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刘邦驰文集
21191300000090

第90章 金融及其他(4)

财政银行资金在管理上实行分别管理,又有一定范围内的交叉使用,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人们常用一条裤子的两只脚去概括是有道理的。我们决不要把财政、银行两个业务部门资金使用上的交叉看成是两种资金固有特征的混合或者重合。财政银行资金的“三性”是两种资金本质特征的反映,资金使用上的交叉则是两种资金相互联系的表现,一个反映的是本质,一个反映的是现象,本质总是比较稳定的,根本的,具有决定性的东西,而现象则是表面的,局部的,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现象同本质有联系的一面,但是现象终归不是本质,和本质总不是一致的。正如马克思说:“如果现象形态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都成为多余的了。”那种把财政、银行资金使用上的交叉,说成是银行信贷资金“不仅具有信贷资金的‘三性’,而且也可以说具有财政资金的‘三性’”的理论,至少说明看问题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存在着“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缺陷。为了说明问题,不妨举几个例子来分析,不一定恰当,例如价格,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价格就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没有价值的东西却有价格,比如土地价格,股票价格,我们总不能说看到这些表面现象的东西,就断定马克思关于价格的定义不适合了,又如银行信贷主要是分配社会资金,但银行利息又是国民收入的分配,恐怕不好说财政,银行分配的对象已经没有区别了,已经改变了。再如商品和货币,大家知道,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货币是从商品界分离出来的,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总不能说二者都有商品的一面就认定商品和货币两个概念的区别没有了,如果这个理论能成立的话,那么许多自然现象和经济现象就会成为不可合理解释的杂乱堆积。其实国家资金使用方面的交叉,何止财政和银行两家,即便是金融体系各专业银行之间也不少见。比如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是长期性质的投资专业银行,但又兼办建设单位短期性的存款与贷款业务,人民银行是专管工商信贷的银行,同时又发放中短期设备贷款和少量的中长期投资贷款,能不能凭这一点业务上的交叉就得出建行和人行两个专业银行的职能没有区别的结论呢?能不能说按照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不同特点划分两家银行的理论依据不存在了呢?恐怕不能这么讲吧!

由于财政银行资金的“三性”特征没有重合,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没有改变,国家直接掌握生产资料没有改变,我国财政就不能只管“非经济建设支出”,不能只管“行政、国防、外交”,还要管经济建设支出,不能退出生产建设领域。财政、银行两家只能既分工,又协作,通过各自的职能作用,共同管好国家资金,不存在谁代替谁的问题,谁取代谁的问题,“三性”混合的理论不能成立。

二、到底应该怎样看待财政资金有偿占用

有的同志说国家财政资金实行有偿占用制度,收到利息,同信贷资金收取利息,其性质没有什么两样,这是他们提出财政银行资金“三性”特点已经混合的又一条理论根据。这个问题,我也有不同看法。1979年以来,国家对一部分工业的流动资金、固定资金实行了有偿占用,试行了基本建设投资拨款改贷款的制度。把原来无偿占用的资金改为有偿占用,这确实是经济管理体制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对管好财政资金将起着积极作用。从管理形式上看,确有一般信贷资金运动的外貌,比如有借有还,计收利息,贷款偿还能力等。我认为这是管理形式问题,是方式方法问题,是财政资金监督使用的信贷管理,从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归宿看,没有改变财政分配职能,没有改变这些资金的所有权,没有同一般的社会资金混合起来,没有改变这些资金的国家所有,银行只能在财政分配的基础上,发挥调节资金的职能作用。就拿财政资金采取信贷监督使用数量最多的基本建设投资拨款改贷款来说吧!

