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艰难的复兴:中国21世纪国际战略
21178500000025

第25章 欧美再工业化与中国产业发展战略上(1)

产业发展战略

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后期,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欧国家先后爆发了次贷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低迷和负增长。这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洲可能陷于一个5到10年的衰退期,日本有可能重新陷入一个新的“失去的20年”;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新兴国家,包括南亚和非洲的一些较低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则依然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欧美国家为了应对这种大格局的变化,开始抑制过去实施的“去工业化”的趋势,进行重大的战略型调整,实施“再工业化”,特别是重振制造业。而中国这样的出口过度依赖于欧美的国家,也不得不进行重大的调整,从过去的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向内需拉动转变,特别是内部消费需求拉动的发展战略。

从********产业的发展战略看,在对外经济联系方面,除了从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转向内需拉动的发展战略外,还需要调整的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方式来保证产业安全,提高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使中国逐渐从制造业大国转向成为制造业强国;通过技术工艺的改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节能减排,减轻中国发展对世界资源环境的需求和消耗的压力,为处理好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关系创造条件。

一、产业结构变动规律和欧美曾经的“去工业化”

产业结构,总体上,是指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之间的生产比例;下一层次是指各产业内部各行业的生产比例。有时往往将工业内部的结构,狭义地称之为产业结构。从组织上讲,产业结构指行业中N个企业的生产规模和销售额在市场中的集中度等状况。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后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过度“去工业化”,造成了物极必反的局面,所以从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开始,又不得不进行新的“再工业化”的调整。

(一)不能违背产业结构变动的客观趋势

从总的产业结构看,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各国农业增加值从占GDP比重的85%左右逐步下降为5%以下,甚至更低到1%左右;部分地区和国家制造业增加值从占GDP比重的5%左右上升到45%,甚至更高一些,然后再下降,最终稳定在25%左右;服务业增加值由占GDP比重的10%左右,最后上升为70%左右。中国改革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些地区将农业发展作为本地区的产业重点。如普遍能看到要求农民不要外出,安心种粮;“打造农业强省、强区、强县”的文件、讲话和导向。实际上,农业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弱势产业。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看,其创造财富比例和就业容量长期是下降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地的发展意识和战略才明确到了无工不富的工业化方面。

从制造业内部结构一般变动趋势看,一是同农业关系密切的以轻工业为中心的消费工业发展阶段:表现为以纺织、农产品加工、卷烟、酿造等行业为主;二是重化工业发展阶段:主要是基础和装备工业,能源、钢铁、机械制造、化工等行业主导;三是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以及大规模制造业发展阶段,生产从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到洗衣机、电视机、冰箱、空调、汽车的所有产品;四是工业内部信息化、集约化发展阶段:表现为信息化、智能化、自动流水线化、技术密集型、节能环保型等产业主导,出现了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及其设备、精密仪器制造、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及其设备、航空、航天、核工业、清洁型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产业。

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有其变动规律:首先是传统服务业,包括商业、旅店、餐饮和交通运输业发展阶段;其次是现代服务业,包括房地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阶段;再次是公共社会服务业,包括工商服务业、法律服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社区服务业等发展阶段;最后是信息化阶段,包括工业服务、科技服务、物联网、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产业发展阶段。

而从产业组织结构来看,产业向三个方面变动,即需要规模化经营的,集中度逐步提高,在钢铁、汽车、烟草等行业中,生产和销售额逐步向越来越少的企业集中,国际关系中,出现了跨国公司;需要个性化、小范围和灵活经营的中小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如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链的产业配套环节;从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以及范围经济及横向配套来看,产业链延长,产业集群出现。

需要指出的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是一种规模、集中和聚集经济的产业。工业化初所谓的“乡村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一村一品,这种分散的工业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土地资源浪费、基础设施投入大且不经济、污染分散并无法集中和规模化处理,产业发展无分工协作、信息不对称灵敏等聚集效应问题。而且,在体制上,村村、乡镇和各区县都有开发区,出现投入分散,重复建设的现象,从而形成工业发展的散乱小污格局。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发展,这些问题已为绝大多数地区所认识到,因此,提出了产业要进工业园区的正确战略和决策。

