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谎言与真相∶人类文明惊天骗局与悬疑全破译
21155700000075

第75章 燃烧的真相

骗局追溯

进入17世纪,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掌握了许多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新技术,同时也迫切地想要弄清火及燃烧的本质。这一时期有许多种解释流行,后来,“燃素说”的解释逐渐占了上风。

燃素说是由德国化学家贝歇尔(J.J Becher?熏1635~1682)和他的学生施塔尔(G.E.Stahl?熏1660~1734)共同创立的。当时,燃烧给人们的最普遍的感觉还是:物体燃烧时好像有某种东西从中逃走了,燃素说就以此为基础而加以发挥、阐述。按照燃素说,火是由无数细小而活泼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实体。这种火的微粒既能同其他元素结合而形成化合物,也能以游离方式存在。大量游离的火微粒聚集在一起就形成明亮的火焰,它弥散于大气之中便给人以热的感觉。由这种火微粒构成的火的元素就是“燃素”。

按照燃素说,燃素充塞于天地之间,流动于雷电风之中,在地球上,动物、植物、矿物中都含有它。在大气中含有燃素,因而在空气中会出现闪电,使大气动荡不已;生物含有燃素就富有生机;无生命物质含有燃素就会燃烧。燃素又像灵魂一样,本身就是一种动因,是“火之动力”。物体失去燃素变成死的灰烬,灰烬获得燃素,物体就又会复活。

用燃素说解释燃烧现象时,可以把燃烧现象全部归结为物体吸收燃素的过程。金属燃烧,燃素从中逸去变成灰渣,灰渣与木炭共燃时,又从木炭中吸取了燃素,金属又获重生。以此类推,还解释了硫磺的燃烧与还原,石灰石的燃烧与还原等现象。

真相揭密

后来,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得斯特里都曾发现了氧。而在普利斯特里发现氧后不久,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郾L?郾Lavoisier,1743—1794)了解到具体情况,他马上重复做了普利斯特里的实验,从汞煅灰中分解出了比普通空气更加助燃、助呼吸的气体。拉瓦锡对氧的性质做了透彻的研究,1777年他正式把氧命名为“Oxygene”,即“成酸的元素”之义。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拉瓦锡有力地否定了燃素说的结论,说明可燃物质的燃烧或金属变为煅灰并不是分解反应,而是与氧化合的反应。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拉瓦锡于1777年建立起燃烧作用的氧学说。燃烧现象真相大白。

氧学说的提出,把人们长久未能解释的燃烧的秘密揭开了。人们认识到氧是具有确定性质、可度量、可采集的气体物质,与所谓神秘的“燃素”毫无共同之外,因而燃素说开始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