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谎言与真相∶人类文明惊天骗局与悬疑全破译
21155700000039

第39章 “大金字塔之谜”的真相

骗局追溯

在西方,围绕着埃及的胡夫大金字塔,流传着许多所谓科学的不解之谜,这些人为了教会和自身的利益而散布神秘主义,竭力把大金字塔描绘成只有神力才能建造。

真相揭密

最近,读了《埃及的金字塔》和《科学的名义》等书,发现所谓大金字塔之“谜”的骗局,早已被揭穿了。

(一)从“圣经金字塔学”到《众神之车》

世界上以科学的名义来反科学而卓有令名的要属“圣经金字塔学”了,它问世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859年,英国人约翰·泰勒在伦敦出版了《大金字塔:为何而建与谁建的》一书,首先提出胡夫大金字塔包含了许多数学上的真理,超出了那时(公元前2500年)埃及人的知识水平,其中最重要的有:用塔高来除底边的二倍得π值;塔是用“圣尺”来度量的,1“圣尺”有25“圣寸”,刚好是地轴长度的1/400000。泰勒断言,大金字塔是圣经中建造“方舟”的诺亚在圣谕之下设计创造的。

泰勒是小人物,虽有惊人的“发现”,但影响并不大。真正把“圣经金字塔学”发扬光大起来的是苏格兰皇家天文学家、爱丁堡大学教授查尔斯·皮奇·史密斯。1864年他写的《我们从大金字塔获得的遗产》一书出版,并且迅速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史密斯宣称他发现了更多的数学上的真理,例如:塔高乘109得日地距离;大金字塔底边之长除以饰面石块之宽得365(一年的日数);饰面石块的宽度是“圣尺”,其1/25为“圣寸”,名之为“金字塔寸”,合1.001英寸。史密斯用他的“金字塔寸”在大金字塔里里外外到处度量,又量出了地球的平均密度、岁差周期、地面平均温度等等。

为“圣寸”寻求“科学”论据仅仅是前奏,其真正的目的还是在宣扬宗教教义。史密斯把一“圣寸”的长短当作一年,居然在金字塔内的墓道和墓室中量出了地球历史上过去和未来的“重大日期”:世界创始于耶稣诞生前4004年,耶稣的诞生是从通往墓室的大走廊开始的,以后赎罪、受难和复活的年份也在大走廊中找到了特征标志,大走廊终止于1882~1911年(圣寸)之间,史密斯预言这29年是人间大难临头的时期,然后耶稣将第二次降生。

在史密斯“学说”的影响下,许多人出刊写书,推波助澜。一个美国工程师以自己臂长适为一“圣尺”而自豪,他出刊宣誓要坚决捍卫上帝制定的度量衡,并与魔鬼—法国的米制斗争到底。还有的书籍宣称耶稣已于1874年悄悄地第二次降生,经过40个“收获”的年头,“至福一千年”(据《圣经·启示录》,耶稣再来人间统治一千年届时死者复活,教徒全部永生)将要开始……。所以,要人们笃信上帝和神明,就是“大金字塔之骗局”的第一个真相。

这些呓语般的言论似乎十分可笑,但确曾在西方社会风靡一时。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圣经金字塔学”的道统却仍有人承接,其中有名的就是那位瑞士的厄里希·丰·丹尼肯。1968年他在《众神之车?》一书中又大谈“大金字塔之骗局”,其目的仍然是论证超自然的上帝存在,但这上帝已被现代化了,化装成外星球飞来的载着圆形头盔的超人了。

(二)神力还是人力

从金字塔的发展史来看,胡夫大金字塔是综合了向高(达苏尔南塔)和向大(达苏尔北塔)发展倾向而建成的。它显然是由古埃及人不断总结经验而建造,怎能把它描述成是上帝派了神来设计的呢?但是,丰·丹尼肯为了耸人听闻,居然算出来大金字塔需要“几十万人……,25万天即664年”才能建成。换言之,非借助“神力”不可。其实这全是故弄玄虚,首先他就不能解释其他几座金字塔为什么能够是人造的原因,特别是哈弗拉塔,它不过比大金字塔略小一点而已。

早已研究清楚,建金字塔的石料是就地取材的,而且大金字塔用剩的一块巨石还被聪明的工匠加工成哈弗拉的狮身人面象。专业石工居住的棚屋遗址也已经发现,约可容四千多人。加工后的废石块和石屑则在塔南和塔北峭壁后面发现,其体积约为塔的一半。说大金字塔造成后连一点石渣子也没有留下的神话,因此也就不攻自破了。

据公元前五世纪,曾游历过埃及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记叙;大金字塔造了20年,以三个月为期,每期征用十万人。胡夫在位约22年,建塔化了20年是可信的,十万民工也是当时埃及国力能及的,因为尼罗河每年有三个月泛滥期,在尼罗河泛滥时期土地不能耕作,这时正是调用民工的良机。此时还可以利用水运(泛滥时河面离大金字塔所在地仅400米),由对岸运来装饰表面的白色石灰石,以及由上游运来建造墓室等用的红色花岗石。

大金字塔估计有2?笄300?笄000块,平均每块重2.5吨的石块。据科学家研究,这样的石块按当时已有麻绳、木棍及铜的工具可用的情况下,大约八个人可以对付。可以算出,八个人的小队在一年的三个月中平均需要完成10块石头的工作量,虽然艰苦,但还是能办到的。

建塔的民工是有组织的,在石块上发现有队名。在美杜姆金字塔发现了“阶梯塔队”、“船队”、“强队”、“北队”、“南队”等名称,在大金字塔还发现一块石头上写着“巧手队”。这些事实都说明大金字塔和其他金字塔一样,是人而不是神造的。

