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消费心理学
21189100000014

第14章 消费者的一般心理过程(8)

按照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计划性,可分为:1、具体性计划购买:在进店之前已经决定了所要购买的具体产品与品牌,并且按计划进行了购买。2、一般性计划购买:进店之前已经决定购买的某类产品,如蔬菜,但没有决定具体品牌或品种。3、替代:在进入商店之前,已经决定好要购买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至于要买何种产品及品牌则并不清楚。4、非计划购买:购物者在进店之前没有计划,但购买了该商品。

因此,与购买目的性相关的冲动性购买行为成为研究者经常探讨的课题。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特点包括:

消费者受到外界刺激而引发的购买冲动;

是非计划的,事先没有购买目的的,突发和自发的,但却是一种出自于本身可以选择的自由意志,并非不得已的购买行为;

是非故意的、立即的和没有反省而粗心大意的;

是情感的反应,是暂时失控,忽略购买的后果进行的冲动性购买;

具有强烈的感觉想要立即购买,而缺乏深思熟虑。

强迫性购买是冲动性购买的一种特例,即因为上瘾而造成消费者被迫地重复性购买行为,如吸毒行为。

冲动性购买行为不仅发生在传统的店辅购物场所,也适用于无店辅购物方式,比如电视购物或网上购物。

营销刺激(例如POP广告、产品陈列、促销策略等)、个体冲动性特质(价值观、自我控制能力、人口统计变量等)及情境变量(例如购买当时的财务状况、时间压力、心情状态等)此三种因素中的一种或多种交互作用,会形成消费冲动性。从营销因素上看,广告、优惠卷、折扣与冲动性购买有正相关关系。徐怡盈(2000)的研究指出,对于冲动性购买产品,使用竞争者的售价为参考价格及促销广告,产生的购买意愿显著高于使用制造商的建议零售价。从情境变量上看,当购物时同行的人数较少,对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评估倾向正面,消费者较易去从事冲动性购买行为;消费者的购物时间较多,没有时间的压力时,不易引发冲动性购买行为;使用信用卡更易引发冲动性购买行为。而在面对相同的促销活动与沟通情境下,有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比较冲动,原因就在于其个人内在的冲动性特质高。冲动型的消费者,相对于谨慎型的消费者而言,较能够享受购物行为本身的乐趣,也较容易产生冲动性购买,其个性特点包括易受诱惑、享乐、喜欢花钱、奢侈浪费、情绪冲动等。而低冲动特质者的个性特点包括:深思熟虑、有远见、有责任感、有条不紊、理性、有计划、能自我克制、谨慎节制等。当高冲动者与低冲动者面对营销刺激会有不同反应,例如,当采用不同形式进行捆绑价格促销时,高冲动性购买者在面对免费赠送和共同定价时,比起分别定价,会有较冲动的购买行为;而低冲动性购买者会谨慎计算每件商品上自己的获利,免费赠送和分别定价更易引起他们的冲动性购买。

(二)坚持性

有目的的行为并不都是意志行为。只有同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相联系的行为才是意志行为,而无须任何主观努力的目的性行为也不是意志行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并不是一帆风顺、唾手可为的,往往会遇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困难和干扰,如经济条件与商品价格的矛盾、对商品的主观要求与客观现实的矛盾、购买动机的冲突等等,这就需要意志做保证,从而克服主观上的思想干扰或外部条件造成的障碍,促使自己采取行动以实现购买目的。意志过程就起着这种调节消费者心理状态和行为的作用,它一方面推动达到预期目的所必需的情绪和行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制止与购买目的相矛盾的认识、情绪和行动,如通过意志努力排除紧张不安的情绪,改变踌躇不前的行为等。

一般来讲,消费者意志努力的强弱主要是以克服困难的大小作为衡量标准的。遇到的阻力越大,障碍越多,而行动越坚决,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则体现的意志力量就越大;反之,则意志努力就小,例如,冲动型购买的商品大多数是一些价格不太昂贵、又经常购买的日用消费品,消费者的参与水平一般较低,意志努力较小,积极的感情反应就容易引起直接购买行为。应当指出的是,在困难面前退让是意志薄弱的表现,而在困难面前冲动也是意志薄弱的表现。例如,发生营销冲突时,如果营业员缺乏自制力,感情冲动,就会激化矛盾,造成不良后果。

