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奇妙的鱼类世界
21185200000011

第11章 中国濒危鱼类(1)

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无止境索取和破坏,地球生态环境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其中就包括了水域环境。生活在水中的鱼儿们,就是水域环境被破坏的最直接受害者,目前中国鱼类中有很多已经濒临灭绝,环境改善和保护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鳇,又称东亚鳇鱼、鳇鱼、牛鱼(古名),属鲟形目鲟科鳇属。

鳇鱼鱼体粗长呈圆锥形,头、尾尖细;头略呈三角形,吻长而较尖锐;口下位,宽大,呈新月形;口的前方有2对触须,内侧一对较向前;眼睛小,距吻端近;左右鳃膜相互连结;身上有5行纵列的菱形骨板,上有尖锐而微弯的刺。

鳇鱼鱼体皮肤粗糙无鳞。体形较大,在其体的背部正中,从头后直至尾鳍前方有10~16个背骨板。左右侧骨板各为32~46个,从鳃孔上角后面直至尾鳍基部;腹侧骨板各为8~12个,自胸鳍基部直至腹鳍基部;背鳍位置远在体后方。鳇鱼的尾鳍为歪形尾,上叶长而尖;体表为黑青色,两侧为黄色,腹面呈灰白色,背骨板为黄色,侧骨板为黄褐色。

鳇主要生活在江河的中下层区域,常年栖居于淡水,不作长距离洄游;喜生活在江岔等水流较缓慢或者是急流漩涡处的砾粒质和砾质水底,常分散活动。风大和涨水时游动异常活跃,常见有翻滚跃动的现象。

鳇鱼性成熟需16年以上,体长1.6~2米时,才能达到性成熟开始繁殖。鳇鱼产卵期为5~7月份,水温为15~17℃,产卵在水流平稳、水深2~3米的砂质江段处,卵粘着在砂砾上。其怀卵量依鱼体大小而不同,一般为40万~300万粒,卵巢重量多为17~38千克左右,大型个体的卵巢可重达75千克。

鳇的食量相当大,它的肥育期正值大马哈鱼溯河而上,因此它常窜入鱼群中捕食大马哈鱼。有人曾解剖一尾250千克重的鳇鱼,发现其胃内食物竟有15千克之多。

鳇鱼是我国黑龙江省的特产鱼类之一,资源比较丰富。年龄以22~40龄的个体为主。

鳇鱼肉味鲜美,无刺,为上等水产佳品。鱼卵经盐渍成为“鳇鱼籽”,与鲟鱼的鱼籽都可制成国际市场上抢手的名菜“黑鱼籽酱”。

但是根据资料显示,到19世纪末,黑龙江的鲟和鳇的资源几乎尚未开发利用,自然存在的种群数量较大;从20世纪开始,一经开发就立刻出现了捕捞过度的问题,致使鳇鱼资源遭受破坏,产量急剧下降。由于鳇鱼本种个体大,性成熟年龄迟,加上幼稚鱼期成活率非常低,补充群体数量小,恢复期缓慢。目前鳇鱼种群资源由于滥捕亲、幼鱼而处于易危状态。鳇不仅是我国黑龙江流域特有的大型鱼类,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在学术研究上也具有重大的意义,需要我们的大力保护。

雷氏七鳃鳗

雷氏七鳃鳗,俗称溪七鳃鳗、八目鳗、七星子鱼。隶属圆口纲七鳃鳗目七鳃鳗科七鳃鳗属。

雷氏七鳃鳗全体近圆筒形,尾部侧扁,体长可达60厘米以上。其头的两侧各有7个分离的鳃孔,与眼排成一直行,形成8个像眼的点,故通称八目鳗。它的鼻孔为单个,位于头背面两眼的中间,后方有一白色皮斑。头前腹面有漏斗状吸盘,张开时呈圆形,周缘皱皮上有许多细软的乳状突起。

