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读点心理学常识(经典珍藏版)
21156900000026

第26章 教育中的心理学——融入教育,用心体会知识(1)

人的心理和行为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这是一种潜藏在人脑中的潜意识能量。心理学家经研究发现,尊重孩子的潜意识,了解一些孩子成长和教育过程中应该善加运用或尽量避免的心理学知识,不仅能使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更有效更轻松,而且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极为有利。

解读“泡菜效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环境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它是立体化的“三维教材”,就像变色龙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改变不同的保护色,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形成不同的个性。

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开煮,其味道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心理学中的“泡菜效应”,泡菜效应揭示了“人是环境之子”的道理。

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作用。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孩子的成长与环境的关系,就是孩子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其性格、心理、气质、素质和思维的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例如: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孟母三迁这个古老的故事就很好地诠释了环境与孩子成长的关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仉氏守节。他们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孟母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她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在这里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孟母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她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

孩子的心理完善程度决定孩子的未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学习是依靠好奇、兴趣、模仿。当孟子对生存环境周边的丧葬、屠户、学宫的事情产生好奇的时候,就发生了兴趣,随之而来的过程就是模仿,也就是学习过程。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来说,好奇心、兴趣的起源点的性质就是关键。孟母之前的两迁,是一个环境凄凉、悲哀、残忍、消极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氛围,让孩子模仿、效仿的东西是极端的、消极的,那么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会时而充满消极的心理因素,而三迁之时,孩子面对的是谦让以礼、乐于好学的环境,那么孩子也会成长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从心理健康角度看,精神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往往超过了物质环境的作用,孩子直接“浸泡”在学校与家庭的环境之中,老师和父母应该认真、细致地考虑孩子所处环境的各种因素是否健康;每一种因素将对孩子会产生怎样的作用;对显在的有害因素是否予以了积极的消除或控制等。

孔晓是某学校的一名班主任,她在日常的教育中注重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很重视从学习环境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比如,她在班级一角放置几盆盆景,使室内整洁,舒心怡神。她还在班级的布置上采用了色彩与内容相结合的形式,学生一踏进班级,红色的几个大字“我在乎你”就会映入眼帘,随之进入视线的便是黄色的注解:“学校在乎你,老师在乎你,同学在乎你,大家在乎你的成长。”孔晓说,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班级的热爱。

孔晓为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她让学生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课余“学习互助小组”,在小组中,学生相互质疑问难,答疑解惑,共同探讨。孔晓很好地把握住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生活,学生不仅能更好地学习知识,心理也会很健康、阳光。

孩子要健康成长,除了自身努力外,在学校受到良好教育的同时,还需要一个文明、和睦的家庭环境。家庭实质上是社会的最小单位,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天然环境。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对其影响非常敏感。因此,家庭对孩子个性差异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并早于学校的教育,位于教育结构的首位。一个家庭的环境、道德心理状况、父母的职业、教育水平、家庭成员的成分和物质保证等,这些因素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决定孩子个性的形成,决定他的行为和活动。

林琳性格开朗,对人有礼貌,学习成绩也不错。一次,林琳获得了全国作文大赛的一等奖,媒体记者问林琳妈妈教子秘诀,她说:“我教育孩子没有什么妙招,无非是尽我的所能为女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而已。从女儿小的时候,我就按照孩子身心成长的不同阶段来布置家里的环境,才有了今天身心健康发展的林琳。”

环境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它是立体化的“三维教材”,就像变色龙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改变不同的保护色,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形成不同的个性。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利用好泡菜效应,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唤醒学习需要,激发求知心理

求知心理在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它是推动孩子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内心要求,是孩子探索、了解自己未知事物的欲望,是追求知识的动力。

强烈的求知心理、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许多大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起始于对事物的好奇和探索。牛顿正是对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这一问题的探寻,才发现了万有引力。

人们在生活、学习中,碰到问题、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的知识时,就会产生探索新知识的冲动。这种情况多次反复,求知的冲动就会逐渐转化为人们内在的求知心理,求知心理能够促使人坚持不懈地探究知识,这是一种可贵的主动求知的表现。求知心理在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它是推动孩子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内心要求,是孩子探索、了解自己未知事物的欲望,是追求知识的动力。

孩子可以被看成是“自然科学家”。求知心理强烈的孩子,总是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从中捕捉自己需要的、奇妙的猎物,获取新的知识。他们接触大自然、观察世间万物、学习自然科学时总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金鱼可以生活在水里,人怎么不能?鸟为什么能在天上飞?月亮为什么有盈有亏?

