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五味人生
21166900000059

第59章 后记

朱万祥

光阴荏苒,岁月匆匆,转瞬又是一个梨花盛开、蜂蝶嬉戏的阳春时节。再过几个月,就是我66岁的生日了。按古语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我依然憧憬“夕阳无限好”。

青少年时期,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激励和感染着我们那一代人,尤其是其中阐述生命意义的那句话,“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始终是我的座右铭。今已年近古稀,我对自己的一生也作了一番审理,其中确有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我觉得自己已经努力做到了问心无愧。

人生在世,要有志向、有追求,更要有奉献,我觉得这就是人的精气神之所在。回想我的人生,幼小丧母,流浪挣命;少年求学,力图上进;涉世遭陷,矢志不渝;创办企业,励精图治,从不为逆境险途和命运不济而屈服。今天事业有了些成就,儿女成器,家庭融融,我感到欣慰,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满足,总想着要再做点事。于是,我就想到了要把我这一生的坎坷经历、思想感悟,回忆、整理出来,给儿孙们留点精神财富,以免留下雁过无声的遗憾。

2006年秋天,我开始着手于回忆整理,有时间就写上一些,一点一点地积累。但是,从文字功底、内容构思到布局谋篇等方面,我都因水平有限难于驾驭,遂请我的老同学王建国老师出手相助。王老师是中学高级教师,又是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世纪教科文研究会会员,在文字表达方面有一定的能力。我每写一部分,他就帮忙整理一部分,这样断断续续耗时一年多,总算使我的回忆整理有了眉目。现在正式出版出来,我不敢说向社会发行,只图给儿孙们留个念想,给亲朋好友、公司员工以及同学老乡,留个文字礼物。在此,特向我的老同学王建国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

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我这一生,感悟最深的是与人为善善自保,学会包容容乃大。因此,我写此书的目的,重点是教育子女和公司的员工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要与人为善、尊老爱幼、和睦兄弟、诚信为人,深刻领悟我们公司“敬天爱人”的宗旨,使之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人活在世,要懂得知恩图报,对与自己有过过节的人,不要耿耿于怀,宽容于人,也是宽容自己。对我们有恩有助的人,一定要记住,“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的企业能发展到今天,最大的恩人是共产党、是各级政府和人民,因此,回报社会,反哺人民是我们这些创办企业的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要求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写此书,亦要求我的儿女们能感悟先贤,认识自我,懂得“勤能补拙,俭以养德”,努力把自己养成德行良好的社会成员。“成大事业者,必有大德也。”

本书的手稿得以日臻完善,还幸赖于西北民族大学的郝天魁教授审阅了部分草稿,景泰二中的年轻语文教师蒋宜慧女士,也不止一次地审阅并校正了一些字词句章。另有原甘肃省律师协会的会长朱万润和靖远县委宣传部的林志国先生,对此书给予了指导、帮助和支持。我特别想感谢我的表弟卢有治,现任甘肃省国资委副主任的他,在百忙之中还抽空认真审阅了本书,并写了序。这些帮助都为本书的付梓问世,润了色彩、增了光辉,在此我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我的小老乡、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崔明教授的鼎力相助,他前不久刚刚出任兰州大学出版社社长,且对我的事业发展曾多有点拨和鼓励,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谢忱。

我的儿女们期望着此书顺利完成、早日出版,所以,不仅对我在精神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而且在各个方面为我和王建国先生切磋此书提供了方便,我要感谢孩子们的爱和支持。

兰州大学出版社的张宏发、施援平编辑对此书的最后定稿付出了很多,他们有感于我书中悠悠满载的奋斗精神,认为这种精神是每一个人成就理想所必需的根基,遂不辞辛苦逐字修改,希望这样的劳动能够对更多的人领悟这一精神有所帮助。感谢他们对我的理解。

洋洋洒洒,书写人生,匆匆忙忙,必有疏漏。倘若本书的文字遗漏了哪一片爱心,那仅仅是我的遗憾,您的帮助确曾滋润过一片心田。需要说明的是,六十多年的人生之路,我的这一小结式的回忆与思考,局限一定不少。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