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生成机理及控制路径研究
21190600000007

第7章 微型金融与金融风险的一般理论(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认为,尽管农村金融市场可能存在的市场缺陷要求政府和提供贷款的机构介入其中,但必须认识到,任何形式的介入,如果要能够有效地克服由于市场缺陷所带来的问题,都必须要求具有完善的体制结构。因此,对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市场的非市场要素介入,首先应该关注改革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排除阻碍农村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障碍。这包括消除获得政府优惠贷款方面的垄断局面,随着逐步取消补贴而越来越使优惠贷款集中面向小农户,以及放开利率后使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完全补偿成本。尽管外部资金对于改革金融机构并帮助其起步是必需的,但政府和提供贷款的单位所提供的资金首先应用于机构建设的目的,这包括培训管理人员、监督人员和贷款人员,以及建立完善的会计、审计和管理信息系统。

斯蒂格利茨对不完全市场、信息不对称(比如借款人和放贷人之间)问题的研究成果,对金融研究有着较大的影响,并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斯蒂格利茨主张政府干预,其隐含观点是,市场上的不完全信息问题作为“市场缺陷”可以用政府干预来解决。从知识论角度看,存在着一个悖论:政府相对于市场而言,存在着一种特点,即善于运用为众人所共知的全局知识(global know-ledge)而不善于运用分散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局部知识。用较多的政府干预来解决不完全信息问题,往往可能是以政府之所短替代市场之所长。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政策建议有:①金融市场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低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的稳定。②在金融市场发育到一定程度之前,相比利率自由化,更应当注意将实际存款利率保持在正数范围内,同时抑制存款利率的增长,若因此而产生信用分配和过度信用需求问题,可由政府在不损害金融机构储蓄动员动机的同时从外部提供资金。③为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应给予其一定的特殊政策,如限制新参与者等保护措施。④在不损害银行最基本利益的范围内,政策性金融(面向特定部门的低息融资)是有效的。⑤为确保贷款的回收,融资与实物买卖(肥料、作物等)相结合的方法是有效的。⑥为改善信息的非对称性,利用担保融资、使用权担保以及互助储金会等办法是有效的。⑦为避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不完全信息而导致的贷款回收率低下问题,可以利用借款人连保小组以及组织借款人互助合作形式。政府应该鼓励这种农民组织的形成。⑧非正规金融市场一般效率较低,可以通过政府的适当介入来加以改善。

2.3.4局部知识论

与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相对应,针对农村金融市场中局部知识的大量存在,许多学者运用哈耶克的局部知识(Local Knowledge)进行阐述农村金融领域中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不应是政府干预的理由,恰恰可以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加以解决。因为竞争有助于减少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别于不完全竞争市场论,局部知识论(Local Knowledge Paradigm)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从知识论角度出发,解决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完全问题。

哈耶克强调竞争是一种发现过程(Hayek,1968,1969)。也就是说,竞争是一种发现信息、减少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的过程。哈耶克的局部知识论是指存在着许多分散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局部知识,只有通过知识的分工才能充分利用,而竞争有助于发现这些知识,促进知识分工,从而增进合作(Hayek,1937,1945,1948)。据此,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现场交易(包括现场金融交易)应该最能发现和利用局部知识,减少信息不对称。

冯兴元等(2004)进一步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中局部知识论的意蕴:

(1)农村金融供给者应该贴近存在局部知识的具体的人和地方,满足当地的金融服务需求,从中获取回报。

(2)农村金融组织或者活动的多样性可以导致更多金融工具的创新,使市场逼近或者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信息不完全可以通过促进竞争(比如促进机构多样性)得以缓解。

(3)农村分散的局部知识的最佳利用者,是那些着眼于贴近农村经济主体的合作金融机构、非正式金融、地方中小型商业金融机构、小额信贷机构等,他们应该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这些金融组织机构(或活动)竞争的存在,对于农村金融体系的效率以及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至关重要。相应的农村金融市场,就是农村竞争性金融市场。

(4)自下而上建立的农村金融机构或组织,就地就近在农户和其他金融服务需求者身边,利用局部知识作出决策者最能实现金融效率。自上而下建立的组织相对而言没有这一优势。

(5)由于政府不如市场主体本身更能因地制宜地发现和利用分散的局部知识,相对于商业金融、合作金融、非正式金融来说,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直接参与供给作用应该是辅助性的,政府补贴信贷的作用也一样。

(6)政府可在提供授能环境(enabling environment),建立与维持市场秩序框架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一方面体现在金融监管当局对正式金融机构的监管,另外一方面体现在对非正式金融的某种最低必要程度的监管。非正式金融市场行为具有交易成本低、信息对称、能够充分利用地方局部知识等特点,一般具有较高的效率,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农村合会可能在有会员或者会首违约时出现倒会浪潮,这就需要某种最低程度的运作秩序框架。

(7)局部知识论也意味着金融监管当局在监管方面也存在不完全信息问题,这说明,金融监管当局监管需要与社会监管(包括存款人监管)和所有人监管相结合。后两者在利用局部知识方面往往有着优势。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或者金融活动的信息披露要求是必需的,其实质是强制要求把所要求的那部分局部知识转化为全局知识、准全局知识或共享知识,从而为其实施监管创造条件。

