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21148900000018

第18章 人人网人际互动中的自我呈现(2)

3.“核心圈子”内的频繁互动

互联网空间具有无限扩张性,SNS网站用户似乎可以与无限量的“朋友的朋友”结为好友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人脑的认知力限制了社交网络的规模。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敦巴(Robin Dunbar)根据智力大小和大猩猩的社交网络推断,人类智力所允许的、稳定的社交网络约为148人,约等于150人,即“敦巴数字”。即使Facebook上有最多朋友数的用户,也只与其中小部分朋友进行交流。社交网站的用户并不会过多地向“敦巴圈子以外的朋友告知他们的生活”(肖恩,2009)。

人人网用户的交往范围主要是原本认识的朋友和具有某一相同特点的人群,用户无意于寻求虚拟世界的朋友。原本现实世界中就经常联系的朋友会在人人网上经常互相访问查看,平常疏于联络的朋友、同学仅仅只限于保持非经常性的联系(汪阳,2009)。

我的“好友”大多是同事、家人和朋友,不认识的不多,不超过20个。有时候随便浏览陌生人的页面就加为好友了,不过后来又删掉了一些,那些人实在不认识,没什么话好说。我关注比较多的是我在意的女孩、好哥们儿之类的,了解他们的最新动向。(受访者A)

“核心圈子”指的是人际关系网中若干个体由于关系特别紧密,以至于又结合成一个次级团体。这类群体是以情感或者共同信念为基础的若干个体结成的交换资源的团体,对群体外的个体有着排斥性。

在人人网上,核心圈子成员之间的交流随处可见。以下面一段对话为例:

M03-3112:09

李总去看你!什么时候的事儿?哇哇哇

J03-3112:12

回复M:就上周六,下了火车直奔南大,够意思吧,好好向李总学习。

在这段对话中,用户M和J使用了只有该核心圈子成员才知道的称谓和话语资源,将二人共同的一位朋友称为“李总”,不知道“李总”为何人的其他用户则很难加入到该对话中去。用户在人人网上的交往范围主要包括现实生活中原本就认识的朋友,拥有共同的生活背景,因此也产生了许多只有圈子成员才知晓的话语资源。

4.公私交叠的互动

情境维持人际关系被用户视作是他们使用社交网站的最主要原因,参加网络互动也是主要动机之一(李丹,2009)。一方面,SNS作为一种私人性的传播工具,保持和促进用户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另一方面,SNS又具有公开性,用户通过SNS的搜索功能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互动对象,或进入群组和论坛与其他用户展开讨论,认识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接触到的人。人人网具有多层级的隐私设置功能,用户可以选择对好友开放还是对同校、同城的用户或者对所有人开放自己的“个人主页”。甚至针对单独某一篇日志、一个相册,用户都可以设置不同的浏览权限。通过“悄悄话”功能,用户可以与某一位好友进行隐秘的一对一交流。

我的个人主页是向所有人公开的,隐私的东西像手机号之类的一般不往上传,也就写上QQ号,方便老同学看到加我。我都不在校内上写日记,所以陌生人来看不会介意,反而很希望多点人来踩踩增加人气。(受访者E)

有时候有些比较内心的东西会设置为只有自己可见。有时候和同学聊天涉及我身边同事的信息就“悄悄话”,也不是只和关系比较铁的才“悄悄话”,和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些话不方便让第三个人知道。(受访者F)

从隐秘的一对一交流,到向所有人开放“个人主页”,灵活的隐私设置帮助用户根据传播内容对传播对象进行一定控制,人们可以在安全地待在私人空间的同时,又选择公开程度不同的互动情境,以部分公开或完全公开的形式发表私人的内容。

(二)个体自我呈现的主要途径

用户为了更好地表达和展示自己,不断地丰富“个人主页”上的各类内容。本研究主要针对人人网用户“个人主页”上的“状态”、“相册”和“日志”进行了分析研究。

1.“状态”

“状态”是指“个人主页”最上方显示的一段文字、图像等,类似于论坛或即时通讯工具中的签名档。没有固定格式,没有固定主题,短短几句话、甚至几个标点符号或一个表情图标即可构成一条状态。“状态”是“个人主页”上最活跃的内容之一。通过查询受访者“状态”的历史记录,本次研究搜集了19名用户最近6个月内更新的“状态”共计487份。根据其内容及其所表达的含义,分为情感表达、社会人生、文化与生活、自我认知与激励、幽默以及其他六大类。

