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生成机理及控制路径研究
21190600000011

第11章 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的生成机理(1)

第一节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缺陷

近年来的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践充分表明,金融支持己经成为继政府财税支持之后,推动“三农”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第二动力”。但是,长期以来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不完善抑制了农村金融的深化和发展,从而加大了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的形成。下面,我们将分别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及效率三个方面分别对1978年以来农村金融发展的缺陷状况进行剖析,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农村金融市场的风险。

4.1.1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缺陷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存在区域性特征,准确地估算我国农村金融支持的规模可能十分困难。宋宏谋2002运用正规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之和表示我国农村金融支持的规模。他认为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四个部分。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培育一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而有些机构的统计资料数据并未公开,如果继续沿用他的研究方法,势必会使研究结果偏小。此外,目前衡量金融发展规模的指标主要有戈氏和麦氏两种方法。麦氏方法强调广义货币量(M2)与名义GDP之比,而戈氏方法则采用金融资产总量与名义GDP之比。同时,国内学者王毅2002的研究结果表明货币化比重指标(M2/GDP)不能准确地衡量中国的金融深化程度,因此为了更为精确地计算出当前金融发展的规模水平,本文将借鉴戈氏统计方法进行描述,即分别计算出1978-2007年全国、城镇和农村的金融发展规模。它们各自的计算方法分别为,农村金融相关率=(农村存款+农村贷款)118/(农业总产值+乡镇企业增加值);全国金融相关率=(金融机构存款+金融机构贷款)/全国GDP;城镇金融相关率=(城镇金融机构存款+城镇金融机构贷款)/城镇总产值。

1、全国金融相关率。从计算的结果来看,全国金融相关率基本保持逐步递增的态势。1978年,全国金融相关率为82%,1981年以后全国金融相关率就已经超出了100%,1992年上升至185%,尽管1993年以后有所下降,但是只是维持了3年,2010年继续上升并达到最大值298%,从2004年后一直都保持在260%以上。

2、城镇金融相关率。相对而言,历年来的城镇金融相关率都是最高的。1978年,城镇金融相关率为120%,1990年为250%,2010年达到最大值415%,是1978年的3倍多,自2005年后基本上维持在360%以上。

3、农村金融相关率。总体上看,我国农村金融支持的规模不断壮大,农村金融相关率也逐渐在提高。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因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1978-1992年一直保持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后的3年略有下降,到了1995年以后基本上维持逐年增加的态势。然而,与历年城镇及全国金融相关比率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程度的差距,并且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差距有种逐渐扩大的趋势。

4.1.2农村金融发展结构的缺陷

伴随着戈德史密斯提出“比例论”框架的金融结构论之后,国内学者也纷纷采用不同的方法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的研究之中。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农村金融结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着眼于农村金融部门的组织结构和金融市场的微观结构,如谢玉梅2007、黎翠梅和武蔷薇2010等;二是探讨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结构的关系,如姚耀军2004、贾立和王红明2010等。实际上,金融机构资金的流转主要由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组成,而资产和负债又主要体现在存款和贷款上,因此,本文将从另外一个视角进行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结构问题。这里,笔者采用存款与贷款的比例这一指标进行描述各自金融结构水平,即农村金融结构=(农村存款/农村贷款)×100%;城镇金融结构=(城镇存款/城镇贷款)×100%。

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农村金融结构的数据均大大高于城镇的金融结构数据,其中差距最大的是1979年(397.6%)。从理论上讲,一个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差距过大说明了该金融机构的资金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与运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就是农村金融结构不够稳定,也就是说农村存贷款差距过大,资金供求缺口过宽。从均衡的角度来看,相对于城镇和全国而言,农村金融结构失衡的状况更为严重,造成了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更多的闲置,这可能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资金短缺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建立合理的农村金融结构,是形成高效、安全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必由之路。

4.1.3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缺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金融运行机制、金融深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改进,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理论界渐渐对“金融是一种社会性资源”的认识己达成一定的共识。作为一种资源,金融效率的高低即可以由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来反映。实际上,金融效率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宏观指标,在实践中很难使用统一指标准确地进行定量分析。因此,在实证研究中很多学者试图从不同角度将这个不易度量的指标分解为一系列可度量的“效率”指标的综合(如武志,2010123;王婷,2010124)。

与此同时,在农村金融效率的研究中,王志强、孙刚2003运用储蓄与贷款之比表示,刘旦2007用农村存款余额与金融机构对农业和乡镇企业的贷款余额之比来衡量,吴言林、陈崇2010采用农村金融资产总额占GDP的比值表示。受上述学者的启发,本文选取了乡镇企业贷款占农村贷款的比重作为农村金融效率指标,将工业贷款额与商业贷款额之和在全国短期总贷款中的比重作为全国金融效率的指标128。计算结果显示,1978-1995年间,农村金融效率是先保持不断上升,后又略微下降,而全国金融效率指标却在不断下降。尽管如此,两者的差距还是一直存在(仅1990和1994年除外),其中,1978年差距最大(52.6%),全国金融效率指标是农村的近3倍;1996-2010年间,两者的金融效率都在逐步提升,相比较前一阶段时间而言,这12年中两者的差距有所下降(最大的是1996年30.4%),这可能也是农村资金发展不足引起了国家政策部门高度重视的原因。因此,笔者认为,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支农资金的加大投入,农村金融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相对于全国整体金融效率而言,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第二节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主要风险

