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电视采访
21173000000009

第9章 采访线索和新闻敏感(2)

第二节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

对于电视采访策划来说,所有的新闻、娱乐、教育、服务节目中的采访都离不开提供信息、沟通社会、服务观众、指导生活的原则。因而,新闻价值观念依然可以作为记者判断事物、确定选题的参照和依据。

一、传统的新闻价值标准要素

新闻价值观念产生于西方19世纪初的大众化报纸时期。由于当时报纸成为广为流传的读物,因而读者兴趣成为判断选择新闻的“试金石”。围绕读者兴趣,逐渐形成了衡量事实的价值尺度。

1.兴趣——新闻能否引起读者普遍兴趣,记者判断事实时要考虑面对什么样的读者。

2.影响——新闻能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记者判断事实时要考虑其影响程度。

3.接近——新闻能否产生影响、引起兴趣同受众接近程度有直接关系,记者判断事实时要考虑接近性因素。

4.及时——新闻必须及时,否则会成为旧闻。记者判断事实时要考虑时间因素。

5.显要——新闻人物的显要程度往往能引起普遍关注。记者判断事实时要考虑人物知名度。

6.异常——不寻常的事、重要创举都具有异常性。记者判断事实时可以参照空前、绝后、唯一这三个因素。

7.冲突——战争、罪犯、政治争端、竞赛等都包含程度不同、意义不同的冲突。记者判断事实时要考虑社会冲突这一因素。

上述八个要素作为传统的新闻价值标准,反映出记者判断事实所依据的尺度。需要指出的是,记者判断事实时,在新闻价值要素的取向上并不是没有主次的,有些新闻可能选取其中某几个要素,这几个要素中必然有一个是主要的价值取向。

随着新闻报道的发展变化,许多新闻已经不能用传统标准衡量其价值。比如,有些新闻往往不包含冲突,也很少猎奇,人物并不显要,一些新闻没有明确的时间。随着大众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发展,甚至还出现了“生活方式”报道形式,新闻价值要素得以浓缩和补充。现今,传播媒介有许多时间和篇幅去报道同人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只具有接近性一个要素。

为适应新的变化,现代新闻学将传统新闻价值标准浓缩、概括成更加简要的几个要素。

二、新闻价值现代标准要素

美国出版的《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写作与制作》一书,将电视新闻的价值要素归纳为“三个I,一个V”:影响(impact)、兴趣(interest)、信息(information)和可视性(visual)。分析起来,可以发现这四个要素是围绕着现代电视传播的功用而形成的。前面我们提到,提供信息、沟通社会、服务观众、指导生活是电视各档节目采访策划的准则。以上新闻价值的四个要素同这四个具体功用的发挥是紧密相关的。

1.影响:新闻对受众产生的普遍影响,不单纯指政治影响。对受众生活产生的影响往往是指能产生效果。记者在判断事物时需要考虑对哪些受众产生影响,是否会立即产生影响,直接影响有多大,间接影响有多大。一般说来,具有政治、经济、社会等重要意义的硬新闻都是首先以影响这一要素为基础的。

2.趣味——新闻对受众是否具有一定趣味。趣味并不是指俗不可耐、毫无意义的趣味,新闻趣味正日益向高级趣味发展。因而,记者判断事实时需要考虑向受众传播什么情趣的内容既能让人们产生兴趣又能让人们有所回味。总体看来,趣味性为重的软性新闻能折射出时代趋向与社会背景。比如电视新闻“小鸭跳楼找新家,银行员工成救星”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2009年播出。报道了美国华盛顿斯伯堪闹市区附近一银行大楼二层窗台上的鸭妈妈带领小鸭崽迁新居的新闻。该事件事发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许多员工失业之时,新闻报道的主人公与金融业有关,而新闻报道的标题与内容使寒冷的金融风暴里闪现出浓浓的人情味与趣味性。

另外,还可使硬新闻软化,增加趣味性,使新闻报道变得富有贴近性与生动性。比如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等栏目都增强了一些重大、有影响力的题材的趣味性和可视性。

3.信息——新闻能否为受众提供有用的信息。信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同人们生活贴近的信息更能产生普遍关注的效果。记者判断事实时需要考虑新的信息不仅是受众想知道的而且还应是受众应该知道的。

