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诚信与道德
21183000000021

第21章 诚信道德与人生幸福(1)

道德与人生

每次谈到人生都感到一种沉重,人生于世,长于斯,人的生命比之于宇宙,比之于星辰,是何等的卑微,无异于蚍蜉比之于大树。时间、空间,无极、无边,人就在宇宙的漩涡中空灵地飘摇。太阳依旧从东方升起,日月星辰从来不会为任何人停驻,曾经沧海,如今丘墟,行走是时间永远不变的旋律。潮起潮涌,日出日落,原来人如此的渺小,不过是世上匆匆一过客。人的一生如果要用历史来丈量或许只是某个平凡的瞬间,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无论在台上如何辉煌,或是在地上何等堕落,死亡必定在某个未知的转角等待我们。造物主的刻意安排不禁让我们像曹操一样苦叹一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既然生命诚可贵,如果人生长在世上只是为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只是为了行尸走肉,那么生命就失去了意义。那我们该用怎样的躬行才能诠释生命的意义,成就生命的绿洲?帕斯卡尔在《思想论》中说:“人不过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考”。会思考的人生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学会了思考我们就懂得明辨是非善恶,学会看清真假美丑,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于是,我们懂得了人生于世上,不仅要遵守各种各样受法律强制执行的金科律例,还需要信行一定的道德准则。或许道德带有一定的自觉倾向,即使你不遵守也不会受入狱鞭杖之行。可是一个缺乏道德的人生必然是一个黑白的人生,没有道德相伴的人生,从未为国分忧,从未为民谋福,只是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地上霜”,这样的生命是不值得庆贺的,也是不值得度过的。只有拥有了道德的人生才是一个充实的人生。由此观之,我们的人生决不可摈弃道德,人一生的最高追求应是道德,止于至善,上善若水。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的孔子作为万圣师表,他用他的一生践行道德,并且也言传身教了无数修身行道的准则。“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君子者,至于仁,行于礼,发于心,践于善,道德是君子一生追求的目标。“物格而后知至,知之而后意诚,已成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儒家思想中一贯强调的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道德追求。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人生道德准则方面给予了我们大量的参考,其中论语作为孔子对弟子讲学的语录,多次提到了道德之重要性和为人者该如何践行道德。如《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孔子用他的一生教化世人要追求道德,行善积德,同时也用自己的一生去亲行道德之仁。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孟子》中说人有四心:恻隐之心孔,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此四心可解释为道德上的准则,即要求我们要保住清白洁操,关注苍生疾苦,极尽孝道礼仪,辨清是非善恶。另外,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我们要舍生取义,成就生命的道德殿堂。人生的最初道德是良知,人生的最高道德则是为家国利益奉献小我利益。孔孟教导我们:人生存于世上,只有把生命赋予道德,博爱容人,“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拒绝乌流浊众,坚持君子之举,生命才会充满灵动,才富有意义。

自古以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践行道德,舍利取义,舍小家为大家,抛头颅洒热血。屈子投江,王安石被贬,苏武牧羊,杜甫颠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目观“山河破碎风飘絮”,夜来“铁马冰河入梦来”。古代先贤用他们的青春热血去谱写一曲人生高歌,去履行人性大义。可能他们没有那些受尽统治者恩宠的王侯将相的珠光宝气,可是他们的人性光辉载入史册,万世流芳。当年文天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正是“身世浮沉雨打萍”。面对敌国的万钟利诱,生死威逼,依旧保持凛然大义,奋笔疾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昔时英雄踪影早已无处可觅,只剩荒冢一堆,杂草四处,可是,在人们心中,他们永远存活,永垂不朽,他们用生命成就了人性道德,他们让自己的人生熠熠生辉。人的一生不过白驹过隙,岁月无声消逝,所有的一切终将殊途同归。我们可以给予这个世界的只是有一分光就发一分热,就是在遵守法律规范的前提下,履行道德要求,除了赡养双亲,抚育儿女外,还应该以天下为己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尽己所能奉献一生,尽瘁为民,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人类发展。没有道德的人只是一个沉默的羔羊,没有道德的人生无异于过眼浮云、驿外清风,只有贯注了道德的人生才拥有了存在的意义,人的生命也才富有了价值。

岁月如歌,庭前花开花落,世上人聚人散,生命依旧如此匆匆,谁为谁青梅煮酒,谁为谁梅子雨冷,又是谁为谁披尽金戈铁马誓死赴黄沙。看到了初升的太阳,看到了落日的余晖,于是一天过去了;看到了初升的太阳,看不到落日的余晖,于是一辈子过去了。人生苦短,可是丈量生命质量的从来都不是长度,而是深度。当我们把生命赋予道德的含义,肩负道德的职责时,我们才能挖掘生命的深度,我们的生命才会拥有不一样的体验,我们才能活出自己的价值。背上道德的行囊,然后去远方追逐你生命中的理想吧,要相信,下一个转角的风景一定很美,要知道,在日暮殆尽之时,你将会收获一个美丽的黄昏。

道德与幸福

什么是幸福?这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这里主要从伦理学范畴来考察。如果按照人们现在达成的比较理性的、具有比较完整意义的共识,对幸福的概念应当作如下的表述:所谓幸福,是“人们在社会的一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感受或意识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和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

在这个定义里,至少有几点需要注意:

一是幸福首先是个体的一种“内心满足”,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幸福的价值意义,不仅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意图,重要的是某种意图得以实践之后的感受。

二是幸福的发生是建立在个体对幸福的预期的基础上的,在某种幸福感发生之前,是因为他心中有预定的目标和理想。只是这种目标和理想的实现或接近才引发了幸福的感受。

三是幸福关涉的实质内容包括物质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两个方面。当然,物质生活的幸福与精神生活的幸福是否始终需要保持强烈的一致性,二者可不可以背离,是需要具体探讨的。即精神生活的幸福可不可以建立在物质生活的不幸福基础之上?仅有物质生活的幸福,但同时遭受着精神生活的不幸福,这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幸福?历史上,确实引发了许多的思考。

