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台湾,你一定要去
21188600000003

第3章 台湾是一个多元的社会

台湾是一个多元的社会

台湾的多元文化让我应接不暇,有太多的欣喜,也有些许的困惑;台湾的人文历史、社会百态更是带我穿梭于无限的遐想空间。

初识台湾

寓外农田,作物已经换了三季。看到人们收了花生,换种黄豆,现在又在田中为过冬的水稻补苗,我不由感叹,光阴如梭。

然而,我还是摸不清台湾的命脉。我不明白为什么台湾民众多数不守交通规则,却少有车祸发生。他们约会不准时,上起班来倒分秒必争。台湾经济不景气,全岛的非营利机构数量和义工人数逐年增加。台湾的女人做到了几乎是政界最高的职位,侍奉公婆的责任,还是要落在长媳们的肩上。我在台湾开车,经常被人迫不及待地超过,公交车上却发现许多年轻人即使被挤得站立不稳,那个专供老幼病残孕的“博爱座”,却一直空着。

我在天主教堂屋檐上,望见龙凤呈祥。在传统的中国式祖坟上,看到庄严的“十字架”。在荷兰人建造的赤坎楼上,缅怀郑成功的伟绩。在台南孔庙前,观赏现代摇滚音乐。我感叹日本人设计的大型水库,以及它对台湾农业发展的持续贡献。惊奇于台湾土著民族的音乐舞蹈作为节目,是最先表演给驻台美军的。

小镇超市中,美国来的英语老师,热心向我介绍台湾的点心糖果。垦丁海滩上,芬兰籍的传教士,频频向我抒发对台湾的深情。我和菲律宾女佣一起上街;与泰国工人在公园愉快聊天;菜市场上认大陆新娘为老乡;追着自称为台湾女婿的意大利人,询问他学习闽南语的心得。此君认为闽南语中保留有许多古汉语的成分,是妙趣横生的语言,再说作为台湾女婿,要全身心融进台湾社会,也要过好闽南语这一关。

时下台湾正在提倡保护城乡老街运动,可这些老街大都是日式房屋,是在日治时期由日本殖民者强迫台湾商人建造的。台北建起了世界上第二高的101大楼,忘记在兰屿岛的台湾土著民族早年因惧怕台风和地震,而把房子半埋到地下。我在台湾买东西时,感慨商家服务优良,从不担心上当受骗,却听店主告知,大陆的假币,却是由“台湾骗子”印刷运入的。我在台南市中心,抱怨脏乱吵闹,沿路开车十分钟后,通过台南科技园区,不得不赞赏这里洁净的摩登大楼,宽广的棕榈大道……

台南和高雄之间有着壮观的黄金海岸,游人却是寥寥无几。整个台湾岛海岸线极长,会游泳的人数却极少。追溯下来,是因为38年的军事戒严。由于要防御从海上来的大陆“蛙人”,台湾民众被剥夺了在海滩游玩的自由。于是乎,勇敢的人们便选择了在高速公路上飙车冒险,单行线、隧洞里、铁道旁、盘山道,超车的人们大显身手,勇往直前。

台湾的学校课程是美国式的,放学后的补习班是中国式的,苦坏了台湾下一代。台湾男生按规定要服两年的兵役,摸爬滚打,好不容易复员后找到了工作,他们的女朋友却在饱尝自由后,认定婚姻是束缚女性的枷锁。于是,男人们只好引进岛外新娘,从大陆、越南、菲律宾等地的女子,一直到东欧金发碧眼的姑娘。

多元文化

台湾的年轻人留日回来,一着急就要剖腹自杀;留美回来,能把《独立宣言》倒背如流;留英回来,翩翩一副君子风度;留德回来,一丝不苟、咬文嚼字。可所有留过洋的人加起来,却对付不了台湾本土的槟榔文化。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对槟榔禁种、禁卖、禁吃。后来国民党解禁,台湾嚼槟榔的人,便在近30年间突飞猛进,增长了30倍。山坡上的果树茶园被槟榔树代替,大街小巷“槟榔西施”风景这边独好。长得漂亮苗条的高中女生,穿得清清凉凉卖槟榔,轻易可以挣到支付大学毕业所需学费的工资,她们感激的是男士们热爱槟榔,嚼槟榔落得黑牙、红嘴也在所不惜。要知道嚼槟榔是台湾土著民族的风俗习惯,如今由于加了大麻叶、红灰、白灰等最新吃法,上瘾的人们更加不可收拾。

