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世界上最简单的哲理书
21160700000009

第9章 自我的疆界(3)

这位学生歪斜着脑袋,显然不太理解老师话中的意思,老师也仿佛看到他的脸上写着:“真的是这样简单吗?老师您的想法未免太天真了吧!”于是,老师接着说:“社会并不是如想像中的那么简单。不见得一流大学的第一名毕业生,就一定有光明璀璨的前途在等待着他。在人生的旅途上,也绝不会有特快车可将你尽早送达目的地;同样反过来说,也不会有特慢车的存在。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常有著名的明星大学毕业的人,一辈子庸庸碌碌,过着平淡的人生;也有小学毕业的人,虽然只是个小工厂的老板,却也能做一个成功的经营者,每天过着充实而富有活力的生活。这些例子,不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吗?”

可是,这位学生还不是非常心悦诚服,他说:“我常常听到人家都这么劝我、勉励我。可是,我觉得这些都是十分例外的例子。像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他不是大学毕业,可是仍然当上了首相,甚至还被称为庶民宰相。可是,在你说话的口气中,不是也暗示着,大部分的首相还是一流大学毕业的;大部分工厂的经营者,也还是一流大学毕业的。不是吗?”

老师点点头说:“对,你说的没错,问题也就在这里。”的确,在我们的社会中,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的确都很活跃,也很吃香,原因在哪里?差别又在哪里呢?在参加大学考试时,往往只是一分之差的成绩,便被分配到二流学校的人很多,然而这并不能证明他们之间能力的差别就会很大。有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曾经说过:普通大学毕业的人,是很好管理的人。言下之意,仿佛对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大有敬而远之之意。老实说,关键就在于此。

“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很早就在无意中研究过思考的方法,他们都拥有‘天真的想法’,也就是认为‘自己是一流大学毕业的,所以将来一定会有光辉的前途’。正因为有这种意识的存在,反而可以使自己成为真正活跃、有能力的人。”

学生又问:“什么是思考方法?”

“就是相信自己必定会成功。也就是说即使是没有学历的人,只要学会了这种思考的方法,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一流大学毕业的人,在社会上如此活跃,可以证明这种思想是正确的。”

这种“思考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自信心。

点滴哲理

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做事的各种能力上,自信心都占据着基石般的支持地位。一个人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缺乏搜索事物的主动性、积极性,其能力自然要得到约束。

自己是宝石,你才会成为宝石。

使你自己成为珍珠

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毕业以后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多次的工作碰壁,让他伤心而绝望,他感到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

痛苦绝望之下,有一天,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正要自杀的时候,正好有一位老人从附近走过,看见了他,并且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

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就随便地扔在了地上,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

“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

老人没有说话,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是随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后对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呢?”“当然可以!”

“那你就应该明白是为什么了吧?你应该知道,现在你自己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你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如果要别人承认,那你就要想办法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才行。”年轻人蹙眉低首,一时无语。

点滴哲理

有的时候,你必须知道自己是普通的沙粒,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你要卓越不凡,就要有鹤立鸡群的资本才行。所以忍受不了打击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视和平淡,就很难达到辉煌。若要自己卓然出众,那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

善始善终,不留遗憾

韩国大宇实业株式会社创始人金宇中曾写道:

每次到欧洲去,总有这么一个感触:法国北面的那些国家,大部分在经济上很宽裕,而南面的那些国家则相反。这些国家之间为何有这样明显的差异呢?我无法做出科学的论证,却揣摩南欧的人们喜欢午睡会不会是一大原因。

南欧有些国家有这样的习惯:每到下午一点钟或两点钟不论是城市的人们还是农村的农民都睡个午觉。我初次出差于南欧,便不欣赏这种风习,对之十分难以理解。把下午这样宝贵的时间化为南柯一梦,我总为之惋惜不已。

那么,他们为何这样生活呢?依我看来,很可能是适当主义在南欧人身上作祟。这种超脱业已渗透他们的身心。当然,超脱出世有其可以肯定的一面,而听天由命的这一面则显然不足为训。超脱也该有个限度,倘若超脱到午睡成习,我看这就得好好地考虑一下了。

