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网络传播实务
21172900000015

第15章 网络传播形态(1)

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媒介,其设计之初就是以平等、共享、开放作为基础理念,其以用户为中心的界面设计思路,又把用户进入互联网的门槛降到了最低。因此,无论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一般性的社会机构还是普通的用户,在具备基本的软硬件条件后,都可以遵循互联网通行的运行规则,以传播者的身份传播信息。按照通行的以传播主体的身份来划分传播类型的方法,人类迄今所出现的四种体外化传播方式——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得以实现。由于技术基础和传播机制的不同,各种传播类型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异。

第一节基于网络的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对个人的信息传播,既包括不借助任何物质设备的面对面的交流(Face to Face),也包括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实现的有一定距离的信息交流,如打电话、书信交流等。这种传播方式由于传播对象和传播目的极为明确,传播过程可控性强,利于信息的即时或延时反馈,因此传受过程中的互动程度较高。这是人类最早出现的一种体外化的传播形态,在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和情感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人类经历的部落化时代中具有统治地位的传播方式。即使在今天大众传播媒介日益深入而广泛地占据了大量的传播通路,人际传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技术只不过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际沟通的方式并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更为便捷罢了。互联网就是这样一种技术媒介,它一出现就作为人际传播的辅助工具而大受欢迎,这是互联网诞生之初所表现出来的最重要的功能。人们借助互联网可以更好地进行远距离的人际交流,将信息时代人们高度依赖的信息快速地、批量地进行传播,从而将人际传播带入了“屏对面”(Screen to Face)时代,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面向计算机屏幕进行的,而每个屏幕后面都是操纵屏幕的具体的人。这是一种全新的人际传播方式,技术作为中介所具有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在网络人际传播方式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网络人际传播的功能

人际传播是人类体外信息传播的第一种形式,是人类为适应社会化需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传播技能。无论传播工具和传播媒介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人际传播在促进人的社会化这一核心功能上依然没有变化,网络人际传播依然如此。所谓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出生后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即生命个体通过语言、知识、技能、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内容的学习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促进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形成自我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获得社会生活技能以及社会角色定位等方面的内容。在互联网这一技术媒介的辅助下,这一核心功能可以分解为以下四个满足个体基本需求的次级功能上:

一是通过人际传播获得相关信息以辅助决策。信息就是用来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尽管大众传播媒介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但通过人际渠道获得的信息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那些事关重要决定的时候,往往通过人际传播这种方式所获得的信息是最能影响一个人决策的信息源,因为人际交往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信任感是最有说服力的。互联网提供的人际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对于需要的信息,人们很容易从朋友、同事、同学等人际社会网络获得,所花费的成本也极低。有了互联网,人际传播的频率、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了,每个人获得的信息与以往相比都呈指数级提高。

二是通过人际传播建立社会协作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为完成较为复杂的任务,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协作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而互联网则提供了一个非常便捷的协作通道。互联网建立的初衷,很大程度上就是为方便共同开发程序、协同完成任务而建立的工作组。作为网络人际传播典型形式的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承担了大量的建立社会协作关系的工作。无论两个人相距多远,只要能够接入国际互联网络,两个人的沟通协调都会变得很顺畅。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发生在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际协作已经变得没有距离,真正达到了古人所说的“天涯若比邻”的境界。维基百科就是通过人际传播建立协作关系,从而以远距离协作实现知识积累和智慧汇聚的典型形式。

三是通过人际传播来实现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互联网作为人际传播的工具和载体,使得用户在使用互联网进行人际交流和沟通时,都会不同程度地留下“痕迹”,并会引发其他用户作出反应,而基于互联网的互动则会促进用户的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比如,用户通常都会在自己的即时通讯上设置个性化的签名,别人就会据此对该用户的心情或情绪作出判断;博客或微博上的发言有利于别人对自己的认知,而对方对其言论的反应或评价则有利于自我评价和判断。对于有些人来说,以展示给别人看为主要动机的博客或微博内容,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则会成为重新认识自己的最有价值的内容,因为这些网络产品上面所提供的信息是非常精确的(发布时间甚至可以精确到“秒”),它们不但成为他人认识自己的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同时也是自我认知的一面镜子。

最后,通过人际传播可以满足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都在追求高层次的需求,包括情感需求、归属需求、支配需求等,由互联网实现的人际传播有利于这些需求的满足。尤其是归属需求,通过互联网与他人交往建立某种联系,可以摆脱心灵孤独的状态,获得心理的满足感。比如,博客用户撰写博客文章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其他用户的赞扬和支持,这种满足对于某些用户来说要比现实生活中更容易实现,更有成就感。

二、网络人际传播的方式

通过网络实现人际传播的方式主要有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会话、博客(播客)、微博等几种方式。

1.电子邮件

通过电子邮件传播信息是最早出现也是适用面最广的网络人际传播方式,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这一人际沟通方式有如下优势:

一是可以打破地域的限制迅速到达目的地,准确而便捷。电子邮件传送的速度往往取决于网速,与地域和距离远近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空间距离远的地方比距离近的地方能更快接收到信件。通常电子邮件被送达的准确率很高,“误投”的可能性很小。

二是可以实现多媒体信息的传播。电子邮件除了以文字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外,还可以使用声音、图像、视频等以附件的形式传播更多、更丰富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

三是便于对信息的管理。在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换中,如何对以往信息有效管理以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是信息时代面临的最大问题。由于以往的电子邮件都能存储在邮箱里,利用搜索工具,可以方便地查找以往的邮件内容,从而有效地管理用于沟通、交流的信息。比如,搜狐邮箱就提供邮件搜索功能,在邮箱页面的搜索框中提交关键字进行搜索,以往电子邮件中包含这一关键字的邮件会按照时间顺序罗列出来,大大方便了用户对既往信息的回溯,提高了沟通和交流的效率。

