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验方大全
21151500000048

第48章 皮肤科(3)

〔加减〕银屑病是一种顽固性皮肤病,多呈慢性病变过程,故治疗通常以3个月为一疗程,一定要坚持治疗,不可中断,以冀全功。在使用本方时,如血热盛者,加紫草15克、生槐花30克、黄芩10克;挟有湿邪者,加茵陈20克、生黄柏15克、薏苡仁20克:血淤重者,加赤芍15克、红花10克、莪术10克:如风盛痒甚者,加刺蒺藜30克、乌梢蛇15克、牛蒡子15克:若皮损头部甚者,加全蝎10克(研末分服)、川芎10克、蒿本10克:若久病阴血亏虚,内燥甚者,加玄参20克、生首乌20克、熟地20克、生黄芪15克。

〔按语〕银屑病的疗效与能杏忌口关系甚大,有些患者疗效不明显,与其服药期间饮酒、嗜食辛辣腥膻等食物有关。尤其是部分患者对某些刺激性饮食特别敏感,最后银屑病必发作或加重,临床则更应告诫其严格忌口,方可收功。又因上呼吸道感染亦是本病诱发因素,故治疗时要预防上感,病重者还要适当休息。

〔典型病例〕刘某,女,52岁。

寻常型银屑病,18年来反复发作,初冬重夏轻,以后皮损夏季也不消退,曾经多方治疗,效果均不明显。1988年2月住院,全身遍发红斑,先服凉血清热解毒之剂,处方:生地30克、丹参15克、丹皮12克、紫草12克、银花40克、连翘15克、蒲公英30克、苦参15克、草河车15克、生甘草10克、山豆根10克。

3周后皮损变平,瘙痒减轻,苔薄舌体胖,脉濡,前方去草河车,山豆根,加补肝肾之肉苁蓉、菟丝子、白蒺藜各15克。

又服2月,皮损几乎全退,仅留少数损害。苔薄舌红,脉濡细,拟养阴清热、调补肝肾兼顾:生地30克、肥玉竹、胡麻仁各12克、紫草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补骨脂12克、肉苁蓉10克、锁阳12克,以巩固疗效。

8.红斑狼疮

8.1消毒灵

〔组成〕生地20克赤芍15克丹皮15克怀牛膝15克苦参15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花粉15克当归15克连翘15克黄芩15克甘草10克

〔功效〕清心火,凉血热,解热毒。

〔主治〕红斑狼疮。

〔用法〕先将上药用适量水浸泡半小时,再放文火上煎煮半小时,每剂煎两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天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用药多偏苦寒,此为正治之法,热者寒之之意,以生地、赤芍、丹皮凉血中之热以治标。当归、牛膝活血逐淤,引血下行。苦参、连翘清心泻火以断热之源,蒲公英、地丁解已成之热毒。花粉、甘草生津泻火以润燥。全方共有清心火,凉血热,解热毒之效效。

〔加减〕本方适用于肝郁化热,心火内积,血热成淤而致的该病患者。症见:皮损为水肿性鲜红色斑片,或有淤点、淤斑、血疱,甲下及眼结膜出血点,甚或伴高热烦躁,热度持续不退,神昏,谵语,抽搐,肌肉酸痛,关节疼痛,舌质红绛或紫暗,脉洪滑或洪数等。

〔典型病例〕王某,女,24岁。

患红斑狼疮四年,西药治疗无效。于1979年来诊,症见面部有紫斑,唇色深红,手足干热,心烦少寐,月经提前,形体消瘦,舌质深红,脉弦而有力。服用上方三十余剂病愈。

9.疔疮

9.1芩连消毒饮

〔组成〕黄芩10克黄连6克生山栀10克制川军9克野菊花10克半枝莲10克银花12克赤芍9克连翘15克紫花地丁15克生甘草6克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护心。

