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兰州历史文化.1
21156400000009

第9章 金城风靡易俗腔(1)

民国十七年(1928年),执掌甘肃军政大权的国民党冯玉祥部刘郁芬执行“清党”反共措施,以整饬风化为由,对文化实行禁锢政策。翌年四月,下令禁演的《游西湖》、《白蛇传》、《二进宫》等剧目达60余部,夜间演出也被禁止。这一年,因刘郁芬处理民族问题不当激起“河湟事变”,兰州四郊军情迭传,一夕数惊,闹得人心惶惶。民国十八年(1929年),空前的旱灾使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先后成立的秦腔班社《同乐社》、《锦绣舞台》、《三兴社》像花儿未及绽放,旋即凋谢。天灾人祸造成的严重祸患旷日持久,戏曲活动举步维艰,濒临涣散状态。

民国十七年(1928年)秋季,开明缙绅魏绍武和水梓受甘肃省教育厅委派,接办原属国民军刘郁芬部管辖的“进化剧社”秦腔训练班。他们以“移风移俗,普及社会教育,改良秦腔艺术,培养秦腔人才”为目的,邀请著名秦腔演员郗德育、朱怡堂等任教练,为了借鉴京剧的表演精华和基本功,魏绍武力排众议,邀请京剧名角郭荣利、魏胜奎等人任武功教练。学员中,黄致中(工须生)、梁培华(工文武旦)、郜守中(工花脸及丑)、彭安民(工文武小生)、王治中(工须生)及优秀琴师李智中等日后成为兰州派秦腔的中坚和后备力量。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雷马事变”平息之后,兰州的社会政治局势稍具稳定,经济状况有所好转。此时,兰州的东邻西安以其天时地利的优越条件,接受外来文化和各种进步文化的影响,积极参与中国近现代进程,反转来对地处西陲的甘肃进行文化渗透。一些陕西籍演员,主要是“易俗社”出科的演员,经行商、乡党的引荐和兰州戏曲班社的邀请,陆续联袂抵兰谋求发展,一时形成秦腔人才风发云涌的喜人气象。“化俗社”、“维新社”、“同乐社”、“锦绣舞台”、“三兴社”、“新兴社”、“云育社”、“中兴社”、“共和社”、“文化社”、“振兴社”、“众英社”、“精诚剧社”、“社教剧社”等秦腔班社如雨后春笋。在城镇的街区、农村集市等人口密集的地方频繁演出、各擅胜场,那些星罗棋布的戏园子里一片喝彩,呈现一派桑间濮上才能有的痛快淋漓!

至此,沉寂、疲惫已久的兰州舞台从此迎来了一个傅粉黛而度新声的发展兴盛期。

活跃在兰州舞台上的陕西籍艺人陈景民、何振中、靖正恭等人演出的剧目,不少是“易俗社”自编的新戏和经过重新梳理编排的传统戏。表现的虽然是古代人物,但一扫以往传统戏拖泥带水的积习,严谨、规矩、文雅、美观,散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赢得了知识界和青年男女的青睐和欢迎。

民国十八年(1929年),陈景民与田德年二人,租赁王德孝的戏箱,集资建立“新兴社”,主要演出场所在“大金台戏园”(今张掖路),后迁到双城门外。为了维持艺人的生计,不仅将在兰的著名演员吸收在内,并陆续由西安等地请来一批著名演员。其中有:穆九岑(须生)、赵连璧(丑角)、刘金荣(须生)、程镜生(武生)、李云峰(花脸)、王文鹏(须生)、何家彦(须生)、党金贵(须生)、郗德育(须生)、刘裕泰(须生,后改名刘易平)、沈和中(须生)等。

陈景民(1902—1964),原名陈镜民,旦角演员,戏曲教育家,咸阳市人。十八岁入泾阳“秦镜社”学艺,他做派妖娆、行腔严谨、重吐轻收、柔中含刚,透出一种古拙、苍劲的艺术魅力,三原一带称他为“黑牡丹”。民国十六年(1927年),应兰州“维新社”王德孝的邀请来兰献艺,在山字石皖江春戏园首演《断桥》,出场前幕后一句尖板“与天兵打一仗提心在口”,清脆宏亮的嗓音婉啭入云,为观众前所未闻。尤其是《赵五娘吃糠》三十年来唯他独尊,演吃糠时以锯末充糠,一边嚼吃锯末,一边用哀婉、凄怆的唱腔诉说赵五娘心中的幽怨,唱完吃完,其匠心独运的表演,令观众惊叹不已,收到了情景交融、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陈景民的拿手戏有《斩秦英》、《铁兽图》、《四贤册》、《五典坡》、《三娘教子》等。陈景民是唱旦角的,可丝毫不嫉妒名旦,由他邀请加盟的名旦有何振中、赵明华、张正声、李爱云、文宝英、姜瑶钟以及肖正惠、傅荣启、楼英杰、******等,表现出一个艺术家虚怀若谷的风范。在20世纪30年代灾难深重的社会环境中,陈景民惨淡经营、苦苦支撑,将“新兴社”办成了一个生、旦、净、丑齐全,老中青结合,阵容强大演技一流的戏曲班社,也是这一时期办得最好也最有影响的社团之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春,“新兴社”因剧社财务纠纷无法经营,陈景民将社务交赵连璧后脱离剧社,以坚强的毅力和勇于承担的任事精神,返回陕西老家,破釜沉舟变卖了大部家产和新收的麦子、棉花,凑足款项,成立“新兴社”科班,招收了三十多名学员,按“易俗社”的规则进行训练。十一月二十五日,陈景民率全体学员长途跋涉历经艰辛抵达兰州。演出“易俗社”的《软玉屏》、《燕子笺》、《玉镜台》、《自由之花》、《啼笑姻缘》、《青梅传》、《庚娘传》、《双明珠》、《三滴血》、《家庭痛史》等,这些戏以其自由清新的艺术特色和反封建的主题立意取得了巨大成功。赵新中、黄新民、王新民等一批青年优秀演员很快赢得了兰州观众的喜爱。“新兴社”还上演了专职编剧梁蕴生创作的新剧目《情海波》、《羔羊》、《啼笑姻缘》、《双螟蛉》及榆中籍著名编剧李干臣创作的神话剧《嫦娥奔月》,显示了“新兴社”的整体实力。

