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五千年中外名人之谜全集(中国卷)
21161500000008

第8章 九重之内、九五之尊——帝王君主之谜(4)

张丽华也确是艺貌双佳,她发长七尺,黑亮如漆,光可鉴人。并且脸若朝霞,肤如白雪,目似秋水,眉比远山,顾盼之间光彩夺目,照映左右。更难得的是,张丽华还很聪明,能言善辩,鉴貌辨色,记忆力特别好。当时百官的启奏,都由宦官蔡脱儿、李善度两人初步处理后再送进来,有时连蔡、李两人都忘记了内容,张丽华却能逐条裁答,无一遗漏。起初只执掌内事,后来开始干预外政。陈叔宝宠爱贵妃张丽华,“耽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到了国家大事也“置张贵妃于膝上共决之”的地步。后宫家属犯法,只要向张丽华乞求,无不代为开脱。王公大臣如不听从内旨,也只由张丽华一句话,便即疏斥。因此江东******,不知有陈叔宝,但知有张丽华。

亡国时,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三人同投后宫的井中。隋兵入宫,执内侍问后主藏到哪里去了。内侍指井说:“这里。”里面漆黑一团,呼之不应,上面往下扔石头,才听到里面有求饶的声音。用绳子拉上来,士兵奇怪怎么这么重,本来以为后主体胖,出来后才发现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同束而上。隋兵皆大笑。据说三人被提上来时,张丽华的胭脂丢在井口,后人就把这口井叫“胭脂井”。

晋王杨广素慕张丽华之美,私嘱高颎:“你进入建康,必找到张丽华,勿害其命。”高颎至,召张丽华来见,他说:“昔太公灭纣,尝蒙面斩妲己,此等妖妃,岂可留得?”即斩之于青溪。

白痴司马衷即位太子之谜

司马衷(259-306年),字正度,是晋武帝司马炎的次子,西晋的第二位皇帝,在他的统治期间发生了八王之乱,西晋走向灭亡。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了中原,定都洛阳以后,很担心各州郡的首领势力太大。怕这些人也跟东汉末年叛军一样再那么闹起来,他就下令解除刺史、太守的兵权,果然全国安定了下来。

晋武帝在寻欢作乐的同时,也有不如意的事情——太子弱智。太子叫司马衷,是晋武帝的二儿子,已经20岁了,却丝毫不懂国家大事,整天和宫女一起玩乐。

有一天晚上,司马衷听见宫外四面八方“呱呱呱”地叫个不停。他就问宫女:“这是什么东西在叫哇?”宫女说:“是青蛙叫。”他又问:“青蛙叫得这么起劲,是给官家叫呐?还是给私人叫?”宫女听了,气也不是,笑也不是,就骗他,说:“在官家地里的青蛙就给官家叫,在私人地里的青蛙就给私人叫。”太子一听,拍手直乐,说:“对!对!你真聪明。”宫女气得直撇嘴。

这么一个大傻瓜,将来可怎么能做皇帝呐?文武百官虽然嘴上不敢说什么,可心里都非常发愁。有个叫和峤的大臣,觉得应该提醒提醒晋武帝,就找了个机会对晋武帝说:“皇太子很老实,很厚道,这太好了。可是现在的人很虚伪,骗人的事常见,光靠老实恐怕不行吧?”没想到晋武帝听了满脸不高兴,和峤碰了一鼻子灰。

尚书令卫瓘打算劝劝晋武帝,他就想了个办法。趁晋武帝开宴会的时候,他假装喝醉了酒。把换太子的想法告诉了晋武帝。晋武帝起初也有要换掉太子的想法可是杨皇后不同意。

晋武帝没换太子,可是对这位太子又不放心,想考考他,看他到底行不行。晋武帝把几件没处理过的公文,密封起来送给太子让他批复。为了免得别人暗中替他批,晋武帝特意摆了一次宴会,把侍候太子的官员们全都找了来赴宴,只留下太子一个人在那儿批阅公文。

太子接到公文,翻过来翻过去怎么也看不懂。他不着急,倒把他的媳妇儿贾妃给急坏了。贾妃跟杨皇后想的一样,如果太子交了白卷,让晋武帝废了,她将来也就当不成皇后了。她赶紧派几个心腹把那些公文拿出宫去找张泓带写了一份然后让太子照着抄写好,派人交给了晋武帝。

晋武帝在宴会上拆开一看,太子的批语写得不多,倒还通顺,心里很高兴。他抬头看见坐在一边儿的卫瓘,就顺手把批语递给了他,小声儿地说:“你看看,这是太子批的,还可以吧?”说着,脸上显出了得意的样子。卫瓘看完了,心里直嘀咕:“这能是太子自己作的吗?”可这话他怎么敢说出来呐?他心里明白,晋武帝所以把这批语特意地给他看,为的是解答他那天装醉的那个哑谜,只好打着哈哈说:“啊,啊,太子近来很有长进,很有长进!”晋武帝更高兴了,命人去赏了太子好多珍宝。

