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卡尔·威特的教育(第二版)
21155900000027

第27章 多鼓励夸奖会增强信心和勇气(2)

有一天,父亲的一位老朋友来我家作客。他看见我正在用蓝颜色画一个大大的圆圆的东西。

他问我:“孩子,你画的是什么啊?”

我回答道:“是一只大苹果。”

朋友说:“可为什么要用蓝色呢?”

我回答:“我认为应该用蓝色。”

朋友对父亲说:“我的老朋友,你应该教教孩子。他用蓝颜色画苹果,你应该告诉他那是不对的。”

父亲感到很惊讶,说:“这是为什么呢?我为什么一定要告诉他用红色呢?我认为他画得很好,也许孩子今后真的会栽培出蓝色的苹果呢。现在的苹果是什么颜色,他吃苹果的时候自然会明白的。”

我的创造力就是在这样的不断的夸奖中培养起来的。如果用要求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那么,孩子一举手一投足都有许多不合“规矩”的地方。如果对孩子的不合乎“规矩”的行为时时加以“纠正”,那么孩子的创造力就会不断消失。

我小时候,经常爱趴在地上,聚精会神地观察两只蚂蚁搬一颗饭粒,这是因为好奇。在这种时候,父亲绝对不会去打扰我。我有时还会把观察后的结果告诉父亲,说那只蚂蚁怎么啦,另一只蚂蚁又怎么啦。这时,他会夸奖我观察得仔细。

夸孩子的好奇心,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十分有益,通过夸奖可以使孩子的好奇心更强。父母时常把孩子引向大自然,让他们去观察花鸟草虫,去遥望满天星星;闪电雷鸣、阴晴雪雨,他们会很感兴趣;日升月落,昼夜交替,他们也会不断提问。

对于孩子的好奇心,父母不能感到厌烦,而应该加以保护,并且善于将其引入恰当的轨道。这种夸奖,能把孩子带进知识的海洋,读书、做手工、搞实验,会给孩子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

3

在失败面前勇敢面对在我5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培养我各方面的能力了,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从那时起父亲培养出了我快乐的性格。

人一生之中会有很多失败,教育孩子学会面对失败、不怕失败,是非常重要的事。很多时候,因为害怕失败而失败了;很多时候,因为不怕失败反而胜了。

害怕失败,孩子的心理压力就会增大,本来能够轻而易举做的事情也做不好,做不了;害怕失败,孩子心里就会产生不做不错、多做多错的想法,丧失尝试的动力,以至于长期处于无能的心理状态。

父亲在这方面对我很宽容,即使我在某一件事上失败了,他也能够允许我再失败一次。任何人都知道,孩子吮乳、说话、走路,谁也说不清楚,到底失败了多少次,可是最终却胜利了,成功了。这不是对做父母的一个最好的启示吗?

害怕失败的心理不予消弭,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种对事物缄默冷淡或者不积极参与任何活动的习惯,这对他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害。这种心理会导致孩子变得自闭、忧郁、消沉,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快乐的性格和美好的人生呢?

无论我做什么,只要我不违反固有的原则,不做有损于自己和他人的事,父亲都尽力支持我去闯、去干,在行动上鼓励我去尝试。他认为,只要让孩子有了不怕失败的勇气,再加上正确的引导,一切都会成功。

我不赞成父母把孩子本来自己可以做的事全包下来。久而久之,孩子便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论何事,都要父母拿主意,这是完全错误的。

对于我,自己能做的事情父亲总是叫我自己去做。他尽力杜绝我以“我不会”作为借口来换取父母的帮助。每当我对某件事说不会的时候,他总对我说“我教你”,而不是他自己一做了之。

由于我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每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都会得到父母的帮助和鼓励,我也从鼓励和夸奖之中逐渐建立起了自信心,直到现在,我的性格一直是健康和快乐的。

4

夸奖的诀窍从父亲对我的教育过程中,我发现良好的行为在得到不断夸奖时,这一行为就会不断重复而形成习惯。很多父母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孩子良好的行为是自己与生俱来的,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就不想夸奖。其实,孩子良好的行为若得不到及时的夸奖,孩子的心里不会增加任何印象,良好的行为就慢慢停止了。

