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纪之初少先队工作新探索
21149800000077

第77章 构建“文化型”中队的实践与思考(1)

海盐县天宁小学 陈雪娟

【内容提要】如何变物化、量化的中队管理为“无为而治”的“文化型”中队管理,这是我们每一位辅导员必须思考和追求的。本文根据工作实践,就创建充分自治的“文化型”中队所必需的物化环境建设、人文氛围营造等方面,并贯穿突出队员的主体性,建构和谐中队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自治 文化型 和谐

传统的中队构建往往是“制度管理”或“经验管理”。辅导员强制性地发号施令,或是家长式的出言必训,或是保姆式的看管,没有给队员自由支配活动和时间的权利。辅导员事无巨细,起早贪黑,一切都亲自包办,整天忙于处理中队的各种具体事务,累得苦不堪言,而队员,则处于被管理和依从状态,没有自己的思考,缺乏自身的主动性,少先队员的主体性被严重忽视。这将严重影响一代人创新素质的培养。

在倡导“以人为本”的新时期,以队员的自主、自觉为管理目的,变“纪律监督、制度规则”等物化的“刚性管理”为“无为而治”的具有文化气息的中队“人文管理”,创建充分自治的“文化型”中队,这是我们每一位辅导员所需要迫切思考和切实解决的新课题。笔者经过两年的实践,认为“文化型”中队构建是可行,而且是必要的。

所谓的“文化”在词典中的解释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在中队中,“文化型”管理是指一种以“人”为本,依据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管理对象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这种管理方式主要“从人的心理、行为、形象等诸方面去实施,具有情感性、亲和力和人文色彩,以及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的特征。这是一种较现代的管理方式。加强中队的文化管理,就是把制度化“物”的尺度转变为师生自主自觉的“心灵”的尺度,让一切管理制度和规范都内化为师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活动、生活氛围。

本文所指“文化型”和谐氛围主要包括中队物化环境和中队的班风学风等人文氛围。

一、建设文化型的中队物化环境

一个中队相当于一个家庭,一个小小的社会环境。中队环境要给队员一种安全和谐感,就得努力经营好中队的物化环境,突出中队阵地文化建设,经营一个“人性化”的温馨的教室环境。因为和谐的氛围总给人舒适、愉悦,给人以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更给人一种和谐的向心力。任何人处于这样和谐的具有文化气息的氛围中,工作、生活、学习都很舒适。因此,我们在中队教室布置时可以以家庭的气氛来设计,让队员在校学习犹如在家中一样自在快乐,可以以自然风光为主题设计,使队员如沐浴自然风光那样舒适坦然……辅导员应千方百计在营造物化环境时,力求达到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让每一堵墙说话”。如:这学期,我们中队借“我爱我中队”教室布置比赛,设计一个“自然式的具有人文气息的小家园”。

我们把中队分成几个区设计美化:

1.家园新闻区:主要是指后边的黑板报。它两周一次,定期由宣传委员组织出刊,主要宣传每月的主题活动,与节日有关的常识,中队中的某些新风尚等。这为队员了解中队,了解时事,了解活动主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个性展示区:它主要指中队的学习园地。用象征生命的颜色——绿色作宣传的主色调。右下角是三棵逐渐长大的小树,象征着少先队员;上边是红太阳、蓝天、白云、小鸟,意味着队员在和谐家园中茁壮成长。在这里我们主要张贴队员作品,展示队员的个性特长。每月由队员自行根据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张贴、更换。

3.书香区:主要指中队的图书角。我们在中队的后边设置开放式的新书展示架和图书角,由队员轮流负责。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空间,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增长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4.视听区:视听区内有电视机、投影仪、录像机等各种电化设备。除经常在课堂上使用外,还定时在午间、课间等播放电影,适时播放音乐,让队员在学习的同时,享受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5.中队公告区:中队公告区张贴中队的各种规章制度和队员的职责分工安排等。旁边还附有“今天你做到了吗?”这样的提醒词。这样的布置,时时提醒每位队员树立中队的形象,提醒队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队员做事的责任心。

以上的设计布置,给队员以一种奋发进取,充满活力的物化环境。队员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这样的环境,克服了传统中队“贴大标语式”的单调,改变了以灰色为主格调的凝重,建立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使他们能轻松学习,快乐生活。

二、营造和谐的中队人文氛围

和谐的人文氛围,有利于心灵的舒展、愉悦,从某种意义上讲,队员具备了舒展、愉悦的心灵,辅导员工作就成功了一半。中队队员性格、爱好各有不同,正确处理队员之间的关系,以及队员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对建设和谐的中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师生间的和谐

“情感化”管理是人文管理的一种手段。辅导员要注重队员的内心世界,根据队员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延续性等特征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队员的积极性,消除队员的消极情感,建立师生间的和谐。

1.“情感投资”,彼此沟通。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在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渴望被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辅导员要建设好一个中队,如果缺少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是难以实现工作目标的。只有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增强辅导员的号召力,有效地减少和降低贯彻辅导员意图的阻力和难度。如果辅导员对队员有了真诚的信任与尊重,队员就会感到被尊重,被信赖,就会有一种人格的尊严。一旦队员对辅导员产生了朋友般的信赖,他们就会主动地向辅导员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这就有利于辅导员随时了解队员的心灵,及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端正对队员的看法,充分重视队员的个性,淡化教育者的角色痕迹,建立朋友般的师生关系,做到师生间相互悦纳是至关重要的。辅导员要注意平时的感情投入与积累,要善于与队员一起活动、一起神吹海聊、一起嬉笑玩耍……用队员的大脑去思考,用队员的眼光去看待,用队员的情感去体验,用队员的兴趣去爱好……同时辅导员还应充分理解并尊重队员的一些独特的、奇妙的、甚至错误的想法。这并不是说辅导员放弃自己的责任而一味迁就队员,而是要让队员在辅导员面前有一种思想自由感和行为自主感,不然,队员不愿对辅导员说真话,诉真情,教育就无从谈起。总之,对队员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声色俱厉的威严,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他们需要的是辅导员用真心理解、信任队员,坦诚地与孩子交流,彼此交换思想,彼此接纳对方,用真心博得队员的尊重,彼此走进心灵。

2.真心相助,和谐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感情上的沟通是实现师生之间思想沟通与碰撞的“纽带”,而热心相助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一种好方法。辅导员应该蹲下身子,关心和热爱队员,经常深入中队,了解和熟悉每一个队员,体察队员的心理动态,急队员所急,想队员所想,慈母般地全面关爱每一位队员,真心实意地帮助队员,时刻做队员的“贴心人”。另外还可用开展“日记诉心声”活动,用日记的形式让队员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自己遇到的困难。教师适时地关心帮助引导队员,使队员不但了解你的热心,更了解你的为人,进而向你敞开心扉,倾诉过去、现在甚至将来。久而久之,师生的感情会更加融洽,辅导员便能赢得队员的尊敬和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