过去基本建设资金由财政直接拨给企业无偿占用,财政资金的“三性”明显,改为贷款后,财政把建设资金拨给银行,银行按信贷方式转贷给建设单位,有偿使用,收取利息。我认为财政分配这笔资金的大权并没有消失。比如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确定,贷款指标的追加,追减,贷款的年终结余或超支的处理,支配权在财政,不象一般信贷主决权在银行,国家银行只能在国家的基本建设计划,在财政投资贷款总额度内,发挥自己的调节职能作用,没有越出信贷范围。从归还贷款的资金来源看,按现行制度规定,建设单位还款付息的资金来源有:①建成投产后的折旧基金;②固定资产税;⑧投产项目增加的利润,所有这些资金都属财政资金的性质,而且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发放投资贷款取得的收入,都要按照投资级别汇总上报同级财政部门,纳入国家预算作为国家的财政收入,银行无权动用。从贷款的投资和收回两方面看,都带有浓厚的财政资金色彩,这和一般信用贷款的收回和利息收入都由银行支配的情况大不一样,怎么能说财政银行资金的界限无区别了呢?依我看,财政资金实行有偿占用,改变的是管理方法,不是实质。管理方式改变的出发点是为了扩大经济手段和经济组织的作用,加强使用贷款的经济责任感,目的不是为了改变财政资金的性质。

三、我对中短期设备贷款的看法

人民银行发放中短期设备贷款我是赞成的,在评价贷款的作用,银行有没有钱发放贷款和由哪家银行发放更好几个方面,我有不同的看法。

1.要恰当估量设备贷款的作用,既要看到它的效果,又要看到存在的问题。设备贷款是1979年人民银行全国分行长会议上决定开办的。到1981年止全国共发放了83.9亿元,加上本年计划增加贷款48亿元,1982年底,周转余额将达到131亿多元。三年来中短期设备贷款的效果是好的,为四化建设,为满足市场需要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我认为当前在写文章和一些杂志宣传上有过分夸大成绩的偏向,使人感到有点制度万能,好象设备贷款神通广大、一放就灵。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比如黑龙江省轻纺工业系统,1980年利用银行贷款1.5亿元,搞了100个挖、革、改项目,其中70%都突破了挖革改范围,搞了不少扩建、新建工程,造成盲目建设,重复建设,拉长了基本建设战线。这个省的鸡西丝绸厂,原有100台织机,原材料供应本来就很紧张,企业从局部利益出发,1980年利用银行贷款又新安装了织机102台,因原材料无法解决,只好闲着不用,类似种种情况,各地不可能没有。如果对设备贷款发放后出现的问题,估计不足,把它评价过高,是不利于指导工作实践的,头脑要清醒,何况贷款所取得的成绩还有前期投资造成的有利条件,如果没有前期投资垫背,贷款办法再好,也不会起到这么明显的作用,记功劳必须把客观因素估计进去,压干水分才是真实的。

2.银行有没有钱发放中短期设备贷款。

人民银行发放设备贷款到底有没有资金来源,学术界意见分歧很大,校内外也有不同看法,概言之,不外财政,银行“穷”与“富”,银行存款“虚”与“实”之争。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在财政大量赤字,信贷逆差大,物资供求不平衡的情况下,人民银行基本上没有多少钱用来发放设备贷款,其理由如下:

①财政资金紧张,信贷资金不可能是宽裕的。财政银行是国民经济两个综合部门,是国家分配资金的两条渠道。两个部门有明确分工,又要密切协作。财政、银行两种资金既有各自的特定用途,又有在一定范围内的交叉占用。比如财政增拨信贷基金构成银行自有资金的组成部分,是平衡信贷收支的最后手段。财政有钱,每年有结余,银行长期占用的资金来源就多。财政发生赤字就要向银行透支,或发行债券减少存款,财政银行资金交叉占用的情况表明,财政资金紧张,银行信贷资金来源必然枯竭,信贷收支必然紧张。例如1979年国家出现赤字170亿元,用光了存在银行历年滚存下来的结余80个亿。还向银行透支90亿元。1980年财政赤字127亿元,向银行透支80亿元,1981年财政赤字25.4亿元,三年亦字累计共达322,4亿元,两年透支借款200余亿元,银行因资金缺乏增货币180多亿元。1982年国家预算还有30亿元赤字。预计近几年内,财政还有相当困难,银行信贷资金将不是很充足的,拿不出较多的钱来发放中短期设备贷款。

