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教育史导论
21149900000032

第32章 理学家与理学教育思想(3)

19.于述胜:《朱熹的自修原则新诠》,《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6期。

20.于述胜:《礼·教育内容·教材结构:朱熹教育思想的一个侧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2年第3期。

21.陈建才:《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读<;朱子大传——多维文化视野中的朱熹>;》,《教育评论》1993年第1期。

22.李邦国:《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教育实践和哲学基础》,《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1期。

23.俞斌、瓯石:《略论朱熹的教育思想》,《复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6期。

24.丁钢:《西方学者论朱熹及新儒家教育》,《教育研究》1995年第7期。

25.谭德姿:《朱熹论教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2期。

26.陈增辉:《朱熹教育哲学简论》,《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1期。

27.金其桢:《略论程朱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之借鉴》,《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5期。

28.张学强:《理学教育经典“四书”的确立与佛学关系探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1年第1期。

29.熊瑜:《朱熹家庭教育简论》,《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5期。

30.周劲松、谢俊:《试论朱熹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1.陈增辉:《王阳明教学法述评》,《东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1986年第4期。

32.毕诚:《王守仁的经学教育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4期。

33.张学强:《试论佛学对王守仁教育思想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9年第1期。

34.京淳圭(韩):《论王阳明“致良知”的教育哲学》,《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4期。

35.陈增辉:《王守仁教育方法论》,《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36.张树俊:《王艮与王守仁教育思想之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1年第2期。

37.何德宽:《心理教育是阳明一生践履“成圣”的主线——王阳明心理教育思想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

38.王红菊:《浅议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9.赵华朋、魏战刚:《王阳明道德运行机制及其启示》,《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40.刘桂林:《元代理学教育思想特点概述》,《教育研究》1992年第6期。

◆思考题:

1.从《白鹿洞书院揭示》看朱熹的办学思想。

2.评述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

3.评述王守仁的道德教育思想。

4.比较朱熹、王守仁的教育思想,各有什么特点。

经典选读

大学章句序

朱熹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

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三代之隆,其法浸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脩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馀,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

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脩,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

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馀裔。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著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

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

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间,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覆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间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逾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脩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

淳熙巳酉二月甲子新安朱熹序

(选自孟宪承等编:《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朱子语录

一、论性

道夫问:“气质之说,始于何人?”曰:“此起于张程。某以为极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读之使人深有感于张程。前此未曾有人说到此。如韩退之《原性》中说三品,说得也是,但不曾分明说是气质之性耳,性那里有三品来。孟子说性善,但说得本原处,下面却不曾说得气质之性,所以也费分疏。诸子说性恶与善恶混,便张程之说早出,则这许多说话,自不用纷争。故张程之说立,则诸子之说泯矣。

因举横渠‘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又举明道云:‘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二之则不是。’且如只说个仁义礼智是性,世间却有生出来便无状底,是如何?只是气禀如此,若不论那气,这道理便不周匝,所以不备。若只论气禀,这个善,这个恶,却不论那一原处只是这个道理,又却不明。此自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理会得后,都无人说这道理。”(卷四)

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未有此气,已有此性,气有不存,而性却常在,虽其方在气中,然气自是气,性自是性,亦不助夹杂。至论其遍体于物,无处不在,则又不论气之精粗,莫不有是理。

性非气质则无所寄,气非天性则无所成。(卷四)

人之性皆善,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便恶底,此是气禀不同。且如天地之运,万端而无穷,其可见者,日月清明,气候和正之时,人生而禀此气,则为清明浑厚之气,须做个好人。若是日月昏暗,寒暑反常,皆是天地之戾气,人若禀此气,则为不好底人何疑。人之为学,却是要变化气禀,然极难变化。如孟子道性善,不言气禀,只言人皆可以为尧舜,若勇猛直前,气禀之偏自消,功夫自成,故不言气禀。看来吾性既善,何故不能为圣贤,却是被这气禀害。如气禀偏于刚,则一向刚暴;偏于柔,则一向柔弱之类。人一向推托道气禀不好,不向前,又不得,一向不察气禀之害,只昏昏地去,又不得。须知气禀之害,要用力去用功克治,裁其胜而归于中,乃可。(卷四)