孩子爱提问题是好事,因为好问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也能促进孩子大脑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孩子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思维活动,促使了其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提高了脑的功能,促进了智力的开发。因此,老师和家长要鼓励孩子的积极行为,并及时引导孩子的思维,以此唤醒孩子的求知心理。

心理学认为:需要是孩子求知创新的源动力,当孩子的学习需要未得到满足时,就会处于唤醒状态。此时孩子是清醒的、警觉的,其神经系统处于激活状态,对于即将出现的刺激有一种加工的准备倾向,这对保证孩子心智活动的效率是非常必要的。适度的唤醒是保证孩子学习效率的基本前提。因此老师和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通过直接唤醒孩子对活动本身的好奇心理来唤醒其学习的需要,从而激发孩子的求知心理。那么,老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怎么发现和唤起孩子的求知心理呢?

1.和孩子交朋友

家长要与孩子建立和谐、融洽的朋友关系,使孩子敢于在家长面前敞开心扉、无拘无束、毫无保留地把内心世界展示出来,这样家长才能真正地透过孩子的表情、眼神、姿态、动作来窥探孩子内心的秘密,知道孩子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做。

2.创造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学源于疑。”孩子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激疑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热点和难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的求知心理,从而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一位老师在准备“用‘√’统计数据”这一课,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掌握用画“√”的方法来统计是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那如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发现理解这个方法呢?这位老师在教学时是这样安排的。

他请4位同学到黑板前,然后他随口说了几种图形各若干个,由4位学生去统计自己所报的各种图形各是几个,一开始4位学生都是把老师所说的图形一个一个地画下来,有的是按老师所说的顺序一个一个地画下来,有的是分类画下来。这时有的学生认为分类画下各图形更容易统计一些。接着,老师又安排了4位同学到黑板前,继续统计自己所说各种图形的个数,这一次老师说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意识到一个一个将老师所报图形画下来这时是来不及的。学生开始在疑问中思考,积极探索更为快捷且方便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望立刻被调动起来,这时,画“√”的方法水到渠成地被学生发现。

3.开阔孩子的视野

老师和家长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孩子感受变幻莫测的自然风光、五光十色的艺术品等。这样不但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理,而且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心理。

4.用表扬唤起孩子的求知欲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应该经常为孩子提供或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诸如出些简单的题目让孩子思考,安排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让孩子操作,使孩子从中体验成功的欢乐。

5.把孩子引进书的世界

书是孩子认识、了解世界的又一个重要窗口,老师和家长在引导孩子通过这个窗口认识世界时,应该选择符合孩子兴趣爱好的书,以培养孩子对书的兴趣。在此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只能引起孩子对书的厌恶心理。

老师和家长无论让孩子学习什么,都必须先唤醒孩子学习需要,激发求知心理,这样,孩子才能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跨过焦虑的石墙,轻松应对学习

存在学习焦虑心理的学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烦躁不安、心神不足、心慌头昏等症状,甚至一见书本、一进课堂就感到头痛心慌。

焦虑是一种伴随某种不祥的事件即将发生的预感,而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心理表现,严重的心理焦虑表现为恐惧不安。据调查,我国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学习焦虑心理。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学生的焦虑心理是来自不祥预感而产生的不愉快情感。

学习焦虑心理可以分为两种:性格性焦虑,即由于性格不良因素导致学生遇到任何事都容易产生焦虑心理;情境性暂时焦虑,即学生认为很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时出现的焦虑心理。如开学前的担心、作业检查前的不安、考试前的紧张等,都是学习焦虑的表现。情景性暂时焦虑是在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会因条件的改变而形成或消失。

存在学习焦虑心理的学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烦躁不安、心神不足、心慌头昏等症状,甚至一见书本、一进课堂就感到头痛心慌。学习焦虑是因学习而产生,又反过来直接影响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存在焦虑心理的学生害怕和讨厌学习,遇到学习困难很容易放弃,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水平低、不牢固,导致学习成绩逐步下降。不仅如此,学习焦虑还会影响学生原有水平的发挥,表现为考试焦虑。如一些学生考试前异常紧张,吃不好、睡不着,考试时大脑空白、浑身冒汗,会做的题也做不出,考试成绩自然一团糟。

据调查,有学习焦虑心理的学生大多数是学习中等生和少数优等生。对于中等生,一方面他们担心沦为后进生、被人瞧不起而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另一方面又因焦虑心理而无法克服学习困难。少数优等生总想学习领先,总担心如果考不好,老师、同学及家长的看法,这样的想法导致在他们学习中对考分患得患失、焦虑不已,结果越急越学不好。

另外,学习焦虑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到健康心理的形成。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人际关系不好,心理耐挫力差,对文娱、体育等方面也不容易产生兴趣。总之,学习焦虑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焦虑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原因很多,除了心理特点决定因素以外,不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外在的学习压力等也是形成学习焦虑心理的重要原因。

1.不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

很多老师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于是,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就是“人才”。学生的特长和个性被忽视或排斥。这种评价体系会导致社会和家长以“分数高低论英雄”的心态来要求学生。在这种评价氛围中,学生难免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和伤害,产生学习焦虑心理几乎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