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人们不可能按图索骥般地按照如上所述的幸福涵义去追求对幸福的把握,人们没有这样的耐心。显然,人们对幸福的认识与把握很早就出现了,由此所形成的幸福观也是精彩纷呈的。

在西方伦理学史上,最早对幸福做理论上探讨的是古希腊思想家梭伦。他认为幸福不是由财富决定的,还需要有德行。梭伦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幸福不是单纯的物质生活领域的幸福感,还需要与社会道德伦理要求相符合。而道德伦理上的满足更在精神领域,所以,幸福应当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

在中国伦理学史上,对幸福的理解与把握,一如中国哲学思想的思维传统,重在人们的情感与感受,缺少理论上的逻辑推理与严密的体系。幸福的涵义主要表现为个体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它可能是物质生活上的,也可能是精神生活上的;可能有明确的伦理道德指向,也可能自始至终就没有伦理道德的思考。

如《尚书·洪范》中提出幸福的5个方面的内容:“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终命。”这样的幸福,你能说没有物质上满足,没有精神上的感受,没有道德的考量吗?所以,中国人的感觉向来是很直接、很周全的。

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是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的。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是建立在物质决定论基础上的,认为人们对幸福的看法,既与他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理解分不开,也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条件决定的。共产主义道德学说中的幸福观与以往其他的幸福观存在本质的区别:

一是强调个体幸福与集体幸福的对立统一。集体幸福内含着个体幸福,个人幸福的实现依赖一定的社会条件;

二是坚持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辩证统一。物质生活的幸福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但离开精神生活的幸福,一切幸福就失去了保障;

三是注重幸福与道德的有机统一。幸福是在道德的生活实践中实现的,背离道德的生活实践,产生不了真正的幸福。

这里思考的重点是幸福与道德的关系。从逻辑思维上看,道德与幸福的关联有4种可能的情况:一是道德与幸福完全一致;二是道德与幸福毫无关联;三是道德高于幸福,幸福成为道德的偶然性附属物;四是幸福高于道德,道德成为谋取幸福的工具之一。

如果说道德的深层含意,就是遵道守德。那么,其浅层含意,就是规范人类的行为,使之沿袭正确的准则,以互利性为基础,或者是以利他性为基点,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在利他性前提基础上的所作所为,其实,也是给自己奠定了未来幸福的基础。这是从这个角度讲,换一个角度讲,遵守道德也是获取幸福的必要条件。

理解了《道德经》、《易经》、《论语》的含义以后,感触最深的就是——德是万福之源!然而,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在哪里?世俗中有许多人认为金钱能给人带来幸福,所以穷其一生都在拼命地追求金钱。在生活中使尽了损人利己的手段,却始终都与金钱无缘,一生都在贫困潦倒中挣扎;也有许多人通过投机取巧、欺诈隐瞒等不正当的手段得到了金钱,但是却无法摆脱生老病死、天理良心的折磨,金钱在给人带来了短暂的快乐之后也给人带来了无尽的是非与烦恼,它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幸福。由此看来,即使拥有了物质财富,也并不意味着就拥有快乐与幸福。

其实,人的幸福与物质财富无关,却与人的道德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五千年辉煌的传统文化都与道德有关,中华文化就是道德文化,道德修养才是做人的根本。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其各自的文化都是建立在道德之上。“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和“道”字组成一个整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

孔子的儒家思想提出了“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所言“仁者”,意即道德高尚之士。“寿”则有两层含意:其一是指人的实际寿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谓之寿”。也就是说,有些人他们的实际寿命也许并不很长,但他们的业绩和英名却可以传之久远,其寿可以远超过常人。道家的老子则主张“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个在物欲上贪得无厌的人,必然会得陇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损人利己,自己也会终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负担过重损害健康而与幸福和快乐无缘。老子的经典著作以《道德经》命名,可见道德也是道家思想的精华。

人世间的大善莫过于修德。能保持心性善良的人,必能得到大家的帮助和信赖,必能遇难成祥,德是万福之源。而德行不好的人,必遭大家唾弃,遇到困难也没有人帮助,必会郁闷而终。自古以来,道德一体,修道就是修德,修德就是修道。只有大德之士才能拥有大智慧,大智慧是对宇宙真理的认识和把握,没有大德,永远不可能达到大智,这是人的思想境界所决定的。

对于人来讲,最可怕的莫过于心灵成为顽石,一颗只能听懂私欲召唤的心,乃是万恶之源。因此,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职业道德的学习,要重视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教育我们的孩子重视自己的内心体验,重视精神的愉悦,重视自身道德的修养。人的幸福与道德的关系是理论和实践领域中的古老问题,其核心在于如何解决道德与人的幸福的不一致问题,尤其是二者之间的冲突,即德福冲突问题。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公正问题,是一个应该按照德行分配或享有幸福的问题。

综观先哲们的论述及基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得出幸福的涵义:幸福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历史环境中,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对一生具有重要意义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依照需要、欲望、目的的类型,把幸福划分为物质幸福、社会幸福、精神幸福、利己幸福、利他幸福、过程幸福、结果幸福等。

幸福不是一种天赋的观念,也不是人们的意识和情感所固有的,其观念来源于社会生活,实现条件是由社会的经济关系所提供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要使社会安定,秩序正常,除法制手段外,还有道德手段,从古今中外道德的发展变化中得出伦理学界较为接受的道德定义: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善恶是非的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道德规范和德性是道德的两种基本形式。人的幸福与道德的关系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