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21176600000054

第54章 新闻评论的写作(2)

社论的根本目的在许多情况下是说服人,不管怎样进行分类,都有益于找到理解与进入它的方法。

关于社论的写作,事实上并没有标准模式。一般说来,要找到一系列的新闻事实来充作解说的由头、一个解释题目的陈设,而后,则是对事实的引申、组合。必须注意的是,社论的观点陈述必须是明朗化的,它不能含糊了事。相反,要求说理透彻,见解高超,发人欲发而不能发之言。

同时,它的写作要求艺术化,就像朱利安·哈瑞斯等人所说的那样:“社论无论如何应该精练。社论的力量在于把响亮的思想与优美的文笔融为一体……”它应该选择好的角度,并巧用标题、结尾,使一切个别的元素为总体服务。

二、专栏评论

专栏评论是新闻评论的另一种形式,它为业余评论作者供给用武之地。专栏评论在民主对话中显然是起作用的,******·李普曼说过,它可以帮助读者透彻地思考事件和问题;玛丽·安·林德利则认为它充当“报纸的教化者”,充当幽默作家和充当解释者。它们的确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眼光,观察和解释生活的新方式。

一般而言,专栏评论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署名或有自己的“字号”。

第二,在其他评论中,“我”不得显在进入评论,而在专栏评论里,“我”则置身于评论中。

第三,专栏评论以“小”见长,以“小”取胜,有“方寸之地容天下”之貌。

第四,专栏评论选题灵活,上谈国政,下议吃住,笔触如雷达指向全方位。

第五,专栏评论多一事一议,论从事出。

第六,专栏评论具有人情味及相当的可读性。

第七,专栏评论有独立风格,如果舍弃了这一点,在失去读者后,将会被立刻取消。

专栏评论拥有上述特征,并尽可能使它们艺术地融合无问。

同时,专栏评论的类型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有评论公共事务的,有关于体育世界的,有讽刺幽默式的,有肯定赞扬式的,有针砭批判式的,有论辩推理式的,有随感式的。它们各有个性,是全面向社会开放的心灵对社会关注的不同形式。也因此,它们来自于现实生活,并以不同姿态将生活联系了起来。

下面这篇专栏文章能证明这种形式的诸多特性,它是鹿耀世为《人民日报·今日谈》写作的:

一条标语引起的联想

最近,在熙熙攘攘的北京西单路口,看到一个醒目的标语牌,上写两行美术字:“为了您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

写的多妙呀!在这闹市之中,成千上万的行人看到这两行美好的文字,怎能不有所触动。

多年以来,这类标语总是教训式、命令式的,仿佛不如此就发挥不了作用。现在这么一改,内容没有变,用了一个“请”字,一个“您”字,体现了对人的尊重,谁能不受感染铭记在心呢?

由此想到,若是机关的会客办法、旅馆的住宿规则、图书馆的借阅制度、影剧院的观众须知,等等,多用一些谦和的文字,少用一些令人生畏的字眼,不是于“五讲”“四美”新风的树立大有裨益吗?

它具有绝对的中国风格,只是文字仍觉凝重。另一篇选自琼,奥斯廷为《橡树岭人报》所写的专栏文字则要艺术得多:

不速之客

星期六是个闷热的日子,时晴时雨。这是打瞌睡的好日子。

像往常一样,我做《时报》的十字填字字谜,这是我的安眠药。我悠然自得进入睡眠状态,噢,太妙了!

卧室的门开着,一个声音飘了进来:“这是我母亲。她没有脱衣服,跟我来。”

“你怎么知道我没有脱衣服?”我心里问那个声音。表面上我没有问出声来。

导游的声音继续飘进来:“这是我的父亲。”没有从我说起,我打着鼾。

“这是我的母亲。”我的鼾声大了些。

“我父亲凌乱不堪。我母亲整洁雅致。”我的鼻息声与打鼾声齐发。

“那上面是什么?”另一个声音问。

“跟我来。这是我母亲的梳妆台。多么整洁。那几道玻璃门通向佛罗里达的房间。我母亲正在那里消磨时光。”

我转动舌头。我相信我不喜欢正在参观的方向。

“那是什么?”一个陌生的声音在问。

“那是我父母的浴室。我母亲拥有这一切东西……大约上千个瓶瓶罐罐……”

“出去!出去!”我喊道,“够了。”

“我正躺着思考问题,你随随便便在这里干什么?”

