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方妙用
21157600000048

第48章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1)

一、急性扁桃体炎

本病是以扁桃体为主的咽部炎症,常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以春秋两季发病较多,以咽痛、发热或不发热、扁桃体肿大为主证。

方一消蛾合剂蒲公英、夏枯草、连翘、板蓝根各10克,前胡、桔梗、黄芩、甘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①发热盛者,可加生石膏30克,知母、栀子各10克;②便秘者,加大黄10克(后下),芒硝10克(熔);③头痛甚者,加荆芥10克,薄荷10克(均后下)。疗效:本方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308例,痊愈288例(服药3天内症状全部消失),好转19例(服药3天症状基本控制者),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8%。

方二咽喉消肿汤金银花30克,山豆根12克,硼砂1.5克(化服),生甘草9克。每日1剂,水煎服,严重者可每日2剂。加减:①症见恶寒或恶寒发热并见者,为表邪明显,可酌加金银花、荆芥、防风各10克;②口干舌燥、脉细数者,加玄参、生地黄各20克。疗效:本方治疗187例,总有效率为97.9%。

方三凉膈散加味本病病程长,用抗生素效果不著者,一般4~6剂即可治愈。大黄10克(后下),芒硝6克(冲服),栀子、连翘、黄芩、生地黄、牛蒡子、胖大海、桔梗各10克,玄参、板蓝根各15克,山豆根、竹叶、甘草各6克。水煎分服,每日1剂。注意事项:对大黄、芒硝的用量,必须以达到粪便为稀水样,1日3~4次,咽痛和全身症状减轻后方可减去。但也要注意中病即止,不可过量。其他药物不必加减。

方四凉膈增液汤金银花、连翘、玄参、麦冬、芦根、板蓝根各8克,栀子、蝉蜕、黄芩各5克,生地黄6克,竹叶3克,大黄2克。水煎频频送服,每日1剂。主治:小儿扁桃体炎。

方五上感解毒汤

(1)表证未解者用:紫苏叶、荆芥、防风、桔梗、杏仁、连翘、金银花各10克,板蓝根20克,黄芩12克,薄荷、甘草各6克。

(2)表证已解或无表证者,用玄参12克,连翘、赤芍各10克,黄芩、金银花各15克,板蓝根、蒲公英各20克,薄荷、甘草各6克,薏苡仁30克。

以上用量12岁以下的儿童酌减,每日1剂,水煎服。疗效:本组544例患者,治愈522例,有效22例。

方六生大黄15克(小儿酌减),用开水约250毫升冲泡,待温后慢慢咽下,以后每隔2小时冲泡1次,每日4次,每日1剂,停服其他药物。疗效:本方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22例,全部治愈,其中2天治愈者8例,3天11例,4天3例。

方七用灯心草或小股棉线的一端浸入食油约2厘米长,点燃后迅速点灼角孙穴皮肤上(角孙穴位于耳尖正中上方,颞颥部入发际处),一点即起,可听“叭”的声响,火灸部位即起微红,一般灸1次即可,个别的次日再灸1次。疗效:共治疗316例,其中治愈285例,治愈率达90.1%。一般经1次火灸穴位治疗1小时后,诸症减轻,12小时后炎性或脓性分泌物逐渐吸收而痊愈。

方八羌活、牛蒡子各12克,蒲公英30克,薄荷6克,水煎,每日3次,饭后服。

方九麻黄9克,江米9克,大枣7个,好茶叶9克,生姜3片。水煎对蜂蜜9克,1次服下取汗(盖被而卧),同时针刺双侧少商穴出血(少商穴位于手大拇指指甲根部)。

二、急性咽炎

急性咽炎多由外感风热、内存伏火所引起。症见咽喉肿痛,吞咽困难,咽后壁见颗粒状突起,色红赤,黏膜表面常复有黏稠黏液,呈水肿样。体温不高,但往往有恶寒,身倦,头痛,苔白,脉浮。

方一利咽煎金银花、菊花、玄参各9克,马勃3克,木蝴蝶1.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①表证重,症见憎寒壮热者,加荆芥、防风、薄荷(后下)各10克;②音哑甚,咽赤水肿者,加僵蚕、蝉蜕各10克;③咳嗽痰多者,加浙贝母、牛蒡子、射干、桔梗各10克;④发热甚者,加黄芩10克,或栀子10克,黄连5克;⑤便秘者,加大黄10克,芒硝6克(冲服),全瓜蒌20克。疗效:本方治疗67例,临床治愈54例,有效12例,无效1例。

方二凉膈散玄参12克,山豆根、黄芩、桔梗、金银花、连翘、天花粉、麦冬、荆芥、大黄各9克,射干5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剂。

