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21176600000017

第17章 新闻语言(2)

从句子结构来看,它是一句极平常的引语。但是它为我们表达了市长的语气,甚至能使我们想象到市长的面部表情。

如果稍增加一点什么,情况可能又是一回事:

“有时,我真想辞职不干了。”市长愤愤地嚷道。

现在,“嚷”字给了你有关声音大小的提示,使简洁里又平添了几份色彩魅力,例如市长的不满。

另外,引语也可以自然地表现出人物的年龄,“看汪汪叫”和“看狗”能区别这一点;

可以表示受教育程度等,“这太好了,先生”及“这太棒了,哥儿们”能说明问题;

也可以自然地为我们表示出地区、性别、民族等,例如《他极想要一个儿子》一文所示。

引语被人们重视着,但对它的使用亦必遵循共有的传通原则。

1.讲道德。不经本人允许发表的话,尽可能不予公布,以免造成恶性“后遗效应”。

2.慎重加工。一般的原则是,对当事人的话尽可能保持原样,以充分发挥其淋漓作用。但关于其语法错误,如果有悖于表达文义则可加工,否则尽可能保留。“政治访问之母”法拉奇正是靠这决然地保留立体情境,展呈人物心态;“新新闻主义”记者汤姆·沃尔夫,亦由此表达深刻的主题:

这是那小姑娘第一次经受这种极度的快乐,因为她第一次服用了少量LSD而飘飘然起来。

“我看到一幅奇妙的情景!我们都在这里,我们可以随意干任何事!”

——她向多丽丝·迪莱和桑克讲了这些。多丽丝像个得力助手,说:“对了,我们都在这儿,一切顺利。你是好样的。”

小姑娘倒在多丽丝旁边的一张折叠椅中并瞧了她一眼说:“我真有点不相信你……”

“这是患狂想的阶段。”多丽丝对桑克说。我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听——(加点部分为作者的话)

“……因为我被人用石头砸过。”

多丽丝说:“我知道。”那都是老一套了一一(作者的话)现在爱情和荣耀第一次在你的周围活跃开了。(《电冷却器酸性试验》)

沃尔夫准确地依靠引语交代了错综的主题,使一代颓废者立于纸上。

3.引述不可太多。引语相对自由,完全由当时需要决定多寡,但要是有人引述两段以上,那同样会使文章单调无味。

4.引述精彩部分。有时原话极为漂亮,使人难以抉择。那么,尽可能使其他话语成为转述,而只择其最精要部分加以引证。记住一点,引语的目的在于增加文章力量与权威性,使其简洁,如果有“以文害意”之嫌,则必须坚决摒弃之。

5.注意“说”的替换词。威廉·梅茨告诉我们:“英语中有三百五十多种表达‘他说’的方法,记者至少应该掌握十五至二十种,但在使用时应谨慎从事。”例如,我们可以找到与汉语相对应的则有:“宣布”、“断言”、“声明”、“指出”、“告诉我们”……但是,在我们使用“宣告”、“透露”等词时必要小心;至于使用“强调”、“解释”、“补充”时更要细究是否合适;“指出”的使用则更有危险性。

但这些不能令人类却步,巧妙配置价值无可限量。例如:

“我决不接受这种刁难式的提问!”他在走下讲台前

大声喊道。

②他作证,出租汽车做了一次违法左转弯。

③他预言,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点燃这场战争的火星将在中东进发。

6.准确。不能使引语走调,这太好理解了,因为,说话在这里是一种权力,它可以支配成千上万条理解方向与心灵。

二、数据语言

一位统计专家说:全世界每天都在研究10个字,运用10个字,这就是“1234567890”。可见,数据是我们表达意思的一种语言。

成功者可说明这一点:

(美)威廉·梅茨:《怎样写新闻》。第187页,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江****讲话过程中,灯火辉煌的万人礼堂里爆发出17次热烈的掌声。

《1+1=?》

《别了,01》

它们使一切的材料具备了量的特征,不再仅仅是性的判定,因而,全文骨架陡生,立体化、简洁化地展呈一切。

数字可以表达感情,例如江****讲话时17次鼓掌即有此效果。

数据可以使标准放出异样姿色,如《别了,O!》

数字可以产生强烈对比效果,使观点成立。例如《保康县的数学》第一段标题是“保康过去:四无三一”,释读出过去一无工厂,二无公路,三无电机,四无机械,又一个喇叭响全城,一支烟卷走全城,一盏汽灯照全城。对过去历史作出具象的描绘,交给人们一个具体的保康过去形象;第二段标题是“保康今日:

