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哈佛给学生的25条成功箴言
21167600000014

第14章 要言之有物

增加自身的内涵与修养

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贴着20条名言,其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人还能做什么呢?”学习的确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学习却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终身职业。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不满足的人才会拥有一个叉一个人生的渴望,而学习则是满足这些渴望的唯一途径。

人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个词——文如其人,它的意思是说,文章的风格往往会和写文章的作者有类似之处,文章所反映的往往就是作者本人的思想、立场和世界观。

其实,每个人张嘴说出来的话,也就是一小篇一小篇的文章,通过某个人讲话的内容,就能大致了解他的知识面的大小,了解他的喜好与说话方式,甚至还可能了解到他的思想。所以,哈佛叮嘱学生:“记住,别人会从你所说的每一个字,来了解你所知的多寡。”通俗地理解,也就是“话如其人”。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呢?增加自身内涵与修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读书,增长自身的知识。

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就是一个有着广博阅读兴趣的人,他还被人们称为“知识型白宫主人”。英国作家H.G.威尔斯有一次去拜访罗斯福,他对罗斯福的知识素养这样评价道:“我吃惊于他的阅读范围,他的思想也因此而达到了才智的高峰。他对这个时代的一切思想几乎都可以作出与之相适的反应。”

罗斯福渊博的知识来源于他对读书的热爱与超强的记忆力。从小他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而其一生也与书相伴。无论自己有多忙,即便是在竞选活动中,他也手不释卷。有时,甚至在等车的几分钟里他也会抓紧时间看两眼。

不仅如此,罗斯福几乎是无书不读,无论是远古史诗、古典作品、历史著作,还是考古文化、海军战略、生物研究、政治报刊,他均有涉猎。甚至是一些时下流行的通俗读物,他也不放过。这样广泛的阅读让罗斯福的谈吐内容丰富,无论是和什么样的人对话,他都能侃侃而谈。比如,他与作家在一起时,就会提到他们过去写过的但现在早已忘了的作品中的某些段落,甚至能滔滔不绝地说出来;他在接见匈牙利外交官时,还背诵了一段匈牙利的历史文献;和美术家在一起,他可以就一次画展发表令人惊讶的评论,等等。

有人说,罗斯福记忆力太好了,可他如果不读这么多书,记忆力再好又有什么用?还有人说,罗斯福天生就是政治家,但如果没有这些书为他“填充”内涵,他又该如何应对形形色色的人呢?

由此可见,当一个人自身的知识丰富之后,他的思想必然成熟而深刻。当他开口说话时,头脑中的知识就会成为他语言的最佳组成部分。而由于这些知识的滋润,他的个人修养也会自动得到提升。

人们日常的说话内容大多都是以生活为主的,但是人与人平时的言谈也要多关心国家、社会等各方面的内容。

有人说:“我关心那么多国家大事有用吗?我不过是个学生而已。”

如果一个人两耳不闻窗外事,即便他读了圣贤书,思想也可能会与社会脱节。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一个善于观察、思考,对一切事物抱有认真的态度的人。比如,看书报时,要用铅笔画下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新鲜事物;浏览网页时,要将感兴趣的话题保存下来、收藏起来。

当然做这些事并不是任务,完全可以带着兴趣去做。这样一段时间之后,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变得越来越丰富,当自己再说话时,这些有内容有意义的话就会随时跳出来,为话语内容添彩。

当然,随着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知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之中。人们从一些影视节目、展览活动,甚至网络世界中也能学到更多新奇的知识。不过,对于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说,最好自觉回避负面的东西,以保证自己的思想随着知识的增多不断进步。

增加自身内涵和修养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多与有知识、有素养的人交往。正所谓“近朱者赤”。与“会说话的人”在一起久了,自身对话语的操控力也会被熏陶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要多听听别人是怎样说话的,想一想如果遇到类似情况,自己该怎么说,怎么将自己的知识与要说的话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哈佛箴言

任何人如果想要做到说话“言之有物”,让简单的思绪在头脑中编织成“文章”并条理有序地传达出来,就要不断地增加自身内涵与修养,多向有知识、有素养的人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我。

话到嘴边留三分

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有的人说话口无遮拦,只图一时口快,但他说话的内容却很有可能变成“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很多人因为说话而给自己或他人招来祸端。

所以,哈佛教育学生:“尊敬别人,是谈话艺术的必要条件,也是做人的基本态度。”而要做到这一点,话到嘴边留三分恐怕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了。

话到嘴边,先想一想要怎么说。

哈佛教授说:“思考可以随心所欲,表达想法则必须谨慎小心。”的确,当想法还停留在头脑之中时,这些想法没人能看到,没人能了解,更不会有人去评论。可一旦将这些话说出了口,在出口的一刹那,所有的话语便无法再收回了,正所谓“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所以,说话之前要先想一想,同样的讲话内容,怎样讲才能让人听着舒心。

汉斯是一家公司的安全检查员,他的工作就是在工地检查工人们是否戴好了安全帽。每次发现有工人不戴安全帽时,汉斯都会马上过去训斥,并要工人立即纠正错误,强令他们戴上帽子。可这些工人每次听到汉斯的叫嚷声,都表现得非常不情愿,即便汉斯讲的都是事关安全的要点,大家还是不愿意听。甚至有人在汉斯刚一走,就立刻摘下了帽子。

汉斯自己也知道这种情况,但他是个负责任的人,他不想自己工友的生命受到威胁。于是,他开始考虑改变自己说话的方式。

一天,汉斯又一次看见有工人没戴安全帽,他立刻生起气来,刚想要冲过去发火。但他仔细想了想,重新组织了一下自己的语言。他走了过去,向那个没戴帽子的工人询问道:“你的帽子戴起来是不是不大舒服呢?如果是尺寸不合适的话,跟我说,我给你换新的。哦,朋友,其实安全帽没那么累赘。你可以想想看,如果戴上它,那就能保证你每天下班后都能平安地去酒馆来一杯,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你觉得呢?”原本已经准备好要和汉斯吵一架的工人,听到这样的一番话后,惊讶之余却不自觉地笑了起来:“说得对,汉斯。我看就这么办吧!”

