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广播电视名家访谈
21173200000061

第61章 后记

近五年来,《现代传播》邀请刊发了一系列数量可观的专题访谈,访谈嘉宾皆是当今国内传媒学界、业界的知名专家与精英,可谓高端、权威、前沿,颇具特色。值此《现代传播文丛》推出之际,辑为一册《广播电视名家访谈》。

本辑主要是由“年度对话”与“理论名家访谈”两大部分集结而成。

年度对话,是《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教授主持的业界名家对话录,以“问题”与“关键词”的方式,会诊当年中国广播电视的运行状况,自2004年开始在每年刊物第一期上推出。其意,一是存史,留存中国电视的“年度记忆”;二是镜鉴,探求中国电视的现实问题与解决思路。为此,年度对话邀请的嘉宾均是当今中国电视传媒业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标杆性人物:刘春、汪文斌、王甫、吴涛、梁晓涛、靳智伟、高峰……。五年来,每一年对话录盘点的“问题”与“主义”,都引发了学界、业界广泛的讨论与争鸣。年度对话,已经成为《现代传播》的年度招牌,一个传媒学界与业界良性互动的学术品牌。

理论名家访谈,则是我本人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间在《现代传播》连续刊发的“电视理论名家系列访谈”。或许是巧合,这一系列访谈的缘起也是2004年。那一年我重返校园,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时隔五年,专业有所调整,学业生疏了许多,如何尽快地调整状态,进入角色?在与导师胡智锋先生商量制定学习规划时,他提出,可以借助《现代传播》“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专栏的平台,遴选国内电视艺术领域中的诸多名家,计划用两三年的时间进行系列访谈,从而对广播电视艺术理论研究的历史发展、核心观点、前沿命题进行一番梳理。其意,一是引导我全面了解电视艺术研究的史论与基础理论,二是进一步推动学报专栏建设,三是促进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建设。

我深知,这是一份莫大的光荣,因为如此规模和体量的系列访谈,在《现代传播》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当然,这一方式并非我们的独创,对话录、谈艺录一直就是哲学社科理论研究的经典方式之一,是人文学者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和话语载体。然而,对于电视艺术理论研究而言,这一方式还较为少见,比较新鲜——以名家名作为支点,以理论关键词为核心,对重要理论名家学术思想的切入角度和梳理方式是独特的;并且是第一次对电视艺术诸多理论名家、名作进行成规模的整合与分析,力求发现新观点、新视角、新思维。

经商议,依据学科贡献、代表性、独特性等标准,确定了十五位访谈名家,包含了老中青三代学者,兼顾了不同的研究领域、研究路径与学术观点。访谈不简单,与名家访谈更是不轻松,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和案头工作。我的基本方式是,首先对访谈名家已有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研读,提出一些设想与名家进行初步交流,明确访谈的主题、方向与主体内容;之后,我再回去做功课,细细梳理、设计相关问题;经过正式访谈、整理、修改与润色,最终形成了一系列的访谈文字。

其实,原始的访谈文字非常丰富与鲜活,但是考虑到学报专栏的版面和定位,遂做了调整与删减,语言风格也更趋向于理性,在编入本书时略作了简单调整。同时收录的还有孔令顺博士访谈欧阳宏生先生的文章。

借助《现代传播》的传播力,系列访谈连续刊出后,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反馈,这当然首先要归功于名家的影响力,但也显示出系列访谈所具有的学术价值与学科意义。

尽管中国电视艺术诞生、发展的时间已经半个世纪,但是电视艺术理论研究在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研究路径上依然处于一个交叉和融通的持续发展与探索过程中。因此,以史论的框架、文献的体例整合梳理,对中国电视艺术理论展开“研究之研究”的电视名家访谈,就成为了探索有中国特色电视艺术理论创新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这不仅是对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实践和理论思想、观点较为系统的梳理与整合,而且努力在中外电视理论、电视艺术理论等观点的横向比较中,凸现中国特色电视艺术理论前沿的探索和成就。

通览本书,不难发现,在总体思路上,系列访谈是立足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梳理中国电视艺术理论研究的脉络,廓清电视艺术理论研究内部格局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梳理电视艺术理论的基本概念、学科定位、研究对象与方法、核心范畴,进而对电视艺术角色、功能、意义和价值考察做作出总体评价。

在主体框架上,系列访谈主要围绕着电视艺术的本质论、本体论、功能论三大范畴,从创作论、接受论、审美论、传播艺术、产业论的多元层面,呈现电视艺术实践与电视艺术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电视艺术理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学术争鸣予以辨析。

在中外比照中,系列访谈立足全球化语境,有选择地考察了国际传媒艺术研究的理论范式和话语方式对中国电视艺术理论前沿研究的影响和碰撞,着力寻找在借鉴和继承中发展的中国电视艺术理论的中国特色构成。

在最后一篇访谈的篇末,我以这样一段话为结语,表达了个人对系列访谈的感悟和理解:“回望来时路,在中国电视的本土化道路上,几代电视学人贡献出了他们的智慧。15位理论名家以其蕴藉丰厚的理论建树,宽阔多维的研究视角,丰富、充实着年轻的广播电视艺术学,推动着充满活力的中国电视迈向更理性的发展道路。这一切的努力,积聚成坚实的理论根基,支撑着中国的电视实践与理论研究锻造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

两年来,感受大家风范、领略名师风采的学术之旅不仅给了我学识上的教养和长进,也熏陶了我潜心治学的心境。此刻,那些愉快难忘的场景似乎还历历在目:在黄会林、杨伟光、彭吉象、高鑫、张凤铸、周华斌、曾庆瑞、路海波、尹鸿、苗棣诸位先生的办公室或书房中,茶香沁心,聆听高论如沐春风,不觉间窗外已是初春绿意、盛夏蝉鸣、金秋飞叶、隆冬风吟的四季轮回。令人难忘的是,在博士答辩会场外,仲呈祥先生慷慨陈说他对电视艺术生存环境的忧思;王伟国先生时染风疾依然如约访谈,畅聊了整整一个下午;孟建先生在来京出差的忙碌行程中,特意安排出时间,免去我远赴沪上的奔波;周星先生牺牲了午餐,在茶馆中畅谈完就踏车径直赶赴课堂;最后一篇对胡智锋先生的访谈,竟是从北京到台湾一路谈下来,跨越了海峡两岸。

作为一名晚辈后进,有幸得到当今中国电视艺术理论研究大家们的教诲,开阔眼界,开阔视野,机遇难得,受益匪浅。借此机会,再次向各位名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

同时,需要深深感谢的,是我的导师胡智锋先生。没有他的慧眼与指引,我不可能有机会获得如此丰厚多元的学术滋养。面对着《现代传播》的高端平台,面对着德高望重的诸位名家,是导师的信任、期望给了我动力和信心。

另外,在名家访谈实施的两年多时间里,《现代传播》编辑部的各位老师们付出了辛劳。没有他们的督促和耐心等待,就没有每一期访谈的如约而至,谢谢你们!

最后,我还要对我求学期间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同门,还有我的家人们致以谢意,是你们的鼓舞催我奋进。

这本小书凝结了我的回忆和谢意,也记录了我求学问道的最初行迹,能得以出版,受益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关照与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杨乘虎

200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