(三)π之骗局

从泰勒,史密斯到丰·丹尼肯最得意的就是那个吹嘘得神乎其神的π值,他们认为这是过硬的数学真理,由此证明了大金字塔是上帝的巧安排。至于上帝为什么要搞一个π,则是无从解释。

实际上,对π之骗局的戳穿并不费力。凡是以52°左右的倾斜面建造的四方角锥,用其高h去除其底边S的二倍,即(2S)/h,都得到接近π的值,从上表可见,除达苏尔北塔外,其余各塔倾角都在52°左右。可以算出美杜姆塔的(2S)/h是3.135,大金字塔是3.147,二者与π之差基本一样。要说最先出现π之骗局的是早一代的美杜姆塔而不是大金字塔。表中的金字塔都是第四王朝的,第五王朝如萨胡拉塔表面倾角是51031′(底边长78.3米),耐弗里卡拉塔的表面倾角是51043`(底边长109.7米)其(2S)/h分别为3.173和3.158也接近于π。

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述,埃及人造大金字塔时是使角锥的每一面的面积等于锥高的平方,按这个设计可以算出来(2S)/h值约为3.145,确实十分接近π。希罗多德的记述可能是对的,但π也不过是这一设计的副产品而已,毫无“神秘”可言。

顺带说一句,丰·丹尼肯在《众神之车》中说“金字塔的底面积除以两倍的塔高刚好是著名的圆周率π=3.14159”,看来他不但抄袭别人抄错了,还要增加几位有效数字,这只能说明他连大金字塔的基本数据都不知道。因为按丰·丹尼肯公式算出来(S2)/(2h)应为181.29米,与π毫无关系。(我们的许多宣传中也都沿袭丰·丹尼肯的这个荒唐的“公式”而不察)由此也可见他是如何立论的。

(四)为什么乘109

据说大金字塔的高度乘上109就相当日地距离,因此这也是一个神迹。但是为什么偏要109而不是1010或其它数呢?史密斯和丰·丹尼肯都说不清楚。

史密斯在他的书中对5曾表示过无限崇拜,他说:大金字塔有5个角,5个面:“金字塔寸”是“圣尺”的1/5又1/5。他的门生也有更进一步的发挥:人的感官有5,人的肢端有5,摩西的5篇“十诫”是两个5的箴言等等。根据这种理论,采用1010不又有两个5的两个5次方的灵异可以大肆吹嘘了吗?却非要求109,未免太遗憾了。

实际上塔高的109与日地距的数值也并非一致。日地距因椭圆轨道只能取其平均数,即149.6×109米,而大金字塔原高146.5米(现在已削低到只有136.5米了),实际上要相差3.1×109米。奇怪的是“神”在设计大金字塔时何不再加上3.1米呢?不是只要一举手之劳就可以使史密斯和丰·丹尼肯等更振振有词了吗?

(五)埃及人怎样测方位

对于大金字塔的方位精确和基础的平准度等,丰·丹尼肯等发出阵阵惊叹。实际上,只要知道古代埃及人怎样定方位,就毫无神秘可言了。

据考证,古代埃及人是选定一颗(或几颗)恒星,借助简单器械仔细观测并记录它在地平线上的出没位置,然后平分从观察点到恒星出没点形成的角就测出了子午线。观察次数多,结果就越准,既简单又可靠,不需神的指导。

史密斯发现大金字塔的饰面石宽除底边之长得365,似乎很玄妙。但是,饰面石块的宽度并不是一样的,这是事实。不仅如此,真正的埃及研究学家在大金字塔现场还发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事,那就是史密斯的追随者正在偷偷地修削石块,好去凑合这个或那个“数学上的真理”。

至于地基的平准,只要筑围注水,按水平面定位就很容易办到,更不值得惊异。

(六)地理科学上的骗局

丰·丹尼肯宣传,穿过大金字塔的子午线正好把大陆和海洋“平分”,大金字塔位于各大陆的“重力中心”等等。现在姑且不去讨论“平分”和“重心”之说有多大可靠性,只要看在这条子午线上绵延数百里建了许多座金字塔,就可以知道大金字塔没有什么特殊神秘之处了。

只要懂些古史就可知道,埃及未统一前原是上(南方)下(北方)两个国家,孟斐斯处在上下埃及之间,并且是尼罗河三角洲的枢纽,所以从统一后第一王朝开始,统治者就竭力经营这个地方。大金字塔所在地对埃及统一后的各王朝来说,确实是个中心,但并非地理学上的什么中心,而是政治中心。今天埃及的政治中心开罗,离孟斐斯也很近。在开罗高处向尼罗河西眺,能看到大金字塔等巨大身影。这也是孟斐斯曾是古埃及政治中心的旁证。

以上关于大金字塔之骗局的科学真相是早已有了的,但丰·丹尼肯之流却故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为他们围绕着大金字塔故弄玄虚的宣传目的,的确是为了宣扬宗教教义。人们都知道,金字塔象征着埃及,而埃及又同圣经有着不解之缘,著名的《旧约·出埃及记》就宣传上帝在埃及显示的许多惊人圣迹。如果真能把大金字塔和上帝挂上钩,岂不是得到上帝存在的有力旁证了吗?《圣经金字塔》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人们如果看不清问题的实质,被所谓的神奇和巧合搞得头晕目眩的话,就会不自觉地承认神秘主义以至上帝的存在。关于大金字塔的“神秘骗局”已被揭穿,必然可以提高人们识别伪科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