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21160600000059

第59章 达尔文(1)

进化论奠基人(英国1809~1882)

热爱大自然的孩子

在英格兰西部的一个叫希鲁兹伯里的小镇,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塞文河畔,非常幽静。就在小镇西北郊的陡峭的河岸上有一座漂亮的三层红砖楼房前还修了一个大花园,里面种满了各种花草、果树、观赏树和灌木丛,花园里还有二间五彩缤纷的暖房。1809年2月12日,伟大的科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查理·达尔文就出生在这座楼房里。

达尔文家族与科学有着不解之缘。小达尔文的祖父伊拉兹马斯·达尔文是一位具有新颖思想的、非常杰出的医生和科学家,曾与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以及美国政治家和发明家富兰克林共同成立了科学俱乐部“月球协会”。该协会设立在伯明翰,当时被认为是仅次于皇家学会的组织。而他又于1761年成为皇家学会这个英国最具权威的科学组织的会员,主要著作有《植物园》、《生物规律学》和《植物学》等。他于1802年去世,查理并未见过他,而且查理相信祖父对他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伊拉兹马斯的观点却深植在达尔文家族的文化传统中。查理从小便被其祖父的观点影响着,成长着。

父亲罗伯特·瓦林·达尔文也是著名医生和科学家,也曾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他身材魁梧,体重大约有一百二十公斤。他有着敏锐的观察本领、高明的医术、极大的同情心,而且又乐善好施,求诊病人络绎不绝,全郡闻名。因此他收入颇丰,为子女的成长奠定了经济基础。多亏了父亲作坚实经济后盾,小达尔文以后才能进行环球科学考察、科学研究工作。达尔文医生是个远近闻名的人物,一是由于他在诗歌、自然哲学、医学、有机界生命规律等方面有很多著述,二是由于对他的医学工作极为有利的那份耐心。

不过,达尔文医生在家里可是一个善“演讲”的大夫。他出诊时很少有机会开口,因此回来后政治事务、人类的天性、生意的复杂、朴素的哲学都成了他大发议论的话题。但他并不是信口开河地胡诌,而是条条是道,且内容紧扣中心论点。小达尔文很愿意听爸爸讲演,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母亲苏珊娜·韦奇伍德长得很娇小漂亮,性格极其温柔,不愿长篇大论或板起面孔训斥孩子。外祖父是个开通、明事理的人,儿女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小达尔文的母亲更是具有较高的文学艺修养,对子女的成长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查理·达尔文从小就生长在一个富裕的知识家庭中,良好的家庭为他的成长提供了客观条件。幼年的达尔文对新奇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记忆力较强。并且活泼好动,经常就一些问题向妈妈刨根问底。

有一次,小达尔文在园中玩着玩着,突然问妈妈:

“猫也像这花一样,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吗?”

妈妈笑着告诉他:“不,孩子,小猫是猫妈妈生的。”

“那我和妹妹是你生的,你是外婆生的,对吗?”受到启发的达尔文动起了小脑筋。

“呃,不错,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妈妈生的。”

“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呢?”

“《圣经》里说,最早的妈妈叫夏娃,是上帝造的。”

“那上帝又是谁造的呢?”

“宝贝,世界上有许多事情还没有人能说清楚,将来等你长大了,也许能比我说得更清楚。”

小达尔文眨眨眼睛,听着母亲的解释,那个“上帝造人”的谜却深深地印在了他幼小的心灵里。

达尔文从小对自然界的动植物就有兴趣,周围的绿色世界就是达尔文最早的课堂。

他十分热爱这个天然的大课堂。母亲教儿子怎样根据花蕊来识别花草,怎样记住各种花草和树木的名称。在妈妈的启发和引导下,达尔文的知识逐渐丰富起来,尤其对花草感兴趣。

达尔文一家都爱读书,只要家里有人去伦敦,总会带回一大批书来看。在天气寒冷的那几个月里,一家人围坐在劈啪作响的火炉前读书是很好的消遣。外祖父一家一直都有互相朗读书籍的习惯,妈妈把这一传统带到了达尔文家,因此孩子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

小达尔文兄弟姐妹一共六人,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

由于过度操劳、生育频繁等原因,体弱多病的妈妈在小达尔文刚满八岁时就去世了。对于失去妈妈这位“最早的”老师,小达尔文十分伤心,因为只有妈妈最理解他,最支持他,只有在妈妈那里他才能得到安慰。

在苏珊娜去世之前,达尔文医生就把照管和教育小达尔文的责任交给了二女儿。大女儿结婚早,孩子多,家务繁重,顾不上娘家。二女儿卡洛琳非常和善,富有才能,而且待人热忱,但是对弟弟管教很严,总是指责他这也不好那也不对。小达尔文每次被叫进她的房间时,心中都不禁会暗暗想着:

“她这一次又要来数落我的什么过错呢?”

