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五千年中外名人之谜全集(中国卷)
21161500000033

第33章 运筹帷幄、铁马金戈——谋臣勇将之谜(9)

张世杰和陆秀夫在海上又拥立赵昺即位,把水军转移到厓山。元朝大将张弘范向元世祖报告说,如果不迅速扑灭南方的******,恐怕有更多的宋人响应。元世祖就派张弘范为元帅,李恒为副帅,带领精兵2万人,分水陆两路南下。张弘范先派兵攻打驻守在潮州的文天祥。文天祥兵少势孤,被迫转移到海丰的一座荒山岭。元军突然赶到,文天祥被俘虏了。元兵把文天祥送到张弘范大营,张弘范假意殷勤,给文天祥松了绑,把他留在营里,接着,就下命令集中水军开往厓山。

元军到了厓山,张弘范先派人向张世杰劝降。张世杰说:“我知道投降元朝,不但可以活命,而且可以得到富贵。但是,我宁可丢脑袋,决不变节。”

张弘范知道张世杰平日很敬佩文天祥,就要文天祥写信给张世杰招降。文天祥冷笑说:“我自己不能救父母,难道会劝别人背叛父母吗?”

张弘范叫人拿来笔墨,硬逼他写信。文天祥接过笔,毫不犹豫地写下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兵士把他写的诗句拿给张弘范,张弘范看了只好苦笑。他眼看劝降毫无希望,就只有拼命攻打。

厓山在我国南面海湾里,背山面海,地势险要。张世杰在海上把一千多条战船排成“一”字阵,用绳索连接起来,船的四周还筑起城楼,决心跟元兵决一死战。元军用小船满装了茅草,浇足了油,点着了火,乘着风势向宋军发起火攻。张世杰早防到这一招,在船上涂上厚厚的一层湿泥,还缚了一根根长木头,顶住元军的火船。

张弘范的火攻失败了,就用船队封锁海口,断绝了张世杰通往陆地的交通。宋兵在海上饿了吃干粮,渴了喝海水,可是海水又咸又苦,兵士们喝了纷纷呕吐。张弘范发动元兵发起猛攻,宋兵誓死抵抗,双方相持不下。

这时候,元军副统帅李恒也从广州到厓山跟张弘范会师。张弘范增加了实力,重新组织力量进攻。他把元军分为四路,围攻宋军。潮落的时候,元军从北面冲击;潮涨的时候,元军又顺着潮水从南面进攻。

宋军两面受敌,正在拼命招架。忽然听到张弘范的坐船奏起音乐来。宋军听了,以为元将正在举行宴会,稍微松懈一下。哪想到这个乐声恰恰是元军总攻的讯号。乐声一起,张弘范的坐船发起进攻,箭如雨一样射向宋船。元兵在乱箭掩护下,夺了宋军七条战船。各路元军一起猛攻,从晌午到傍晚,厓山的海上,海潮汹涌,杀声震天。

张世杰正在指挥战斗,忽然看见一条宋船降下了旗,停止抵抗,其他战船也陆续下了旗,张世杰知道大势已去,急忙一面把精兵集中在中军,一面派人驾驶小船,准备把赵昺接过来,组织突围。

赵昺的坐船,由陆秀夫守着。他对张世杰派去接赵昺的小船,闹不清是真是假,怕小皇帝落在元军手中,就拒绝了使者的要求。他回过头对赵昺说:“国家到了这步田地,陛下也只好以身殉国了。”说着,就背着赵昺一起跳进了大海,在滚滚波涛里淹没了。

张世杰没有接到赵昺,只好指挥战船,趁着夜色朦胧,保护着杨太后突围撤退到海陵山。张世杰还想奉杨太后求立赵氏之后,但太后听到赵昺的死,也恸哭赴海而死,他只好收杨太后尸葬于海滨。四天后,他清点了一下战船,一千条战船只剩下十几条。这时候,海岸又刮起了飓风,有人劝张世杰登岸避风,张世杰坚持不肯上岸。风浪越来越大,大船倾覆,张世杰这位抗元名将,最终未能实现收复失地的夙愿,饮恨葬身于平章山下大海之中。

刘福通是如何策动起义的

刘福通(1320-1365年),颍州(今安徽界首)人,元末红巾军首领。他自幼性情豪爽,聪明过人,素怀大志与韩山童等长期利用白莲教在民间进行活动。

公元1351年,朝廷强迫汴梁、大名等地的15万民工去修治黄河,同时还派了两万士兵监督他们。农户失去了劳动力,还得拿出修河堤所需的物资,在治水的过程中,监工的官吏根本不把这些民工当人看待,使民工怨愤交加,忍无可忍。