〔主治〕颜面疔疮,手足疗疮,红丝疗。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方解〕本方以《外科正宗》方“七星剑”与《医宗金鉴》方“五味消毒饮”、《外合秘要》方“黄连解毒汤”化裁制方。芩连消毒饮以芩连为君,直折上焦心火;银花合野菊花为治疔之对药,连翘清上焦诸热,解毒疗疮;紫花地丁入心肝二经,凉血解毒,清热消肿,合半枝莲消解疔毒,力专功宏。

〔加减〕颜面疔疮,每易动火,野菊花合草河车、僵蚕,有入肝经,熄肝风之效;脓成者加苍耳子、桔梗、角针透脓泄毒;邪热伤阴者,去芩连苦寒,加沙参、麦冬、芦根甘寒清热;神谵昏迷,加神犀丹一粒冲服,紫雪散45克分三次吞服,或安宫牛黄丸二粒,分二次化服;热毒炽盛加广犀角15克、鲜生地60克凉血解毒;咳吐痰血者,加象贝母、天花粉、藕节、鲜茅根:高热痉厥加羚羊角粉、钩藤、龙齿。疔疮外治可用外科蟾酥丸磨散醋调,围敷于疔头四周,箍围聚毒,疗头上置放药制苍耳子虫并用干锤膏覆盖,疮头溃后外用二宝丹药线引毒外泄。

〔按语〕疔疮系火毒为患,是一种急性疾病。而颜面部疗疮西医又有三角区危险标志之说,故治疗此症若不及时,往往预后不良。治疗大法:在初中期表实者宜解表达邪,但忌用辛热之药;里实者宜用攻法,使毒从下泄,抽薪才能熄火:表里俱实者,宜表里兼顾,攻解兼施:无表里症状者,宜清热解毒为主;至毒邪已经内陷,则宜大剂清心解毒,以清余邪。外用宜消肿止痛,束毒提脓。

另,疔疮初起,不能切开及针挑,也不能妄加挤压,不然可能造成疔毒扩散走黄。疔疮病发有全身症状时宜卧床休息,饮食忌荤腥发物及甜腻食品,更忌饮酒及辛辣,应多饮水、瓜汁、菊花露等。患部应防护,避免碰跌损伤而致毒邪扩散入营。

〔典型病例〕邵某,男,40岁。

初诊:颧骨疔毒走黄,疮顶低陷,紫黑无脓,坚硬木痛,头面皆肿,左眼突出,身热气盛,神昏谵语,口干引饮,舌苔灰黄,脉象弦数。平素喜食厚味,蕴结阳明,火毒上攻,症势严重。拟方:犀角3克(研粉冲服)、鲜生地30克、粉丹皮10克、赤芍12克、大青叶10克、川连3克、地丁18克、野菊花10克、生石膏30克、草河车10克、银花20克、连翘20克、甘草3克、皂角针2克、外科蟾酥丸五粒(吞)。

外用:拔疗散加疗疮虫(苍耳子草中的蛀虫),放在红膏药中贴于疮口上,蒋用芙蓉叶粉30克,鲜菊花叶连根打汁调,放四周肿处,干则用汁润。

复诊,昨服上方及佐以清解托毒之法后,颧骨疗漫肿较聚,疮顶渐起,但依然无脓,坚硬木痛。热度已减,神志略清,惟手足蠕动,时有泛恶,大便不爽。脉弦洪数,苔黄中灰,此火毒扰动肝阳,防其攻心。再与原法加平肝通腑之品。方:犀角3克(磨粉,吞服)、羚羊角1.5克(磨粉,冲服)、鲜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2克、大青叶10克、地丁草18克、野菊花10克、生大黄10克(后下)、川连3克、银花20克、生甘草3克、皂角刺2克、外科蟾酥丸5粒(吞)。