方三取牛黄解毒片2~4片,研末,用75%乙醇(酒精)或普通白酒拌成糊状,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央,涂平敷于喉结一侧。12小时换敷另一侧,或只夜间敷双侧,一般敷上即感舒适,约敷后20分钟开始发挥作用。以本法治疗20余例,疗效卓著。

方四山豆根、玄参、木通、天花粉各9克,生地黄、麦冬各15克,甘草3克,青黛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五栀子10克,板蓝根15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薄荷5克(后下),玄参10克,麦冬10克,桑白皮10克,桔梗10克,贝母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根据症状、体征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则更为显效。

偏方

方药老黄瓜去瓤,入白矾末装满,仍将瓜口盖好,外以纸封之,挂于有风无日处阴干,过惊蛰后7天取下,研细收藏,吹于患处立瘥。实火牙痛,搽之立止。

三、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是由于气痰不化,阴虚不旺,熏灼咽关而成。病人自觉咽部不适,发干,微痛,刺痒及异物感,咽中分泌物增多。症见咽部黏膜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一清咽饮金银花30克,胖大海、麦冬各15克,桔梗10克,大青叶2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二参梅汤沙参30克,玄参18克,麦冬20克,射干15克,乌梅30克,薄荷10克,天花粉30克,桔梗15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1剂。疗效:本方治疗慢性咽炎患者100例,总有效率为96%。

方三润肺止咳汤沙参、桔梗、紫菀、款冬花、杏仁、枇杷叶、炙百部各10克,麦冬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疗效:本方治疗慢性咽炎42例,痊愈34例,显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

方四咽痛散炙僵蚕、炙全蝎、黄连各8克,炙蜂房、金银花、代赭石、生牡蛎各10克。共研细末,分作20包,每服1包,1日2次。食后2小时用生地黄、麦冬、沙参各6克,泡茶送服,连服3~5日,咽部立感爽适,继服之即可痊愈。

方五金银花15克,白芍12克,桔梗、玄参各10克,木蝴蝶3克,甘草6克,胖大海3克。水煎取汁加入蜂蜜30~50克,分次内服。亦可将诸药置保温暖瓶中,加半暖瓶沸水冲泡1小时后,当茶频饮。

方六半夏、桔梗、甘草、贝母各10克,玄参、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各15克。水煎取汁300毫升,加食醋30毫升煮沸,离火兑鸡蛋清1枚搅匀。早晚2次分服,徐徐咽之,每日1剂。忌烟、酒、辛辣食品。疗效:用此法治疗120例,痊愈98例,好转22例。

方七熟附子15克,干姜10克。久煎频服。本方用治阳虚寒滞之咽痛,疗效较佳。症见咽部不红不肿,不渴不热为主证,伴见口吐清水或黏液丝条状,用清热解毒之法而缠绵不愈者。或素体阴虚,恶邪致咽痛,或每因寒冷刺激而加重,舌淡苔白有齿痕,而无扁桃体肿大之寒性咽痛者。

四、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属中医的口疳、口疮、口糜范围。症见舌、口唇、颊黏膜面红肿而疼痛,出现溃疡面,饮食、说话困难,吃饭进食疼痛加剧。舌质红,苔黄腻。中医对此病可分为脾胃积热型和阴虚火旺型。前者口内溃疡分布较多(唇、舌、牙龈),溃疡周围发红,疼痛明显,口渴喜冷饮,尿色黄,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后者疮面呈黄白色,周围浅红,疼痛较轻,此起彼伏,绵绵不愈,反复发作,患者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沉数。

方一黄连6克,大黄6克,生石膏30克,肉桂3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脾胃积热型。

方二黄连6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肉桂5克。水煎,日服2次,每日1剂。主治:阴虚火旺型。

方三滋阴清热汤生地黄、熟地黄各15克,白芍、黄芩、牡丹皮、玄参、桔梗、山药、地骨皮、女贞子各12克,天冬、麦冬、甘草各10克。水煎分服,每日1剂。主治:复发性口疮、扁平苔藓、白塞综合征等慢性口疮病属阴虚火旺型者。

方四生地黄、熟地黄、生石膏、麦冬、牛膝、竹叶、知母各10克,木通、生甘草各5克。加减:①舌尖溃疡属心肺,加连翘、黄芩、玄参;②舌边属肝胆,加茵陈、胆草;③舌面、口唇属脾,加栀子、防风、藿香、桔梗;④龈、颊、腮属胃,加升麻、黄连、石斛、天花粉;⑤舌根属肾,加黄柏、泽泻;⑥大便秘结者,加玄明粉、生大黄;⑦小便赤涩者,加灯心草、车前草、鱼腥草;⑧舌体有瘀点者,加赤芍、红花,反复发作加金银花、栀子。

