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动物故事枕边书Ⅰ:打开孩子眼界的128个动物进化故事
21161100000004

第4章 远古世界的精灵(3)

几秒钟后,只见一条细细的水柱急速喷出水面,直朝那蚊子停留的地方冲过去。那只蚊子本来稳稳当当地停在草叶上,没防备会挨上这一“枪”,它那薄薄的翅膀被冲破了好些口子,站不住也飞不了,一个跟头翻到了水里。早已在水中张嘴等候的射水鱼,就这么轻易地就把它给吃掉了。

看来就算自己吃饱了也不要掉以轻心,还要防止成为别人的美食。

“海中狼”——鲨鱼

鲨鱼,被一些人认为是海洋中最凶猛的动物。不过,鲸鲨却是温文尔雅的,它以小型海洋生物为食物,和须鲸差不多。由于食物具有某种相似性,经过漫长的生物演化,它们长得和须鲸很有相似点。于是“鲸鲨”的名字就理所当然了。当然,鲸鲨是现存鲨鱼中最大的,也是已知鱼类中最大的。

鲨鱼是至今尚存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它们的祖先出现在14亿年前的海洋中。作为海洋食物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鲨鱼在维护海洋生态环境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当今人们对鲨鱼鱼翅情有独钟,视其为美味佳肴,极富营养。而令人担忧的是,大肆捕杀已经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鲨鱼的种类很多,但不是所有的鲨鱼都能伤害人类,只有少部分个头大的鲨鱼能伤害人。鲨鱼的嗅觉十分灵敏,主要靠嗅觉寻找食物,所以,它们能在除北冰洋以外的所有大洋里安家。鲸鲨是最大的鲨鱼,但是它们不吃肉,而是吃海洋中的浮游生物。一般的鲨鱼则吃鱼类、章鱼、贝类,有的鲨鱼甚至会把个头小的鲨鱼当成食物。

大白鲨是一种人类绝不会认错的鲨鱼。身体呈巨大的纺锤体,鳃裂也是巨大的,鼻子又尖又长。它们的呈钩状的第一背鳍非常宽大,远远大于第二背鳍,胸鳍较大和尾鳍一样为新月形。背部颜色均匀为灰色或者为棕灰色,在背部与白色的腹部之间有明显的界线,大白鲨也是游泳好手。它们什么都吃,包括鲸鱼。这种鲨鱼的危险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吧!

鲨鱼身体坚硬,肌肉发达,不同程度的呈纺锤形。口鼻部分因种类而异,有尖的,如灰鲭鲨和大白鲨;也有大而圆的,例如虎纹鲨和宽虎纹鲨的头呈扁平状。垂直向上的尾,大致呈新月形,大部分种类的尾鳍上部远远大于下部。

鲨游泳时主要是靠身体像蛇一样的运动并配合尾鳍像橹一样的摆动向前推进。稳定和控制主要是运用多少有些垂直的背鳍和水平调度的胸鳍。鲨鱼多数不能倒退,因此它很容易陷入像刺网这样的障碍中,而且一陷入就难以自拔。鲨鱼没有鳔,所以这类动物的比重主要由肝脏储藏的油脂量来确定。鲨鱼密度比水稍大,也就是说,如果它们不积极游动,就会沉到海底。它们游得很快,但只能在短时间内保持高速。

鲨鱼每侧有鳃裂,不像我们平常从集市买来的鲤鱼,有一对鳃盖护着鱼鳃。在游动时海水通过半开的口吸入,从鳃裂流出进行气体交换。张着口游泳的鲨鱼的确看起来很可怕,可是你能不让人家呼吸吗?少数鲨鱼种类能停在海底进行呼吸。

在某种意义上讲鲨鱼全身是牙,其体表覆盖的盾鳞构造和牙齿相近,可以称得上皮肤牙齿。鲨鱼的牙齿有几百颗,可以移动,因此鲨鱼不用担心牙齿不够用,因而具有很大的攻击力。

海底公园的建造师——珊瑚

在茫茫大海中,小小的珊瑚虫要营造一座珊瑚大楼,提供给海里的小鱼安家栖身。这个宏伟规划马上得到所有珊瑚虫的响应。他们捐献自己的遗体,用自己坚硬的石灰质骨骼聚沙成塔,垒起了一座壮丽的大厦——这就是大海里的珊瑚礁。

珊瑚虫也叫珊瑚,是生活在热带海洋里的一种小动物,它们过着大家庭的生活,能分泌出角质或石灰质的骨骼。千千万万个珊瑚虫不断地分泌出石灰质,当它们死后,骨骼就堆积起来,形成了色彩绚丽的珊瑚或珊瑚礁,把海底世界建造成了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因此被人们称为海底公园的建造师。

珊瑚长得像个胖乎乎的小口袋,口袋顶部有口,口的周围长满了带有绒毛的触手,触手上的刺细胞能反射出有毒的刺丝。

尽管珊瑚是动物,但它们却是不动的静物。珊瑚生在哪里,就待在哪里;上一代怎么生活,下一代也怎么生活。珊瑚作为一种不会移动的动物是怎样觅食的呢?