外敷药:同初诊。

三诊:连进上方后,颧骨疔根盘逐渐收缩,疮顶渐高,尚未得脓,坚硬作痛。身热渐退,神志也清,便下色黑。苔腻渐化,脉象弦数。症有转机,原方出入。处方:犀角2.5克(磨粉,吞)、鲜生地30克、粉丹皮10克、赤芍12克、川连3克、紫地丁18克、野菊花10克、半枝莲10克、锻花20克、连翘15克、皂角针2克、生甘草3克。

外敷药:用红膏药加疔疮虫二条,贴于疮口上。敷药照前法。

四诊:颧骨疔根束顶高,得脓不多,肿痛已减,热度也退,能进饮食,惟夜寐不安苔化舌红,脉象弦数。热伤津液,拟生津解毒,方如下:鲜石斛18克、鲜生地18克、粉丹皮10克、地丁草12克、蒲公英12克、赤芍10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山栀6克、朱茯神15克、辰灯心二束、甘中黄3克(包)、卷心竹叶20片、鲜芦根30克(去节)。

外敷药:用九黄丹放在膏药中,贴于疮口。

五诊:颧骨疔得脓较多,腐肉取出。肿退痛止。左眼突出已经收缩,纳食也香,能安寐,脉息渐平,舌红稍润。原方出入。以下方治:鲜石斛24克、鲜生地18克、麦冬18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赤芍10克、地丁草12克、蒲公英12克、粉丹皮10克、竹叶20片、鲜芦根30克(去节)、甘中黄3克(包)。

外敷药:同四诊,日换一二次。

六诊:颧骨疔腐肉已化,新肌渐生,脓水也少,肿消痛止,清解余毒。

小生地12克、麦冬10克、天花粉12克、紫地丁12克、蒲公英10克、土贝母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赤芍10克、甘中黄3克(包)、鲜芦根30克(去节)。

外敷药:仍用原法。

六诊之后,诸症已除,惟疮口未收,乃以本方加减调理而愈。

按:本例症势严重,非用大剂清心解毒,兼施攻下之法,则不能克敌制胜。综观之,顾氏既恒守治疗原则,每诊又对症用药丝丝扣入。

10.脱发

10.1生发饮

〔组成〕生地20克熟地20克当归20克侧柏叶15克黑芝麻30克制首乌25克旱莲草20克

〔功效〕滋补肝肾,乌须生发。

〔主治〕脱发及须发早白。

〔用法〕先将药物冷水浸泡约1小时后即行煎煮,煮沸后改文火,继煎半小时,每剂药可煎服3次。

〔方解〕脱发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精血不能畅荣毛发所致。追其源,盖因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是以脱发与肝肾二脏关系最密切,当为临床凋护之重点。制首乌、熟地黄、黑芝麻,皆入肝肾二经,以滋补肝肾,生精养血,为生发乌发之主药,治斑秃尤为必不可少之品;旱莲草、生地黄滋阴清热,助养皿生发之能,为辅药:当归祛淤生新,养血活血,以其温通之性,以助滋养药物畅荣毛发:侧柏叶为“补阴之要药”,其性多燥,久得之,最益脾土,大滋其肺,能生须发,并可防前药过于阴柔滋腻碍脾之弊,同为佐使。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共收补肝益肾,益精养血,乌须生发之效。

〔加减〕脱发是常见皮肤病。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斑秃和脂溢性脱发。斑秃症状为头发迅速脱落,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少数人头发可全部脱落称全秃:脂溢性脱发症状为头皮多屑多油,瘙痒明显,前额及头顶部头发稀疏变细,逐渐脱落。此皆为本方使用范围。若肝肾亏虚甚者多为斑秃,加枸杞20克、菟丝子20克、女贞子20克、五味子10克:风盛血热者多为脂溢性脱发,去熟地、黑芝麻,加蝉蜕10克、白藓皮20克、地肤子10克、苦参15克、丹皮10克、川芎10克、蜈蚣3条(研末服);兼气滞血淤者,加红花10克、桃仁10克、赤芍15克、鸡血藤30克。

