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21147200000035

第35章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在于教育的多样化(2)

五、学科门类的多样化

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不断分化,为了弥补过于分化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更多要求综合的倾向。这类“综合化”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专门化”,有些人会专门去从事这类宏观的综合化工作。因此,科技门类会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职业岗位也会不断细化而愈趋专门化,高校将出现更多具有特色的学科和专业,以适应不断生长的各种门类学科、行业的不同服务面向的需要。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科类和专业既要有相对固定而被公认的名称和较为规范化的内涵和要求,同时又要具有适应社会情况变动和学生要求变化的灵活机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发展出与众不同的个体专业。这样,高校的科类与专业设置将实行多样化的机制。这种机制给予各高校有充分自主权来因地制宜地设置专业和学科;同时,在保持专业名称大体规范化的基础上给予学校以非规范化配置的自主权,即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开设和毕业要求等方面有一定灵活性。在实践上,学科、专业的培养要求就会出现非常多样化的局面。这既符合人的个性化发展,也适应社会不同职业岗位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六、学生来源的多元化

迄今为止,高等教育都是为人类生存、延续和发展而实施的教育的一部分,它既服务于个体人格的发展,也为社会培养人才。这种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下一代青年人,是以学历教育的形式实现。但接受教育也具有满足人的兴趣和提高品位的作用。随着科技发展和人的寿命的延长,面向青年人的高等学历教育虽仍是教育主体,但成年人的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就学、转岗转行的业务培训、成人或老年人为兴趣和享受而上学的现象将大量出现。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不但有利于人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人尽其才”,对加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促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都有极大好处。

七、教学模式和评价的多样化

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来说,我国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一直为人所诟病。尽管课堂讲授方式仍将占有重要地位,但需要根本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要使教师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和能力是靠学生自己构建的,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旨,重在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自己去钻研,掌握教学内容。提倡教师采用各种形式的启发式教学(包括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充分运用讨论班、研修班、参访式等多种方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懂得所授课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兴趣、思考、质疑、发问、表达和交流,从而锤炼出一种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要适当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但这种手段应以启发学生思考、帮助思维为原则。各种实验、实习、实训、科研和技术开发,以及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是提高学生工作和专业能力的重要且唯一的教学模式。应该根据专业要求精心设计,并与课堂讲授相配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始终。教学方式的运用完全要根据学校定位、学科专业性质和对象的不同而采取灵活的多样化的处置,绝不能千篇一律。

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专业的培养规格、课程要求和教学内容也不应一刀切。有的强调博通,有的强调专精;或一些课程、一段时间讲究宽博一些,另一些课程、另一段时间更重视专深一些,这些都要根据学校与学科专业的定位和服务面向,适当处置。可以通过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或类似同行组织制定一些参考规范,但不应有统一规定,更不能强制执行。这样,全国同类专业就会形成宽窄并存、优势不同、各具特色的局面。

教学评估是保证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教学评估而制定的指标体系是评估的依据。由于高等学校具有不同的定位和服务面向,有不同的办学类型与学科专业倾向,它们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评估的指标与方法不可雷同,要充分体现不同高校的特色与不同要求,甚至同一所学校的不同学科专业,要求也可以不同。首先,要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制订不同的评估方案,包括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其次,评估的重点要放在专业和学科上,不同专业有不同要求。这样才能体现多样化。不宜设置过多的硬性条件指标,要以毕业生的社会反映为首要根据。这里包括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工作业绩和社会声誉等。