陈景民以品节高尚、守信重义的美德深孚众望,曾一度吸引兰州“万顺堂药店”、“高三酱肉店”等颇有资财的社会商业人士,对班社捐资襄助,参与演出事务。陈景民还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抗日时期为柏道路小学扩建教室义演一场,全部收入捐赠该校,此等义举,对自顾不暇的艺人来说是十分难得而罕有的。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河南灾民募捐,他特邀在兰著名艺人通力合作,在张掖路“新舞台”演出了《大回荆州》,由郗德育、何振中、沈和中、文汉臣、王景民、白彦卿、耿忠义、袁天霖、赵连璧领街主演,一时名家荟萃,轰动兰州。在艺人备受歧视不被尊重的社会环境中,陈景民先生以身作则,号召艺人参与社会事业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艺人的社会形象,改善了艺人演出的社会环境。社会对艺人的偏见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要赢得社会尊重还要靠艺人自己,陈景民先生在这一点上起到了表率作用。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由于物价飞涨和当局的百般倾轧,陈景民先生殚心竭虑支撑了14年之久的“新兴社”被迫解散,后到武威重新组班“新伶社”,开始了他新一轮的演出生涯。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何振中创建“振兴社”,活动场所主要在柏道路剧场。他不惜重金从西安请来主攻须生的耿善民、肖顺和、王正端、王义民、王学民,旦角陈镜中,青衣高符中,小生靖正恭,花脸王景民、李景奎,丑角杨宝喜、晋福长、张吉祥(艺名大麻子)、王宝秦等。文武场面有荆生彦(板胡)、荆永福(鼓师)、任振西(鼓师)及于海如、张兴邦等。上演剧目有《三休樊梨花》、《走雪》、《周文送女》、《五典坡》、《二度梅》《玉堂春》、《蝴蝶杯》、《苏武牧羊》等。

何振中(1909—1978),秦腔旦角演员,十四岁入陕西“榛芩社”学艺,工青衣、花衫。民国十八年(1929年)在“新兴社”搭班演出。何振中的著名旦角戏有《五典坡》、《别窑》、《探窑》、《玉堂春》、《秦香莲》等。他体格匀称,面容清俊,天生一副清脆而宏亮的嗓音。他的唱腔与西安秦腔正宗、被誉为“秦腔梅兰芳”的李正敏有相似之处。有人比喻“敏腔”恰似一杯甘冽的香茶,清醇雅正,沁人心脾,“何腔”则像一樽浓烈的陈酒,辛辣火爆而弥满奇香。甚至认为何嗓要比李嗓好。李是工夫嗓,何嗓有“一语天然万古新”之魅力。如何振中在《玉堂春》中扮苏三唱“她将我拉拉扯扯到衙门”不同于李腔的精巧含蓄,而以刚劲的高音和澎湃的气势,抒发了当初告官时寒彻心肺的激动情怀,故以火爆泼辣赢人。兰州观众为能亲耳聆听他的唱腔而额手相庆。

兰州秦腔板胡演奏家李智中把“何家腔”铭记于心,伴奏时力争包腔包字,和演员一起进入角色,以致何振中演唱非他伴奏不可,当时的兰州观众为琴师叫好者,唯有他和荆生彦二人。

“众英社”以靖正恭、王义民为首,创建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由脱离了“振兴社”的演职人员组成,主要演出场所在柏道路“山西剧院”。主要演员有靖正恭(小生)、王义民(须生)、王正端(须生)、张筱英(花旦)、高致中(青衣)、刘金荣(须生)、茅玉丽、党玉亭、郗化民等,主要剧目有《八件衣》、《八义图》、《玉虎坠》、《白玉楼》、《独占花魁》、《二度梅》等数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