有是理而后有是气,有是气则必有是理。但禀气之清者,为圣为贤,如宝珠在清冷水中。禀气之浊者,为愚为不肖,如珠在浊水中,所谓明明德者,是就浊水中揩拭此珠也。(卷四)

二、论为学

穷理

……为学者须从穷理上做功夫。若物格知至,则意自诚;意诚则道理合做底事,自然行将去,自无下面许多病痛也,扩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卷八)

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卷十)

本心陷溺之久,义理浸灌未透,且宜读书穷理,常不间断;则物欲之心,自不能胜;而本心之义理,自安且固矣。(卷十一)

读书理会一件了,又一件。不止是读书,如遇一件事,且就这事上商量,合当如何做,处得来当,方理会别一件事。不可只就皮肤上看事,亦不可只就皮肤上理会。天下无书不是合读底,无事不是合做底。若一个书不读,这里便缺此一书之理;一件事不做,这里便缺此一事之理。大而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

一物不理会,这里便缺此一物之理。(卷一百十七)

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要之无事不要理会,无书不要读。

若不读这一件书,便阙了这一件道理;不理会这一事,便阙这一事道理。要他底须著些精彩方得。……(卷一百二十)

读书

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卷八)

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卷十)

学不可躐等,不可草率,徒费心力;须依次序,如法理会,一经通熟,他书亦易看。(卷十一)

凡读书,须有次序,且如一章三句,先理会上一句,待通透,次理会第二句,第三句,待分晓,然后将全章反复紬绎玩味。如未通透,却看前辈讲解,更第二番读过,须见得身分上有长进处,方为有益。(卷十一)

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卷十四)

书宜少看,要极熟。小儿读书记得,大人多记不得者,只为小儿心专,一日授一百字,则只是一百字,二百字,则只是二百字;大人一日或看百板,不恁精专。人多看一分之十,今宜看十分之一。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卷十)

今人读书,看未到这里,心已在后面,才看到这里,便欲舍去了。如此,只是不求自家晓解。须是徘徊顾恋,如不欲去,方会认得,(卷十)

人做功课,若不专一,东看西看,则此心先已散漫了,如何看得道理出。须是看《论语》,专只看《论语》;看《孟子》,专只看《孟子》;读这一章,更不看后章;读这一句,更不得看后句;这一字理会未得,更不得看下字,如此,则专一而功可成。若所看不一,泛滥无统,虽卒岁穷年,无有透澈之期。某旧时看文字,只是守此拙法,以至于今思之,只有此法,更无他法。(卷十一)

读书不可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正淳云:“欲将诸书循环看?”曰:“不可如此。须看一书彻了,方再看一书。若杂然并进,却反为所困。如射弓有五斗力,且用四斗弓,便可拽满,已力欺得他过。今学者不忖自己力量去观书,恐自家照管他不过。”(卷十)

读书之法,先要熟读,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覆玩味。(卷十)

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卷十)

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卷十)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然熟读精思,既晓得后,又须疑不止如此,庶几有进。若以为止如此矣,则终不复有进也。(卷十)

读书之法,读一遍了,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转。若只是口里读,心里不思量,看如何也记不仔细。(卷十)

学问须是严密理会,铢分毫析。(卷八)

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因叹骤进二字最下得好,须是如此。若进得些子,或进或退,若存若亡,不济事。如用兵相杀,争得些儿,小可一二十里地,也不济事,须是大杀一番,方是善胜。为学之要,亦是如此。(卷十)

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看人文字,要当如此,岂可忽略。(卷十)

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是不恕他方得。(卷十)

看人文字,不可随声迁就,我见得是处,方可信。须沉潜玩绎,方有见处。不然,人说沙可做饭,我也说沙可做饭,如何可吃。(卷十一)

凡看文字,诸家说有异同处,最可观。谓如甲说如此,且挦扯住甲,穷尽其词;乙说如此,且挦扯住乙,穷尽其词;两家之说既尽,尽参考而穷究之,必有一真是者出矣。(卷十一)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