三条龙和个十百千万”,展示今日水龙(小水电)、石龙(磷化工)、木龙(林特产)及一座新城、十里长街、百家企业、千里通途、万家灯火之面貌。今昔以数字作交战,何佳何劣,昭然自揭。

但是,数据语言的使用要注意它应予遵守的准则。鲁道生先生《新闻稿中数字运用初探》有云:

一,准确,要慎重。准确不言自明。慎重是说要反复思量一下。有时数字越细,不见得越准确。如估产的数字,你还要写到小数点以后多少位,那就是过犹不及了。这就是不慎重的一种表现。

二,要少而精,不要用得过滥。大量的数字令人应接不暇,很少有人耐心琢磨这群星般的数字。

三,最好留有一定的余地,特别是在报成就的时候更要如此。

四,不说没有把握的数字。新闻报道中说没有把握的话’就很危险了,说没有把握的数字就更危险。涉及对数字的评价更要慎重,要有十足的把握才行。不要轻易地说“创全国最高纪录”、“创世界最好成绩”之类的话。

五,数据的来源要权威,要选择最有权威部门提供的数字,不要随便引用那些没有什么权威的部门和人的估计的数字。

六,数量词要统一。

……

它基本上全面地设计出了应守持的原则,值得反复玩味。

另一个问题,是数据如何为写作所用。我们再行转述研究者成功的经验,那就是吴高升撰写的《数字巧用》一书。②在这部书里,作者建议我们注意十二种数字入题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数字演算法。

例如:1+1+1一腾飞(《中国青年报》,1985年2月6日)

讲的是三个一号文件对我国农村的巨大推动作用。

第二种方法是数字差错法。

例如:100~1—0(《北京日报》,1987年12月2日)

讲的是产品质量,100件有1件出了问题也不行。

第三种方法是数字换算法。

例如:两斤鸡蛋订了一年科技报。

第四种是数字拟人法。

例如:别了,“0”!

讲的是许海峰在1984年奥运会上获得第一块金牌,打破了半个世纪中国人没有得过金牌的0的纪录。

第五种方法是数字变形法。

例如:他把1和1连成H。

讲的是一个厂家和一个用户,用高质量的H牌号的产品把它们联结起来。

第六种方法是数字对比法。

例如:一人之技变成万人之能。

讲的是科技普及。

第七种方法是数字比例法。

例如:七比一

武汉鼓励科技人员专业对口

七人中有一人实现合理流动

第八种方法是数字重复法。

例如:百幅真迹,百家荟萃,百载难逢

纪念八大山人诞辰360周年学术活动会在南昌展开

第九种方法是数字对仗法。

例如:两个生命震撼一座城市万千悼念寄托几多思虑

成都人说,关键时刻你我他都要站出来

第十种方法是数字夸张法。

例如:一人牵动万人心

第十一种方法是数字凸现法。

例如:三岁娃娃将应征入伍

第十二种方法是数字顺序法。

例如:第十个弹孔

它们着实可行,易为人所仿效,可于操作中有所裨益。

当然,数据语言的使用也是一个灵活的领域,要由语境而生出一番气象来。

三、意象语言

我们此处借用一个文学描述概念来点化新闻语言。依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的话来讲:意象是一刹那感情与图像的结合体。中国古人云:“立象以尽意。”我们的理解是,这里的选择主要靠体验来完成,意识与物象组合自然、轻松,但内在流荡的冲击力却极强。例如:

非洲即景

[美联社肯尼亚内罗毕1978年5月4日电]下面是东非日常生活中的几个场面:

一位美国主妇抱怨没有烫好她的外衣,于是便到内罗毕那家干洗店提意见。几分钟以后,她到里间自己动手干了起来,又是拉电闸,又是按电钮,还拉开蒸汽机的把手,干得有板有眼,就像风琴师演奏_巴赫的赋格曲。

非洲男人站在那里目瞪口呆,对这位妇女的不随俗惊叹不已。许多非洲人仍把白人妇女称为“默莎西伯”(“女主人”的意思),这是从殖民地时代传下来的一个敬称。眼下在非洲的外国妇女都有仆人替她们操持家务,她们用打网球和学法文消磨时光。外国妇女当然也有当教师或秘书的,但绝不会进工厂工作。

这位年轻的金发碧眼女郎终于把外衣烫好了,非洲男人称赞不已:“她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太太。”

干洗店老板想留她干活,她摇头拒绝。来非洲之前,她在俄亥俄一家干洗店工作,现在她当然不会放弃这来之不易的轻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