方五板蓝根、黄柏各15克,煎沸放冷,含嗽数分钟后咽下,日分3次服。

方六吴茱萸、细辛各10克,肉桂2克,共研细末,用醋调成饼糊状,取指头大小两粒,分别敷于足底涌泉穴,覆盖纱布,以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主治:复发性口疮。疗效:所治38例,均获痊愈。

方七青黛、松香、黄柏、炉甘石各9克,枯矾3克,冰片2克。共研极细末过筛,取适量外搽患部。

方八五倍子12克,枯矾6克,白糖3克。共炒至微黄研末,用0.5%丁卡因调成糊状,饭后涂患处,每日3~4次。疗效:本方治疗30余例,一般2~3次见效。

方九大黄9~24克,水煎取汁150~500毫升(每剂可使用2天)供漱口,热敷及洗涤用,每日4~6次,用前先清洗局部,涂净分泌物。

方十取维生素C片研成粉末,敷溃疡处,每日2~3次,一般1~3天可痊愈。同时加服维生素B22片,每日3次。

方十一取4万单位庆大霉素1支,用无菌棉签蘸药液,触及溃疡后1分钟左右,连续2次,每日3~4次,一般1~2天可愈。

方十二取云南白药适量,直接敷于溃疡面上,一般2~3天后即可愈合,对复发性口疮溃疡亦有效。

方十三鲜鸭跖草30~50克,水煎服,治口内一切炎症,尤其是口腔溃疡,疗效很好。

方十四龙骨15克,血珀15克,黄连15克,枯矾15克,硼砂10克,儿茶15克,冰片10克,氯苯那敏10片,共研细末过100目筛。用棉签蘸药粉涂患部1日数次,1日可愈。

方十五竹茹研粉直接撒溃疡面上,厚2~3毫米,治疗口腔或皮肤溃疡(前者每日2~3次,后者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并包扎)。

方十六用棉签蘸95%乙醇(酒精)轻压溃疡面,并轻轻转动棉签,除去表面腐败组织,每日2~3次,每次20~30秒钟,不需服任何药物。

偏方

方一将鸡蛋3只煮熟,取黄入铁勺内,先用文火烤至变黄,后以武火烤至出油,离火去渣取油,装瓶备用。用时先用1∶5000PP溶液轻轻洗净溃疡面,再用淡盐水冲洗疮面,然后用蛋黄油涂搽患处,每日1~2次,搽1~2天可愈。

方二茄蒂适量(以立秋后采集者为佳),烧炭存性研细末,涂搽患处。经临床验证,屡用屡效,且经济简便,药源广泛。对以少量冰片疗效更佳。

五、失音

失音是指声音不扬,甚至嘶哑不能发出声音而言。可见于呼吸系统的急慢性疾病,多由于感受外邪,肺气郁闭;或肺肾阴虚所致。症见突然声音嘶哑或言不出声。肺气郁闭者,兼有恶寒发热,咽痛口渴,鼻塞,头痛,咳嗽,舌薄白,脉浮数等表证。肺肾阴虚,系声嘶逐渐加重,日久不愈,并见干咳少痰,口燥咽干,头目眩晕,手足心发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一扬声汤一号细辛1克,桔梗、杏仁、桑白皮、玄参、甘草各6克,全瓜蒌12克,生石膏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

①咽痛甚者,加僵蚕、赤芍各6克;②烦热口渴者,加栀子6克,天花粉10克;③咳嗽胸闷者,加陈皮、枳壳各6克,或加紫苏子6克。主治:肺气郁闭所致失音。

方二扬声汤二号枸杞子20克,山药、桔梗各12克,山茱萸、泽泻、牡丹皮、麦冬、百合、五味子、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①潮热颧红者,加黄柏、地骨皮各10克;②气虚白汗者,加黄芪15克,太子参10克;盗汗者加生龙骨20克。主治:肺肾阴虚所致失音。

方三凤凰衣(鸡蛋内膜)3克,玉蝴蝶、胖大海各15克,蝉蜕10克。水煎当茶饮,不拘量。

方四新鲜萝卜子100克,捣烂取汁,入鲜姜汁1小匙,时时饮之。

方五椿树皮(鲜)40~50克,去粗皮,加糖1匙,水煎分2次服。有热象者用白糖;有寒象者用红糖。疗效:临床报道治疗9例,一般服2~3剂即愈。

方六青蒿(1年生黄花蒿)干者60克(鲜者120克),加水1000毫升,武火急煎数沸,或开水泡代茶饮,每日1剂,分2~3次内服。疗效:本方治疗失音18例,一般2~3剂即愈。

方七紫菀20克,桑白皮15克,杏仁、甘草各10克。加水煎至300毫升,再加蜂蜜、红糖各50克合匀,每服1匙,每日3次。主治:暴咳失音。

方八蝉蜕5克,胖大海15克,冰糖3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