4.2.1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主要是指因经济前景(包括国内外宏观经济与政策)的不确定性,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在从事正常的信贷活动时,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或者经济体都不能够独立而存在,农村微型金融机构也毫不例外地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政策导向等方面的影响。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不连续性,有可能导致这些新型金融机构不能连续、持续和健康经营,从而有可能因此形成不良贷款,进而导致风险产生。

4.2.2市场风险

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是指因利率、汇率、气候、农业收成、城乡非均衡发展等的变动而导致未预料到的潜在损失的风险。因此,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自然灾害风险以及商品风险等。众所周知,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加之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大,而农户还款是以农产品收益为基础的,使得涉农贷款风险较大。

4.2.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方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威胁农村微型金融机构乃至整个农村金融系统稳健性的最大因素。在现实中,因呆账、坏账过多而引起银行倒闭的案例比比皆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多家银行倒闭原因就是因为发生了********。

4.2.4操作风险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正式定义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按照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大小,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分为七类:(1)内部欺诈。有机构内部人员参与的诈骗、盗用资产、违犯法律以及公司的规章制度的行为。(2)外部欺诈。第三方的诈骗、盗用资产、违犯法律的行为。(3)雇用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由于不履行合同,或者不符合劳动健康、安全法规所引起的赔偿要求。(4)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有意或无意造成的无法满足某一顾客的特定需求,或者是由于产品的性质、设计问题造成的失误。(5)有形资产的损失。由于灾难性事件或其他事件引起的有形资产的损坏或损失。(6)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例如,软件或者硬件错误、通信问题以及设备老化。(7)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例如,交易失败、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失败、交易数据输入错误、不完备的法律文件、未经批准访问客户账户,以及卖方纠纷等129。

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广大员工的整体素质不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员工的文化水平还停留在初、高中阶段,尤其是基层信用社员工的文化素质更是如此。另外多数基层农信社员工的组织纪律性不强,业务水平低下,从而加大了这些机构的操作风险。

4.2.5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农村微型金融机构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应付到期的资金偿还需求和未能满足客户的贷款需求或其他即付的现金需求,而使其自身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相比,形成的原因更加复杂和广泛,通常被视为一种综合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的产生除了因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计划可能不完善之外,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领域的管理缺陷同样会导致其流动性不足,甚至引发风险扩散,造成整个金融系统出现流动性困难。

4.2.6政策性风险

政策性风险主要是指由于自身发展政策失误或经营政策的局限性而导致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面临的损失可能性。这种风险主要来自金融机构发展目标缺乏整体兼容性或相互矛盾,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存在缺陷。此外,本文将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规模小、获利能力不强作为经营政策的局限性可能会引发风险的一个因素。

第三节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的外部生成机理

以上分析了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六大风险,从外部生成机理角度来看,主要包括经济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其中,演绎成经济风险的原因我们选取了财政支农资金不足和城乡金融市场的分割这两个指标;市场风险的机理主要为农业总产值增长缓慢和农民收入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两个方面;导致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有农村贫困人口依然严峻和农村居民文化水平不高。

4.3.1财政支农资金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年的财政用于农业资金总额也在不断增加。1978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总额为150.66亿元,1990年国家财政支农总额为307.84亿元,是1978年的2.04倍,2005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总额为2450.31亿元,是1978年的16.3倍。2006年财政资金按照“三个高于”要求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按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2006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达到3172.97亿元,比上年净增加722.66亿元,是1978年的21.1倍。

尽管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额的增长幅度较大,但与我国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相比,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1978年财政用于农业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3.43%,1980年下降为12.20%,1990年下降至9.98%,2006年进一步下降到7.85%。同时,从国家财政用于农业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来看130,1990-2003年间有9年国家财政支农总支出增长速度是低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速度的,其中1999年因基本建设中国债数量的减少导致了支农支出出现了负增长(-6.0%)。另外,从这些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总支出为14.32%,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为16.64%,也没有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速度快。因此,相对于财政经常性收入而言,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增长速度仍然不足,其稳定性也缺乏保障。

同时,从地方财政支农情况来看,也存在许多的不合理现象。据审计署对全国50个县2001-2002年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的审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地区财政支农资金不到位以及被挤占挪用情况非常突出:一是40个县级虚增支农投入、配套资金不到位等5.35亿元,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额的10.8%。二是相关部门批复项目和拨付资金不及时,造成资金年终大量结转,名义上的“支农投入”实际并未到位。其中,46个县2001年、2002年财政支农资金结转分别为3.45亿元、5.74亿元,占当年应投入资金的15%、18%。三是50个县挤占挪用财政支农资金4.95亿元,主要用于平衡财政预算、弥补经费、建房、买车等,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额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