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男孩,走好青春期的第一步
21192400000033

第33章 男孩青春期要远离不良行为(2)

在青春期男孩当中,酗酒现象并不常见。尽管如此,青春期男孩还是要提高警惕酒精对社会的危害。有的男孩感到恐惧、烦恼或是疲惫的时候,就会想到用酒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其实很不可取,仅靠酒的麻醉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它只能使问题变得更加糟糕,甚至会让旧愁才去,又添新恨,连后悔都来不及。当青春期男孩感到自己喝得太多或者想戒酒的时候,最好到医生或者专家那里寻求一下帮助。

不要让网络网住你的心

王翔是一名中学生,他的性格活泼,但最近王翔变得越来越消瘦,越来越不喜欢跟周围的人交往,经常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寡言少语,若有所思。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班主任发现王翔经常在上课时偷偷看课外书,根本不听讲。班主任没收了王翔的课外书,发现那是一本价格不菲的网络游戏攻略,图文并茂的画册非常吸引人。班主任知道王翔的家境并不富裕,她问王翔哪里来的钱去买这么贵的书,王翔说是自己挣的,班主任觉得不可思议。

通过了解,班主任得知原来王翔每天去网吧玩游戏,然后把自己的“号”卖给别人,以此挣钱,少则几百,多则上千。王翔还通过网络聊天交了一个“女朋友”,两个人没有见过面,每天通过网络联系,这也是促使王翔每天都去网吧的一个原因。现在,王翔对上网有着无尽的兴趣,去网吧成了他每天吃饭、睡觉、上学以外的“必修课”。

当今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为信息交流、拓宽视野、普及知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但是,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无法消弭。尤其是提到了网络游戏,很多人往往会将其与“精神鸦片”等词汇联系起来。事实上的确如此,在中国,从遥远的黑龙江漠河到广西的北海,从日升起来的崇明岛到塞外的包头,新疆的克拉玛依,只要在有青少年、有网吧的地方,就有网络游戏的身影。痴迷的孩子们在电脑屏幕前疯狂地“拼杀”,不知昼夜,废寝忘食,更有不少同学开始学会了逃课,学会了违反学校纪律,也因此染上了不少其他的恶习,如抽烟、喝酒等。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53亿中国网民中,未成年网民高达4959万,占网民总数的19.6%,而在青少年网民中,有严重网瘾者约占10%。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成为需要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

到底是什么让网络游戏具有如此出众的吸引力呢?专家认为,这里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提供给孩子虚假的成就感;使孩子产生兴奋感。从根本上来说,青少年喜欢网络游戏的原因是因为网络游戏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我实现的空间,当他们置身于虚拟的游戏世界时,可以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成就感。

那些专业工作者发出的更多是这样的警告:“网络游戏盛行的时候,也是一代人衰败的开始,一部分网络游戏可以给人带来乐趣,另一部分就像鸦片损害人体健康一样侵蚀着年轻人的宝贵时光。”

长时间地上网对人有很大的危害,尤其是对于正在成长中的、身心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青少年。英国一些健康专家发现,青少年长时间使用电脑会使其面临受到永久性伤害的危险,长时间上网不仅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很深的伤害,也容易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严重的损伤。

具体来说,长时间上网会对青春期男孩造成如下伤害:

第一,对身体健康的直接影响

青春期男孩的视力、肢体各器官正处在发育期,很多身体器官都还没有发育成熟,因而很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电脑伴有强烈的电磁辐射,长期使用电脑会严重伤害男孩的眼睛,容易诱发视力问题甚至眼病,比如视力下降、青光眼等;长期敲击电脑键盘会对手指和上肢不利;操作电脑时,体形和全身难得有变化,单一、重复的动作容易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疾患,如颈、肩、背、腰、腕等部的酸痛、变形。

第二,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电脑释放的X射线和电磁辐射容易引起中枢神经失调。英国一项电磁波研究证实,电脑屏幕发出的辐射与磁场会导致719种病症,包括记忆力减退或暂时失去记忆、精力不足、头痛头晕、注意力涣散等。

第三,增加精神和心理压力

长时间上网易使人出现某些心理压力,甚至会诱发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经常上网的人容易丧失自信,内心时常紧张、烦躁、焦虑不安、情绪低落,最终导致身心疲惫。严重时会导致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发展成为网络成瘾症,如生物钟紊乱、精神运动性迟缓、拒绝参加社会活动和与人交往,等等。

因此,为了给自己创造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男孩绝不要沉溺于网络世界,避免形成网络依赖。平时大家应积极与家长、老师和同学交往沟通,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与成长。当自己出现网瘾的苗头时,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自我,防止网瘾的发生。具体而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危害

沉迷于网络,特别是沉迷于不健康网站,危害极大。这些不健康的网站,会使人沉迷于虚拟世界,逐渐自我封闭,导致与现实世界隔阂严重。时间久了,神情恍惚,无心读书,人格扭曲,中断学业,甚至还会发生严重的犯罪行为。有的因上网成瘾,连续几天几夜泡在“网吧”,不思食寝,过度疲劳,猝死在“网吧”,这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因此,青少年如果能充分认识到上网成瘾的危害性,也会增强自身的控制能力,减少上网的时间和次数。

