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生活中离不开的心理学
21191600000014

第14章 享受甜蜜爱情,精心呵护婚姻(1)

每个女人都希望在亲密的婚恋关系中,持续获得愉快的感觉。然而,由于男女对长期亲密关系的认知差异,表达沟通方式的不同,常常会造成感情的困扰和婚姻的不睦。要建立良好的爱情关系,要保持情感上的融洽,就要精心选择人生伴侣,调整好心理态度,适当自我表达,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保持婚姻的情趣和活力。

婚姻殿堂的心理学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在准备进入婚姻殿堂之前,我们必须对自己即将面对的婚姻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看看我们的结婚条件是否成熟,然后再决定是否结婚。那么,具体该如何进行判断呢?如下建议可供参考。

(1)看看双方的感情是否已经达到了可以结婚的程度

男女双方相互了解的程度和爱情酝酿的深度是判断双方结婚条件是否成熟的关键。所谓了解程度,指的是男女双方在价值取向、性格脾气、生活志趣、思想作风等方面相互之间的熟悉状况。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已了解清楚,可以信赖了,才可以认为结婚的条件成熟了。

所谓爱情酝酿的深度,指的是相互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情况,具体表现在双方是否互相有吸引力,相互接触中能否推心置腹,在某些关键的问题上是否观点一致,一方对另一方的思想、气质、教养、生活习惯等是否看得惯,双方是否有决心在人生道路上一辈子同甘共苦。若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以感情浓度来看,也可以说是具备结婚条件了。

(2)双方对彼此的身体状况是否有着足够的了解

要对彼此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基本的了解,尤其要了解是否有影响孕育的疾病或者不能治愈的带有传染性的疾病,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防止为将来的婚姻质量埋下隐患。

(3)彼此是否门当户对

男女双方是否门当户对其实对夫妻间的生活也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结婚后,将面对许多现实问题和生活观念、生活习惯是否相容的问题。一般来说,在相同或相近的生存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生活观念比较接近,生活习惯也比较相近,两个人在一起比较容易沟通、比较容易相处融洽,较少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如果双方家庭条件相差太大的话,双方要适应、要理解、要迁就的东西就会太多,在一起感觉会太累,容易产生争执和矛盾,会影响到彼此的感情。

(4)彼此是否性情相融

在婚姻问题上,男女双方的性格对彼此婚后的生活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找一个性格相反的人,不如找一个性格相近的人,这样,彼此之间在生活中也容易理解。

(5)对方是否有暴力倾向

在选择丈夫时,看对方是否有暴力倾向也很重要。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丈夫,结婚后,夫妻间一闹点矛盾,自己就容易受到伤害,同时,在孩子的心灵上也会留下阴影。

(6)对方是成功型性格还是失败型性格

结婚前我们必须分析一下,看对方的性格是成功型的还是失败型的。如果对方的性格是失败型性格,我们与他结婚后,一辈子的生活将处于一种动荡不安之中,这也不是一件好事情。

什么是失败型性格呢?

一般来说,******、与社会和人群有着强烈的对抗型性格的人,对于社会和他的生存环境以及他周边的人和事,总是批判、挑剔和抱怨;有一些人,看似天资聪颖,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有着许许多多的计划和梦想,但面对现实,他们往往束手无策,缺乏行动力,梦想、计划像肥皂泡一样一个个破灭;悲观的、自卑感太强的人,常常自怨自艾的人,过度自私自利的人,都是有着失败型性格的人。

反之,开朗、积极、上进、平和、关心他人,能站在他人立场上考虑问题的人,和周围的人相处融洽的人,行动力强的人都是具有成功型性格的人。

(7)看看双方的经济状况是否已经达到可以结婚的条件

经济方面的准备情况,也是衡量结婚条件是否成熟的不可忽视的方面。两个人一结婚,就意味着一个新家庭的成立,床上灶上,吃的穿的用的,都得在婚前有所准备。还有婚后的添孩子、养老人和亲戚朋友之间的往来等,都是家庭生活之必然,在经济上不能没有准备。所以,在经济能力尚弱的情况下,最好暂时不要忙着结婚。

青年女性择偶时的心理状态

青年女性对爱情伴侣的选择,不仅需要正确的思想动机和道德品质,还需要必要的科学方法。科学的方法不仅是思想成熟健康和道德高尚美好的产物,同时也是确立持久良好的思想标准和道德标准的基础。

