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21148900000001

第1章 网络隐私顾虑、信任与自我表露行为——新加坡青少年社交网站(SNS)研究(1)

陈瑞丽

摘要 作为网络上的高危人群之一,青少年在社交网站暴露的大量个人信息已经引起了父母、学校教育者和相关政策制定者的深切关注。因此,关于青少年在社交网站的自我表露行为以及影响这些行为的相关因素的深入调查也显得十分迫切。在一个与新加坡预防犯罪委员会合作的针对初中生的问卷调查中(N=510),研究发现,青少年在自我表露的过程中会采取某些策略性的行为(比如网上信息谎报或者隐瞒)去保护自己的隐私。另外,对网站的信任是影响青少年自我暴露的一个显著因素;而网络隐私顾虑对自我暴露没有显著的影响。

同时,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在社交网站上处于动机性的矛盾和焦虑之中。一方面,他们希望能扩展自己的社交网络,与更多的人交流(他人交流动机);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能够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不受他人侵害(自我保护动机)。这种矛盾的状态集中体现在他们的网络边界管理行为上(网络扩展和隐私控制)。研究同时发现,青少年用户对社交网站的信任程度与他们的网络扩展程度成正比;而他们的隐私顾虑则与隐私控制程度成正比。本次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也在文中得到进一步的阐释。

关键词:社交网站,网络隐私,自我表露

一、研究背景

社交网站的出现是现代社会的一大重要发展,不仅仅是因其发展速度之迅猛,更因之使得人们的社交网络超越了物理和地理界限,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流方式。社交网站除了给予用户“在特定系统内建立一个公共的或者半公共的个人主页的权利”(Boyd&;Elli-son,2007,p.211),同时也通过链接的好友名单使得他们的网上社交圈能为他人所知,并且使以前不可能实现的社交方式变成了可能(Boyd,2004;Boyd&;Ellison,2007)。由于在社交网站上交流的信息通常都能为他人所见,它的出现重新定义了人与人交流时的公共与私人领域。

社交网站自出现之后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尼尔森网上报告(2009,3月)显示,社交网站在网民每天最常做的网络活动中排名第四,甚至超过了电子邮件;网民平均10%的上网时间都花费在社交网站上。作为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com Score,2009,4月),Facebook现在已有超过1.5亿每天使用它的活跃用户群。虽然发端于北美,Facebook如今已经拓展到包括亚洲在内的其他大陆。数据显示,在东南亚每月登陆Facebook的用户已经由2480万增加到7110万,超越了另一个主要发端于东南亚的社交网站Friendster(SFGate,2009,10月)。新加坡拥有超过160万的Facebook用户,而它的总人口只有499万(Face-book,2009,9月)。

青少年作为各种新通讯技术的主要使用者,也是社交网站的主要用户群之一。根据2007年Pew Research Center的报告,超过一半的美国青少年在社交网站上建立了自己的个人主页。虽然社交网站有向比较成熟的网络用户发展的趋势(2008年成人用户从8%增加到35%),但是青少年仍然是主要群体之一。在社交网站上,用户为了与他人沟通建立关系会暴露许多自己的个人信息(姓名、学校、联系方式、关系状况等等),而这些信息可能会导致一些隐私安全隐患,比如信息盗用、跟踪、骚扰,或者威胁恐吓(Gross&;Acquisti,2005)。身体心理上的相对不成熟(Brown,Jackson&;Cassidy,2006),以及相对较低的网络隐私保护意识(Barnes,2006)使得青少年更容易遭受这些潜在的危险。这一现象也引起了父母、学校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普遍关注。

虽然已有许多研究致力于调查各种网络情境下的信息表露行为,比如个人主页、即时聊天、电子商务、网上约会、博客,还有本文研究的社交网站,但这些研究很少将青少年作为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对象。考虑到青少年是社交网站的主要群体之一以及他们相对更容易遭受的潜在危险,对他们在社交网站上的自我表露行为以及影响这些行为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就显得更为迫切。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调查青少年在社交网站上的自我表露行为(自我表露、网络扩展和隐私控制);另外,研究还将调查青少年的网络隐私顾虑与信任两个因素如何影响他们的自我表露行为。研究结果将进一步阐释和补充网络自我表露的相关理论,同时也能为青少年的网络隐私安全状况提供线索,以实行相应的保护措施。

二、理论探讨

(一)自我表露理论

自我表露的定义是由A传给B的任何言语信息(Chelune,1979;Cozby,1973),包括描述性、评估性和情绪性的信息(Omarzu,2000)。描述性信息指的是能反映个人事实和身份的信息,而评估性和情绪性的信息则指那些表达个人意见、想法和情感的信息。关于Facebook上评估性和情绪性的信息的自我表露,许多学者已有研究(Manago,Graham,Greenfield,&;Salimkhan,2008;Walther,Van Der Heidge,Kim,Westerman,&;Tong,2008)。本次研究主要着重研究在Face-book个人主页上表露的个人信息。相对其他类信息而言,这些信息更容易引起盗窃身份等潜在危险。

