新创业人才。

上海电机学院院长夏建国教授在《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的“应为”与“何为”》一文中指出,地方本科院校的应为在:调整发展结构(生源结构、学科专业结构等);分流生源,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数量,满足人们的求学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应用性。

地方本科院校的何为在:找准定位,特色求生存;转变观念,倡导现代大学理念;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调整生源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服务社会和科技转化的能力。

3.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浙江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徐志平强调“在国际合作和校企合作中培养应用型人才”。浙江万里学院副校长钱国英教授在分论坛上系统阐述了该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实践。

(七)做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1.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及在建设高教强国中的地位作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智在《中国高职教育体系建设初探》一文中指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新类型,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有自己特有的发展规律。借鉴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经验,构建我国相对独立的高职教育体系,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是新时期做强高职教育,建设高职强校的重要实践。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唐朝纪在《略论高职教育在建设高教强国中的地位作用》一文中指出,面向未来,高职教育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认识高职教育在建设高教强国中的地位作用,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举办高职教育的制度,完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水平。

2.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李进教授在《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中指出,做强高职教育是持续过程。现今高职教育发展阶段特征是:发展战略明确但政策支持尚有缺位;规模扩张迅猛但内涵发展尚不平衡;办学理念确立但面上运作难度不小;学校个案突出但社会总体认可不高。做强高职教育一是强化类型、强调特色,二是强化功能、强调内涵。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是:国家战略,区域突破,先行先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东部腾飞,珠三角、长三角、海西区、环渤海共进,国家、省级高等职业院校二级示范,整体推进。

3.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周建松教授在《浙江打造“高职教育强省”政策与实践》的报告中阐述了浙江“高职教育强省”的政策背景、推进高职教育强省的主要措施、建设高职教育强省的若干实践、加快浙江高职强省建设的建议。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马必学教授在《做强高等职业教育,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实现》一文中指出,中部六省高职教育要为“中部崛起”提供必须、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撑,提高人口素质。战略是:以内涵发展为基础,继续扩大中部地区高职教育规模;中、高职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高职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创新高职教育发展模式;打造高职教育品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建设。

4.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做强高职院校。天津职业大学校长董刚做了基于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天津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实证研究。这是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互动性的典型案例,它对接行业企业的人才动态需求,实现深层次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实证性分析,对目前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能有所启迪和帮助。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洪一教授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做了创建一流职业技术大学的行动研究报告。

(八)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

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的主要观点有:

1.省一级高等教育的内涵以及基本理论。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教授在《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的思考》一文中阐述了省一级高等教育的内涵与意义,论证了做强省级高等教育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关系。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不断提升省级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当地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满足当地公民对高等教育的各种需求;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形成结构优化、特色鲜明、质量优良、功能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

北京教科院副院长吴岩教授在《探索构建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理论》的报告中,敏锐捕捉到新的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思路,展开新的战略谋篇布局,探索构建了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理论和模式。具体讲,就是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思路下,着力关注两角、两岸、两湾、中部、西部和优先发展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以及正处在快速发展期的城市带、都市圈战略布局下的高等教育区域集群发展蓝图。

2.省域之间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河南大学宋伟、韩梦洁《省域高教均衡布局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一文,以河南高等教育发展为例,阐述了各省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提出省域之间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以及发展的非均衡性已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制约因素。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追求教育公平,创造有利于均衡发展的政策环境,坚持均衡发展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各省域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各省域政府也应重视本省高等教育与其他省区的协调发展。

3.各省市学者分别就本省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作了探讨。南京大学龚放教授在《关于江苏率先建成“高教强省”的对策建议》一文中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鸿篇巨制”的“谋篇布局”,应该有两个“文脉”或者说两个“诗眼”,其一是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其二是做强省域高等教育,建设若干个“高等教育强省”。新时期江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是:调结构、强内涵、保质量、上水平。提出了针对江苏省的“扬子江大学集群”、“振兴苏北高等教育计划”等战略措施。

本届国际论坛论文论题集中,水平较高,许多论文建构了系统的理论,且在理论创新方面有所突破。许多论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多视角、多学科地对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展开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学术史梳理深入,文献和信息收集翔实;注重比较研究,研究视野有历史的深度和国际的广度;直面主要问题,研究形式多样,注重专家访谈,开展问卷调查,注重数据分析;从实然到应然,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实证研究;多学科开展研究,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的视角和学科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