有研究(王利萍,2011)表明,由于信用卡可透支性以及使用的便捷性,都使得消费者的自我控制能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且,消费者对信用卡的数字感知和社会性认知都会增加冲动性购买的发生率。数字感知是指用信用卡消费时模糊了对金钱、数字的概念,导致我们对支出的不敏感,不像现金消费时对自己花了多少钱有那么明确的认识。社会性认知主要是指认为信用卡消费很时髦、认为信用卡消费有档次、认为信用卡消费有面子、认为信用卡消费是一种新时尚、认为信用卡消费更新潮。在信用卡消费的过程中,由于无需支付现金,甚至可以透支消费,使得消费者在购物时无需担心现金不够的问题与尴尬,可以尽情享受购物时的愉快,“轻轻一刷”便可以搞定的心态更使得消费者认为信用卡消费时自己会更有面子。这些心理因素都会导致消费者自制力减弱而产生冲动性购买。

二、消费者意志过程的两个阶段

消费者的意志活动一般体现在两个阶段,即作出购买决定阶段和实施购买决定阶段。在不同的情况下,消费者意志过程的复杂程度和努力大小都有所不同。比如,购买价值小、有购买习惯的日常生活用品,决定购买后很快就容易采取购买行动;而复杂的意志过程,在有了购买意向到实施购买活动之间,往往还有一个准备阶段,而且,在实施购买时还需要较大的意志努力,才能下决心购买,如对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购买。

(一)作出购买决定阶段

包括购买动机的取舍、购买目的的确定、购买方式的选择和购买计划的制定等。对这些问题的决策,消费者要根据自己对各种主、客观条件的认识,权衡利弊得失,分清轻重缓急,从而作出取舍和选择,而这些都需要意志努力作保证。在这个阶段,消费者主要是克服动机间的冲突,克服由于知识经验的有限而在选择商品或购买方式上的困难,及时作出购买决定。这一阶段主要是内部的心理活动。

(二)执行购买决定阶段

这是根据既定的购买目的购买商品,把主体意识变为现实的购买行动的阶段。它体现为人的意志行动。有些时候,在执行购买决定时要作出比前一阶段更大的意志努力,才能最终实现购买。在这个阶段,不仅要克服外界条件上的障碍,还会出现新的动机冲突和内部困难,比如,营业员的服务态度差,可选购的商品少,家庭成员反对,对商品产生了新的认识,商品的某些方面仍同自己原有的愿望有差距,购买动机的冲突再度出现,甚至对自己已作出的购买决定又感到怀疑和动摇等等。这时,消费者的意志品质,即体现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四个方面的意志特点,对保证其购买活动的顺利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消费者也可能根据情况的变化,放弃原来确定的购买目的和行动计划,或重新确立、修正购买目的和行动计划。在必要时当机立断采取新的决定,也是良好意志品质的表现。一意孤行、顽固执拗、主观独断、易受暗示、优柔寡断、草率抉择、知难而退、冲动随意等,则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密切联系、彼此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交替地进行着的。一方面,意志过程有赖于认识过程,但又能促进认识过程的发展变化。消费者缺乏对商品的认识,在作出购买决定时就可能盲目草率,执行购买决定时又会犹豫不决;同时,消费者的意志努力又可以推动消费者进行积极的认识活动,使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另一方面,意志过程有赖于情感过程,又能调节情感过程的发展和变化。消费者积极的情绪状况可以鼓舞消费者的意志行动,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妨碍购买目的的确定和执行;同时,意志过程又可以控制和调节情绪,使情绪服从于现实的要求,排除消极情绪的干扰,从而保证顺利地完成购买活动。另外,对商品的情感过程也是在认识过程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对商品的认识和了解,就不会产生与其需要满足与否相应的情绪状态;同时,情感过程也影响认识过程的进行。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这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构成了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心理过程,左右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