珊瑚主要以海洋中的浮游动物为食,它的那些触手伸向四面八方,触手上生着很多有毒的剌细胞和粘液,每当水流把浮游动物带到它面前时,这些触手就迅速把浮游动物粘住,剌细胞放出毒液把“俘虏”麻醉,然后送入消化腔消化吸收。

另外,珊瑚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食肉动物,在珊瑚的“肝里”生活着一种单细胞藻类——虫黄藻。这种单细胞植物也是珊瑚重要的营养源,它把自身制造合成有机物(如淀粉、脂肪体等)排出体外并被珊瑚吸收。虫黄藻是一种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单细胞藻类,它生活在珊瑚内胚层的细胞内,与珊瑚过着和睦相处的生活。虫黄藻还是珊瑚呼吸所需氧气的输送者呢!同时,这些虫黄藻能使珊瑚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泽,珊瑚也因此被称为“海洋玉树”。

珊瑚是一种非常娇气的海洋动物,它对生活条件有很高的要求呢!珊瑚生存的水温不能低于18℃,不能高于36℃;水质要清澈透明,以保证光照充足。

珊瑚是海洋中不可缺少的生物,珊瑚礁能有效阻止海水侵袭海岸,并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环境。

浑身是孔的海绵

小朋友,你知道地球上最早的动物是什么吗?我来告诉你吧,它就是海绵。科学家认为,动物最早的祖先是海绵,它们在地球上已生存了至少5.6亿年,其中距今约5亿年左右的海绵化石也已被发现。

从外表看上去,海绵非常像植物,为此,在很长的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它们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植物,就连一些生物学家也这样认为。直到1765年有一位叫爱勒斯的生物学家才第一次将海绵归属于动物。海绵少数生活在淡水中,绝大多数栖息于海洋深处。它们固着在不同海域的岩石和珊瑚礁上生长,甚至海底火山口附近。海绵千姿百态,有瓶状、管状和树状等,颜色也绚丽多彩。

海绵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种低等无脊椎动物。它的身体里有许多小孔,水不断地从小孔中流过,其中的营养物质被海绵吸收,废物被带出,随着水流排出体外。所以海绵又被称作多孔动物。

海绵的水孔,既起呼吸作用,作为氧气进入的通道;又能摄食水中营养物质,并排泄废物;也起到排出精、卵的生殖通道作用。海绵就像一个过滤器和交换器,水一刻不停地流经它的身体,氧气和养料被吸收利用了,而废物则又被水流带出。

海绵的再生能力非常惊人。如果将一块海绵切成几块抛进海里,它会长成几个新的海绵。即使将它们碾得粉碎,放进海里,它们也会三五成群地抱在一起组成细胞集团。每个细胞集团都可能生成一个新海绵。

海绵可以通过无性生殖大量繁殖个体。在适宜的环境中,海绵一部分细胞能够长出芽球,以后逐渐长成新海绵。它们还可以生出枝杈,枝杈受风浪打击时断裂,随波逐流到其他水域就会落地生根,安家落户,长成新的海绵。如果海绵漂到不适宜的环境,在干旱、寒冷的环境下得不到应有的养料和温度,那么海绵会暂时委曲求全,等待有利条件,再焕发生机。

海绵也可以进行有性生殖。成熟的雄海绵能够释放出烟雾一样的精子。第一个排出生殖细胞的海绵同时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它随着海水流动,可以刺激同一水域的其他海绵立即响应。雌海绵接到信号后,可以大量排放光亮的粘结成丝的卵子,不失时机地和精子结合产生受精卵。大量的受精卵可以发育出成群的幼虫。幼虫全身长满了鞭毛。它们靠划动鞭毛移动位置,幼虫随着海流到处流浪。当它们长大后,就会沉到海底。附着在海底的岩石上或者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上,成长为新的海绵体。

为了抵御天敌,不被鱼、海龟等动物捕食,海绵也有自己的保护措施,有的会将骨针裸露在外面,使捕食者不敢轻举妄动;有的海绵会产生非常难闻的气味,使其他生物避而远之;有的会产生毒素。尽管这样,有些动物还是与海绵建立起非常好的共生或寄生关系,有的海绵就成为寄居蟹的居住场所,这也是海洋生物学家会在海底发现会游动海绵的原因。

鱼类的祖先——文昌鱼

在距今三四亿年期间,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海面缩小,陆地广泛出现,气候变得干燥炎热。这个时期,水族里也发生了非常重要的事件。文昌鱼就生活在那一时期的水域里。

文昌鱼虽然没有明显的头,但如果拿到一条文昌鱼,一边呈斜切形的便是它的前端,人们又称它为头部。在其前端的周围有很多触须,这是用来寻找食物的。

奇特的是,文昌鱼要求生活在有较松沙砾的浅海里,而沙中最好混有少量的贝壳碎片和棘皮动物的碎骨片,以便于它钻动和呼吸。若是沙里混有泥土就不能生存。它还要求海水酸碱度要适宜,酸度稍高一点也会死亡。太冷太热和风浪大的地方,它也无法生活。