2.“相册”与“日志”

按照相册、日志的内容与用户私人信息的相关程度,将相册和日志划分为:

(1)私人型相册/日志:与用户本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例如本人的儿时照片、外出旅游的照片、亲友的照片等;描述个人生活经历、宣泄个人情感的日志等。用户将自己的经历呈现出来,与他人进行分享。

(2)公共型相册/日志: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关注热点,针对文化生活、社会事务等搜集整理的各类照片和文章,涉及用户私人信息较少。

受访者G表示自己平常比较关注星座、各类心理测试方面的信息,她的日志中因此也搜集了多篇相关文章,例如“十二星座的爱情长度”、“测试你的心理性别是男是女”等。受访者J的相册中则搜集了她所喜爱的球星、明星的图片。

虽然公共型相册/日志涉及较少用户私人信息,但同样可以反映出用户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个人特征。此类相册/日志可以吸引具有相同爱好或关注相同事物的其他用户访问个体的个人主页,或转载分享个体的某个相册某篇日志,扩展其传播范围,增强他人对个体的了解。

(3)混合型相册/日志:介于私人型和公共型两者之间。例如用户针对文艺作品、公共事件等做出的评论,其中会掺杂用户个人的经历和情感。

个体在人人网上创建“个人主页”的时候,从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要表达的意思出发,改写“状态”,上传照片或日志,以丰富多彩的内容极力凸显自己的独特个性。人们思考问题和采取行动往往都是把“自我”作为出发点,自由决定生产内容,创建出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个人主页”,个性鲜明地表达自我。

(三)人人网中自我呈现的中区行为倾向

戈夫曼将人的日常交往和生活比拟为戏剧表演,每个人或是个体表演者,或是剧班的一员,在不同的舞台上、特定的场景下按照自己的角色要求来表演。他将人类的表演场也成为舞台,划分为“前区”和“后区”。表演的部分就称为“前区”,这部分是可以被观众看到,并且使观众从中能获得一定意义。“后区”则是限制观众与局外人进入舞台的部分,表演者在后区不必关注自身形象。

戈夫曼的前区/后区仅适用于单一的情景分析,而电子媒介孕育的新的混合情境却相对更为复杂。梅洛维茨认为(2002),电子媒介的出现打破了不同社会情境的明确界限,人们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以适应这种新的混合场景。当混合情境出现时,前区和后区的界限就不再明显,观众同时看到了表演者前区和后区的行为表现。“中区行为,可以指任何两个或多个不同情境或多个以往不同情境的融合所产生的行为”。从情境中分离出来的两种新行为就被称为“深后区”行为和“前前区”行为。

1.后区行为的暴露

电子媒介促使公私行为变得模糊,人们已经不再过分在意自己的后区行为。另外,现代社会中,人们湮没在大众媒介创造的“虚拟现实”中,现实世界中表达空间受到挤压,互联网则为人们提供了另一种表达渠道(王传晓,2006)。人们将自己的后区行为放置到前区供“观众”欣赏,将自己的情绪自由地表达出来。在人人网中,用户的“好友”与现实中的交际圈有很大交集,用户对访问者的身份因此有所了解;此外,用户通过不同的隐私设置选择个人主页内容的公开程度,对整个交流场域具有一定的掌控能力。这两个因素为个体带来一定的安全感。人们在自己的“地盘”上记录生活、宣泄情感,把一个后区的相对真实的自己展示出来,还可以被朋友们看到并评论,给人们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

有些话现实中不知道应该去对谁说,但是在网上就方便多了。有什么心里话就说出来,说出心底的秘密,和朋友们分享一下倾诉一下引起共鸣。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通过写日志比较直接地展示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主页上还有一个相册“那些认真过过的青春,那些认真爱过的人”,里面的照片都是有关我的大学校园、学生时代的一些经历。大学同学看到这些照片总是很感慨,感觉好像回到学校里一样。(受访者C)

人们的窥私心理是个体暴露后区行为的外在推动力。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们对别人隐私的窥探欲,来自于对自己身世和来历的好奇心。喜欢窥探别人隐私是个人成长的需要(雷润琴,2005)。