“我正带着他参观房子,他从来没有来过这儿。”我儿子说。

“出去,不要使劲关门。”我吼叫着。

当我飘回似睡非睡的状态时,我听到导游说:“现在我们将看到我姐妹的房间,如果我们能够进去的话。那就是,我们叫它‘猪圈’。你很快就会看到我这样说的理由。当心你的脚底下,跟着我……”

它通过轻松愉快的笔调、强烈的“我”感,写了一种家庭问题的自由批判。

风格来自努力。这一切的创造就是如此。有兴趣的读者还可以在诸如《她说了些什么?》等书中找到更多的启示。

萨菲尔告诉我们:“多才多艺就是一切:每个专栏新手必须用他的内行的知识来使读者耳目一新。”他应当了解些什么。而且,“一篇最成功的专栏文章就是能使读者在看到妙处时拍案叫绝”。这极重要的后面,萨菲尔再加上一句:聚焦要简洁,因为“写一点看法就是一篇专栏文章”,“如果试图把两种看法揉在一篇专栏文章中,实际上是告诉读者,那一天你不知写什么才好”。②

而澳大利亚的专家们则认为:“专栏作家的个性往往比他的写作方法更重要。”“必须要有一种个性和自身的连贯性。”③

文无定法,只要依着责任心与创新意识去做,相信会成功的。

三、短评

短评是一种篇幅小、内容单一、分析深入扼要、使用灵活的编辑部评论。

宜于采用短评的情形大体有:

(一)批评性新闻需要由短评呈示其分析姿态,彰明见解,积极地促成其警醒作用。

(二)方向性新闻需要短评推广或评判,使其在社会中的“定位”准确。

(三)倾向性新闻例如“贵族化学校现象”需要由短评划清是非}由直。

(四)对比性新闻需要由短评深化主张,倡扬新风,批评旧俗。而短评的写作要求则是:

1.论题范围小些,立论具体。

2.论述开门见山,不绕弯子。

3.抓取问题及时。

4.叙述艺术。

5.尽可能以报道为依托。

成功的短评能显示出这些特征。例如,当美国《哈泼斯》杂志发表《中国在发臭》的反华文章后,周尊南所发的短评《偏见在发臭》就十分典型地反映出上述特征。下面引述的另一篇短评文字也较典型,它的作者是青年******。

对于赵女士自杀的批评

社会上发生一件事,不要把它小看了。一件事的背后,都有重叠相生的原因。即如“人死”一件事,有两种解说。

一是生理的及物理的,“年老寿终”属于这一类。一是反生理的及反物理的,“夭殇”、“横死”属于这一类。赵女士的死,是自杀,是横死,是属于后一类。

一个人的自杀完全是由环境所决定。赵女士的本意,是求死的么?不是,是求生的。赵女士而竟求死了,是环境逼着她求死的。赵女士的环境是:(1)中国社会;(2)长沙南阳街赵宅一家人;(3)她所不愿意的夫家长沙柑子园卢宅一家人。这三件是三面铁网,可设想作三角的装置。赵女士在这三角形铁网当中,无论如何求生,没有生法。生的对面是死,于是乎赵女士死了。

假使这三件中有一件不是铁网,或铁网而是开放的,赵女士决不至死。(1)假使赵女士的父母不过于强迫,依从赵女士自由意志,赵女士决不会死的。(2)赵家父母以强迫从事,使赵女士能达其意于夫家,说明不从的原故;夫家亦竟从其意,尊崇她的个人自由,赵女士决不会死的。(3)父母及夫家虽都不能容其自由意志,假设社会上有一部很强烈的舆论为她的后援,另有新天地可容其逃亡栖存,认她的逃亡栖存为名誉的举动而非所谓不名誉,赵女士也决不会死的。

如今赵女士真死了,是三面铁网(社会、母家、夫家)坚重围着,求生不能,至于求死的。

去年日本东京发生一件伯爵夫人和汽车夫恋爱发泄后同自杀的事,东京新闻为之发刊号外,接着许多文人学者讨论这件事亘数月不止。昨目的事件,是个很大的事件。这种事背后,是婚姻制度的腐败,社会制度的黑暗。意想的不能独立,恋爱不能自由。吾人讨论各种学理,应该傍着活事件来讨论。昨日天籁先生和兼公先生已经作了引子,我特为继者发表一点意见,希望有讨论热心的人,对于这一个殉自由殉恋爱的女青年,从各种论点出发,替她呼一声“冤枉”。