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晋武帝对太子是不那么担心了。他自己呐?还是照常吃喝玩乐。皇帝既然这么着,大臣、将军、皇亲、国戚这些人也都去寻欢作乐,弄得一个比一个阔气。

迷恋佛教的文成帝

文成帝(455-459年),年号太安,北魏的君主。

文成帝除了脾气比太武帝好以外,还有跟太武帝不一样的地方,他信佛敬佛,不像太武帝那么反对佛教。

太武帝那时候,佛教本来很流行。另外也有些人不信佛教,而是信道教。道教是咱们中国在东汉末期形成的一种宗教。魏太武帝信道教不信佛教。原因出于有一年他带兵打仗到了长安,路过一个佛寺,进去看了看,发觉寺里的和尚私藏武器,还造了大批的酒,又诱骗妇女,禁不住勃然大怒。他下令让那些和尚、尼姑还俗,以后再有敬佛或者塑造佛像的,就要满门抄斩。

禁佛禁得这么严厉,可还是有不少人在暗地里拜佛念经。太武帝的孙子文成帝就是一个诚心信佛的人。他刚即位,就下令恢复佛教,重新修建佛寺,塑造佛像,让已经还俗的和尚、尼姑重新出家,他还亲自给愿意出家的人剃头发。因此,北魏的佛教又兴盛起来了。

有一天,文成帝带着卫兵骑着马出外巡查,走着走着,迎面过来一个和尚。这个和尚低着头一边走,嘴里还默默念着佛经,没小心跟皇帝走了个碰头。文成帝的马一下子叼住了和尚的衣服。这可不得了啦!卫士们马上围上来,把那和尚抓住,说他胆敢碰撞皇上,要办他惊驾的罪。文成帝摇摇手说:“你们别瞎说,我的马认识善人,他是佛门子弟,这么诚心诚意地念诵经文,一定是个善人呐,不要处罚他了。”他就把和尚带回宫里。

这个和尚叫昙曜,是个老和尚。前些年太武帝禁佛的时候,他还秘密地把袈裟、经书什么的藏起来。文成帝问了问昙曜的身世,打心眼儿里喜欢他,一口一个“师父”地叫起来,还说要跟他学习佛经。打这儿以后,昙曜就常被请到宫里,和文成帝谈论佛法。

文成帝信佛这么诚心,可是治国的本事倒不大。北魏国内鲜卑人跟汉人老是合不来,贵族地主欺负农民的事就更多了,把农民逼急了,农民就起来造反。太武帝当政的时候,还有力量发兵南征。到了文成帝这会儿,他只好光顾着内部的事了。南方的宋朝,这时候也比北魏好不了多少。

孝文帝后宫丑闻之谜

孝文帝(467-499年),鲜卑族,姓拓跋名宏,后改汉姓元,故又称元宏。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魏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之一。

人们只知道孝文帝亲政后,继续推行冯太后进行的改革,改鲜卑姓为汉姓,改革服饰,迁都洛阳,制作礼乐。分明姓族,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对鲜卑族落后的社会习俗大张挞伐。其实,孝文帝在爱情生活上颇为坎坷,与事业的辉煌根本无法相比。

早年,孝文帝与一位姓林的姑娘产生了爱情。林姑娘与冯太后的遭遇类似,也是因为父亲犯罪被没入掖庭的。她容色美丽,温柔可人,深受孝文帝喜爱,后生皇子恂,被立为太子。按照旧制,林氏得被赐死,但孝文帝广恕,不想沿袭前制,却遭到冯太后的反对,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死去。以后孝文帝又钟情于冯氏。冯氏长得妩媚动人,又善于察言观色,深受孝文帝的宠爱。两个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非常投缘。不料,冯氏得了慢性病,冯太后怕影响孝文帝的健康,就把她送回家作尼姑。小夫妻分离时非常痛苦,但孝文帝不敢违抗冯太后的旨意。送走冯氏后,他常常派人去探访。冯太后去世后,孝文帝坚持守了3年丧礼。后来,他听说冯氏恢复了健康,就派遣宦官双二念持书去慰问,并将她迎回洛阳。从此,孝文帝对冯氏恩爱逾初,立她为皇后,其他嫔妃很少被临幸。