他任凭她去说教,根本不在乎,把一切都当做耳旁风,仍然凭兴趣行事。

达尔文喜欢看《鲁宾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世界奇观》等儿童读物,尤其喜欢收集各种植物、贝壳、化石、昆虫等标本,并开始对博物学产生兴趣。他在自己的小卧室里办起了“博物馆”,天生就是一个小收藏家。他从自己的爱好中寻找更多的乐趣。

小达尔文尽管淘气,却是个非常仁慈善良的孩子。

他喜欢搜集鸟蛋。当他看到整整一窝鸟蛋时,非常想全部拿走。可当他想到鸟妈妈回来后发现孩子全丢了,会非常伤心,便决定只拿走一个鸟蛋。

有一天,他正在门外欣赏他的搜集品,一条小狗向他跑过来,他心里一急,就踢了小狗一脚,小狗马上逃走了,一声都没叫。于是小达尔文却立刻意识到自己太残忍了。这件事一直留在他的记忆中,一想起来就觉得良心不安。

达尔文医生认为小达尔文整天玩耍,怕他浪费时间,虚度年华,便决定把他送到寄宿学校,接受严格的正规教育。

学校所进行的是一种严格的古典教学,学的是古文,读的是古罗马和古希腊人的著作,并且还要背诵。对这一切,达尔文十分反感,他除了只对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的长诗感兴趣外,仍醉心于各种收集。每天他都要趁学校两次点名的空档时间跑回家去欣赏、整理自己所收集的“珍品”。这期间,他一面照旧收集矿石,一面千方百计地找到一些新的名称的新矿石。他还经常到野外去考察各种昆虫的生态,收集各种昆虫标本。在读了鸟类学方面的书籍之后,又开始了对鸟类习性的观察。每当刮风天的傍晚,他就沿着海滨散步,观赏那些沿着奇怪而又错误的路线回家去的海鸥和鸬鹚,每次观察回来都要把结果详细地记录下来。

过了不久,校长在一次早祷以后,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训斥达尔文,再次批评他在科学方面的兴趣,说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学生。当时达尔文没有听懂这个成语的意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总以为是一句非常可怕的话。

达尔文在学校里受到校长严厉批评的事很快传到了他父亲达尔文医生的耳朵里。达尔文医生非常生气,这位医学博士对自己的儿子一向要求很严,但是他不理解小儿子的兴趣和爱好的意义。在对待青年教育问题上,他也显得比较保守和固执,他不允许儿子对当时的教育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反抗。有一天他盘问儿子达尔文:

“查理,听说校长又批评你了,怎么回事?”

“因为我和哥哥搞化学试验。”

“我早就对你说过,主要是把学校规定的功课学好,不要把时间花在那些没有用的事情上去。现在不用功,将来后悔就晚了。”

“爸爸,我对学校里那些功课毫无兴趣。”达尔文一向敬爱他的父亲,坦白地说出了心里话。不料父亲听了这话,火冒三丈:

“兴趣、兴趣,除了打猎、养狗、捉老鼠、抓小鸟、玩瓶子、采花草,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样下去,你会给自己、给我们整个家庭丢脸的!你会成为一个叫人痛心的败家子!”

对老师的严厉批评,达尔文都不在乎,但是父亲这样说,他感到非常难过。

妈妈去世以后,达尔文由于和当家的二姐关系非常紧张,1818年夏天,他同哥哥一起被送进当地的另一所学校——希鲁兹伯里中学——住校学习去了。达尔文在那里呆了7年,直到1825年夏天为止。

曲折的学生生涯

达尔文1818年上中学时,进的是一所旧式学校。学校所进行的是一种严格的古典教学,除了古代语文课程以外,还讲授古代史和地理。达尔文认为学校里简直没有什么东西可学。

校外的达尔文兴趣爱好却很多,他不但和童年时一样热心搜集矿石,还特别希望找到新奇的矿石,他还观察昆虫,把一切他所能找到的、从未见过的死昆虫收集起来。10岁的达尔文就不满足于仅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当他读了鸟类学方面的著作后,就十分高兴地去观察鸟类的习性,还写了一些观察笔记。至于和哥哥一起做化学实验,和大人们一起去打猎,则更是到了入迷的程度。

中学时代的达尔文,在他父亲和老师们的心目中,都把他看作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孩子,既不是高材生,也不是低差生。

1825年10月,父亲又把达尔文送到了哥哥伊拉司马斯所在的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学习。他哥哥在那早已经读了一年了。