四是便于信息接收者控制传播进程。什么时候打开邮件、什么时候回复邮件,是由信息的接收者来控制的,接收者要比其他的人际交往方式拥有更大的主动权。目前的技术支持定时发送功能,接收者在什么时候回信可以人为设定,其准确程度甚至可以精确到“秒”,这就给信息接收者以充裕的空间灵活处理与信息发送者之间的互动。有的邮箱嵌入了类似于IM的插件,用户可以在查阅邮件的同时,与在线联系人直接交流,比如Yahoo邮箱、Gmail邮箱就提供这种服务。

2.即时通讯工具会话(聊天)

尽管BBS依然还有许多用户使用,但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论坛或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会话。这是一种高效的、定向的、即时性的会话、聊天方式,主要通过即时通信工具如QQ、MSN等进行以一对一为主要形式的信息交流(多人同时会话就是一对多的交流方式)。

即时通讯工具会话既可以发生在相互添加为好友的熟人之间,这是此类会话最重要的形式;也可以在不熟悉但对共同的信息感兴趣的陌生人之间进行,比如搜狐网提供的“小纸条”就具有即时通讯的功能,当浏览了同一则新闻的用户想彼此交流时,页面下端的图标会显示在线用户的用户名,点击该用户就可以发送即时信息,如果对方愿意交流,会话就会发生。基于熟人之间和基于共同信息的即时通讯工具会话是两种主要的会话形式。

网络会话是一种借助中介物而非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虽然相对于面对面的交流在信息上有损耗,但带给用户的方便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打破空间限制的即时性。常规的即时会话发生的场景多为面对面或通过电话进行,电话虽然也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但往往费用较高,而且只能通过语音的形式进行交流。即时通讯工具不但可以突破空间限制传递即时****,而且所花费的货币成本极为低廉。

二是可以通过多种媒介渠道实现信息的传递。会话双方不但可以通过文字、动漫表情传情达意,还可以通过语音、视频进行沟通。也就是说,在即时通讯工具提供的界面上,会话可以诉诸受传者的多种感官,多渠道地传递信息。因此,以即时通讯工具为中介的会话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模拟面对面会话的场景,有利于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三是可以实现一对多的人际传播。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提供的群组功能,可以实现多人同时在线,在这个群组中,一个人发布的信息可以被多人同步接收,大大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因此,即时通讯工具有时也被用来召开在线会议,而群组会话传播的信息可以是多渠道、多媒介形式的,在某种程度上比实际面对面的会议更为高效和便捷。

3.基于博客文章的人际传播

博客是一种基于信息界面而实现的人际传播方式,博客文章的撰写者和浏览者是以博文信息作为沟通的纽带,因此传受双方间的关系是临时性的、不稳定的,这与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所进行的人际沟通是不同的。这种人际传播关系的建立是以共同兴趣为基础的,以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或观点作为聚合的粘合剂。因此,建立在博客基础上的人际传播行为,取决于博客内容的质量以及博主的互动意向。当博文浏览者留言或作出评论后,如果博主作出回应,双方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继续深化下去,否则就只是一种单向传播关系。尽管这也是人际传播的范畴,但这种传播方式的质量不高。

当浏览者对博主的博文很感兴趣并愿意让更多人关注时,浏览者对博文的转发也属于人际传播行为,而由浏览者向其他用户转发的这种二次传播行为,则是一种定向传播过程,因为浏览者会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他所转发对象的身份。由浏览者转发博文所实现的二次传播,是博客人际传播的重要特点,而这种传播的基础依然是博文本身的质量和价值。因此,浏览者对博客文章留言和评论成为人际传播实现的重要机制,这相当于向博主发出了互动沟通的信号,使得博主和浏览者之间能够建立起沟通渠道,而浏览者对于博客文章质量和价值的深度认可也为浏览者之间基于信息的人际交流提供了机会。

4.基于微博信息的人际传播

微博这种以即时信息共享为特点的网络产品,因不超过140字的信息发送限制而被称为微型博客或即时博客,但这种便捷发布信息并提供即时更新的媒介却与博客有很大区别。微博的低门槛和便于用户自我管理的产品特点,允许用户将任何一个微博主添加为自己关注的对象,当微博主一旦对信息做了更新后,信息会即时呈现在用户页面上,用户会及时了解自己关注的微博主的动向和最新想法。

可见,“即时性”是微博信息传播的最大特点,也是以微博信息价值为基础的人际传播的优势所在。对于微博主而言,所发布的信息只要有人关注,就会形成人际传播,是一种典型的“一对多”的人际传播方式,因为一般的微博信息都有可能被多人浏览。当用户浏览了微博主的信息并加以评论,就实现了互动传播。如果微博主对浏览者的评论作出回应,人际传播就会继续向前延伸,信息的容量因此而进一步扩大。正是微博所具有的便捷性的特点,大大方便了用户随时加入人际传播网络。从这个意义上说,基于微博信息的人际传播是一种最活跃的在线人际传播方式,信息传播的速率和人际传播的频率都变得更为快速。

这种人际传播方式是典型的节点传播行为,也就是说,每一个微博用户都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关注其他用户传播的信息,也可能成为被关注的对象,每个人都是信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不但如此,微博用户对于他所关注的用户发布的信息也会做出评论,这些内容都会集成在用户的页面上,只要有人关注了该用户,连同上面的评价信息也会被一起浏览,这些增殖的信息连同微博用户本身都成为节点,都有可能在网络空间里被广泛传播。在微博网络里,人际传播的链条会通过链接不断累加,人际传播已经打破了以往的线性链条,变成了彼此都可能发生关系的网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