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
21149100000021

第21章 支撑非现场经济(2)

可是,当信息经济进入了高级阶段的智慧经济时代,其主要功能由信息交互转向了应用功能。

应用功能主控局面的出现,直接导致了新时代的新经济现象产生。

因此,在该阶段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应用性的经济研究和应用性的技术研究。

作为对智慧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的“非现场经济学”的研究,我们也应该首先是对经济价值的研究,应该由经济研究的专业人士、市场商务层面的专业人士和其他参与者,在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去研究新应用功能和新应用内容所带来的新经济现象。

在这样的经济思维的指导下,去设计新应用内容或应用商务方案及其相关的各应用技术研究,最后由各具有技术深度的工程技术人员们,分别去支持和支撑它们的实现。

这个顺序的调整将决定了我们的非现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我们未来的终端设计发展方向和网络建设发展方向。这里我们特别要指出我国的TD-LTE开展已经脱离了一般的网络开发竞争,而是着眼于未来的应用所需(当然包含标准),这是我国非现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希望支撑。

这是我们提倡的运营商之间可持续的差异化竞争之所在,乃至是各运营商、终端制造商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差异性的信息经济成长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我们的主要运营商该将竞争的重点放在应用性开发上来了。

非现场应用的渗透力直接体现了现实的需求趋势,我们的智慧技术也终将体现在我们智能终端的应用与服务之上,决定着我们非现场经济的生命力。这种应用性经济的必然性,均将集中体现在智慧技术的窗口——智能终端的应用端口上,从而切实地落实和反映了我们实际的“智能生活”所设计的方方面面。

移动终端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和应用程序的优化,使得非现场经济越来越活跃,非现场经济的激增现象又决定了整个信息经济的提升,将这种影响传导到了整个经济体的结构体。

到此,我们可以概括起一段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字:互联、物联、云、终端的联动支撑着智慧体系,智慧体系支撑着智能生活模式,而智能终端又是整个智慧体系的窗口,是智能生活中非现场活动的集中载体,最终智能移动终端将支撑起智慧经济的非现场经济现象。

因此,在智能生活模式中我们所直观感受到的是:智能移动终端将支撑着非现场生活,从而支撑着我们的以非现场生活为核主要表现形式的智慧经济。

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加入,智能化生活的内容更趋完善和智能终端也更负有趣味和积极的意思。

一名伊拉克副教授比拉勒近日做出惊人举动,他在自身后脑勺植入了一部微型相机。这架微型相机会在一段时间内对他的生活进行拍摄,它每隔一分钟就会拍出一张照片,随后这些照片会以无线的方式被发送到博物馆。

马萨诸塞州一家科研机构研究出一种带有完整电脑功能的“布料”——智能纤维。每一块布料都带有一套完整的电脑系统,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无线电发射器、感应器、麦克风、显示屏等,把特定布料组合到一起就可以创作出各种各样功能的日用品。也许一件T恤也将变得非常有趣,不用喷绘而直接显示,还可以直接在衣服上冲浪或娱乐,穿着电脑逛大街。

还有甚者,自己手臂神经细胞中植入芯片,希望将来可以直接把他的神经系统与电脑连接。想要开门,就不需要钥匙;想要操作电脑,就不需要键盘;发动汽车,就不需要车钥匙了。因为体内有全部的控制芯片,只需要挥挥手做出相应的动作,这些就全部能够实现。

运用脑电波采集手段控制电脑的技术也已经开始出现,你只要戴上一副特制的耳机就可以不动手,仅靠你的思想就可以控制电脑,从而控制一切与电脑联动的智慧行动机构。

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化学技术,把人类的记忆“储存”在一组有生命的神经细胞中。这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内至关重要的一步,一旦这项技术趋于成熟,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活生生的带有人类思维的机械人保姆诞生了。

这些智慧技术的集成,我们都可以把它看成是智能终端的最终,都属于智能终端的表现形式。

在非现场经济时代,我们所有的智慧劳动,都将是通过智能化的终端这个窗口而展现出来。也许有一天我们的身体与智能终端完美结合在了一起,我们不再需要独立形式的智能终端,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融合性智能移动终端了。

