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的孩子正是处于一个懵懵懂懂的年龄,他们涉世未深,有的时候不懂得怎样面对挫折,有的时候不知道如何纠正自己的粗心,也有的时候害怕独处……而年轻的父母们育儿的经验也不多,面对孩子经常出现的各种问题,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其实,这些问题,无论是对于父母还是对于孩子,都是很正常的现象。爸爸妈妈们不必过于忧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然后帮助孩子解决。
粗心大意
一、二年级,孩子刚刚进入正式的规则学习阶段,无论是上课的纪律和写字的姿势都需要遵循这样或者那样的规定,而这些与孩子在幼儿园养成的习惯是很不一致的。一、二年级,也是着重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和基础学习能力的关键期,要塑造孩子这两种能力,他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粗心。
造成七八岁孩子粗心的因素很多,而且复杂,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思维尚未形成系统性,也就是说孩子考虑事情的时候欠全面性,像猴子捡玉米一样,顾得玉米忘了西瓜。
有一个叫金妤恩的小朋友,正读二年级下期,她很爱学习,但是她平时学习的时候会经常出现差错。有一天,老师布置作业说明天要考试,让学生回家自主复习。可是,金妤恩复习的时候把第五页漏掉了,第二天一大早才发现。她只好把第五页单独复习一遍。第二天考试了,老师发卷子的时候交待学生们记得写上班级、姓名。可是金妤恩拿到卷子就着急做题,唯恐落在其他同学后面,就忘记写姓名、班级了。第三天,老师发卷子的时候,金妤恩发现没有自己的卷子,她才发现原来自己忘记写名字了。老师开始讲卷子了,她发现“找规律”错了一题,她突然觉得自己好粗心,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会错。接着看到后面又错了一题,而这题是图都画正确了,只是算数的时候一着急就算错了……都是粗心惹的祸,而且这样的粗心已经不是第一次,金妤恩心里觉得好懊恼,为什么自己总是克服不了粗心的问题,她的心里不止一次打上大大的问号。
对于金妤恩这种粗心,除了是考虑不全面之外,折射出来七八岁孩子已经萌发了竞争意识。他们处在一个紧张的学习氛围里,学习的分数可以体现他们的实力,往往出于“争高分,拿第一”的心理,他们做起事来变得急急躁躁的,一急躁粗心的问题不可避免地出来了。
对于一、二年级孩子学习粗心大意的问题,最操心的还是数孩子的爸爸妈妈和老师。
一位妈妈曾担忧地说,儿子已经上二年级了,但粗心的毛病一直没有改掉,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成绩。书上明明写的是“51”,他偏偏会看成“15”;平时做作业不是忘了写答案就是抄错题。因为孩子粗心这个毛病,她跟孩子爸爸都操碎了心。没少打过孩子,也没少骂过孩子,道理也讲了一箩筐,可是孩子的粗心这个坏毛病就是改不了。
一位小学老师也忧心地说道:“其实,这些题孩子们都会做,就是马虎,不是落个小数点,就是把符号看错。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们变得细心起来。”
很多家长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经常会抱怨:“我家孩子粗心的毛病就是改不了,要不是因为粗心,这次考试就能考100分了”、“我家那孩子不也是吗?要不是因为粗心,这次就能考全班第二名”、“你说粗心这毛病可怎么改呢?”孩子粗心成了让家长们着急的“老大难”。面对孩子的粗心,有的家长埋怨、批评,甚至责打孩子,这样的方法有效吗?无数事情证明,效果甚微。
生活中,能够完全做到不粗心的人是不存在的。成人还有丢三落四的时候,孩子马虎一点,并不值得大惊小怪。面对孩子看错题目、落掉小数点等问题,家长们没有必要把问题看得那么严重。
根据研究,孩子粗心,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提高觉悟、增强警惕性往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很少有孩子所有的功课都粗心。他们很可能会把语文中的形近字看错,但他们却能把英文的字母表倒背如流;他们可能会把数学题中的算术题算错,但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却解答得特别详细。
其实,孩子的粗心常常是有规律的,他们甚至有自己的“粗心点”。
有一个孩子很聪明,就是很粗心。但是他的粗心粗心得有意思,仅仅数学一科粗心,而且只有在“计算得数”这样的题目上出错。
他的妈妈经常对别人抱怨:“每次考试完我都会检查他的验草纸,检查完我就会很高兴,因为得数都算对了,我心想这次肯定会考得不错。但是,当试卷发下来时,常常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验草纸上的数字明明是‘0’,但是,他抄在试卷上的却是‘6’。问他原因时,他还会委屈地说抄的时候看错了。不仅仅是在考试中,平常做作业时他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从故事中不难看出,这个孩子最大的“粗心点”就是容易把数字看错。观察多了,我们就会发现,基本上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粗心点”。因此,他们要么语文经常出错、要么数学成绩很差、要么英语总是在80分左右徘徊。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事情发生呢?