雷氏七鳃鳗的嘴巴在漏斗底部,口两侧有黄色角质齿,口内有肉质舌形活塞,其上也有角质齿;****位于躯干与尾部交界处,****前有一泌尿生殖突。雷氏七鳃鳗的皮肤柔软而光滑,没有鳞片,侧线不发达;没有偶鳍;背鳍两个,后面的背鳍与尾鳍相连,鳍条软而细密。通常背呈青色带绿,腹部则为灰白色略带淡黄。

雷氏七鳃鳗在幼体时期会栖息于海中,长成后会游至淡水河流中产卵,为洄游性鱼类。常以吸盘吸附于其他鱼体上,吸食其血肉。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之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松花江等河流中。

雷氏七鳃鳗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最原始的群体,也是研究脊索动物向脊椎动物演化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从形态来说,雷氏七鳃鳗与日本七鳃鳗相似,但两个背鳍较高,并紧密相连,为小体型,体长16厘米即可产卵繁殖,是常年生活在淡水中的种类。基本分布在石岩电站、江西电站的下水口,年产400~5000千克,产量极少。

雷氏七鳃鳗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A。在日本,七鳃鳗被誉为滋补强身的营养佳品,盐制成干品可作为治疗夜盲症的良药。在我国,一般不将其作食用,民间常用它医治歪嘴症等。

中华鲟

中华鲟,又叫鲟鱼、鳇鲟、黄鲟、鳇鱼、鲟鲨、着甲、腊子、覃龙等,属硬骨鱼类鲟形目,是生长于我国长江流域的濒危鱼类。

中华鲟身体长梭形,吻部犁状,基部宽厚,吻端尖,略向上翘;口下位,成一横列,口的前方长有短须;眼细小,眼后头部两侧各有一个新月形喷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尾鳍为歪形尾,上叶特别发达。中华鲟鱼,属世界27种鲟鱼之冠,它个体硕大,形态威武,长可达4米多,体重逾千斤。

中华鲟的生理结构十分特殊,既有古老软脊鱼的特征,又有现代诸多硬骨鱼类的特征。它形近鲨鱼,鳞片呈大形骨板状;鱼头为尖状,口在颌下。从中华鲟的身上可以寻找到某些生物进化的痕迹,因此古生物学家称其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

中华鲟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远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代,我国劳动人民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3亿年前的早三叠纪,一直延续至今,生活于我国长江流域,成为了长江水域的特有物种,堪称长江瑰宝。

中华鲟是一种海栖性的洄游鱼类。每年的9~11月间,它们由海口溯长江而上,到金沙江至屏山一带进行繁殖。孵出的幼仔会在江中生长一段时间再洄游到长江口育肥。每年的秋季,当中华鲟溯江生殖洄游时,在各江段都可捕到较大数量的中华鲟,故有“长江鱼王”之称。

成体的中华鲟体大且重,雄体一般重68~106千克,雌体则可达130~250千克。据称,目前人们发现的最重的中华鲟竟达500千克。

中华鲟产卵量相对较大,一条雌鲟一次可产百万粒鱼籽。但这并不能使其种群在数量上占有优势。由于长江水流较急,再加上其他各种敌害的侵袭,导致最后能完全“成年”的中华鲟少之又少。

实际上,中华鲟的高产卵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生殖适应的结果。凡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幼子损失大的种类,下子则多;反之,则少。

中华鲟个体庞大,属杂食鱼类。通常情况下只以浮游生物、植物碎屑为主食,偶尔吞食小鱼、小虾。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中华鲟捕捞过多,加之其繁殖率低、成熟期长(10年左右),致使中华鲟种群数量已日趋减少。

为使这种我国特有的生物“活化石”免遭灭顶之灾,我国已把中华鲟列为重要鱼类保护对象。不过,有些具体问题仍有待解决。譬如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后,切断了中华鲟生殖洄游的通道,以致那些大腹便便的雌鲟,被阻于坝下丧身。据悉,有关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和放流工作已试验成功。如若通过具体实践使中华鲟能在淡水中定居并繁衍后代,那将更有现实意义了。