窃以为南欧人的这种超脱,既非闲得发慌,也非一种浪漫。一言以蔽之,是适当主义的体现。也就是说,其生活态度是工作与玩乐都适可而止。实际上,南欧人在经济上已远远落后于勤劳刻苦的北欧人。适当主义所造成的恶果,昭然若揭。

奋发进取的人是不会蹉跎岁月的。在他们身上,在他们的行动上,决无适当主义的踪影。适当主义在其他境遇也可以看到。1967年我刚开始创办企业时,大部分的产品依靠海上航运。而当时轮船的运输情况很不理想,装卸货物如同打一场战争,大部分的会社在釜山港都派出了常驻的人员。

当自己厂里日夜赶制出来的商品一到釜山仓库时,这些常驻人员便争相排队等候办理装货的手续。如果误了事,货物装不上船,就得积压在码头,最少也得再等一个多星期才能装上下一趟货轮。所以,对于规模小的企业来说,能否把货物及时运出甚至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那些常驻人员之间的竞争也就只能越发激烈。如果掉以轻心,他人便会加塞儿。弄得不好,还要等到其他会社的货物卸尽后才能装上自己会社的货物。一般说来,他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型是确认自己会社的货物已到达码头后便欣然返回会社;第二类型是确认自己公司的货物到达码头后,一直等到货物装上了轮船才返回会社;第三类型是一直要等到装上了自己会社的货物的轮船离开了码头才返回会社。很明显,第一类型的做法很不足取,他那个会社的货物,十有八九不能及时装上货轮。第二类型的做法,10次也会遭到一两次失败。只有第三类型的做法才万无一失。

“这样也就行啦!”的想法,使得第一、第二类型的常驻人员只能尝尽失败的苦头。我对我们会社职员的要求是:必须坚守岗位,等装上了我们会社货物的轮船离开码头消失于视野之后才能返回。因为只有这样才算善始善终。当时,我们会社从未误过船期,也从未耽误过交货的日期。这直接提高了我们在海外市场的信誉。海外人士无人不知大宇一诺千金,与大宇订货,总能在规定的日期内收到货物。

无论办任何事情,我鄙弃适可而止,喜欢做得彻底、善始善终,喜欢做得干净利索,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在我的影响下,大宇的职员办事,无不以善始善终为原则。当然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但这种观念一旦牢固,把事情办得天衣无缝也就不那么难了。只要自始至终严格要求就行。这就是多年来大宇创立的传统,也是大宇的企业文化。

点滴哲理

适可而止的适当主义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善始善终是成功的原则。

要有自己的主见

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尼亚·斯米茨童年的时候在加拿大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农场里生活。那时候她在农场附近一个小学里读书。有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她父亲问她为什么哭泣,她断断续续地说道:“我们班里一个女生说我长得很丑,还说我跑步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完她的哭诉后,没有安慰她,只是微笑地看着她。忽然父亲说:“我能够得着咱们家的天花板。”当时正在哭泣的索尼亚听到父亲的话觉得很惊奇,她不知道父亲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反问了一句:“你说什么?”

父亲又重复了一遍:“我能够得着咱们家的天花板。”

索尼亚完全停止了哭泣,她仰着头看了看天花板,将近四米高的天花板,父亲能够得着?尽管她当时还小,但她不相信父亲的话。父亲看她一脸的不相信,就得意地对她说:“你不信吧?那么你也别相信那个女孩子的话,因为有些人说的并不是事实。”

于是,索尼亚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不能太在意别人说什么,要自己拿主意。

在她二十四五岁的时候,她已经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年轻演员了。一次,她准备去参加一个集会,但她的经纪人告诉她,因为天气不好,可能只有很少的人参加这次集会。经纪人的意思是索尼亚刚开始出名,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参加一些大型的活动以增加自己的名气。可索尼亚坚持要参加那个集会,因为她在报刊上承诺过要去参加。结果,那次在雨中的集会,因为有了索尼亚的参加而使得广场上的人群拥挤起来。她的名气和人气骤升。

点滴哲理

凡事要靠自己拿主意,并不是一意孤行,孤芳自赏,而是忠于自己,相信自己。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要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更要敢于承担面临的挑战。在人生的路上,有很多时候,我们都要靠自己拿主意。