爱情使人产生了复杂的心理状态。如果不能清楚认识它,正确地把握它,你就会被它迷惑,对它盲从,很难选择到理想的伴侣。因此,掌握科学的心理方法是选择的必要。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女性对要选择的对方提出一系列的条件,但当这些条件基本上符合的人到来时,他们却往往相不中。可见,人的思想观念的选择仅仅是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心理意念选择是难以用概念表述的。

据心理测试,绝大多数适龄青年心中都存在一个要选择的异性形象,也就是偶像。这是一方面通过欣赏电影、戏剧、小说等文艺形象,另一方面通过听到和直观前人和同辈人的婚恋等现实形象这两个途径,留下的深刻印象的再创造。尽管在各人头脑中,有的人对偶像是明确的,有的人是模糊、零散的,甚至是下意识的,但偶像是客观存在的。当然,形成偶像的因素和偶像的类型千差万别,但由于青年的特点,他们心中的偶像往往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那么,青年女性在择偶时,如何避免和控制心理错觉,以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恋爱对象呢?如下建议可供借鉴。

(1)在婚恋前一定要对偶像进行调整

青年女性在恋爱初期选择对方时,往往用心目中的偶像去套现实中的对方,产生一种幻觉,甚至对方说一句话、办一件事,本来没有那么深的思想和情感内容,她也要按幻想中的偶像加以发挥与塑造。在用偶像套现实的基础上,再去套未来,设想出不少不可能达到的境地。而一旦对方不适于自己的偶像时,又会出现许多偏见与片面的幻觉,反过来去不正确地看待与要求对方。所以,在婚恋前一定要对偶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或接近现实。

(2)不要让感情冲动战胜理智思维

选择是男女双方的初期接触,双方情感的冲动和一次次的上升是自然的。其关键是有些青年缺乏理智思维的基础,任凭情感冲动的一次次盲目上升,以致轻率地作出选择决定,成为感情冲动或感情放纵的牺牲品。这就为婚后的悲剧种下了祸根。

(3)对对方要有足够的了解

选择意识是长期思维形成的主观意识,这种主观意识的正确程度在每个青年思想中是有差异的,但同时又都缺乏自我的实践性。一见钟情,并不是没有思维基础的。但正确的选择还需要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不断飞跃才能完成。所以,一见钟情并不代表成功,时间的长短并不代表认识的深度,认识的深度应该有相应的时间与实践的保证,有赖于充分全面的理智思维。

(4)把握好情感交往的分寸

一般的说,青年男女互相选择时都要经历从朋友到恋人的感情发展阶段。有不少青年女性因选择了几次对象失败后,产生了冷淡悲观感;还有一些在追求对方遭到回绝时,产生了失望悲观感。这一方面是因为她们没有掌握正确的选择方法,另一方面有许多人过早地把感情依附于对方,因而造成了不必要的苦恼。在感情交往的不同阶段中,要注意界限与分寸。过分的情感依附与表示,不仅对自己选择不利,也影响对方的正常选择,给对方造成外界与思想上的压力。所以在交往时,双方应注意不要超过情感、道德、法律的界限,尊重对方正当的选择权利。

(5)要尽量排除外来意识的干扰

青年与成年人相比,仍有相当的思想依赖性。青年女性容易怀疑自己的直观感觉,又易受到外来意识的影响,而影响自己正确的选择。例如,双方接触后,一方不太满意,尚在犹豫,而此时对方若提出不同意,她就可能会产生惋惜和同意的心理。如对方很痛快地答应了,她又会产生种种疑虑和不同意的心理。再如,一位高傲的姑娘,周围有几个人在追求她,但她却往往会看上并追求一个“敢于”看不上她的人,甚至对方因为其他理由一再拒绝时,她追求得反而更热烈。在许多时候,旁观者会看到,她追求的对象并不如其他追求她的人。另外,青年人在选择对象时,往往求助于家庭成员、领导、同事、亲属朋友等平时较亲近与信得过的人,往往别人说了几句话,她就下定了自己同意与否的决心。值得注意的是,别人的意见往往是从自己的一个侧面观察的,往往有一定的表面性与片面性,而常常还带有投其所好、看当事人的心情等感情的色彩。