上述三个“I”标准要素在一条新闻中可能全都具备,也可能只具备其中一个、两个。一般来说,具备“信息+影响”或“信息+趣味”两个要素的比较多。

4.对于电视新闻来说,还有一个可视性要素(visual)。不言而喻,可视就是让观众看到新闻图像。由于电视新闻可视性要素,有些广播、报纸采用的新闻,电视不能报道;有些广播、报纸只略提几句的报道,电视可能报道30秒或更长。例如,一场火灾报道,广播、报纸可以只报一个简要消息,而电视则要展现火灾现场,必要时可能做连续报道。

新闻价值标准从传统到现代的变化反映了新闻价值观念上的发展。其实,关于新闻价值要素的构成历来都是新闻学最难下定义的,因此记者在判断事实时对于新闻价值倾向也很难确立标准尺度。不同栏目的定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了该栏目的价值取向。不过,传统的新闻价值标准要素和现代的新闻价值标准要素都可以为记者判断事实提供具体的依据和参照。

第三节新闻敏感

一、新闻敏感界定

新闻敏感是记者发现和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是记者政治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也是灵感思维在新闻采访活动中的体现。它表现为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一种迅速、综合的反应判断力。

平时我们常戏称某人为“富记者”,某人是“穷记者”。这里的贫富不是指金钱财产的多少,而是指头脑中装有的新闻线索、新闻材料的多少。新闻采访的基本方式是社会活动,记者被人称为“社会活动家”,记者工作决不能像一般机关工作那样局限于八小时工作制。有新闻敏感的记者可以说八小时以外随时随地处于采访状态之中。当他漫步在大街上时,他在观察感受;当他和朋友聊天时,会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地获得线索。他随时都在积累生活,积累知识,积累报道思想,这样才能在碰到某一事物时触发灵感。在这点上,记者工作和文学艺术家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处。

有新闻敏感的记者,能迅速判断事物的典型意义和指导意义,能在新闻事件现场众多的事实中,迅速判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实;能判断事物是否为观众所普遍关心和感兴趣;能在常人看来是司空见惯、很一般的线索中,挖掘出有重大价值的新闻;能通过对事物发展的调查分析,就新闻事件的出现做出科学的预见。

电视记者在工作中还常说“顺手牵羊”,这是指在去某地摄制新闻题材时,顺手又拍摄了另一新闻。这样的新闻,往往是记者看到某事、某现象或某问题,凭借着新闻敏感,发现了它的价值而即时拍摄的。在每年全国优秀电视新闻评奖时,常有这样顺手牵羊的新闻或临时改变报道角度和报道思想的新闻获奖。可见,记者工作也如同“事事留心皆学问”一样,是处处留心皆有新闻。

二、新闻敏感的特点

新闻敏感作为新闻工作者的灵感思维所特有的形态,它也具有灵感思维的特征。

1.突发

思维,使本来混沌的思绪顿开茅塞。“文为物,自然灵气,恍惚而至,不思而至”,唐朝文人在论及做文章的灵气时,十分形象地道出灵感的突然性特征,时间上它是突如其来,效果上则是使冥思苦想的问题突然得到解决。

记者的新闻敏感也是突然发生的,是受到某一事物冲击,凭着直觉对被感知的事物在瞬间迅速判断它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是否值得报道,或从哪个角度报道。

朱自清先生把突如其来的灵感喻为“心头一动”;节目采访报道中受外界刺激而猛然“心头一动”,思路顿开,几乎每个善于思考的电视工作者都有过此类经验。新闻敏感是突发的,但它又得自于电视工作者长期工作经验和知识的积累。

2.偶然

灵感的产生带有很大的偶然因素。“机遇偶触,文忽生焉”就是指写文章的灵感得到之偶然。大自然景色我们已经司空见惯,而在偶然的机会里,这些平时看来很寻常的东西,会激发起创造的灵感。科学家受自然界外物的启迪而产生灵感,从而创立新的理论和学说。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触发灵感,创立万有引律;阿基米德看到沐浴水溢出而顿受启发,总结出浮力学原理。这些典型的事例早已被广为传颂。文学家因偶然机遇而触发灵感,使创作难题迎刃而解的事例更为多见。

有人把灵感的偶然性视为机遇,能否及时抓住机遇决定于个人的知识修养。偶然诞生于必然之中,同样受因果律的支配。启发灵感的信息,从时间、空间、条件、机遇上表现了某种偶然性,然而一旦触发了灵感,又包含必然性。新闻敏感的触发也同样如此,能否及时抓住机遇,取决于记者对事物的判断力。厚积薄发,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