其实,人的情绪、兴趣、自制力等都直接影响感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孩子如果对某门功课缺少兴趣,学习情绪不高,就很容易粗心;而有些孩子容易兴奋,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往往被学习以外的事情吸引,这时候更是粗心出没的高发期。所以,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方法改正孩子粗心的坏毛病。
面对孩子的粗心,妈妈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和宽容,慢慢想办法,千万不要瞎指挥、乱批评,更不要期望一蹴而就。孩子细心的好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养成的。
方法一:帮助孩子找到“粗心点”
一位8岁孩子的母亲在解决孩子的粗心问题方面很有心得:
我家孩子数学成绩不好,经过我和孩子仔细分析他每次做错题的原因,我们得出一致的结论:不是题不会做,而是每次都会把题目看错。由此,我得知,容易看错题目就是孩子的“粗心点”。
于是,我便告诉孩子:“你粗心的原因是每到审题时,你的思维就滑过去了。怎么办呢?以后你每次再做这样的题时,先停一下,闭上眼睛数三个数,然后再睁开眼睛往下写,这样就不容易错了。因为你没让思维滑过去,而是有意识地给它设了一个障碍。这就像警察叔叔在交通事故多发地段设置提示牌一样。”
孩子用我教他的方法去做,效果果真很明显,每次做作业时,因为粗心出现的错误少多了。
看,面对孩子的粗心,妈妈与其批评孩子、给孩子上政治课,不如具体地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方法二:让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
一个孩子的作业本、作文本里到处都有错别字,孩子因此很自卑,他的妈妈对此也很无奈。
于是,孩子的妈妈便去请教儿童教育专家,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妈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她和这个孩子一起统计和整理他作业本里的错别字,整理完之后,她和孩子都惊奇地发现:原来,总是写错的字就是那么几个。最后,她让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本,把整理出来的错别字写在这个本子里,并且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些字写错的原因,把这些也写进本子里。
在妈妈耐心的指导和孩子的认真坚持下,一周以后,这个孩子作业本里的错别字已经明显地减少了。
如果你的孩子有粗心的毛病,你不妨让他准备一个错题本。
其实,只要对粗心问题进行详细地整理,这些问题就可以在思想上、意识上得到纠正。孩子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大脑就会自动提出预警和反应,这样,粗心的现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控制。这就如人在冰上走路,因为冰很滑,所以要小心翼翼地走,因为小心翼翼,所以犯错误的可能自然会少了很多。
方法三:教给方法比端正态度重要
二年级的儿子很粗心,作业错误不断,糟糕的是考试也不例外。期终考前我检查他所有作业,结果令我吃惊:至少有20%的题目因粗心而错。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我发现儿子做题直线向前,根本没想到还需要检查。他把检查工作全部留给家长和老师了,你查出错误,他愿意改,可他自己从不主动发现错误。于是,我向他提出要求:1.放慢作业速度;2.自己必须检查;3.检查方法是做一道检查一道,确信没错再做下一道。很快,儿子粗心现象明显减少。我觉得我对孩子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因为我认为,教育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就是孩子做作业粗心,而教给方法比端正态度更重要,因为对于孩子粗心问题,父母反复叮嘱他细心,简直毫无意义。
方法四:围绕细心做文章
遇到孩子粗心的问题,一般的妈妈要么抱怨、要么批评,但这样做往往效果不是很明显。其实,妈妈如果转换一下思维,围绕细心做文章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一位妈妈曾经这样介绍她的经验:
有时,我不总是盯住孩子因为粗心而犯的错误不放,而是寻找机会表扬孩子的细心之处。如孩子在没有经过大人的提醒下把地板扫干净了、孩子避免了一次以前经常会犯的错误等,我都会把这些记录下来。
在我们家墙壁上贴着一张细心表,孩子每细心一次,我就给他画一个红色五角星;当五角星满五个时,我就会给他一个小奖励,如带他去吃一次肯德基等;当小奖励满两次时,我就给他一个大奖励,给他买身新衣服、买个新文具盒等。这样坚持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的细心点越来越多了,而粗心的毛病也明显地减少了。