因此,选择的确是一件十分慎重的事。

为自己的感情减压

人的一生中,什么都要经历点才算完整的人生,失去的爱也是其中之一。雨果说:曾经爱过而失恋,胜于从来没有爱过。既然那段岁月已经是陈年往事,你还在守候什么呢?他失去的是一个爱他的人,而你失去了一个不爱你的人,却得到了一个重新去爱的机会。从这个角度说,要感谢失恋。

恋爱是一种感觉,相爱的人,谁也不敢保证能让这种感觉停留多久。停留的时间,决定了爱情的保质期。一旦感觉没有了,爱情的保质期也就过了,所有的山盟海誓,保质期一过都会自动失效。一个对你已经没有感觉的人,是很难回过头来继续爱你的。强行留住宣告死亡的爱情,是极不明智的行为。至于对提出分手者施以报复,那就更是愚蠢之至了。对方不爱你了,你就是杀了他,他也不可能再爱你了。你的报复只能证明一点,离开你,是他无比正确的选择。结果,你又因失恋而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一位作家说得好,恋爱就是两个人拔河,只要一方放手,另一方必然摔倒、受伤。所以,在“拔河”开始的时候,双方都应该想一想,万一对方突然放手,自己应该怎么办;不得已放手的一方,则在放手之前,尽量设法保护对方,让对方尽可能摔得轻一点,伤得轻一点。

经历过失恋的人都知道,那确实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但只要把爱理解得更透彻一点,疼痛就会减轻许多。

当一段感情走到尽头,当爱已成往事,就要勇敢道别。换句话说,你自己不勇敢还有谁能帮得上你?你不勇敢又能怎样?

对待爱情要像对待一个很珍贵的东西,拿得起,也要放得下,而且放下后会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人生短短几十年,生活经历和感觉都会发生波折和改变。也许,某人一度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但许多年以后,你还这样想吗?

一个热爱弹琴的女孩无论多么刻苦地练习,可给人感觉总是欠了点什么。后来她失恋了,万念俱灰,她独自一人,把她和男孩一起去过的地方又走了一遍。回来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拼命地练琴。一天练琴的时候,被她的老师听见了。老师高兴地说:“你的琴声里终于有感情了!”她当时也没想到什么获奖,就是想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出来。录下来重新听的时候,其完美程度连她自己都不相信是自己弹的。

于是老师带着女孩第三次参加钢琴比赛,前两次都失败而归,当时她很不服气,觉得自己弹琴的技巧并不比别人差,是裁判太偏袒。直到第三次获奖了,她才明白:原来选手之间的技巧相差并不是很多。而是那时候她还没有失恋,没有经历过那种彻骨的痛,琴声中没有融进自己的感情。经历了感情波折的她深有感触:“我最应该感谢的人是他。如果他不离开我,我就不会体验那样的感情痛苦,不可能领悟到弹琴的更高境界。”

幼年丧父、青年失恋、老年丧子是人生的三大悲剧,可见失恋对人的打击之重。很多人分手后,还在日夜牵挂着对方;有的人心理不平衡,我不和你在一起,谁也别想好好过;有的人从此一蹶不振,觉得生活了然无味;还有的人干脆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与其这样,不如采取更明智的做法,化痛苦为力量。不妨学学知名主持人陈鲁豫。她失恋后发奋学英语,“坏事”变“好事”,促进了她后来事业的成功。即便不能在事业上发奋,也要学会转移注意力。比如,多结交一些朋友,跟朋友倾诉出来,会减轻自己的痛苦。

据统计,人类失去爱情后疗伤的时间大约需要6个月,所以你可以给自己6个月的时间去难过,而且每天只限定在某一个时段里难过,例如,晚上9点到9点半,这个时间你待在家里,尽量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然后放声痛哭,等9点半一过,你就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忘掉失恋的痛苦,告诉自己如果有必要,明天晚上再接着痛苦。如果严格执行这个办法,不出6个月,你会发现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痛心了。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婚姻专家和社会学家把夫妻几十年的婚姻生活分为若干阶段。有人把其分为四个阶段,即结婚1~4年为新婚,5~9年为年轻婚姻,10~19年为中年婚姻,20年以上为成年婚姻。

他们认为夫妻关系的协调,应贯穿于婚姻生活全过程的各个阶段,但是新婚阶段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新婚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是夫妻生活的起点。这个阶段夫妻双方在生活上、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来说,主要有三种变化。

一是生活上从对父母的依赖向独立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