白莲教领袖韩山童也在民工队伍里,白莲教所训传的“弥勒佛下生”和“明王出世”,唤起了生活在黑暗中的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韩山童决定抓住时机发动起义。在当时,人们普遍都有迷信思想,韩山童和他的徒弟——颍州人刘福通暗地里凿了一个独眼石人,在石人背上刻了“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14个字,埋在将要动工的地底下。

4月底的一天,民工们果然在黄陵冈附近的河道底下挖出了一个独眼石人,他们先是感到惊讶,然后认为这是天意。这个消息在15万民工中传播开来,于是黄河南北人人都知道挖出了独眼石人,而且上面刻着反诗“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

这其中的事实情形,当然只有韩山童和刘福通知道了,起义的时机终于来了。

五月初,韩山童召集各地白莲教领袖在颍州的白鹿庄开会,大家头上都包着一块红布,准备发动起义。在会上,韩山童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宣读了起义的檄文。檄文痛斥了元朝统治者的贪得无厌和反动统治,号召人们誓死推翻元朝的统治。刘福通接着向大家介绍了韩山童的身世,为了扩大影响,他说韩山童是宋徽宗的第十八代孙子,现在从日本借兵,要和蒙元争夺天下。这样一来,大家都觉得韩童山了不起,这次起义是按照上天的意思发动的,肯定能成功。于是他们杀了一匹白马和一头黑牛,祭祀天地,约定当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起义,共同拥立韩山童为明王。

天有不测风云,白莲教首领们正紧锣密鼓的进行起义前的准备工作,他们聚会的消息却被官府知道了。正在喝血酒的他们被官府抓获,刘福通带领一部分人逃走了。韩山童被抓获,刚刚点燃革命烈火的这位年轻首领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刘福通杀出重围后,回到自己的家乡颍州,继续组织革命力量,为死去的韩山童报仇,把革命继续下去。

朝廷听说有人造反了,慌作一团。元顺帝赶紧通知赫斯会同河南省的汉军前往镇压农民起义军。可是这些所谓的“王牌军”整天吃喝玩乐,哪里是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的对手呀。

两军对垒的时候,赫斯一看红巾军人多势众,严阵以待,心早就凉了一半。刘福通不失时机先发制人,一下子就把官军给冲垮了。

刘福通打败“王牌军”之后,势力壮大起来。投奔红巾军的民众越来越多,很快就发展到了10万人。

刘伯温兵法绝学失传之谜

刘伯温(1311-1375年),名刘基,字伯温,以字行,渐江青田人。明开国元勋,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

明朝洪武八年,大名鼎鼎的刘伯温病危,这位早已退隐田园的大明军师,在临终前向两个儿子刘琏、刘仲景表示,并非为父不传秘技,只因他们才智不足,禀赋不高,难能承受乃父的毕生心血——绝学《百战奇谋》兵书,若勉强要学,徒惹祸害,倒不如平凡度过此生。刘伯温又指出,当今圣上多疑,就算献上《百战奇谋》兵书,也难免使刘家兄弟遭受猜疑,以为尚留有一手给亲儿子,倒不如就此一把火烧掉,反可保存刘氏满门安宁。

果然,刘伯温死讯传至应天(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就立即派丞相胡惟庸前往吊唁,其实目的就是找寻江湖流传的《百战奇谋》兵书。刘氏兄弟坦言告之已烧毁了,只剩下刘伯温另一著作《郁离子》和一封致皇帝的亲笔信。

当朱元璋在应天收到胡惟庸呈上的刘伯温遗物,不见有兵书,只见是寓言故事《郁离子》就随手丢在一旁,又拆看刘伯温的遗信,大意是说臣著《百战奇谋》是为圣上打江山,如今大明江山万里,天下太平,已经再用不着了。又惟恐此兵书流传后世会落入奸佞之手,倒不如毁掉以绝后患。而那部《郁离子》则是臣的手本原稿,特此敬奉以留纪念。这样,更使朱元璋连月来寝食难安,他深知《百战奇谋》是刘伯温的毕生心血精华,又怎会就此烧毁?是否落在刘氏兄弟手上,又或埋在刘氏家宅地下?于是,朱元璋再派胡惟庸仔细查问其家人子孙,又假称刘伯温生前功大,下令将其府邸建成墓园“诚意伯府”以风光大葬,实际上欲对刘家府邸来个翻天覆地的大搜查。

结果,累累作事尽皆徒劳,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百战奇谋》兵书,朱元璋甚至怀疑,也许刘伯温将兵书早已传给蓝玉、徐达、周德兴、冯胜等将军,于是又萌生诛杀这班功臣武将的念头。

刘伯温的《百战奇谋》兵书到底去了哪里?这个谜要到二百多年后的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才终于揭开!李自成在明朝皇宫的杂物之中,发现那本刘伯温手写原稿的《郁离子》,因他很崇敬刘伯温,特别细心翻阅,只为年代久远的关系,《郁》书页多有残破,竟无意中发现页内有页,内藏另一本书,就是失传二百年的《百战奇谋》!