之前的研究主要致力于自我表露与个人性格、人际关系和精神健康的关系(Dindia&;Allen,1992)。关于自我表露和个性的研究得出的不同结论(Cozby,1973)表明,在研究自我表露行为时特定情境的重要性(Altman&;Taylor,1973)。传统的理论指出了一些在人际关系中自我表露的重要原则。比如减少不确定性感理论(the 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Berger&;Calabrese,1975)指出,人在关系发展的过程中要寻求信息以减少不确定感。这一理论将个人视为在互动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寻求信息者。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Altman&;Taylor,1973;Taylor,Altman,&;Sorrentino,1969)也将自我表露视为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我表露程度(包括广度、深度、频率)越高,关系亲密度越高。互惠性是自我表露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Levinger&;Senn,1967)。

然而,Cozby(1973)指出,传统理论过多地强调促进自我表露的动力(交流需求),而忽视了抑制自我表露的阻力(隐私需求)。研究显示,互动者会尽量避免透露那些会让自己处于尴尬或者易受危害的位置的个人信息(Kelly&;McKillop,1996;Lane&;Wegner,1995;Pen-nebaker,1989)。在某些情况下,互动者会采取一些策略(比如避免会引起争议的话题)来维持关系(Canary&;Stafford,1994)。因此,关系辩证理论指出,在社会互动中存在着自我表露和隐私之间的矛盾(Baxter&;Montgomery,1996;Petronio,2002)。与传统的理论不同,辩证理论并不仅仅看到促进鼓励自我表露的动力(交流的需求),它强调在关系中存在的多对矛盾,其中包括了自我表露和隐私保护的矛盾(Baxter&;Montgomery,1996)。因此,最近的自我表露模式(e.g.Derlega&;Grzelak,1979;Omarzu,2000)也指出,互动者在决定是否表露之前会同时评估表露后可能引起的正面和负面的效果。

(二)网上自我表露行为

随着网上活动如即时聊天、博客、社交网络等的流行,网络已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网络上的自我表露行为也日渐受到学者关注。关于网络环境下的自我表露研究得出了一些不同的结论。超人际传播理论(the hyp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o-ry)指出,由于网络环境中缺乏社会信号和暗示,使得网民可以有选择性地展现自我(Walther,1996),因此,网络上的自我表露相对现实生活来说更不真实(Lea&;Spears,1995)。另一方面,一些研究也表明,网络的匿名性使得网民可以更多地表达自己比较真实的想法(比如一些负面的情绪和想法)给一些陌生人(Rubin,1995)。

尽管网络上的自我表露行为和现实面对面交流中存在着一些差异(比如匿名性和社会信号的缺乏)(Daft&;Lengel,1984;Sproull&;Kiesler,1986,1991),一些比较线上线下行为差异的研究证明,网络仍然是自我表露的一个有效途径(Joinson,2001),同时也是关系维护和发展的一个基础平台(Walther,1996;Walther&;Burgoon,1992)。在面对面交流时存在的自我表露与隐私之间的矛盾也同样存在于网络上(Kim&;Yun,2008;Metzger,2007;Tyma,2007)。Kim&;Yun(2008)指出,在韩国社交网站上发现,用户经常会经历开放或者封闭的矛盾。Tyma(2007)指出,社交网站用户经常在表露或隐瞒的矛盾中寻找平衡。

(三)自我表露的策略性行为

互动者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去避免自我表露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比较亲密的关系中,互动者会采用话题规避的方法避免某些信息的表露(Affi&;Guerrero,2000)。比如,互动者在特定的情境下会回避那些被视为禁忌的话题,比如,目前关系进展、令人害怕尴尬的时刻以及感情问题等(Baxter&;Wilmot,1985)。秘密、欺骗和隐瞒都是属于话题规避的策略,出于在表露或隐瞒的矛盾中寻找平衡点的需要(Affi&;Guerrero,2000)。

网络的公共特性使得在网上表露的信息能为更多人所见,因此,相比面对面互动交流表露的信息更能招致危险。网民会故意隐瞒或者谎报信息以保护自己(Metzger,2004,2007;Sheehan,1999;Toma,Honcock,Ellison,2008;Youn,2005)。同时,对待不同的信息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Petronio(2002)指出,“不同信息的危险性根据表露可能导致的后果会有所不同”(p.67)。在网上交易中,消费者会提供比较不敏感的信息以换取自己想要的服务,同时也会拒绝提供较为敏感的信息以保护自己(Metzger,2007)。同时,网络约会者为了达到对方的期望,也会谎报自己的某些个人信息(Metts,1989)。Toma和他的同事(2007)指出,在约会网站的个人主页上关于体重、身高、年龄等信息比较容易被谎报。除了用网络信息隐瞒或者谎报等方式来保护自己外,在Facebook社交网站上,用户还可通过一些边界管理行为来限制他人进入自己的社交网站上的个人信息。比如,用户可以拒绝加陌生人为好友,亦可将自己的隐私权限设为“仅好友可见”。因此,本研究的第一个研究问题为:青少年在Facebook上采取了哪些策略性的行为来避免自我表露可能带来的危害?

(四)网络隐私顾虑、信任和自我表露

许多研究已证明了隐私顾虑(Milberg,Burke,Smith,&;Kall-man,1995;Phelps,Nowak,&;Ferrell,2000)和信任(Friedman,Kahn,&;Howe,2000;Hoffman,Novak,&;Peralta,1999;Jarvenpaa&;Tractins ky,1999)在网上自我表露行为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在社交网站,最近也有研究致力于调查隐私顾虑和网络信任对用户的自我表露和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Dwyer,Hiltz,&;Passerini,2007;Fogel&;Nehmad,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