胭脂鱼

胭脂鱼,俗称火烧鳊、红鱼、血排、粉排、黄排、木叶盘、紫鳊、燕雀鱼。属鲤形目亚口鱼科胭脂鱼属。

胭脂鱼的鱼体侧扁,背部在背鳍起点处特别隆起;吻钝圆;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厚,富肉质,上唇与吻皮形成一深沟;下唇向外翻出形成一肉褶,上下唇具有许多细小的乳突;下咽骨呈镰刀状,下咽齿单行,数目很多,排列呈梳状,末端呈钩状。

胭脂鱼的背鳍无硬刺,基部很长,延伸至臀鳍基部后上方;臀鳍短,尾柄细长,尾鳍叉形;鳞大,侧线完全。

胭脂鱼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体形变化较大。幼鱼期当体长为1.6~2.2厘米时,体形呈细长状,体长约为体高的4.7倍;稍大后,鱼体的体高增大,体长约为体高的2.5倍;当到了成鱼期其体长约为58.4~98.0厘米时,体长约为体高的3.4倍,此时期体高增长速度开始变得缓慢。

胭脂鱼的体色也会随着个体大小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胭脂鱼的幼鱼阶段,鱼体呈深褐色,且体侧各有3条黑色横条纹,背鳍、臀鳍上叶灰白色,下叶下缘灰黑色;成熟个体体侧多为淡红、黄褐或暗褐色,从吻端至尾基有一条胭脂红色的宽纵带,背鳍、尾鳍均呈淡红色。

胭脂鱼的幼、成鱼不仅形态不同,生态习性也不相同。胭脂鱼的鱼苗和幼鱼阶段常喜群集于水流较缓的砾石之间生活,多在水体上层活动,游动缓慢;半长成的鱼则习惯于栖息在湖泊和江的中下游,水体中下层,活动迟缓;成鱼多生活于江河上游,水体的中下层,行动矫健。

胭脂鱼主要分布在长江、金沙江等地,食料则以无脊椎动物和昆虫幼虫为主,它们也吃水底的有机物质,还常在水底砾石上吸食附着的硅藻及植物碎片。

新疆大头鱼

新疆大头鱼,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扁吻鱼属。又叫大头鱼、扁吻鱼、虎鱼等。目前在中国濒危野生动物红皮书鱼类部分中,属一级保护动物。

新疆大头鱼体长约为80~94厘米,体重12~14千克,最大体重可达50~60千克。

新疆大头鱼的头部在整个身体中所占比例较大;吻部扁平,呈楔形;嘴巴宽大,口裂呈斜状;下颌略微突出于上颌之前,前端较厚,其边缘没有角质;在两侧口角处,有一对短小的须,其末端不超过眼球后缘的下方;眼睛为椭圆形,位于头的侧上方,靠近于吻的端部。

新疆大头鱼的身体表面覆有细细的鳞片,胸部裸露无鳞,腹部的鳞片埋藏于皮下,臀部的鳞片行列的前端接近或到达腹鳍的基部;背鳍有很强的硬刺,其后侧具有细细的锯齿,鳍的起点到吻端的距离大于到尾鳍基部的距离;腹鳍的起点位于背鳍起点的下方或稍后方;尾鳍呈分叉形。

新疆大头鱼的鱼体体背呈青灰色,腹部为银白色,每个鳍均呈浅橙红色,体表有很多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

新疆大头鱼是我国的特产鱼类,也是世界裂腹鱼中的珍贵物种。在3亿年前的地球上,就已经出现了新疆大头鱼的身影,所以其不仅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新疆大头鱼仅分布于包括新疆南部喀什、莎车、阿瓦提、焉耆、乌拉斯台、若羌、克孜河和博斯腾湖等的我国的塔里木水系中,目前已经在原来最大产地博斯腾湖绝迹。

