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经济创新发展
21190900000032

第32章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城市经济创新发展(4)

(2)经营城市、城镇的政策。经营城市、城镇首要的是经营城市、城镇发展用地,即制定相应政策以规范和实行城市、城镇发展用地的统一征用和经营。经营城市、城镇的政策主要包括:根据城市、城镇发展规划由土地储备中心预征用地,并根据城市、城镇规划在二级市场招标拍卖或挂牌出卖,积极快速筹措城市、城镇建设巨额资本;减免城市、城镇土地储备中心土地经营赢利的有关地方税费,快速积累经营城市、城镇所需资本;减半上缴行业(如城市治污费)统筹费用;对城市、城镇拥挤性公共物品实行现代企业的资本运营体制,并给予一定时间减半征收有关地方税费;规范地方政府行政、执法行为,全方面实施城市、城镇创新发展良好环境的政策。

(3)建设淮安城市的扶持政策。淮安城市是发挥苏北“三角”型快速交通束城市经济带空间结构优势的至关重要的区位“关节点”,是苏北腹地的中心城市,其快速发展应列为江苏省“重点城市发展”规划予以政策扶持。一是支持淮安城市“中心极化,择优发展”规划的实施政策,着力扶持淮安城市快速建成高校拓展,科技发达,经济强大,近期(2015年内)100万人,远期(2025年内)130万人的超特大城市。二是引导苏南五市的工业、服务业的龙头企业,在淮安城市建设并以企业名称命名的路、街、园区,充实淮安城市的现代经济内涵。三是省级财政以其年1——3%的增长额支持淮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扩大淮安城市土地储备中心经营权,以筹集城市建设资金。

(4)促进苏北“三角”型快速交通束城市经济带产业集聚。加强沿东陇海线、徐宿淮盐及连盐通经济带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促进新兴产业及苏南转移的产业向“三角”型快速交通束城市经济带集聚,推动苏北经济发展。沿东陇海线经济带现有实力相对较强,基础较好,是江苏省政府确立的带动苏北经济增长的一级重要区域。连盐通高速交通束属于国家沿海通道建设的一部分,高速公路已经建成,而且连(云港)盐(城)铁路建设已列入国家铁路“十一五”规划纲要。尤其是,作为“三角”型快速交通束城市经济带接受上海经济辐射的一个“二传手”城市——盐城城市的发展作用增强尤为关键。随着沪通城际铁路的建设和营运,连盐通高速交通束必将成为苏北经济接轨上海经济的最佳通道,对苏北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徐宿淮盐经济带贯穿苏北腹地,其超常发展对苏北经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强化城市分工与合作。切实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推进战略。一方面,形成梯度化产业链,推动错位发展。大中小城市确立不同的产业发展重点,进行合理的产业发展分工。另一方面,要促进优势产业的区域集聚,培育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聚区。要加强苏北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建立统一的政策协调机制。由省人民政府的苏北经济发展协调小组加强各城市的政府之间经济政策的协调和衔接,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等妨碍苏北区域合作的政策和体制障碍。要加强发展规划上的衔接,重视联动发展。

(6)培育和发挥经济空间结构优势的制度创新。“三角”型快速交通束城市经济带空间结构是苏北快速发展的重要后发优势。影响城市经济带发展的因素很多,但进行制度创新是首要的。要建立“三角”型快速交通束城市经济带各类城市、城镇共同发展的协调机制。“三角”型城市、城镇共同发展是发挥苏北“三角”型快速交通束城市经济带空间结构优势的内在要求。沿苏北“三角”快速交通束主骨架的特大城市、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快,已形成密集的带状城市、城镇群。带状城市、城镇群是苏北发展的重要经济带,是苏北经济增长带。一方面,徐州城市及规划连云港、淮安、盐城城市发展为特大城市具有很强的聚集力,必将成为苏北重要的一级增长极。另一方面,这些特大城市又具有扩散效应,带动着“三角”型快速交通束城市经济带的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一些中小城市和城镇会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组成部分。因此,苏北“三角”型快速交通束城市经济带中的特大城市、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共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应建立共同发展协调机制。“三角”型快速交通束城市经济带各类城市、城镇共同发展协调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建立沿东陇海线城市、城镇带,徐宿淮盐城市、城镇带,连盐城市、城镇带,新淮城市、城镇带共同发展协调机构,规划城市、城镇带发展;确立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城市的政府在协调城市、城镇带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协调特大城市、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与快速交通束建设之间的关系,避免行政区划的负面影响。要建立城市、城镇经营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城镇发展必须建立在经营城市、城镇基础上。经营城市、城镇必须进行城市、城镇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城市、城镇经营体制。城市、城镇经营体制的核心内容是除部分公共物品外的所有城市、城镇建设项目及其营运都要市场化。同时,市、镇政府是城市、城镇经营体制中的重要行为主体,要通过城市、城镇规划发展用地储备制度,经营城市、城镇发展用地,以获得大量城市、城镇建设资金。因此,建立城市、城镇经营体制必须运用市场机制和经营好城市、城镇发展用地。

第三节沿海城市经济创新发展与江苏区域核心竞争力培育

江苏的新一轮沿海开发不是孤立的局部开发,而是全国沿海整体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连通沿海大通道,形成沿海经济流”,是立足全局谋划江苏沿海经济带开发的总体定位和战略选择。

一、沿海城市经济带建设对江苏区域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意义

江苏实施的沿海开发不是沿海岸线,而是沿海快速交通束(交通干线)的城市经济带开发,即以中心城市为依托,沿快速交通束展开,与重点港口连通,形成“三极一带多节点”的沿海开发格局。

“三极”指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沿海城市经济带的优先发展,是沿海开发战略的重要战略,也是协调南北经济发展的关键工程。沿海城市经济带直接将苏北与苏南实现了空间对接,对南北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意义重大。从这种意义上说,沿海城市经济带建设是沿海快速交通束城市经济带建设。

1.沿海城市经济带有效连接江苏南北城市经济带

沿海城市经济带是苏北“Δ”型快速交通束城市经济带与苏南环沪宁快速交通束城市经济带的衔接经济带。苏北“Δ”型快速交通束城市经济带与苏南环沪宁快速交通束城市经济带的空间连接,不仅具有空间联系通道作用,而且具有由南向北扩散经济辐射的重要功能,从而对江苏南北经济一体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要依据江苏沿海在全国“T”字型生产力布局中所处的位置、承担的功能、依托的腹地、服务的半径,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总目标,明确开发的战略方向,确定港口、城市、产业的发展定位,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江苏沿海经济带建设成为面向国际、依托上海、连通长江、带动苏北的江苏工业化与城市化新的增长区域。

2.沿海城市经济带对江苏区域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意义

苏北沿海城市经济带(连盐快速交通束城市经济带)与北沪宁高速交通束城市经济带的有效衔接,对江苏区域核心竞争力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的实践意义。江苏省域经济中的沿海城市经济带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城市三个(地级市)城市经济板块,赣榆、灌云、灌南、响水、滨海、阜宁、射阳、东台、大丰、海安、如东、海门、通州、****等县(市)的城镇经济板块。一般地说,沿海经济区域是经济发展区域,但江苏省域经济的沿海经济区域是例外。长期以来,江苏经济发展区域的重点是沿沪宁线和沿江区域。江苏沿海经济带是中国沿海经济带中的“塌陷地”。

江苏海洋产业经济总产值在中国沿海省域经济板块排名中列为倒数第三位;江苏沿海三个市域经济板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每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只是广东的1/6,山东的1/5,浙江的1/4,中国万里沿海经济带在江苏出现“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