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密切相关。服务业生存和发展的两个必要条件是:(1)在服务业企业服务销售形成需求的半径和范围内,有足够的、有效的需求,使其销售的服务产品能获得合适的销售收入,来消化其成本,并取得合理的利润;(2)收入水平低会使一些本来可以社会化的服务被家庭内部劳动所替代,并且对休闲旅游文化等消费的支付能力也较低;而收入高,则反之。因此,收入越低的区域,服务业越不发达,收入越高的区域,服务业越发达。实际上,无论是中国的数据,还是全世界的数据都证明了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高度相关。但是,对于这一点,许多领导和政府在意识上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有的讲话、文件中甚至存在“在农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提法,这在经济学上是极其错误的。实践中,在人口很少、收入水平相对比城镇低、家务劳动机会成本不高的自然村,也根本不可能大力发展服务业。

(二)欧美“去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影响

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在发展方面形成了这样的意识:即,发达国家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应当以知识——技术专利、文化产品等赚取利益,以商标和市场网络赚取利益;以金融业资本运营赚取利益,从而形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分工。发达国家出口技术和高端服务,发展中国家出口中低端的制造业产品;把工业发展的污染更多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发展中国家发展制造业,消耗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获得便宜的消费品。这样,既可以减轻发达国家的体力劳动强度,又可使发达国家的资源可持续利用,还可以改善发达国家的生态和环境。

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最主要的是指制造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处于后工业化社会时代,许多国家对其产业结构有意无意进行了“去工业化”的调整。其过程是:(1)制造业在50到70年代向东亚的一波转移后,制造业又向亚洲的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移,制造业出现空心化;(2)由资本和劳动双密集型的制造业,逐步转向技术资本密集型;(3)以金融业为主的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4)跨国公司快速发展,成了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组织方式,形成发达国家—次发达国家—高发展中国家—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同等级的产业分工链;(5)企业集中度提高,大规模化,跨国公司化,每千人口中小企业数量下降。

而从全球来看,世界各国工业化先后的不同,以及产业的梯次转移,形成全球产业的分工协作和贸易结构。

传统的全球分工模式:国际分工在不同产业间进行,(1)发展中国家主要生产资源类初级产品,发达国家主要生产制成品;(2)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打火机、纺织品等;发达国家形成了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即所说的垂直分工;(3)由于地价和环保标准上升,发达国家主要是低污染和占地少的制造业,而普通钢铁业、造船业等则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化,一是国际分工在产业内形成,分工体现在产业的不同环节、不同价值链上,如产业内技术研发和营销集中在发达国家,而产品制造则主要在发展中国家。二是国际分工在产品内形成,分工体现在产品生产的不同工序和不同价值链上。对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或零部件的不同技术进行专门研发、设计和生产。技术含量高的工序、附加值高的零部件一般由发达国家来完成,发展中国家承担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初级零部件生产,或者是只承担最后加工装配的工序,而主要部件依靠进口。即所谓的水平分工。

从国际分工形成的贸易结构来看,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低端制造品(纺织品等)、零配件和中间制造产品(如汽车轮胎等),出口耗能型产品(如普通钢铁)以及石油等资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和设计、专利和品牌,出口高技术产品(如空客)和精密仪器产品(如照相机等)。

如美国,其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者的比例,从1965年最高值的28%下降至1994年的16%。在日本,其制造业劳动力比重的最高值是27%(1973年,比美国迟8年),到1994年则下降到23%。在欧盟15个国家中,制造业劳动力比重的最高值是30%(1970年),到1994年则迅速地下降到20%。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服务业所占的劳动比重均在上升。美国服务业中的就业人数占劳动者总数的比重,从1960年的56%上升至1994年的73%。从1960年开始,其他发达国家均呈现相同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