②银行存款有虚假因素,发放设备贷的钱不可能多。财政吃紧,银行的钱不可能很多,这是两种资金运动共有的规律性反映。可是这几年却出现了一反常态的现象,引起了理论界和业务部门的极大关注。近几年财政金融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争论,如银行“假繁荣”、“虚存实贷”、“一女二嫁”、“信用膨胀”、“通货膨胀”等等的争论,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的,认识很不一致。我认为上述问题的正确解释必须是:1.从银行自身去找根子,2.从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去分析原因,离开了这两个基本条件,一切讨论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我认为财政连续出现赤字,银行存款不断上升,感到有钱,认为资金来源潜力大,根子在于银行自身有创造存款的能力,发放了一部分没有物资基础的贷款所形成的派生存款是虚假的,掩盖了存款增长的真实性。如果头脑不清楚,再用虚假存款去扩大放款,那么原有的虚假存款就会进一步膨胀,造成信用膨胀,到头来还得紧缩银根,收回贷款,这个道理并不难于理解。

问题在于近几年银行的存款有没有虚假成分,如果说有虚假又表现在哪些地方,水分有多重。有的同志说“企业存款1979年以来,每年平均增加上百亿元多,要说有虚假成分,那末在1979年以前和以后都有,为什么1979年以后增加得那么多,说明不能认为增加的企业存款都是虚假的”。银行资金来源与运用两方始终是平衡的,只从银行帐面上看,似乎谁也说不清楚哪些钱是实的,那些钱是虚假的,有一定道理。如果以此理由就否定存款没有虚假性,肯定发放设备贷款的钱多,或者说没有多大问题的看法,是不够全面的。只要把银行存款的增长同现实经济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分析,是可以作出科学判断的。问题也说得清楚乙那么当前人民银行存款的虚假现象究竟表现在那些方面呢,水分到底多不多。我认为过去有,现在有,而且还不是少数,请看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先作微观分析。

第一,财政性存款有虚假。过去财政收入有虚假,看来没有什么争论。问题在于现在财政收入有无虚假,为什么又影响到银行存款的真实性,还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一九八二年三月四日,******同志在天津全国工交会议上讲话中指出:“我们在工业生产上盲目追求产值速度,办了很多蠢事。”他说“去年工业总产值增长4%,据国家计委的测算,不合理的超计划生产而造成积压的几种大宗商品约占全年产值的0.9%,算下来,实际的增长速度只有3%左右,各省也都要对去年速度中的水分计算一下,使头脑清醒一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1981年我国工业产品库存超储积压的多达70多种。众所周知的涤纶混纺布积压在10亿米以上,钢材库存去年达到2,063万吨,新增加了103万吨。工业企业把积压产品出售给商业部门,从企业角度看,实现了价值,增加了收入,可以把一部分纯收入以税金利润形式上交财政,一部分留在企业。财政把企业上交的钱存入银行,银行财政性存款增加,从商业角度看,产品积压在仓库里面,没有实现价值,银行增加的存款显然是虚的。大家所谓的“工业高兴,商业发愁,仓库积压,财政虚收”就是指的这个意思。这是造成虚假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财政有亦字,向银行透支,银行不是压缩贷款,而是用增发货币方式弥补信贷差额形成的资金来源,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虚假的,积压产品这么多,财政透支达200亿元以上,说银行存款近几年上百亿增加,其中虚假成分不多,设备贷款资金来源问题不大,我看是讲不通的。

第二,企业存款有虚假。这个问题主要从两个因素考查:①财政存款虚增,企业存款增加不可能是真实的。因为企业虚收在前,财政虚收在后,先有企业虚收才有财政虚收,道理是简单明确的。1980年全国机电产品库存高达6—700亿元,据估计,当前全国工商企业中约有300亿元的超储物资积压,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次品和废品。积压产品的钱可以说绝大部分是由商业部门向银行贷款垫起的。这说明企业存款增加有虚假。②银行发放任何一笔贷款,都会转化成为银行存款,造成存款增加,当银行发放的贷款没有适用适销的物资,企业拿到贷款,购买不到东西,存入银行增大了存款,是虚假存款。目前各企业单位有钱买不到需要的物资的现象不是少数。鉴于这些情况,那种认为近几年来企业存款,平衡每年增加上百亿元,不能认为增加的企业存款都是虚假的意见,我认为理论推导上是模棱两可的,判断问题是含混不清的,不能解释客观实际存在的问题,没有多大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