妈妈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当孩子出现粗心的毛病时,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你真是屡教不改”、“你就是一个‘小马虎虫’,我看你这粗心的毛病是真改不了了”,当家长说出这样的话时,孩子自己也会丧失信心。
人往往是有求证心理的,孩子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努力去寻找孩子的细心点,并不失时机地肯定他、鼓励他,孩子便会感觉自己真的很细心。当孩子的细心点越来越多时,细心便成为了孩子的一种习惯。
方法五:把做功课的时间化成功课量
一位母亲说:
女儿是粗心大王,作业做错、漏做、计算符号看错,甚至剩下半题忘了做,弄得我也跟着神经紧张。可气的是怎么提醒她细心都没用。据我观察,她粗心的原因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没把心思放在功课上。比如我规定她做1小时作业,她会不停地瞄时钟。要是动画片快开始了,就更心不在焉。要是嘱咐她“再做20分钟去玩”,她就泡时间,20分钟写了一行字,还错了两个。有一次,我无意中把督促她学习的条件改为“再做5道题才能玩”,结果她5道题做得有质有量,只用了23分钟。我找到了纠正女儿作业粗心的诀窍:化时为量,即把“再做25分钟”,改为“再做6题”。这样,孩子的劲儿就来了,从必须忍耐25分钟的消极状态,转变为快把练习做完的积极状态。这种积极状态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
方法六:培养孩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
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做事丢三落四、马马虎虎就会成为家常便饭。
所以妈妈要引导孩子养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生活上,让孩子养成保管自己物品的好习惯,不仅仅是学习用品,衣服、鞋子等也要放到自己的柜子里,自己保管。学习上,要培养孩子养成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做完作业要检查、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等好习惯。生活、学习都整齐有序地进行,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当然也就是少有的现象了。
爱打架
7岁的孩子正是什么懵懵懂懂的年龄,他们不是什么都不懂,但是也懂不了多少,他们的性格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许多事情他们想去动手去验证,或者说,做事情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别人的感受,这就是心理学上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必经的一个时期。
意识太过自我,就会引发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加上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特别活泼、爱调皮的年龄(俗话说7岁8岁狗也嫌),他们无事喜欢挑逗别的同学,打他一拳,或者踢他一脚,又或者欺负女同学,这是一、二年级的班级上最常出现的问题。因为挑衅,不少被欺负的同学肯定不甘心,于是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二年级的孩子扭打成一团,而且有些孩子还是打架的好手,经常打,屡教不改,以男孩居多,这成为老师和家长头号头疼的问题。
一个二年级家长对孩子打架这个问题上深深受挫。他的儿子几乎每天都会在学校生事,不是把蚂蚱放到女同学的笔盒、把她们的头花藏起来,就是在课间和男同学“比武”,结果挂彩的不在少数,许多家长向老师投诉,老师又转向这个家长投诉。这位家长为了纠正孩子爱打架的毛病,几乎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可是新的一天结束,仍然又是和同学打架的坏消息,“我不想再打他了,他8岁了,打他我觉得很累很累……什么道理都讲过了,好的坏的,他却仍是知错不改,教育孩子我真的失败极了。”
这样的孩子难道真的是无法教育吗?其实任何问题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我们在纠正孩子爱打架的问题上,应该从源头上去寻找方法。为什么有些一、二年级的孩子这么热衷于打架?难道他被别人打他不感觉到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