八、师资来源的多元化

我国高校目前都拥有自己的师资队伍,其中大多数都属本单位的专职教师。在保证基本教学质量上单位所有制有一定优势,但是其缺点也非常明显,主要是难以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发挥其潜力,不利于“人尽其才”。人才单位所有制的另一种弊病是不同学校难以共享宝贵的教学资源、互通有无。由于教育是全方位的,为保证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保证学生思想品德、文化、专业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应拥有从思想政治教育到身心教育的全套师资队伍。这对大多数高校是很难做到的,尤其是对少数或单一科类院校。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几种思路:一是几所邻近学校联合聘请公共课程和一般基础课程教师,他们的编制属于一个学校,但几所学校可联合聘用,并适当分担教师的各种生活福利保障;二是从外校和社会聘请兼职教师;三是从实际工作单位聘请兼课和协作教师,负责密切联系实际的专业课程的讲授以及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教学安排;四是推行一种自由职业教师制度,这是笔者的一种设想。[5]这类教师的编制不属于任何单位,以自由职业的身份在不同学校兼课,讲授他所熟悉的同一门课程。笔者认为,一些文化艺术类课程由这样的教师、甚至是享誉全国的名师来承担是完全有可能的。师资来源的多元化涉及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这是一件比较复杂艰巨的工作。但这是对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头等意义的重要改革,应当通过试点积极而逐步地推行。

九、办学规模多样化

目前,我国大学普遍规模很大,一般大学都有万人规模,五万学生以上的巨型大学也不是个别现象,不仅大学规模大,班级规模也很大。名义上,大学学科众多,可以便于学科交叉、资源共享、扩展学生科学视野。实际上,由于人数过多,学生平时接触的都是“同类项”,不同学科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机会稀少,这种“优势”徒有其名。因此,一般不宜提倡这种巨型大学。我们应该从规模、效益综合考虑,追求适度规模。少而精,规模在几千、甚至千把人的高校,有利于出高质量教学品质。这类高校的生均投资显然会远远超过巨型大学。这样,几万人的巨型大学与千人以下的小规模高校(它们可能是优秀的精英大学)并存,具有几平方公里极大校园的大学和只有几栋房屋的高校并存,将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十、管理多样化

面对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只能进行战略决策和宏观规划,很难进行细致的具体指导和管理。因此,全国各类各级高等学校都应当根据《高等教育法》“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学校的这种办学自主权不仅表现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应干预学校依法享有的权利,而且表现为不随意出台各种额外任务和体制外的“激励”政策,包括立项审批的涉及日常教学的各种项目,以致学校为获得这类额外的名誉、地位、权利或金钱的“奖励”而疲于奔命,影响学校领导集中精力因地制宜地办学和管理好学校。高校的定位、服务面向、办学层次等涉及学校性质的重大问题由学校举办者决定。根据举办者不同,各类高等学校分别归属中央到地方各级不同政府管理,这种管理主要是宏观导向,法律执行的监督与重大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也要根据学校类型、性质和层次不同分别管理。学校的日常事务完全由校长负责,对公立学校,校长接受党委领导;其他高校,校长在董事会、理事会或相应组织或人员的领导或委托下进行管理。根据高校类型、性质、层次不同,社会和市场对人才培养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学校在管理上也会呈现出更多的多样化,这也可以说是社会和市场间接参与教育管理。

不仅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管理要按不同类型、性质、层次进行多样化的管理,而且一个学校的内部管理,也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科,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要求、宽窄选择、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实行有区别的管理。甚至对待不同成分、不同特点的学生实行有差别的个性化的管理,使具有不同生理状况和不同天赋特性的学生能够得到适宜的教育,个个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的管理自然会增加成本,但这是提高质量所需要的代价。

多样化是提高整体教育质量的关键。而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于他能否满足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7]因此,不管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具有多么错综复杂的多样性,但教育终归是教育,必须遵守教育的共同规律。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核心,全面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其次,教育要做到既要养成学生优秀的品格,使他们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良好公民的素质,可以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又要包含使学生掌握能胜任创造性工作的知识方法和能力技艺的培训任务,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各种不同人才的需求。这样,我们的高等教育才能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助于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第三,从结构多样化出发的教育及其培养全方位的多样化应是与时俱进的,是能够动态调整的。

从世界一流大学到地区专门短期研修学校,万紫千红、色彩斑斓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将是中国实现世界一流强国的强大支柱;只有多样化,才能构筑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强国!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

[2]邬大光,赵婷婷,李枭鹰,等.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基本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10(01).

[3]王义遒.多样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4).

[4]张德祥.1998—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变化的制度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5]http://www.xueyuanlu.cn/view news‐62.

[6]王义遒.推进通识教育,催生一种新的教师模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7]新世纪教学研究所.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发展报告——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