父亲的初衷是希望达尔文在大学医学系通过系统的学习,走子承父业的道路,将来成为一名高明的医生。父亲的这种想法,可能来源于发现儿子对医护工作的兴趣。

达尔文在进爱丁堡大学以前的那个夏季,曾经帮助父亲护理过一些病人。那些病人主要是希鲁兹伯里的穷苦人。那时,他把病人的一切症状记录下来,念给父亲听,父亲再进一步提出问题,告诉他应该用什么药。经过他们父子治疗和护理的病人,一个个都恢复了健康。病人们临走时候说的那些感激的话,使达尔文受到鼓舞,相信他自己将来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好医生,救死扶伤,去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在爱丁堡大学里,教师们上课多是照本宣科似的,以至使达尔文认为,还不如让大家阅读课本。枯燥乏味的讲授,简直使人难以忍受。惟一使他感兴趣的,是霍普的化学课。由于讲授人体解剖学的蒙罗博士讲得单调乏味,使达尔文对这门课程十分厌恶,对自己动手解剖也就不上心了。

他上爱丁堡大学以后,亲眼看到有些病人在经过治疗以后,还是痛苦地死去了。医生在旁边却束手无策,更不应该的是,医院竟把许多交不起医疗费用的病人推出门外。他不理解医学为什么不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更不明白医学这样崇高的事业,为什么也被金钱所左右。因此,他对学医也渐渐地动摇了。

达尔文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进了一次解剖室。解剖台上陈放的尸体虽然已经用福尔马林液浸泡过,但是仍旧发出难闻的气味,使他感到恶心。特别是当他知道这些尸体都是在爱丁堡济贫院里度过余生的穷人的时候,就再也无法忍受了。从此,他再也不到解剖室去。

在一次医院实习中,他亲历了一次外科手术观摩教学。达尔文和同学们坐在阶梯式的位子上,每个人都能够看得清楚手术的情况。汉密尔顿先生先给大家讲话:

“医学发展到现在,腹部对外科手术来说仍然是一个挑战,不过,用最现代的方法摘除膀胱结石、切除表面肉瘤的把握已经大大增加了。今天是给一个两腿患有严重骨髓炎的病人做手术。”

这时候,一个小女孩被推进来放在手术台上。她发着烧,两眼露出恐怖的目光,望着大夫手里的手术刀,害怕得全身发抖。

“姑娘,叫什么名字?”汉密尔顿为了镇定她的情绪,故意找个话题来转移她的注意力。

“我叫玛丽。”“啊,玛丽,多么好听的名字!”汉密尔顿说。“姑娘,你把嘴张开,给你喝点酒。”

助手给玛丽喝了些酒,汉密尔顿趁机向学生提问:“请注意这块红肿的部位,谁能说出我是根据什么诊断出她患了骨髓炎?福克讷,你回答!”

“肉眼可见的炎症,里面可能还有脓液,体温也很高。”福克讷站起来回答。

坐在福克讷旁边的达尔文看到这次手术又不用麻药,只是喝几口酒就算麻醉了,于是上一次做腹部手术的惨状又浮现在眼前,他的脸上露出十分紧张的表情。

汉密尔顿凭经验断定达尔文思想不集中,为了引起他的注意,就向他提问:“查理,你回答,我应该在什么地方做第一个切口呢?”

“最红的,或者是最软的地方……”达尔文颤声地回答。

玛丽眼泪汪汪地苦苦哀求说:“医生,我怕疼,我不开刀,我要回家!”

“好姑娘,勇敢些,”汉密尔顿挥着手术刀,若无其事地说,“为了保住你的生命,就不能怕疼。”他转过脸去吩咐他的助手:“珍妮,再给玛丽喝口酒,准备好纱布!”

玛丽又喝了一口酒,她的嘴里被塞进了一团纱布。汉密尔顿没有用麻药就开始做手术了,他在玛丽的腿上切了一刀。玛丽被人按住四肢,再也动弹不得,鼻子里发出凄惨的单音,豆大的汗珠布满了她那可爱而又可怜的小脸蛋。

平时,达尔文在制作动物标本的时候,哪怕是一只昆虫,在弄死以前,也要先用自己发明的月桂树和夹竹桃叶子的汁液进行“麻醉”,让它没有痛苦地死去,决不忍心看到它痛苦挣扎的情景。现在,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竟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就做手术,这种惨景,他怎么忍心看下去呢!他不顾一切,推开众人,冲出外科手术示范教室,奔下楼梯,他决心永远不再进那可怕的手术室了。

达尔文鼓起勇气,把自己的看法和要求写信告诉父亲,希望掌握着他命运的父亲能够宽恕他,允许他另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