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经济创新发展
21190900000043

第43章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产业结构优化(2)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业结构初步呈现协调发展特征。江苏省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5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6.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4285.8亿元,增长15.5%,其中工业增加值13000.1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9548.2亿元,增长15.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689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达4430美元。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6.7∶55.9∶37.4。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6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5%,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6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7%,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在江苏所占比例逐年减少,二、三产业稳步上升,总体上仍以第二产业为经济发展的主力产业,而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处地位也在不断加强。

江苏与浙江、上海接壤,长江下游深水航道、京杭运河、宁沪杭铁路与高速公路等现代交通工具进一步缩小了两省一市之间的空间距离,江苏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在长三角经济优势互补和一体化发展中得到调整。

第一阶段(1952—1957年)。三次产业各年均呈现“一三二”的结构类型。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顺序1952年为52.7%、17.6%、29.7%,1957年为46%、22.1%、31.9%。出现这种类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解放前江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虽然相对较为发展,但其经济仍十分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占主体地位,工业极不发达。因而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比重最小,第三产比重居中。解放后,虽经三年恢复,但未能改变其三次产业结构的格局。

第二阶段(1958—1963年)。产业结构特征表现由“二三一”变为“二一三”后又变为“一三二”的摇摆型结构。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顺序1958年为38.6%、30.7%、30.7%,1963年为46.7%、24.0%、29.3%。1959年呈现“二三一”的结构类型,1960年呈现“二一三”的结构类型,1961—1963年呈现“一三二”的结构类型。出现这种产业结构是由于“******”和“三年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1958年的“******”,造成江苏1959、1960连续两年第二产业跃居第一位的现象。1961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并强调农业的基础作用。江苏按照三次产业的实际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调整,使江苏产业结构回归到与它的三次产业生产力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水平上,即呈现“一三二”结构。

第三阶段(1964—1971年)。三次产业各年均呈现“一二三”结构类型。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顺序1964年为47.5%、26.8%、25.7%了,1971年为38.7%、38.1%、23.2%。这一阶段与第一、二阶段相比,其显著特点是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位次由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这种转换是江苏实行“三年调整”使生产力得到恢复、发展的结果。

第四阶段(1972—1988年)。三次产业各年均呈现“二一三”的结构类型。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顺序1972年为38.3%、39.2%、22.5%,1988年为26.4%、48.5%、25.1%。这一阶段与前几阶段相比其显著特点是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位次历史性地跃居第一位,三次产业的增速均在10%以上。

第五阶段(1989—2007年)。三次产业各年均呈现“二三一”的结构类型。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顺序1989年为24.5%、49.7%、25.8%,2007年为6.7%、55.9%、37.4%。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继第二产业跃居为第一位后,第三产业又历史性地跃居为第二位。这种转变是以1989年为契机的。其主要原因对国民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的地位、作用及其与其它产业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1972年至1988年第三产业年平均增长速度(13.66%)明显快于第一产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10.64%)。江苏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旅游业的历史传统也促进了它的发展。

2、江苏产业结构演变中的问题

江苏省产业结构演变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经过了由被动适应性调整到主动积极调整的历程。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化的新形势下,产业结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江苏产业结构演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产业结构总体水平较低。江苏产业结构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并且三次产业内部科技型行业的比重较低。按照西蒙·库兹涅茨关于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理论,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越大,产业结构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江苏2007年人均GDP上升为33689元,超过4000美元以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过渡阶段,但是相对于工业化水平而言,江苏第三产业还存在比重偏低、发展滞后、层次不高等问题,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适应制造业发展需要,已成为制约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的瓶颈,影响着江苏经济整体竞争力提升。2007年,第三产业占GDP的世界平均水平是50%左右,发达国家超过7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在40%以上,而江苏仅为37.4%。此外,江苏三次产业内部,科技型行业比重低。第二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劳动密集型产品多,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少,初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企业规模小、行业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江苏省制造业走出去的国际化道路。第三产业内部智力型、科技型行业比较薄弱。传统行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大,而金融业、房地产业、服务业、旅游业、信息业等的比重则较小,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较低。产业结构层次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自主知识产权和自行开发的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低,而且高新技术的发展问题还反映在同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低,改造传统产业的作用不够明显等方面。