〔按语〕精神紧张、焦虑及过度操劳是脱发的重要原因,故治疗脱发一定要调摄情志,注意休息,避免过劳。斑秃病人病变局部可配用生发酊或生姜涂擦;脂溢性脱发要忌辛辣油腻食物及烟酒,并保持大便畅通。

〔典型病例〕田某,女,23岁,1984年7月2日初诊。

去年6月发现脱发,每晨理发时就有很多头发脱落,头皮多而庠,牙龈易出血,心跳心慌乏力,饮食不佳,二便尚可,舌质稍红净无苔,脉细滑无力。症属“肝肾不足,荣卫失调”,治宜“调补肝肾,养荣凉血”法,处方:生熟地各20克、白芍10克、何首乌10克、当归12克、丹参12克、栀子10克、丹皮10克、生侧柏10克,上方加减服15剂后头发不再脱落,又拟人参归脾丸善后。

11.尖锐湿疣

11.1消疣汤

〔组成〕土茯苓30克黄连10克黄柏15克山慈菇15克虎杖15克败酱草20克桃仁10克牛膝10克赤、白芍各15克穿山甲10克赤小豆10克白术15克甘草6克

〔功效〕清热解毒,化浊利湿,活血化淤。

〔主治〕肛门尖锐湿疣。

〔用法〕穿山甲先煎半小时,再放入其他药煎20分钟,去渣留汁内服,每天3次。

〔方解〕土茯苓甘淡,入肝胃,气薄味浓,走表达里,善升提搜毒外泄,渗湿利导以攻毒邪,能清血毒,剔毒邪,清毒疮,除痛肿为本方主药:辅之以黄连、黄柏、虎杖、败酱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山慈菇消肿、散结、化毒疾、解毒,治痛肿疔毒;赤芍、桃仁、牛膝、穿山甲等活血消淤,消肿排脓止痛;赤小豆利水消肿,解毒排脓,为补利兼施之渗湿药;白术、甘草健脾益气,燥湿解毒。故诸药合用有清热解毒,化浊利湿,活血化淤之效效。

〔加减〕临证如伴大便秘结者可加熟大黄12克、大枳实12克。

外用洗疣汤:苦参30克、银花藤30克、川椒20克、马齿苋20克、五倍子30克、乌梅20克、白僵蚕20克、黄柏30克、白藓皮30克、明矾15克,煎汤每天早晚薰洗一次,继用鸭胆子末配凡士林外敷,则效果更佳。

〔按语〕肛门尖锐湿疣是发于肛门周围表浅皮肤的小赘生物。彭氏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是湿热毒邪壅滞,浊淤互结于肛门所致,故予此方治之。病人痛苦少,病程短,无复发,收效颇佳。

〔典型病例〕患者杨某,男,37岁,技术员。

因肛缘潮湿瘙痒1年,异物感一个月入院。自诉1年前无明显原因,肛门周围潮湿、瘙痒,未作任何治疗。一个月前发现肛门异物突起,生长迅速,肛门部奇痒难忍,分泌物多。粘稠而臭,轻微刺痛。素日嗜好烟酒。检查:舌质淡红,苔黄厚腻,脉滑数。膝胸位:肛门周围满布灰白色米粒状物,其中3~6点有拇指大小菜花状突起物,分泌物多,呈红黄色,恶臭。病理检查:良性乳头状瘤,诊断为肛门尖锐湿疣。症属下焦湿热,浊淤壅滞,治以清热解毒、化浊利湿、活血化淤之法,予消疣汤内服3日,洗疣汤薰洗3日后,肛门刺痛及瘙痒明显减轻,分泌物减少,故续用内服方,薰洗方各10剂,并用鸭胆子末配凡士林外敷。7天后肛门周围米粒物脱落,其中最大的菜花状物明显缩小,为了缩短疗程,予手术切除,一周后痊愈出院,追踪三年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