它配合着1919年11月15日湖南《大公报》报道的长沙女子赵五贞,被迫嫁给比她大20多岁的古董商,在花轿中用刺刀自刎身亡一事,充分发挥了“傍着活事件来讨论”的特色。

四、编者按语

按语是常见的由编辑操作的写作形式,它针对稿件中的观点或材料直接发言,帮助读者权衡是非利弊,引导社会舆论。

按语分说明性按语和政论性按语。前者主要在于帮助读者理解新闻材料,说明有关情况,交代一些背景,介绍作者身份等。

例如:

征得张海迪同志的同意,本社摘发她的日记的一小部分,目的是帮助大家,特别是青少年,进一步认识张海迪同志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而政论性按语则要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事物的意义。

例如:

党中央领导同志最近表扬煤炭工业部思想政治工作起色比较大,认为关键是他们首先从领导干部抓起。许多煤矿负责干部动员自己倒流上井的子弟、亲属回到井下当采煤工、掘进工,从而带动了倒流上井的其他工人纷纷返回井下。这一事实再次表明,干部的模范行动对于扭转党风,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身教胜于言教,党风影响民风。干部的表率作用是最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按语依着位置之别,又有文前按语、文中按语和编后几种形态,它们大都要求简洁明快、文字精辟、灵活、轻便,来自新闻报道而高于报道。

五、述评

述评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特点。它既报道事实又有适度的分析,有述有评,边述边评。

述评有许多的表现类型。例如,它大致分为工作述评、形势述评、事件述评等类。

工作述评主要针对工作中的事件展开述议,例如《服务行业萎缩症亟待治理》、《实行厂长负责制只能进不能退》。

形势述评主要针对国内外形势而展开述评。例如,乔冠华的《条条道路通往柏林、罗马和东京》、李普曼的《无理主张不能解决朝鲜问题》、新华社记者所写的《风云变幻、紧张动荡的世界》等。

事件述评主要是评述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或带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实。例如李普曼根据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这个新闻事件完成《月亮的启示》一篇述评,梁厚甫所写的《黑格去职以后》都典型地反映了它的特征。

我们引述《无理主张不能解决朝鲜问题》一文作一示范:

统一朝鲜和撤退一切外国军队两事,是极少可能在一个受到限制的、仅由双方出席的会议中达成协议的,因为双方的条件是绝对的而且是不可协调的。我们不能迫使共产党同意李承晚来统一朝鲜,也不可能迫使共产党同意在李承晚的优势军队面前撤军。除非由李承晚来统一,否则我们是不会建议统一朝鲜的。我们也不会在那种可能限制李承晚对他的军队的主权的条件上撤军。除非有一种顺利的调停,否则双方所持的立场是不可能用谈判来取得协调的。

因此,我们面对着一个几乎肯定的僵局——不统一,不撤军,而李承晚叫嚣着要进行军事冒险;美国人民开始要问为什么不把孩子们送回来。随同这种情况出现的,将是一个有最大可能实现的前景,即:由于我们已经独立承担了政治会议的责任,所以如果政治会议失败的话,大部分的责难将是针对我们的。

六、艺术评论

新闻艺术评论是我们的社会亟待发展的事业。它们“试图概括出当代艺术的形势或批评的形势,甚而要从中得出审美风尚的预言。所有这类文章都带有新闻评论即兴式的缺点;它经常缺乏足够的历史的或美学的知识;可是它的无可比拟的优点却是专注于艺术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已为人类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也因此,在《六说文学批评》一书里,阿尔贝·蒂博代专门讨论了新闻记者的批评对于文化的贡献。他写道:“每日的批评针对的是还没有进行分类的现时的文学界,其作用是感觉现时,理解现时,帮助现时自我表达,而不是立即着手进行分类,也不是根据历史的观点校正自己的位置。”②艺术评论是独立的世界。

关于批评的原则,也有许多认真的意见。例如,《全能记者必备》一书的作者们写道:

1.在指出单独的树木之前,给读者一个树林的观念是很重要的。读者有兴趣了解在书籍、演奏或表演中能获得些什么。作品的风格什么样?它是煽情的、理智的、平静的还是狂暴的?它值得劳神费力吗?在哪方面有价值?

2.批评要抓住作品的逻辑线索并与其同类作比较。一部侦探小说或神话剧不应当与古典戏剧去比较。业余艺术家可以与其他业余艺术家一争短长,但不能用专业标准去衡量。公正地报道业余艺术家的表演,突出观众的反应一般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