文昌鱼无头、无脊椎骨、无偶鳍、无鳞片,连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器官也通通没有,是比普通鱼类更低一等的动物。它的身躯柔软,而且是半透明的。一条脊索从头到尾作为身躯的主轴,平时总是把身躯插在沙中,仅露出一个“头部”来呼吸和吞吃非常细小的浮游生物。它没有胸鳍和腹鳍,因此,它经常扭转身躯,摆动尾巴,在水中作射出般的游泳,游动的姿态很像小泥鳅。它有时躺在沙上,一旦受惊,迅即钻入沙里,十分“胆小怕事”。

文昌鱼的繁殖能力不强,寿命也较短。因此,它就显得特别珍贵。文昌鱼之所以珍贵,还因为它是从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的桥梁,是动物进化史的活化石,对于人们研究整个脊椎动物的由来、原始鱼类的由来,提供了活的标本。

文昌鱼并不是真正的鱼,它没有脊椎骨,只有一条纵贯全身的脊索作为支撑身体的支柱,这条支柱代表了脊椎的先驱。在它以后发展起来的动物,像鱼啊、鸟啊、兽啊,以至于人都是脊椎动物。这些脊椎动物的器官和机能有千差万别,但脊椎的构造基本相同。

在文昌鱼的基础上进化,发展出现了鱼类。鱼,有了一根真正支撑身体的大梁——脊梁骨(脊柱),埋藏在脊柱背面有一条柔软的脊髓和向前膨大所进化形成的脑。这新形成的高度发达的神经中枢,使动物空前的聪明了起来。鱼,有了鳍和尾巴。全身成为流线型,可以到处游来游去。它们成了当时地球上最高等的动物。它们的子子孙孙很快占据了全部江河湖海。在这以后的5000万年,可以叫做鱼的时代。

大约三亿多年前,气候温暖,有些地区,由于植物腐烂,水中缺氧,不适宜鱼类谋生。在发生干旱的时候,有成千上万的鱼活活死去。文昌鱼也没能逃脱这样的命运,消失了!

可以直立游泳的鱼

如果在海洋动物家族中望“名”生义的话,一定会闹出许多笑话来,因为有一些海洋动物是“名不副实”的,海马就是其中一例。海马不是马,而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之所以称它为海马,只不过它有一个与马相似的头而已。

鱼类在游泳时,总是头朝前尾朝后的,但是海马却是将身子垂直在水中,头朝上尾在下作直立游泳的。这是因为海马的尾巴又细又长,而且容易卷起来,这样它就可以用尾巴钩住海草,并借助鳍的力量站在水中了。这多少给海马带来一些不便,以至于影响了它们的捕食能力,但这种海马的“忍功”可谓好生了得,它们就算是几个月不吃东西也不会饿死。

海马的行动非常缓慢,为了躲避敌人,它是绝不轻易暴露自己的身份的。海马生活在藻类丰富的海湾中,它的体色能随环境色的变化而变化,保护色和拟态使它们看起来像海草,从而躲避猎食者的捕获。

虽然从外表上看海马显得那么脆弱,但是它们的防御本领却非常强。因为海马全身覆盖着一层坚硬的骨板,就像是一名铁甲战士,足以防御饥饿的敌人。再加上它“巧妙的变身”,可以使它的生命安稳地躲过敌人的追捕。

在繁殖后代的责任面前,海马家族显得与众不同,这个“重担”落在了雄性海马的身上。这听起来简直让人不可思议。这是因为,雄性海马的腹部有一个类似雌性袋鼠的育儿袋,袋壁中布满大量血管,可以为“胎儿”供应足够的营养。

在每年谷雨过后,雄性海马的育儿袋逐渐变厚变大,雌性海马就将成熟的卵一粒一粒地产在雄性海马的育儿袋中,直到盛满为止。与此同时,海马爸爸也排出精子,使卵在育儿袋中受精。

当幼小的小海马遇到危险的时候,雄性海马的育儿袋又成了海马宝宝们最好的避风港。雄性海马把自己一生的有限时间和有限能量都用在了小海马的生存上,这种牺牲自我、保存后代的父爱在海马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

海中的变色鸳鸯——蝴蝶鱼

这是一种生活在热带海洋中珊瑚礁里的鱼类,它们体色鲜艳,像披了件漂亮的外衣。就像生活在陆地上的蝴蝶一样,有着缤纷的色彩和美丽的图案。这就是蝴蝶鱼。

蝴蝶鱼对水温的要求很高,俗称热带鱼,是近海暖水性小型珊瑚礁鱼类,最大的超过30厘米,如细纹蝴蝶鱼。

身体侧扁的蝴蝶鱼是适宜在珊瑚丛中来回穿梭的,它们能迅速而敏捷地消逝在珊瑚枝或岩石缝隙里。它们也会利用自己吻长口小的长处,伸进珊瑚洞穴里去捕捉对于它们来说的美食——无脊椎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