从影子中寻找自己的价值

有一个愣头愣脑的流浪汉,常常在市场里走动,许多人很喜欢开他的玩笑,并且用不同的方法捉弄他。其中有一个大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手掌上放一个五元和十元的硬币,由他来挑选,而他每次都选择五元的硬币。大家看他傻乎乎的,连五元和十元都分不清楚,都捧腹大笑。每次看他经过,都一再地以这个手法来取笑他。过了一段时间,一个有爱心的老妇人,就忍不住问他:“你真的连五元和十元都分不出来吗?”

流浪汉露出狡黠的笑容说:“如果我拿十元,他们下次就不会让我挑选了。”

点滴哲理

当人自以为聪明时,其实正显出愚昧和无知。让我们多以柔和谦卑的态度与人相处,那才真正是智者的作为。

等待

我是一个很没有耐性的人,生活中最使我难受的莫过于排队等什么之类的事。

一天,我驱车驰行在南加利福尼亚一条山路上。不久,前面出现了路障。我极不情愿地把车停下,前面的卡车里走出一个司机,望了望,说可能至少要等半个小时。

“干吗要等?”我不禁冲他叫道。

“在铺水管。”他回答。

“铺水管?见鬼去吧!”我的情绪一下很糟了。

“悠着点,老兄,别让管道工气炸了肺。”他耸了耸肩。

他说的对。我很烦躁,打开收音机又关上,掏出皮包翻了翻,好几分钟手足无措。我变得愤愤然,两眼望着窗外发起愣来。

后面的车已排成长队,司机都下了车,我思忖不如下去走走。

“瞧,多美的早晨。”路边一位着花格衫的年长者向我凑过来。我四周看去。几缕白霭在圣莫尼卡山腰缓缓飘动,蓝天清新深远,我忽然感到一股秋天的气息。“是不赖。”我应道。“下大雨的时候,那儿有一个瀑布。”他指着悬崖边的一个缺口说。我隐约想起曾到过那里,见过洪水从悬崖边一泻而下,在崖底激起阵阵迷雾。

“山里有人住吗?”一个姑娘从她车里走出来。

“有不少,”年长者笑起来,“我在这山里住了22年。”这使我又想起了一个幽静的地方,在附近的国家公园里。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偶然到了那儿,绿荫送着清凉,树影婆娑。我想不会有比它更令人宁静的地方了。

“小鹿!你看。”一个系着领带的青年指向山坡,向那姑娘招呼着,“瞧,那儿!”

“我看见了。”她突然高声叫了起来。

“冬天快到了,”青年兴致勃勃,“它们准是忙着找吃的。”

“瞧你的猫咪样。”有个妇女揶揄那青年,大家都笑了。

沿路边已站满人,有几个拍起照来,呵,延误成了一次郊游。我不禁沉思,是什么把大家凑在一起,是什么让彼此交谈如故,我们相互给予的时间真的那样少吗?……

“OK!道清了。”我被喊声从沉思中拉回。

我瞥了一下手表,55分钟过去了。我简直不相信,这样长的时间里,居然能安静等待,而没有发疯。

引擎发出轰鸣。我看见那姑娘正递给系领带的青年一张条儿,也许,他们哪天会重逢的。是呵,多美的早晨,生活里有些事情是值得一等的。

点滴哲理

“心静自然凉”,烦躁时,再美的事物在你的眼中也是丑陋的。在适当的时候放下烦躁的心情,你会发现很多美好的事物。

应聘者的经验

某大公司招聘人才,应者云集。其中多为高学历、多证书、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

经过三轮淘汰,还剩下11个应聘者,最终将留用6个。因此,第四轮总裁亲自面试,将会出现十分“残酷”的场面。

奇怪的是,面试考场出现了12个考生。总裁问:“谁不是应聘的?”坐在最后一排最右边的一个男子站起:“先生,我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参加一下面试。”

在场的人都笑了,包括站在门口闲看的老头子。总裁饶有兴趣地问:“你第一关都过不了,来这儿有什么意义呢?”男子说:“我掌握了很多财富,我本人即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