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
21158100000017

第17章 挫折效应

◇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人往往会由挫折和苦难得到更大的考验和提高。

心理学上所说的挫折,是指人们为实现预定目标采取的行动受到阻碍不能克服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心理和情绪反应,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都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失败。

一般学习上的困难、工作中的不顺利、人际关系的一时误会和摩擦、恋爱中的波折等,固然会引起不良情绪反应,但相对而言,毕竟是区区小事,影响不大。但严重的挫折,会造成强烈的情绪反应,或者引起紧张、消沉、焦虑、惆怅、沮丧、忧伤、悲观、绝望。长期下去,这些消极恶劣的情绪得不到消除或缓解,就会直接损害身心健康,使人变得消沉颓废,一蹶不振:或愤愤不平,迁怒于人;或冷漠无情,玩世不恭;或导致心理疾病,精神失常;也有的人可能轻生自杀,行凶犯罪。

在生活中,没有人能够抗拒挫折。我们既然无法抗拒挫折,就应该学会把挫折转化为对自身有利的因素。就像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所说的:我们应该像常青树一样学习怎样去适应,怎样弯下它们的枝条,怎样适应那些不可避免的情况,去学会吸收挫折,而不是反抗生活中的不顺。

在德国,有一个造纸工人在生产纸时,不小心弄错了配方,生产出了一批不能书写的废纸。因而,他被老板解雇。正在他灰心丧气、愁眉不展时,他的一位朋友劝他:“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你不妨变换一种思路看看,也许从错误中找到有用的东西来。”

于是,他发现,这批纸的吸水性能相当好,可以吸干家庭器具上的水分。接着,他把纸切成小块,取名“吸水纸”,拿到市场去卖,竟然十分畅销。后来,他申请了专利,独家生产吸水纸发了大财。

以上故事中的主人翁就是利用挫折体现了自己的另一番价值。挫折作为一种情绪状态和一种个人体验,各人的耐受性是大不相同的。有的人经历了一次次挫折,仍然能够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有的人稍遇挫折便意志消沉,一蹶不振,甚至痛不欲生。有的人在生活中受多大的挫折都能忍受,但不能忍受事业上的失败;有的人可以忍受工作上的挫折,却不能经受生活中的不幸。

当你处在顺境的时候,你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才会反省自身,弄清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并认真加以总结和改进。所以说,挫折就是人生的催熟剂,我们都应该感谢挫折,而不是躲避挫折。

首先,在面对挫折时,我们要树立自信心。只有拥有了自信,才不会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惊慌失措、一蹶不振。要调整个人抱负,使之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不切实际的生活目标容易使我们遭受挫折。我们既要注意不盲目自信、对自我评价过高,又要注意不能在经受较多失败经历后,对成功不抱希望,自暴自弃、萎靡不振。

其次,要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接纳自己的现状,为自己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设定适当的抱负水平。在建立大目标的同时,把大目标分级为一个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以这些小目标的实现来增强自己的成功体验,最终实现大的目标。

再次,对由于挫折所产生的愤懑、仇恨和敌意、自责或悔恨等消极情绪,我们要积极调节,使自己较快地从挫折情绪中走出来。但是别忘了分析挫折原因,对自身的缺憾进行纠正,否则难免重蹈覆辙。

相关小故事

聪明的驴子

有一天,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要救出驴子,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哀号着。最后,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已经老了,不值得大费周折的把它救出来,但是不管如何这口井是一定要填起来的。于是农夫就找邻居帮忙,想把井里的驴子埋了,以免除驴子的痛苦。

大伙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井里。当这头驴子意识到自身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没多大一会儿它便安静下来了。大家好奇地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情形令他们大吃一惊:当铲进的泥土落到驴子的背部时,它将泥土抖落一旁,然后站到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一步一步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的惊讶中快步跑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