当李自成看到书中的《料敌》、《布阵》、《用计》之精彩,更有奇门遁甲、易卜星相之神机妙算。刘伯温忠心耿耿,更是用心良苦,若然历代继承大统的朱氏子孙,只须稍为用功翻书,就会发现这个秘密。可惜他们大都庸懒腐败,最终得到这本绝学的,却是推翻朱明的闯王李自成。

可是,朱元璋对这么忠心的绝佳谋臣,也不懂得珍惜,生前封官赏赐并不丰厚,与刘伯温的大功不相称,死后也诸多怀疑,一心只想追问《百战奇谋》的下落,又命胡惟庸多番骚扰刘府,让胡有机会下毒害死伯温,这真是自毁长城吗!

另一方面,李自成得到《百战奇谋》又如何?他只当了18天的大顺皇帝,又败退撤出北京城,后来更兵败被杀。看来,朱元璋为此书忧虑多年,害得很多人因此被杀,都是枉费时间,也枉费了生命!

守卫京师的于谦因何获罪而死

于谦(1398-1457),字延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明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志向高远,才华横溢;为官清政廉洁,中兴名臣。英宗“夺门之变”后,于谦以谋逆罪被杀。英宗其子朱见深即位,他下令为于谦平反。弘治二年(1489),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赐祠于其墓曰“旌功”。万历中,改谥“忠肃”。

于谦到底是什么人呢?大家肯定读过这首诗:“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就是我们小时候读过的《石灰吟》,于谦就是这首诗的作者。这首诗是他17岁时写的,可见当时的他是志向高远,才华横溢。据《万历杭州府志》,于谦“弱冠取进士”,“超拜行在兵部右侍郎,年才三十。”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年轻有为。他出生在洪武三十一年,这一年朱元璋驾崩,并在永乐年间考取进士,在河南、山西等地任过职,口碑甚佳,可以说,是一个有基层工作经验、并能运筹帷幄的高层干部。《明史》称他是“英迈过人,历事三朝”。可这样的一个好人、大忠臣为什么会冤死呢?他因什么而冤死呢?

1435年,明英宗即位。他是个昏庸的皇帝,把朝政大权都交给太监王振掌管。王振是明朝宦官专权第一人。英宗即位时才9岁,一味贪求玩乐,朝中大事都委托给王振处理。王振捣毁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的铁牌;翦除政敌,肢解残杀刘球,令人发指。王振在此期间培养党羽,势力急速扩充,可以说是飞扬跋扈,气焰嚣张。王振和于谦也冲突过一次,史书记载于谦到了北京没有私自拜访王振,没有给王振送礼。于是王振命一个同僚弹劾于谦,说于谦因为很久没有升官,对朝廷有怨气,于是对于谦下狱论死,后因山西、河南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才无罪释放,官复原职。关于这些事情,还有一个说法,明朝官员上京都要带一些礼物送给京官以联络感情,唯独于谦每次什么都不带。也有好心人劝告于谦说:“你虽然不愿送金宝,攀附权贵,至少总得带上点土特产吧,如线香、蘑菇、丝帕这样的东西。”于谦哈哈一笑,举起两袖说:“带有清风!”事后,他还作了一绝句:手帕蘑菇和线香,本资民甲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阎闾话短长。一时远近传诵,成为佳话。“两袖清风”成语即由此来。由此可见于谦的清廉和王振的霸道。

王振是一个非常阴险凶狠的人,他掌管大权以后,在朝廷里胡作非为,把国家闹得乌烟瘴气,边界上的防务也越来越荒疏了。北方的瓦剌(蒙古的一支)得到这个消息,就趁机打进来。

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分兵四路,大举南侵。王振想趁这个机会立上一功,提高一下自己的威望,就劝英宗“御驾亲征”。英宗一向听王振的话,他调集了50万大军,带领100多个大臣出征,结果在土木堡(现在河北省怀来县东)被瓦剌军打得大败,50万兵马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全都跑散了,英宗本人也成了瓦剌的俘虏。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土木之变”。

消息传到北京,京城里好像炸了锅,一片恐慌。皇太后急忙召集大臣们商量怎么办。据史书记载、徐珵“生而短小精悍,目光炯炯注射。”在也先大兵压境之时,徐珵主张将京都南迁,并主张议和,认为“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被唾骂。徐珵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得有人大声说:“谁提出放弃北京,就该先砍他的头!”大家回头一瞧,说话的原来是兵部侍郎于谦。有个大臣说:“漂亮话谁不会说,可是咱们的50万大军都让人家打败了,你拿什么守卫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