现在让我们回到现实的生活中来,我们发现可移动的智能终端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再是局限在我们现在通常认为的移动通信(手机)了,它已经开始成为人们工作与生活的一个综合操作平台了。

据最近的媒体报道:一款超越时空的代号为Mozilla Seabird概念手机即将问世,这款手机的造型超薄前卫,取消了实体键盘,机身的正面几乎就是一整块屏幕。除此之外,Mozilla Seabird采用了双投影机设计,手机可以投射出一个虚拟显示屏和键盘,这个投影键盘可以进行控制和输入等等,这款手机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目前所研发出的很多高尖端的通信技术都融入了这款产品之上,这同样也是这款手机的魅力所在。

另据报道:三星对外透露将可准备量产4.5英寸的AMOLED软性显示器面板,解析度可达800×480像素;另外也将针对7英寸的Super A MOLED面板进行量产,而所采用的解析度为1200×600像素,准备应用在较大型的装置上,诸如平板电脑或辅助屏幕面板等设备。这种可支持Android系统和Windows Phone7系统,在弯曲的时候不会损坏或者让显示的图像扭曲失真。该屏幕在卷曲成直径1厘米的圆筒状时仍能正常工作,而且具备目前手机屏幕所没有的耐冲击性,可以在视屏中看到这种柔性A MOLED屏在锤子的敲砸中仍能正常工作。

借助这种轻薄的柔性显示屏,许多具有创新概念的电子产品将成为现实。

同时之后将可应用于电子书产品或是小型行动装置上。

这些高尖端应用技术与通信技术都融合,这种软性屏幕技术的发展,再次点亮了人们把移动通信变成工作与生活平台的希望。

此时的智能移动终端借助于“互联网”+“无线网”的最佳互动平台,使得我们的智能移动终端具有符合金融标准的非现场的高数据吞吐、鉴权能力、安全能力、低时延的高品质互动操作能力。

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将通过移动互联展现出智能终端的“移动交互功能、移动交易功能和移动支付功能”,是智能终端的这三大基础功能而实现了“从手机向综合平台”的转化。

移动交互功能实现了非现场的信息交互与非现场办公和非现场生活的指令交互。

移动交易功能实现了非现场电子票据的交割与非现场的贸易撮合和所有权的转移。

移动支付功能实现了即时的现场电子货币支付和现场身份识别。

注意:智能移动终端三大功能,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移动交易,我们在讨论电子商务时就会发现:一切的交易活动都将最终落实到所有权的转移上,而所有权的转移又将集中表现在现在支付与结算上。

智能移动终端如果离开了移动交易功能就只能是停留在移动交互的层面,无法实现真正的工作平台和生活平台的愿望。

这里的“移动交易”和“移动支付”是两个不同的功能概念,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是将两个混淆了。

我们可以简单地拿“可移动的营业厅”和“现金”来比喻,“移动交易”相当于一个“可移动的营业厅”,实现的是非现场的交易结算;“移动支付”则是相当于“现金”,是电子钱包替代传统的纸质货币,进行现场的支付。

移动互联和智能移动终端共同搭建的非现场经济已经展现出了诱人的市场前景,苹果公司的移动应用实践的初步成果,已经给予了非现场经济实验者们极大的信心。

由于金融交易和支付手段往往受到所在国或地区的政策和措施的保护,现在的苹果系列应用实践还只是停留在“移动交互”的应用层面,还未真正进入“移动交易”这个核心领域,一旦我们的智能终端能率先突破“移动交易”、“移动支付”,那么真正的“移动生活平台”就离我们不远了,这其中蕴藏的巨大利益和商机我们也就可以去自由畅想了。

智能移动设备一般都以远高于PC的使用时间,可时时地伴随在其主人身边。同时移动设备用户的隐私性又远高于PC端用户的要求。

智能移动上网的终端体系,决定了终端之间的访问,即可以是移动设备对移动设备,也可以是移动设备对PC设备的访问交互。不同体系之间的设备之间的交互访问,决定了应用的丰富性远甚于PC互联网智能移动通信设备在网络上,与视频、音频的完美融合,如远程监控、远程即时会议、商务导航、车载系统、家电数码组合的客户端操作设备以及基于隐私保护下可担当移动银行支付等,这些与PC端无法比拟的。