从那以后,汉斯这个安全检查员的工作“轻松”了许多,工人们开始认真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与他的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

这就是语言的力量,这更是思考的力量。说话前,先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怎样的话说出来不会让对方感到难受?怎样的话说出来还能完美地实现自己的目的?还要从内容角度想一想,怎样的话说出来不会显得自己很无知?怎样的话说出来不会引起他人的误会?

有时候,人的脑子转得很快,可能在同一时间会有很多条信息都想从口中“涌”出来。这时就可以先不要急着开口,而是将这些话在头脑中进行一个主次轻重的排序,或者按照由轻到重的次序去说,以逐渐吸引听者的兴趣;或者用由主要到次要的说话方式,在谈话之初先抓住听话人的心理。经过头脑重新排序的内容,条理分明,说者说起来不累,听者听着也会很轻松。

当然,说话言简意赅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说话前最好将要说的话在头脑中整理一番。总之,要学会运用说话的艺术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哈佛箴言

说话是一个很简单的行为,上下嘴唇一碰,舌头一动,发出声音,一句话也就出来了;但说话却也是一个最复杂的行为,说什么、怎么说,考验着每一个人的说话技巧。“话到嘴边留三分”是一个很好的建议,说话不用着急,仔细想一想,要尽量将想说的内容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言之有物也讲求说话的艺术

乔·库尔曼是美国的金牌推销员,在竞争激烈的推销业,库尔曼的成功显得很是耀眼。他将自己的成功原因归结为会说话,他经常用一句有魔力的话来改变糟糕的局面。他在自己的传记中这样描述这句话:“它似乎有巨大的魔力,即便是那些忙得不可开交的人,只要听见这句话,他们一定会千方百计挤出时间来和你聊聊。”

这句话就是“您是怎么开始您的事业的”。

在刚开始做推销员时,库尔曼曾经遇见过一位工厂老板,就是这句简单的问话让该厂老板罗斯打开了话匣子,他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不知不觉中,竟谈了一个多小时。最后,罗斯甚至热情地邀请库尔曼参观自己的工厂。结果,虽然库尔曼没有卖出保险,但他和罗斯却成了好朋友。不过,在以后的3年时间里,罗斯却从库尔曼那里买走了4份保险。

库尔曼知道如何通过简单的一句话就让人卸下心理防备。因为它不仅使库尔曼达到了推销的目的,同时还帮助他结识了一位好朋友。说话的艺术,正是库尔曼成功的法宝。

其实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摩擦冲突,都源于人们不良的谈吐习惯,以及恼人的声音。不懂说话的艺术,即便是言之有物,人们也不乐于去听这个人究竟说了些什么。不仅如此,一个人说话是否能让人听着舒服,也会决定他是否能有更多的朋友,是否能够找到心仪的工作,是否能与他人更好地交往。

所以,说话的艺术也应该被归入言之有物的“物”当中,有明了、丰富的内容,有悦人的谈吐技巧,这样的说话方式才能为所有人接受。正如哈佛大学曾经的校长伊立特所说:“在造就一个有教养的人的过程中,有一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要让人有一个优美文雅的谈吐。”

培养说话的艺术,下面这些方法可以一试。

首先,别忘了保持微笑。

微笑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用戴尔·卡耐基的话来说就是,微笑是在向他人表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非常高兴见到你”。当他人产生这样的感觉之后,接下来的谈话就会容易得多。他会更认真地倾听,并能更专注地从中抓住说话人所说内容的重点。

其次,多掌握几种讲话方式。

有些话,正面直接说,可能让人难以接受;但若是从侧面迂回去说,也许就能顺应他人的心理,使之容易接受。所以,在决定了要说的内容之后,应该好好组织一下语言,适当地用一些修辞与特别的句式,使话语能够以委婉的方式被说出来。

别总去与人争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与人争论最终会令人感到不愉快,而谈话的焦点也可能会因此而偏移。另外,适当地给他人说话的机会以了解对方的观点并用陈述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谈话才算得上内容丰富。

再次,要注意说话场合和对象。

这一点可能是很多人都掌握不好的。有的人只注重自己的说话内容,无论在什么地方、面对什么人,他的说辞都是一样的。但问题随之也就来了,如果他的讲话内容是快乐的,在一个安静悲伤的场合下,这种话就是不合适的;如果讲话的对象是孩子,他却用成年人的口吻,孩子们也是不买他的账的。

因此,说话的时候,要看场合,选择合适的内容让自己融入这个谈话的小集体;还要了解自己的谈话对象都是怎样的人,看看这个人的职业、性别、年龄、个性、身份等,将这些综合考虑之后,才能找到最好的说话方式。

最后,要学会适当的沉默。

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不是明明要求说话要言之有物吗?沉默怎么算得上是言之有物?安静下来想一下,不是有那样一句话吗,叫“一切尽在不言中”。在某些时候,适当的沉默能留给人更多的思考空间,更何况沉默有时候也能为人保留尊严。

也就是说,说话要言之有物不假,但某些话也要点到为止,让这个“物”留在说话人与听话人的想象之中,这也是语言的另一种魅力。

哈佛箴言

真正的言之有物所带来的效果,是让他人在一种愉悦的心情之下,将说话人所说的话消化吸收,并给出良好的反馈。当一个人真正掌握了说话的艺术之后,不但说话能力会得到提升,他也将成为最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