孝文帝没有想到,他所依恋的冯氏竟是一个轻浮的女子。在家养病时,她不甘寂寞,和家里的侍从发生了关系。母亲常氏不仅不教育自己的女儿,反而替女儿遮丑。冯氏看到宦官迎接自己回宫,感到很突然。她对情人依依不舍,但想起宫内的豪华生活和气派,还是选择了宫廷生活。在冯氏被立为皇后的几年里,孝文帝是在紧张的战争中度过的,多次率兵南征,在宫中的时间不多。冯氏耐不住寂寞,老毛病复发。当时宫中有一位宦官叫高菩萨,雄壮有力,仪表堂堂,是靠欺骗手段混进宫中的,仍是个没净身的真男子。冯氏爱他的雄健有力,高菩萨爱冯氏的妩媚,不久二人便勾搭在一起。高菩萨很有些笼络人的本领,他手下有一批人甘心为他卖命,充当爪牙。冯氏也培植了一批私党,互相勾结,表里为奸。尽管宗室中有入知道了他们的丑事,但也无人敢管。但是,冯氏的丑闻最终还是被孝文帝知道了。事情是这样的:彭城公主嫁给宋王刘昶的儿子后不久,丈夫就去世了。彭城公主在北魏宫中最为美丽动人,年纪轻轻就当了寡妇,难免会引起富家子弟的觊觎。冯氏的同母弟北平公冯夙,垂涎公主的美貌,一心想得到彭城公主,就三番两次求姐姐冯氏帮忙。冯氏转而求孝文帝,他爽快地答应了。谁知公主与死去的丈夫情深意笃,不愿马上嫁人,即使嫁人,也不愿意嫁给冯夙这样的平庸之辈。冯夙准备强娶。公主看到自己在京城势单力孤,无人可倚靠,就偷偷地带着十余名家婢侍童,乘轻车,冒霖雨,赶到前线去见孝文帝。她不但陈述了冯氏与冯夙强迫自己婚嫁的经过,还将冯氏与高菩萨****之事端了出来。孝文帝听说皇后冯氏****,不仅惊呆了,他不敢相信自己那么热爱而对自己百般体贴的冯氏会做出这种事情。他叮嘱公主不要泄露此事,等回宫后慢慢查来。

冯氏得知公主投奔孝文帝后,大吃一惊。她害怕公主泄露自己的丑行,就派几个心腹以慰问为名,前去探听孝文帝是否已经知道实情,但是其中的一个宦官苏兴寿,把事情如实报告给了孝文帝。回到洛阳后,孝文帝马上逮捕了高菩萨等为首的几个人。在孝文帝面前,高菩萨一一招认。此时,孝文帝心如刀绞,多少天来的疑问证实了,回想起冯氏的柔情,他不禁肝肠寸断,加上旅途的劳累,一下子就病倒了。当天晚上,孝文帝命人把高菩萨等叫来,在门外排成一排,又派人把冯氏叫来。进门时,他命令宦官搜查冯氏的身上,如果发现有一寸长的刀子,就立刻斩首。冯氏涕泣涟涟,一个劲儿地叩头。请求孝文帝宽恕。孝文帝指责冯氏说:“你母亲有妖术,你要好好交代。”原来,冯氏得知公主投奔孝文帝以后,如坐针毡,她想不出一点办法,就找母亲常氏商量。常氏毕竟见过世面,她马上派人去找女巫,要女巫施法术,让孝文帝快快病倒。常氏向女巫许愿:“如果孝文帝能够尽快归天,让冯氏像冯太后那样临朝称制,我不惜倾家荡产来报答神灵。”冯氏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也被泄露了出去。她请求孝文帝摒退左右,独自招供,孝文帝答应了她的请求。听着冯氏的招供,孝文帝的脸色变得铁青,他的心在剧烈地颤栗着。冯氏招供完后,他命人把彭城、北海二王召入,对他们说:“这个老太婆竟想把白刃插在我的肋胁上,实在是狠毒。”他说自己不忍心废掉冯氏,怕冯太后在九泉下寒心,决定让冯氏一个人在宫中闲坐,如果她有良知,自己会去死的。

经过这些刺激后,孝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最后终于病死在南伐中。临死前,他对彭城工说:“皇后失德已久,如果不除掉她,恐怕以后没有人能够制服她。我死后,你们可用我的遗令将她赐死,然后按照皇后的礼节安葬她,千万不要坏了冯家的名声。”孝文帝不明白自己在婚姻上为什么会如此的不幸,自己钟爱的林氏不得不被赐死,自己喜欢的冯氏竟然对自己不贞。带着这种深深的遗憾,孝文帝匆匆离开了人世。“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思念也许更容易使人心灰意冷,还是死掉的好。

好佛皇帝萧衍会达摩之谜

梁武帝,字叔达,名萧衍,南朝梁的开国皇帝,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省武进县西北)。在位48年间大兴佛事,广建寺院、写经铸像,并3次舍身同泰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好佛帝王。

梁武帝是个忠实的佛教信徒。他在建康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同泰寺,每天早晚到寺里去烧香拜佛,讲解佛法,说这样做是为了替百姓消灾积德。到了他年老的时候,更干出一件奇怪荒唐的事来。第一次,他到同泰寺“舍身”,也就是要出家做和尚。皇帝做和尚,这还是破天荒第一次。可是皇帝说要出家,谁敢反对!再说,那时候佛教盛行,皇帝肯做和尚,还表示他对佛法的虔诚哩。梁武帝做了四天和尚,宫里的人把他接回去了。后来他一想,这样做不妥当。因为按当地的风俗,和尚还俗,要出一笔钱向寺院“赎身”。皇帝当了和尚,怎么能够例外。

第二次,他又到同泰寺舍身,大臣们请他回宫,他就不答应了。后来,大臣们懂得他的意思,就凑了一万万钱到同泰寺给这位“皇帝菩萨”赎身。寺里和尚能够收进一大笔钱,怎么不高兴,当然同意他还俗。大臣们就排了仪仗,到寺里把他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