(2)区域产业结构不协调。苏南产业结构的产业同构化问题仍然存在,市域经济板块之间在新技术分工方面的协调发展困难;企业组织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既缺乏产业集中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又缺乏能够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吸收民间投资、促进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的规模产业,对整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不够明显。苏中产业结构层次较低,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较低,自身投资能力不强,难以支撑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外向型经济发展较慢。苏北经济发展还处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阶段,招商引资与自身的优势产业联系不强,与区域优势产业没有很好的结合,没有把自身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产业的总体效益仍然较差,产业结构层次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3)产业结构演进存在结构性偏差。江苏产业结构的变化存在着非均衡特征,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看,2007年江苏就业结构呈现“三、二、一”格局,但相比于产业结构,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过高,达27.6%,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相当,分别为35.3%和37.1%,与6.7%、55.9%和37.4%的三次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不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变化与就业比重变化存在着较大反差,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过高,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偏高,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虽然持续下降,但仍远高于其增加值比重,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虽持续上升,但仍低于其增加值比重。与工业发展程度不同国家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越接近,表示产业结构效益越高;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渐缩小,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但近年来江苏第二产与第三产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出现持续扩大的趋势。2007年,江苏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0.240、1.584和1.016,第一产和第三产比较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第二产的15.2%、64.2%,三次产业的偏离度非常高。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出率不高,非农产业劳动吸纳力不足,是造成产业结构的整体效益水平较低的重要因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1990年代以来,江苏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由1990年的1.769降至2007年的1.016,降幅达42.6%,表明第三产业占GDP份额上升慢于就业份额的上升。由于金融、软件、物流等重点行业发展不充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还处在起步阶段,导致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对劳动生产率提高贡献不大。可见,经过多年努力,江苏各产业的规模结构得到大幅度调整,但产业结构本身效益偏低的矛盾并没有缓解。

(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较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偏少,这不仅在传统产业中明显,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也很突出。近年来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比重上升,但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不够;关键技术主要依靠国外引进,多属于引进关键生产设备和关键元器件建立起来的加工组装型企业,其产品多以贴牌或委托加工方式生产,拥有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同时,高新技术的扩散性弱,利用外资结合省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的作用不够明显等。江苏研发投入不断扩大,2007年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68%,比2005年提升0.2个百分点,但投入强度仍然不够。2007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4.1%,高新技术产品的附加值为40.8%。2007年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只有8860件,其中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数为6101件,占68.8%,而一些著名国际跨国公司如IBM、日立等一年专利申请量均在1万件以上;江苏仍有近半数的大、中型企业无科技活动,2007年江苏拥有大、中型工业企业4068家,其中有科技开发机构的企业为2216家,仅占54.4%,仍有近46%的企业仍无科技开发机构和开发活动,从而大大制约着工业企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水平的提高。

第二节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产业结构优化的条件

江苏产业结构随着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向优化方向演变。1990年代以来,江苏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发生较大变化,但其产业结构偏离度一直保持在60左右,这表明江苏产业结构优化过程既受到不利因素制约又有有利因素的推动。因此,实现江苏产业结构优化,要优势利导和着力改善其优化条件。

一、江苏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和不利条件

在改革开放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江苏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直接导致了产业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改革开放尤其是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趋势增强以来,江苏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但仍有一些产业结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需要进一步认识影响江苏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和不利条件。

1.泛长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江苏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江苏产业结构优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供求关系因素、技术进步因素、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因素以及政府行为等。

供求关系及其变化影响江苏产业结构优化。供求关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影响。一般说来,供给因素从广义上来说包括资源禀赋、劳动力、投资、商品供应、进口、技术进步等因素,也包括国内和国际的政治、经济、法律、体制和人的思想观念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动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影响的需求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因素。消费需求变动与人口数量、人均收人水平、经济发展周期、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需求总量与结构变化都会引起相应产业部门的扩张或缩小,也会引起新产业部门的产生和传统产业部门的衰落。投资需求也对产业结构有很大的影响,投资是企业扩大再生产和产业扩张的重要条件之一。不同方向的投资是改变已有产业结构的直接原因。对创造新的需求的投资会形成新的产业,从而会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对部分产业投资,将推动这些产业比未投资的那部分产业以更快的速度扩大,从而影响原有产业结构。对全部产业投资,但投资比例不同,也会引起各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异,导致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显然,这些因素及其变化都会程度不同地影响着江苏产业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