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21147200000057

第57章 优质资源共享与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的路径选择(2)

2.优质资源的合作。即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资源开放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关合作事宜。这种合作突破了某一单项资源的限制,是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双方或多方的行为。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合作可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人才培养的合作。各校利用自己的优质资源联合培养人才,可以通过访学,联合制订培养方案、互相开设课程、互相聘任教师,共同组织创新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二是科学研究的合作。通过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实现重大科研成果的突破,不仅更好地实现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目标,同时通过科研成果的获得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

3.优质资源的共建。优质资源的共建是进一步打破某一研究生培养单位拥有资源的封闭思想,实行各培养(参与)单位之间共同建设资源,建设成果归共建学校(机构)共同拥有和使用。教学资源共建的范围很广,如共同建设课程与教材,共建公共课教学资源库、专业教学资源库、多媒体教学课件,共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以及共同申报建设学位点,与科研机构或企业共建大型实验室等。

上述三种优质资源共享类型实质是由低到高的三个逻辑层次。开放即研究生培养机构将自身资源提供给其他培养机构应用,此时是各自利用;合作即研究生培养机构利用各自的资源共同完成某些任务、项目,此时是共同应用;共建即研究生培养机构共同建设资源,此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实现资源共享的难度上来看,从开放到共建,其难度逐步加大,深度逐次递进。

(三)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运作模式

1.人力资源共享模式。人力资源是指从事研究生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人员。研究生教育可以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实现人员的互聘。人力资源共享不只是发生在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高校与大型科技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共享对于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物质资源共享模式。物质资源是指用于研究生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活动资金的物化形式。具体包括信息资源共享、图书资料共享、实验室和试验基地共享等。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建设精品课程教材、推广示范性培养方案、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等方面进行的改革探索即为物质资源共享的重要形式。

3.综合资源共享模式。优质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对于高质量研究生的培养都不可或缺,只有二者达到资源的综合共享,研究生的培养才能取得最佳成效。在我国,综合资源共享模式已在大学城中得到实践,大学城不仅便利了开展研究生教育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共享,而且可以通过跨校选修课程、师资与导师互聘等方式,实现多所高校资源的优势互补。

4.无形资源共享模式。无形资源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如教育品牌、校风校训、办学传统与经验、学校荣誉、招生与就业渠道,校友网络等。目前,许多省市、高校利用教育部层面开展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品牌,积极开展了所在区域、单位的博士生学术论坛、研究生暑期学校、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等,这都是无形资源共享的表现形式。

三、优质资源共享导引下的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思考通过各高校对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的改革探索,从有效共享优质资源出发,我们对如何通过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来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展开如下思考:

第一,以理念转变为先导,确立起优质资源共享的思想观念。优质资源的共享不仅仅是一个实践问题,更是一个理念问题,没有共享的理念就不会产生共享的实践。确立起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科学理念,至少应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树立起资源意识,认识到共享对于教育低投入与高产出的重大意义。二是确立优质资源共享的理念,一般资源只能解决“有无”问题,而优质资源的共享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才具有实质性意义。三是拓展对于优质资源来源范围的认识,共享不只是发生在高校之间,高校同科研机构、与企业、与社区,由于各自不同的优势,且不存在较大的利益冲突,较容易形成稳定、可信任的联盟关系,而且由于其各自不同的资源特性,更容易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

第二,以政策的建立和完善为引导,拓展优质资源共享渠道。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指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发挥制度上的优越性,集中建设,广泛共享。”这启迪我们,可以通过政策或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来引导优质资源的共享。鉴于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创新性教育,是一种主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实现创新目标的教育,因此,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焦点”在于解决好“通过参与课题进行学习”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要充分利用外部(如科学院系统和企业系统)的优质科研资源,为研究生在参与课题中开展学习创造条件;二是要利用外部优质师资,实现对参与课题的有效指导。由于优质资源分散在不同的行业系统或部门,因此,有关主管部门进行顶层设计,通过政策引导,借助外力来促进合作与共享目标的实现。体现在实践改革中,上海市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探索、[16]“交大—宝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17]其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即通过相关政策与制度建立来予以保障的结果。

第三,以多样化的合作为载体,实现共享由形式走向实质。研究生的优质资源从合作对象、合作内容、合作时间、合作形式等各方面来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改革实践表明,对于既定的研究生群体而言,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优质师资和学科平台,因此研究生的优质资源共享应着眼于这两方面资源共享能走向实质。关于如何共享优质师资,聘请校外专家授课是一种有效方式。而在信息技术充分发达的当今,通过网络共享优质课程资源无疑也是共享优质师资的一条便捷渠道。据统计,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件(Open Coursew are,简称OCW)计划,目前已公开课程1550门,而2006年全世界网上公开的大学课程已达四千余门。[18]其他如研究生的国内外访学、暑期学校、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等,既在师资,同时也在学科平台的共享上收到了对于研究生培养的显著成效。

第四,以品牌建设为旨归,扩大优质资源共享的效益和影响。建立起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品牌,不仅有利于维持合作共享的持续开展,同时也为探索新的共享形式提供了改革实践的基点。为此,应通过合作项目的内涵建设以及广泛的媒体宣传来开展资源共享的品牌建设。从目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实践效果来看,教育部组织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如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研究生暑期学校、研究生访学基地建设等都已发展成较有影响的资源共享品牌项目,其他如上海市的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组织的“西部地区研究生精品课程大讲堂”[19]对于如何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优质资源共享进行了深度探索,并已达到了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要通过优质资源共享促进研究生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首先树立起优质资源共享的理念,要通过政策和制度设计保障资源共享各方的利益,要选取有效的资源共享形式,确保资源共享对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应有效用,要建立优质资源共享的品牌,以品牌建设保障共享项目的持续开展,并为新项目的设置奠定实践改革基础。而实践也表明,最大范围的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资源共享、战略联盟的资源共享、走向实质的资源共享,将既能保障资源共享的广度,又能拓展资源共享的深度,对于实现研究生的开放式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而达至研究生教育强国的目标具有指导性价值。

参考文献

[1]邬大光.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8(19).

[2]蔡克勇.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8(05).

[3]柴旭东.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大学发展战略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11).

[4]杨卫.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式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6).

[5]刘念才,面向创新型国家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

[6]王健康,曹健.导师对研究生学术努力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某“211工程”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06).

[7]张国.中国已成美国头号博士预备学校[N].中国青年报,2008-09-08(6).

[8]袁本涛,赵伟,王孙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4).

[9]赵伟,袁本涛,王孙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支撑条件与环境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3):81 87.

[10]陈巧云,周川,汪广涛.硕士研究生对导师指导方式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1).

[11]苏东水.管理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6.

[12]崔峰.尽快建立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5(11).

[13]王奇,田蔚风,叶志明.上海研究生教育新进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28.

[14]张勤.高校实验室开放共享率与创新性人才培养——基于浙江高教园区高校实验室调查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03):138-140.

[15]罗梦娜,广州大学城教学科研资源共享现状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8(10):93-94.

[16]王奇,田蔚风,叶志明.上海研究生教育新进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77-409.

[17]肖国芳,吴松,彭术连.产学研结合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交大—宝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18]黄东.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6):26-29.

[19]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2006-2007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报告[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309-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