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
21178200000053

第53章 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11)

农业开发建设取得明显的进展。首先,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七五”时期,中央和地方联合投资建立的农产品商品基地对促进种植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发挥了明显的积极作用。1989年,已发挥效益的170个商品粮基地县的粮食总产量,比1985年增长11%,平均每年递增2.7%。在1985年至1989年粮食增产总量中,商品基地县的增产量占近1/3。其次,“七五”时期,各大中城市围绕着“菜篮子”工程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建设“菜园子”,对菜农实行优惠政策和一定的财政补贴;建设规模大、商品率高的副食品基地,提高肉奶蛋的供给能力;做好市场供应工作,发挥国营蔬菜公司、供销合作社和个人销售多渠道的作用。1990年比1985年,大中城市蔬菜种植面积扩大了300多万亩,产量增加600多万吨,增加品种,细菜生产比重上升,肉奶蛋人均占有量有较大的提高。再次,对贫困地区的开发初见成效。“七五”时期,国家、地方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贫困地区贯彻变救济式的扶贫为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在国家必要的扶持下,增强贫困地区及贫困户的内在活力和自我发展、自力致富的能力。重点搞好三项工作:一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好开发项目,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充分利用本地优势;二是加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三是大力进行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实行科技扶贫。扶贫,还动员了社会力量、采取传播经验、经济协作、优势互补、互助互利的办法,推动先富带未富;还必须与计划生育结合起来,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经过这5年的努力,1990年与1985年相比,贫困县的农机总动力、机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和农村用电量都大幅度增加,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同期水平。大多数贫困地区人民温饱问题已解决,为90年代转入以脱贫致富为主要目标的扶贫开发阶段,争取到本世纪末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多数户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这是近年来农村一个重大的变化,这直接关系到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第一步,80年代基本实现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重大任务。此外,“七五”时期,国家着手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扩大人民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资源。1988年和1989年立项的20片开发区,到1990年已改造中低产田3929万亩,开垦宜农荒地622万亩,造林599万亩,改良草场193万亩。预计新增生产能力:粮食795万吨,棉花19.5万吨,油料39万吨,糖料43万吨,肉类26万吨,这对农业的稳步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七五”时期,科技兴农有了良好的开端,据测算:这五年间科技进步在农业增产中的用用约占30—40%。1987年以来,杂交水稻面积以每年扩大3000万亩的规模增加。在畜牧业生产方面,由于推广良种繁殖,进行科学饲养,疫病防治,使用配合饲料,使畜禽生产技术和生产总量有明显的提高。

农村物质装备水平和投入能力有所提高。“七五”时期,农村生产性固定资产持续增加,物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1990年末农村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达3886亿元,比1985年增长82.4%,平均每年增长12.8%。从实物看,199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854亿瓦特,比1985年增长36.5%;各种小型拖拉机698万台,增长82.6%;农用排灌动力机械706亿瓦特,增长22.7%;农用载重汽车62万辆,增长44.1%。农业生产中现代化投入量增加,1990年化肥施用量(折纯)达2607万吨,比1985年增长46.8%;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使用量均有增加。1990年农村用电量达835亿千瓦小时,比1985年增长63.9%。

农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农民生活无论在物质方面和文化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善。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0元,比1985年增长58%。广大农民在吃、穿、用、住等方面的消费水平有了明显的变化。1990年与1985年相比,食品人均支出,由183.33元增加到295.16元;衣着人均支出,由31.34元增加到45.06元;住房人均支出,由39.46元增加到69.23元;燃料人均支出,由18.16元增加到24.27元。随着收入增加,农民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用于文化娱乐用品的支出由1985年人均6.9元增加到1990年的12.1元,增长75%。“七五”时期,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有明显提高。农村的社会福利事业有进一步改善,1989年农村集体办敬老院29625个,比1985年增加6000余个,收养老人、孤儿、残疾人员26万多人。

工业、交通运输、邮电事业发展较快,重要工业产品在国际上的位次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形成了一批新的生产能力。

五年间的工业生产总值是年年上升的,平均每年增长13.1%,大大超过计划规定年均增长7.5%的目标,是继“一五”、“六五”之后,第三个高速增长的时期,实际上,1988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就已超额完成了“七五”计划。

五年间,轻重工业都有很大增长,均超过了计划要求,轻工业略快于重工业的发展。1990年全国轻工业总产值完成11799亿元,比1985年增长93.3%,平均每年递增14.1%,重工业总产值达12052亿元,比1985年增长77.4%,平均每年递增12.2%。列入“七五”计划的28种主要工业产品,有23种产品提前达到和超额完成了计划的要求。原煤、发电量、钢材、水泥、乙烯、化肥、电视机、卷烟、化纤、纱、布、纸、合成洗涤剂等重要产品,均已超额完成了计划规定的目标。汽车、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因为市场的制约,1990年控制了生产,原油、木材受资源限制,没有完成计划。与1985年相比,目前,我国的布、水泥产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位。煤、电视机等产品由第二位上升到第一位,发电量和化纤由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原油、化肥、钢、糖等产品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七五”时期,国家加强了交通运输、邮电的建设,延伸线路,改善基础设施,增强了运输能力。铁路复线增加13024公里,对缓解运输紧张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快了铁路电气化的步伐,1990以来,铁路电气化里程已达6941公里,比1985年增加2790公里。公路建设提高质量,1990年末,全国已有102.8万公里。其中一、二级以上公路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2.3%,提高为1990年的4.5%.现代化高速公路建设开始起步,从无到有,修建了上海至嘉定、广州至佛山、沈阳到大连等高速公路。到1990年末已有高速公路510多公里。水运设施逐步改善。邮电通讯能力大大增强,邮运汽车、长途业务电路、长途自动交换机量等设施均有大幅度增加,传真、用户电报、特快专递等新兴邮电业务成倍增长,同世界各国的通讯来往有了显著的进步,全国已有296个市县电话可直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七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19746亿元,比“六五”时期增加11748亿元,平均增长15%。“七五”期间建成投产基本建设大型项目532个,限额以上更新改造项目354个,新增固定资产共5412.62亿元。一批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大型企业建成投产,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这五年间,城市建设取得显著的进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六五”时期增长1倍,一大批与城市功能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供排水、煤气、天然气、热力、道路、环境卫生等设施相继建成使用。

财政工作在改革中发展。随着生产建设和社会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七五”时期,国家财政收入超额完成了计划指标。五年合计国家财政收入完成12822亿元,完成计划的107.5%,比计划超额收入899亿元。5年来,平均每年递增8.3%。经过改革,国家财政收入在结构上有了显著变化:以税收形式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平衡国家预算的主要手段;运用财政信用手段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内外债务的比重上升;地方财政稳步增长,为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积极开辟财源,一定程度上解决“六五”以来资金分散造成财政减收的影响。“七五”时期,在有限的财政资金内,坚持紧缩方针,调整了支出结构,保证重点建设、支持教育科技事业发展,5年合计,国家财政支出13921亿元,用于生产建设的支出7406亿元,占53.2%;用于社会发展支出3523亿元,占25.3%;用于政府经常性支出2992亿元,占21.5%。从总体来看,这种分配和使用情况基本上是正常的。

这5年来,由于经济效益差,对企业亏损补贴多;资金分散,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下降;财政支出包揽过多,摊子过大,控制不严、增长过快,超过财政承受能力;总的来说,国家建设规模和资金需求超过财力的承受能力,五年间连年出现赤字,总额达472亿元。因此,未能实现“七五”计划财政收支平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