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21148900000063

第63章 Twitter——新媒体的力量(2)

四、Twitter的运用

(一)Twitter与政治

在任何一个民主社会中,政治家的权力和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对信息的掌握和策略的运用,而媒体则充当了在政治家和公众之间传递信息的角色。在这样一个“媒体——政治”的时代,著名记者马文 ·卡尔布(Marvin Kalb)这样描述他的观点:任何一个在白宫、国会山,或者是五角大楼作出的决定都不能不把新闻的因素考虑进去。要想把任何一种观点“卖”给美国老百姓,首先需要媒体理解、接受并愿意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向老百姓宣传(M.Kalb,1992)。随着科技的发展,当政治家们意识到新媒体做到了传统媒体不曾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将政治家们从传统媒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开始同公众进行直接交流,而非把所有期望都放在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上。

作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成为演绎政治与媒体关系的平台。

电视仍旧是美国民众获取选举信息的主要途径,与之相比,纸媒的地位就有些相形见绌,而网络则后来居上,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A.Smith,2009)那么利用网络获取政治信息的人们又是如何利用网络的呢?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通过上图可以看出,网民对网络的利用主要集中在三种功能上,而获取新闻成为主要用途。对于利用即时交流工具传送信息,Twitter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信息共享工具。

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使媒体参与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甚至有许多学者称当选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为“新媒体总统”,因为他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来提高自己的支持度。从“广播总统”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到利用电视媒体的优势成功当选总统的肯尼迪(John F.Kennedy),再到今天的新媒体总统奥巴马,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能够发挥媒体技术的优势的政治家不仅达到了自己事业的巅峰,更反过来促进了信息传播手段的更新与发展。

那么仅就利用新媒体方面,奥巴马压倒对手麦克凯恩(John Mc-Cain)的优势具体在何处呢?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奥巴马的支持者对新媒体的各种用途有更全面的运用,在Twitter上,奥巴马通过即时更新消息的方式同自己的支持者保持联系,他26个字的消息更新宣布自己的竞选助手是拜登,在短短几秒钟就出现在了将近300万美国人的手机上,至今这一纪录都无人可以打破。在成功当选以后,奥巴马的Twitter依旧是其保持同公众沟通的信息交流平台,他的Twitter仍旧保持着180万个跟随者。

紧随奥巴马在利用新媒体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之后,Twitter逐渐被美国的政客们所熟知,也渐渐成为他们的工作伙伴。65位注册了Twitter的议员中,绝大多数人利用这种新型的即时交流工具向公众和媒体发布政务信息(http://dodd.senate.gov)。现在,在Twitter上选择跟随白宫的80万人可以随时获得最新的有关美国第一家庭的消息。

另据美联社2009年7月28日报道,英国政府也要求政府工作人员使用Twitter进行内部联系以及同外界的交流。工党公布的相关文件中提到利用Twitter传递的信息应该具有“人情味儿并且可信”,还应该用“非正式的口语体”书写。文件规定,政府各部门每天要发出2~10条消息,并保持发消息的时间间隔至少在30分钟以上,以避免造成其跟随者信息拥堵情况发生。显然,对于英国政府而言,Twitter已经成为一种直接同公众沟通的渠道,发挥出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然而这样一种即时沟通工具也有自己不可避免的缺陷,它的优势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变为劣势。迅速传输的信息同需要字斟句酌的权威信息往往是相对立的,而又由于Twitter的受众面广泛,一处微小的错误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于是在某种程度上,Twitter在政治场合中的运用更需要谨慎地斟酌与推敲。

2009年2月,美国共和党议员、原众议院情报工作委员会主席皮特·霍克斯特拉(Pete Hoekstra)在Twitter上的一句话“刚刚着陆巴格达”将原本秘密的访问公之于众。在临行前,访问团的成员被告知基于安全原因考虑,此次访问是秘密的,而且只有极为少数的媒体知晓此事,并承诺在访问团离开伊拉克时才公布此事件。霍克斯特拉在Twitter上的留言不仅公开了此次访伊事件,同时还公布了详细的行程安排。事实上就在此次事件发生的几个月前,美国第304军事情报营还在美国科学家联合会(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网站上刊载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研究了许多移动和互联网技术的军事化运用的可能性,其中就包括Twitter。报告指出:“Twitter已经被一些人用来发布或支持极端思想和观点。”随后,报告还指出Twitter被军事化使用的方法,如恐怖分子可以利用Twitter、Google地图或移动电话图片和视频来策划实施伏击或引爆炸弹。

(二)Twitter与新闻

如果说Twitter简易、快捷、影响力广泛的特征使其成为拉近政府同公众之间距离的有利工具的话,那么媒体在利用Twitter上更有说服力。众所周知,在新闻业发展的道路上,媒体一直追求更快的新闻传输速度,以及更好的贴近受众。对于这两方面,Twitter无疑都具备自己的优势。

2007年,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Oregonian开创了媒体利用Twitter的先河。当时正值暴风雨肆虐之时,Oregonian利用Twitter发布洪水以及道路关闭的信息,而当时全美国Twitter的用户只有50万,随后美国的其他报纸也开始利用Twitter发布及时信息。

对于媒体工作者而言,Twitter上自己的跟随者不仅是读者,更是新闻源,从中可以得到信息反馈,发现新闻线索。社交网络用户一般具有许多特征,如更倾向于分享自己的意见,更乐于探索与接受网络的新用途,以及多分布于城市等。而Twitter用户除了具备社交网络用户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优势。

第一,Twitter用户的年龄层偏高。根据以上对于Twitter用户的年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同MySpace和Facebook相比,Twitter用户以30岁以上人群为主,这样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从Twitter上可以得到更多成熟的理性的见解,对于记者的参考性更大。对此,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新闻系教授丹·吉尔摩(Dan Gillmor)对Twitter在新闻报道上发挥的作用给出了一个总结,那就是记者应该把Twitter当做一个集成的智能系统,它可以预报事态发展的趋势、人们的活动以及新闻。

第二,Twitter用户对主流媒体的关注度较高。8%的Twitter用户关注《洛杉矶时报》等主流媒体,而普通网民的这一数据只有2.7%,这就决定了Twitter的用户对新闻更感兴趣,更愿意接受来自主流媒体的信息。

第三,议程设置功能明显。Twitter对于突发事件的反应比较灵敏。再以2009年6月由伊朗大选引发的动乱为例,Twitter用户就对此事件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度。

从以上三幅图可以看出,社交网络相对于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上给予的较高关注度,而Twitter则更加突出了突发事件的地位,因此,任何一个浏览过Twitter的人都无法忽视空间内关于伊朗动乱铺天盖地的信息。其中占有较大比例的是来自事件现场的目击者所发布的相关信息更新,即时更新的140字以内的简要信息,恰好符合新闻报道及时性的要求,同时亲身经历又增强了消息的现场感与可信性,让读者有一种与突发事件的进程保持同步的满足感,由此不难理解在突发事件中Twitter广受欢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