令新疆大头鱼成为濒危物种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人为的破坏是最大的原因。在20世纪,人们因为新疆大头鱼的经济价值而不加节制地捕杀,致使新疆大头鱼群数量日渐稀少。现在,新疆大头鱼仅分布于阿克苏河下游的艾西曼湖群、车尔臣河的喀依拉克湖和渭干河水的拜城县孜尔水库等地。

此外,1968~1970年,由于进行了大规模的所谓“北鱼南调”行动,使该地鱼类的群落组成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些新增的群落种类中,还包含了食肉鱼类赤鲈等凶猛的鱼类。这就使种群间的斗争日趋激烈,使新疆大头鱼在生存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乌苏里白鲑

乌苏里白鲑,俗称白鱼、大眼白、雅巴沙、兔子鱼。属鲑形目鲑科白鲑属。

乌苏里白鲑体长,呈椭圆形,略侧扁,体高大于头长,头较小;吻短,口裂小;上颌骨宽大,后端游离,末端达眼球中部下方;眼睛没有眼睑,上下颌、犁骨、腭骨和舌上均无齿;各鳍均小,尾鳍分叉较深;具有很小的脂鳍。

乌苏里白鲑的体表鳞片较大,侧线平直,侧线鳞为86~92个,尾柄较短;鱼体背部呈灰绿色,体侧和腹部呈银白色;背鳍、脂鳍和尾鳍稍带浅黄色,胸鳍、腹鳍和臀鳍则为灰黄色。

乌苏里白鲑为北方冷水性陆封型鱼种,喜栖息于水质清澈、砂砾或砾底质、水温较低的平原区河流或山涧溪流中,或藏在大江深水处。

乌苏里白鲑主要产于黑龙江省的乌苏里江,其次是黑龙江、松花江和兴凯湖等水域,嫩江数量较少;国外除俄罗斯黑龙江水系外,库页岛也有分布。

由于乌苏里白鲑的主要产区位于中俄两国的界河,且对界河的生产未加限制导致渔民过度捕捞,尤其是中俄两国渔民大量捕捞体重100~200克的幼鱼,直接影响了乌苏里江白鲑资源的正常补充;另外,乌苏里江白鲑生活水域环境的污染,也影响了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近年来,大个体高龄的乌苏里白鲑已极为少见。

黑龙江茴鱼

黑龙江茴鱼,俗称红鳞鱼、鱼华、斑鳟子、海罗茨。属鲑形目茴鱼科。

黑龙江茴鱼体长而侧扁,尾柄发达;吻钝且短;口端位,上下颌等长,口裂倾斜;上颌游离,末端可达到眼正中的垂直线下方;上下颌各有一列细齿,舌上没有牙齿。

黑龙江茴鱼的鳞细小;侧线鳞约80~98个,侧线平直;背鳍长且高大,背缘圆凸,呈旗状;脂鳍小,位于臀鳍起点之后上方;雌体的背鳍、臀鳍较雄体为大。

黑龙江茴鱼的背部和体侧呈紫灰色,体侧散生有许多黑褐色小斑点;生殖时色彩明显,成鱼体侧有许多大的红色斑点,各鳍呈赤紫色。黑龙江茴鱼背鳍上有2条由赤褐色斑点形成的纹带,幼鱼体侧除斑点外,还有数条暗色横斑,随着生长而消失。

黑龙江茴鱼属于冷水性鱼类,为北冷温带一种典型的山涧溪流栖居的鱼类。它们的游动范围较小,常年不进入大江和湖泊。每年的夏季,它们常生活在支流的上游,喜欢在水草繁茂、昆虫众多、水色澄清、水流较急的河川中停留;冬天的时候,黑龙江茴鱼会在山溪深水处越冬,越冬期间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