我发现不少的父母甚至在不知不觉之中采用了完全相反的做法,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夸奖,比如对撒娇的孩子给予不恰当的呵护,父母们就在这样的不经意之中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在生活中,我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孩子表现出了不良行为,比如打架、浪费、偷东西、撒谎……这时父母开始着急了,训他、骂他,甚至打他。我认为这样做的结果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产生更大的副作用。

孩子的不良行为引起父母的注意,他们往往在这些行为上的印象更加深刻。因为孩子往往会选择引起父母注意的行为,而不愿选择父母毫不理会的行为。

有些父母错误地认为,关注孩子的坏行为,对孩子进行惩罚,可以制止不良行为的发展。其实,对孩子来说,这种惩罚似乎是一种奖励,因为这一行为引起了父母的重视。这就是很多孩子爱恶作剧的原因所在。

父母关注什么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就会逐渐形成孩子的习惯。因此,我认为父母应该多加关注孩子好的一面,对良好行为给予及时、恰当的奖励,而对不良行为采取漠然处之的态度,让它没有加深印象的机会。

对于孩子好行为的夸奖越早越好。孩子年龄越小,实施起来效果就越明显,也就越容易。我曾经对其他的孩子做过一些研究,当孩子进入少年时代,这种夸奖就有一定难度了,因为在少年时代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有一个反抗父母的阶段。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方法,父母应该明确区分孩子的情感与行为。孩子的内心世界,如爱、高兴、生气等,是孩子独有的,孩子感到高兴或生气时,他们自己也无法控制;孩子的行为是外在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孩子自己也能控制。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但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父母难以控制孩子的情感,但是却可以对孩子的行为施加极大的影响。

我认为,对孩子的夸奖,针对的应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他的情感。

我认为父母应该注意到孩子的行为是指具体的行为,而不是抽象的或分析出来的。那些说不清楚的行为,父母无法施加影响,也无法去加以控制。明白这一点至关重要。

那么,到底哪些行为是说不清楚的行为呢?

比如:“这孩子尽做些令人最头疼的事情”,“这孩子爱欺负人”,“这孩子不负责任”等。

而哪些行为又是具体的行为呢?

比如:“他打了别人的小孩”,“他在墙上画了一只小动物”等。

我们应该明白:夸奖的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的情感;应该夸奖具体的行为而不是“说不清楚的行为”。

作为父母,主要应该对孩子好的行为给予及时夸奖。如果孩子没有做到,千万不要责备。孩子偶然做到就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只要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父母就应该及时进行正面强化,巩固这种行为。

父亲对我的夸奖,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情感方式,一种是物质方式。我深深地感到,情感方式往往比物质方式更有效。

情感方式有表扬、亲吻、拥抱等口头或身体的行为。这种方式来之于父母,千万不要吝啬。

物质方式是一种补充方式,如给孩子一块点心等等。我每次得到奖励总是欢欣鼓舞,但并不在乎奖励的多少。

在我年龄很小的时候,父亲大部分时候采用情感方式奖励,特殊情况时才采用物质奖励。

我认为,只要及时地对某一行为给予正确夸奖,这一行为就会在孩子身上不断重复出现,良好行为得到及时的强化和巩固。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自然而持久的良好行为习惯。

但是,父母何时夸奖孩子,并不是随意确定的。如果太随意,那么孩子就无法明确地知道父母因为什么夸奖他。父亲总是在我表现出良好行为时给予夸奖,并且告诉我因为什么事而得到他的夸奖。

每当我开始使用新的且令人满意的方式做事时,父亲都会及时给我奖励。我认为这对培养我良好行为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我学会了新的行为,并且理智地去实施这一行为时,父亲便不再每次都夸奖我,而是拉长夸奖的时间间隔,实施间断性或随意性的夸奖。这种夸奖只能偶尔为之,目的是要让我感到意外。

当我适应偶尔得到奖励的方式后,我便会继续表现我的良好行为。因为已经形成习惯,我知道怎样做会使父母高兴,我也为此对自己的良好行为感到满足和高兴。

在此,我建议那些已经做了父母的人,不要因为孩子有不良行为而只是去教训和打骂他,还要去及时发现并鼓励孩子的长处。对于那些个性很强,精神旺盛,从不受别人指使的孩子,更应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