通过人人网我了解到,现实中并不知道的同学们的一些方面,发现某个同学其实很小资,喜欢看文艺片。班上有个小姑娘很聪明,平时说话很逗乐,我看了她主页上的照片才知道她好有才啊,自己裁纸制作笔记本,DIY日历,做得很漂亮。(受访者G)

做兼职辅导员的时候加了很多我的学生为好友,通过人人网也可以了解他们一下,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和他们做朋友。(受访者D)

真实个人信息的公布和后区行为的暴露则有可能加速人肉搜索进程,引发网络暴力,造成严重的隐私和安全问题。2009年6月18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中,一位名叫高也的大学生接受采访时痛斥谷歌中国链接色情信息。节目播出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一网民发现了人人网上一名叫“高也”的用户,并从其公布的照片中看出此高也即为出现在《焦点访谈》节目中的高也。很快高也的就读学校、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陆续被公布,与事件无关的高也女友也被曝光,甚至出现大量人身攻击的言论。在强大的人肉搜索压力下,高也被迫注销了自己的人人网账号。

此外,后区行为的不当暴露也会引起人际矛盾或者不必要的麻烦,从而给自己或他人的生活造成困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介实验室一项名为《博客调查:因素与责任感指数》的研究发现,实名博客常常陷入与雇主、家人和朋友的矛盾中。有36%的受访者表示因为自己在博客中写的东西而招致麻烦,34%的受访者知道其他的博客陷入了与家人和朋友的不愉快,12%的受访者知道其他的博客因为日志内容而卷入法律和职业的麻烦(樊晓辉,2009)。英国一名女子在Facebook上抱怨工作,辱骂老板,指责他骚扰自己。她忘记已加老板为好友,被后者在几小时后的回复中炒鱿鱼。

我大学同班同学在他的主页上传了我们大一还是大二那个时候集体出游的照片,有一张是我和一个女生在海边的合影。当时很胖,头发是短发像假小子,很难看。我现在的同事看了都以为我整容了呢,形象大毁。(受访者B)

个体在人人网上的互动对象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原本在现实生活中就认识的朋友,为维持与这部分人的交往,个体将一些后区行为推向前区。但是,真实个人信息的公布和后区行为的暴露有可能造成严重的隐私和安全问题,引发人际矛盾给自己或他人的生活造成困扰。

2.中区行为的产生

由于个人主页上暴露后区行为的内容不断增多,个体担心过多的隐私被泄露出去可能造成困扰,在丰富主页内容的过程中往往故意地掩饰或者直接隐去他们认为有必要的保护信息,精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或修改部分细节,因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表演”的性质。

一方面可以。所欲言,用写的可以有效组织语言,但又会有所顾忌。比如和身边的人闹矛盾自己心里非常生气,想写点东西发泄一下。但是别人同时也会了解到我经历的人和事情,所以又想让他们看出来。我就写隐晦一点,不那么直接,或者开玩笑一样把它讲出来。(受访者F)

在访问者阅读及评论个体的个人主页的过程中,个体根据他人的反馈,不断地对传播内容进行选择,修正“表演”中的一些失误,在成功塑造自己形象的同时,又力求符合“观众”对自己的期待要求。

曾经一度拒绝同事加为好友,后来他们当面要求,没办法就加上了。工作和生活应该是两个互不干涉的个体,不想同事太多地了解我的生活。前段时间感情上出了点问题,写了篇比较伤感的文章,好多人留言,一天后我就把它删了,不想太多人关注我的感情。(受访者H)

在个人主页上,“观众”即看到了个体“表演”的那一面状态,同样可以窥视到个体的一部分私密生活。个体往往以一种“中区”行为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生活。这种表述的内容往往与现实总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并非是个体最深层次最隐秘的思想与行为,但吸引了众多对个体本人及其生活感兴趣的人们,满足他们对个体“前区表演”全程监视及“后区生活”不断窥视的心理(周玉黍,2006)。

在个人网页的建造过程中,个体总是会有一些不愿意透露给大众的信息,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对个人网页中的信息进行自我监控(岗特利特,2004)。用户不会在个人主页上公开个人所有的隐私信息,对个人主页内容进行自我监控,一些思想和行为从而被推入“深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