智能移动设备的随时性决定了沟通与资讯的获取,具有PC设备无可比拟的便捷优越性;高隐私性决定了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的新特点——数据共享时即保障认证客户的有效性,也要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小巧轻便”、“综合便捷”及“高安全性”这些特点,决定了智能移动终端与移动互联网的生命力。

非现场经济现象不仅促进了人们从固定劳动时间、固定场所中解放出来,还将进一步运用智能移动PC,将人们从定点的PC中再次解放了出来,此时真正的完整的非现场经济时代也就到来了。

现在我们可以讲:智能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的诞生,将标志着固定PC鼎盛时代的终结!

我们就以某证券公司的交易为例作个初步的数据实验,在其开户的客户,2009年在其固定的营业场所实现的股票交易笔数只占其总交易笔数的20%左右。也就是说其高达80%左右的交易笔数是在非固定营业现场实现的,网上炒股成为了主流,且表现出来明显的向移动交易应用层面发展的趋势。

2009年该证券公司80%的非现场交易中移动终端上的交易量从2008年的3%占比上升到了9%,预计2010年度将增至25%左右。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智能移动终端的直接应用呈上升趋势,将直接影响到非现场活动的占比。

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由于央行于2010年正式推出的超级网银平台,这将加速该图表的数据表现力,会极大地推动非现场交易的再发展。

智能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支撑起的非现场经济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新经济现象。

根据权威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的最新报告,手机应用程序市场已经逐渐成熟,在今后几年内会以较快的增长速度发展。仅2009年一年,iPhone用户就从苹果在线商店购买下载了25亿个应用程序。苹果从应用程序下载市场所获得的42亿美元收入。那么2010年其在线商店应用程序下载量有望达到45亿次,收入将达到68亿美元。到2013年,苹果在线商店应用程序下载量将达到216亿次,收入高达295亿美元。(本文来源:手机中国)

另据腾讯科技讯最近消息,苹果将于2010年12月13日面向“雪豹”(Snow Leopard)操作系统推出Mac应用商店。AppleTell网站的科克.辛纳(Kirk Hiner)写道:“显然,今天推出Mac应用商店并未能够实现,但是苹果已经计划提前推出Mac应用商店,以便利用圣诞假期期间的购物热潮。”有消息称,苹果将在近期举办一场媒体活动,宣布iPad用户可以通过iTunes账户购买杂志等内容,同时有可能宣布推出Mac应用商店。

注意:此时的苹果系列行动还未进入真正的移动交易应用领域,单就从现在的苹果公司一系列行动,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到了移动互联业务的前景。一旦真正意义的移动交易(主要是指以移动银行为核心的各类非现场交易)的启动,线上交易的尝试将大量渗透到线下,真正的线上与线下结合非现场经济模式将成为市场的主要表现力量!

中国拥有近10亿手机用户,在这样一个消费群体上,建立一个如此的新经济模型平台,使其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特别是今日应用领域)以及城市和农村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而展现出来的新经济增长,可能是任何预测家都未曾预料到的,我们也就可以预见我们自主智能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现象,将会创造怎样的新经济神话。(特别是在TD-LTE环境下的TD-LTE智能终端,在自主标准下可能引发的移动金融为核心的应用终端)

现在我们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中国的智慧经济将主要表现为非现场经济现象,而非现场经济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又是通过智慧技术支撑下的智能终端及其应用程序上表现出来的。而这些新经济形态也基本上都将反应在智能终端的应用开发上(包括物联网终端应用也要反应在智能移动终端上),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的非现场经济现象成为我们智慧经济的核心表现形式,也将成为当今和未来中国新经济研究的热点。

在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支撑的未来经济,一定是“非现场经济”和“局部无人化经济”的趋势,这是由智慧劳动的“成本极低”和“速率极高”这两个特征决定的,是人类发展历史的必然,谁也阻挡不了。

智慧经济时代将呈现出一个新时代特征:智能移动终端支撑下非现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