在台湾,无论是镇、乡、寮(liáo)、巷,都拥有自己的地方庙宇。那神,可以是玉皇、妈祖、关公、八仙、龙王、土地公……神可以不同,信仰是一样的,属于我们中国的广义道教。于是这神庙,便起到了联系众乡亲的纽带作用。每一座神庙,都有自己的委员会,由庙民选举,义务奉献。清晨,人们聚在庙前打太极,或者跳当地流行的元吉舞。周末,各种社区活动,便在这公共场地上热闹举行。初一、十五大家欢聚一堂烧香拜神。不论喜事丧事,庙中的神灵,必会参与。我们全家曾被一阵敲锣打鼓、鞭炮震天的场面所震动,原来是新庙落成,所有其他庙宇的神灵一起出动迎接,大街游行,人神齐贺,载歌载舞,庆祝活动整整持续了一个星期。农历新年,我在电视上看到台南县的全体政府官员,在县长的带领下,向神灵祭拜,先茶再果后饭菜,一盘又一盘地跪送,最后端来的是一大碗鸡汤。我不由感叹:都做到玉皇大帝了,还需要人间的鸡汤?

台湾三步一庙,五步一神,连我的小儿子都能分出寺庙之别。庙建得花里胡哨,寺造得庄严肃穆。我以前从不知道修佛还会有这么多的层次和等级,更闹不懂台湾艺人出落成佛家法师,小和尚一转眼就变成歌星的事理。但我还是非常欣赏佛教普度天下众生的宏愿。在花莲,由台湾本省的证严法师所创建的慈济功德会,不仅在30年间创办了医院、医学院、中学、护校、大学,而且还把慈善事业从台湾本土一直做到了南洋、南非。在高雄,江苏生人的星云大师于1991年成立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现在五大洲有170多个分会。他还多次回访大陆,以佛教之光,先行两岸和睦。

可是,台湾修行向善的人再多,也堵不住赌博淫秽吸毒之风。我现在才知道大陆的洗头、陪唱等诸多现象都来自台湾。台湾的非法妓女也由穷人家的女儿,到台湾土著民族的女儿,现在移到了大陆人家的女儿身上了。台湾有一种最便宜的青菜叫“大陆妹”,于是所有的大陆新娘便拥有了这个名称。我理解台湾太小太挤,包容外来人不容易,所以我深深同情在台湾的大陆姐妹们。在大陆的一些台商趾高气扬“包二奶”的同时,“大陆妹”们正在台湾忍气吞声地相夫教子。我想不管她们来台湾的原因是什么,只要她们能够坚持下去,她们就是勇敢的人,因为生下了台湾儿女,她们就是他们的母亲。

诚然,台湾的最宝贵之处,在于中华传统还在这里发扬光大。台湾在上世纪60年代,颁布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纲要》,明文规定既重视保护古迹,更开始兴建中国古典式新建筑。在此期间,许多日治时遗留的神社均被清除,并被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忠烈祠所取代。还有,台湾把孔子生日定为教师节。

认同与接纳

最终帮我理解台湾是一个多元混杂社会的,是一位周末在店里给父母帮忙的大学生。当我询问他的族群认同时,他的回答震动了我:“外公是大陆山东来的小兵,外婆是台湾土著民族,奶奶是闽南人,爷爷是客家人,爷爷不会闽南语,最喜欢唱的是日本歌。而我呢?我以后台大电工系毕业后,便去美国留学,而且争取留在那里。我要走出这个小岛,做一个世界公民。”

台湾真的和大陆不一样,她的移民、被殖民、被强权统治的历史,严重影响了台湾民众对自己的认同和定位。但是,我还是感受到,不管社会多么混乱,不论政客如何权欲熏心,台湾的专业人士,万分的敬业。这就是这个社会的希望。关于台湾的前途,我把希望寄托在了处于中间派的年轻人身上。他们没有上一代的悲情心理,他们逐渐把西方民众的理性精神学了过来,他们更珍惜自己的切身利益,他们已经不再虚伪和浮夸。我相信这样的年轻人,他们会把台湾逐渐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美丽的宝岛。

台湾的多元混杂,启于狭隘和偏见,终于包容和豁达。海岛风俗闭塞,海洋文化开阔。新的、旧的、先进的、落后的、本土的、外来的、感性的、理性的、科学的、宗教的、道德的、法制的、寻常的、特异的……一个人需要有多大的胸怀,才能容纳这所有的一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