(8)应鼓励金融服务供给者和需求者自发的贷款安全制度创新,这些创新往往可以成为对监管的部分替代。比如,为避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不完全信息,而导致的贷款回收率低下的问题,可鼓励组建借款人连带保证小组以及组织借款人互助合作。又如,为了防范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可鼓励同类金融机构(如信用社)之间建立互助性保险基金。这里隐含的是一些自治性相互监控安排,其理念在于首先应利用局部知识的载体本身来监控、分散风险。

最后,冯兴元等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可以通过引入金融组织或活动多样化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实现农村竞争性金融秩序,建设竞争性的金融市场。在竞争性金融市场的边际之外,也就是在竞争性金融市场不能发挥作用之处,政策融资工具(补贴、参与担保、金融租赁、促进小额信贷的商业化和财务上的可持续性等)可以发挥辅助性的作用。

第四节金融风险理论

2.4.1金融脆弱性理论

现代金融脆弱性理论研究源于1982年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Hyman P Minsky)提出的“金融脆弱性假说”。金融脆弱性(Financial Fragility)通常是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具体可分为银行体系内在脆弱性与金融市场内在脆弱性。从银行方面来看,金融脆弱性主要表现为其盈利能力的下降、流动性较弱、管理不善、内部控制的缺陷等。从金融部门来看,下列指标可以反映:(1)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比例失调;(2)巨额经常项目逆差;(3)预算赤字大;(4)资本流动的组成中,短期资本比例过高;(5)汇率定值过高,(6)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7)通货膨胀率在10个月内的平均水平高于平均历史水平8%以上;(8)M2对官方储备比率连续12个月的上升后急速下降;(9)高利率89。

金融脆弱性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经济学家主要从信息不对称、资产价格波动及金融自由化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1、信息不对称与金融脆弱性。1961年斯蒂格利茨的《信息经济学》论文,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理论界的完全信息基本假设,强调信息的不完全性,并首次将信息问题引入到经济学领域。他们认为,现实的世界信息是不完全的,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劣势的地位。事实上,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人们进行经济决策时不可能了解所有相关信息,更不可能准确地预见未来,这就决定了人们从事任何经济活动都会面临风险。作为从事信贷的金融业,对贷款者的所有信息,诸如贷款者的相关信息、贷款用途、信用等级等。其次,偶然性事件的发生和过度借贷也会导致高风险。

2、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脆弱性。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资产价格会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具体表现为价格上涨或者下跌。当资产价格处于上涨阶段时,投机资金会增加,从而进一步推动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上升,远远高出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最终导致泡沫经济的不利局面。这种周而复始的状态当实体经济无法支持高涨的资产价格时,任何细微的诱因就会使市场崩溃,泡沫破裂,金融机构倒闭,酿成经济危机。Fisher1933是第一个研究金融市场波动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学者,他从美国大萧条的教训出发,认为大萧条是金融市场运行失常的结果,同时出现负债过度和通货紧缩是金融市场产生大动荡的根本原因,这一学说被称为“负债-通货紧缩理论”。

3、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麦金农(Mckinnon)和肖(Shaw)在1973年分别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和“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理论。在麦金农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肖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他们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分别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这两个不同角度,全面论证了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他们主张,要改革金融制度,减少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增强国内的筹资功能以改变对外资的过度依赖,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之市场化,从而使利率能反映资金供求,汇率能反映外汇供求,促进国内储蓄率的提高,最终达到抑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毋庸置疑,金融自由化的推进过程中同时也会加深金融业本身的风险,尤其需要内在经济制度的保证。滑冬玲2006通过对制度、初始条件、结构改革、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自由化关系的实证研究,认为制度是转轨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绩效的关键因素。而傅铭深、米运生2010的研究也表明,金融自由化会产生负产出效应。负产出是基本的风险源,来自于金融、实际部门的任何冲击以及制度与政策失灵,都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2.4.2金融危机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牙买加体系建立之后,如何有效地防范、控制与治理金融危机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仅上世纪90年代全球就爆发了三次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1997年7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危机发生的频繁性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已严重影响了一国乃至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金融风险形成、积累和转化为金融危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这个转变过程,也就是相关的经济状态从均衡转向失衡的过程。同时,从金融系统出现紊乱到经济全面衰退存在一系列的过程与环节,所有这些过程和环节的集合即为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1、国内传导机制。金融危机的国内传导主要表现为由货币危机向资本市场危机和银行业危机,进而向全面的金融危机演变的过程。更精确地讲,就是一国货币的大幅度贬值会引起银行系统收支状况的恶化,与此同时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企业的亏损将直接引起股市崩溃。简单而言,我们可将这一传导过程表示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资本市场危机→全面金融危机。

2、国际传导机制。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开始对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进行深入地研究。如Gerlach和Smetz、Bordo、Masson等都为此作出了贡献。从他们的研究成果来看,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危机传导的波及效应。当一个国家发生危机时,同时也恶化了另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基础,从而导致另一个国家也发生危机。我们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波及效应就可以感觉到,在泰国金融系统发生混乱不久,新加坡、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即刻就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危机传导的季风效应。即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动必然会对许多发展中国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发达国家依然处于主导地位。正如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认为,始于发达国家的大范围的资本流动性收缩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3)危机传导的贸易效应。当一国发生危机通常会导致本国货币贬值,必然使该国出口竞争力增强,对其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导致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赤字增加,经济情况恶化,此时称为“贸易伙伴型传导”。另外还有一种是“竞争型传导”,即竞争中的两国的出口产品竞争于同一个市场,其中一国所遭受的货币危机使该国货币大幅度贬值,从而降低了对方的出口竞争力,并导致其宏观经济恶化,从而引发投机者对另一国货币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