2.合理安排上网的时间和内容

发达国家把每天上网超过4小时的人,称为有网瘾。而预防或戒除网瘾,科学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和内容,尤为重要。对于上网自己可以自定制度:一是明确上网的任务和目标,把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和需要查找的资料目录列在纸上,做到上网有目的。上了网以后,要准确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不浏览与查找内容无关的网站。二是控制上网时间。每周最多2~3次,每次上网连续操作1小时后应休息15分钟,每天上网总量一般不超过2小时。尤其是晚上剩余时间多,上网时间不能过长,养成按时睡觉的良好习惯。三是按时下网。上网之前,根据任务量限定上网时间,时间一到,积极进行心理暗示,马上下网。

3.请人监督、寻求帮助

如果发现自己有了网瘾,程度又不是很深,寻求别人的支持和帮助是有效的方法。青少年可以找到一个自己可以信赖的人,来监督并帮助自己克服网瘾。这种支持可来自老师、家长、同学、好朋友等。找到以后,先向他们讲明自己目前上网的现状,以及自己想控制上网的决心,并向他们展示自己克服网瘾的计划,请他们监督。当自己网瘾出现时,请他们及时提醒,并帮助克服。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与思想进步、学习不错的同学在一起,一起听课,一起学习。争取在他们的带动和帮助下,使自己淡化网瘾,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当自己取得进步时,可以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学会为自己加油,“我能行”。

我们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利用网络,使用网络是新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我们要做网络的主人,而不是网络的奴隶。

打架并不能解决问题

某校的一名学生这样对记者说:“上个月,我就亲眼见到隔壁班的杨躺倒在血泊里,再也没能站起来,罪魁祸首是他们班品学兼优的班长王。事情的起因仅仅是王发作业时无意中踩了一个女生一下。这个女生一口咬定王是故意的,并找来自己认的干弟弟——同班男生杨要为她出气。杨平时成绩不好,对学习也不感兴趣,经常跟校外一些人混在一起,在大家看来他很厉害,都尽量不惹他。

“事发那天,杨趁大家都去吃饭的时候,找到正在黑板前写通知的王故意挑衅。王忍无可忍,与杨厮打成一团。杨掏出水果刀刺向王,没想到扭打过程中,竟然被王失手扎进了自己的肚子。当时,我正好吃完饭回到教室,那一幕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杨痛苦地蜷缩在血泊里,王把刀丢在一边,颤抖着坐在地上,几个没去吃饭的女生哭叫着用小灵通打120。空气里的血腥味和那样的恐怖场面让我胃里翻江倒海,一下子吐了出来……

“我几乎一周的时间什么东西都吃不进去。后来听说杨由于肝脏破裂死亡,王虽然属于正当防卫,但却不知道会如何宣判,无论怎样宣判,这两个家庭都已经毁了。杨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他很小时,爸爸就去世了,妈妈一个人卖菜供他读书,视他为唯一的希望;王的爸爸和妈妈是老师,王从小到大都是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平时和同学连脸都没红过。那个找杨来替她出气的女生已经不再上学了,听说牵扯三个家庭的官司很难处理。”

青春期男孩血气方刚,难免会与朋友、同学之间发生某些矛盾,容易冲动的孩子往往会与对方发生肢体冲突,通过打架来发泄怒气。打架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息自己的怒气、发泄怨气,但这往往会伤害双方的身体和心灵,伤害双方的感情。就像在木板上钉一颗钉子再拔出来,会留下难以消除的孔,和朋友打架,无论自己怎么道歉,给对方的伤害总是难以消除的。也许身体上的伤口容易愈合,但心灵上的伤口却难以恢复。

不良品德行为之所以在青少年期成为高发期,这主要是由于青少年身心变化的过渡性与学校教育的不当以及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造成的。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可塑性极大,成人感的出现使他们独立地接受周围人的价值观念,学习他所认同的社会行为方式,这是积极走向社会、渴望成为社会成员的表现。但他们缺乏是非识别能力,加上自我行为控制较差,极易沾染社会恶习,成为不良品德的行为问题青少年。

具体分析,不良品德行为是由于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家庭教育中不良影响、学校“教育不当”及青少年不良的心理状况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

男孩脱离实际,过分追求高消费,虚荣心重,或者追求低级的性刺激,都可能导致过错行为或品德不良行为。但是男孩某些合理的,尤其是基本的心理需要,如自尊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等,长期得不到满足,或遭到剥夺,会盲目寻找补偿,如心理性的低级需要、畸形的物质或精神需要,从而导致产生不良品德行为。

2.消极的情绪体验

部分男孩爱憎颠倒,好恶颠倒,喜结伙,重“义气”,被集体所冷落,受歧视,自尊心受到损伤,这么多的失败和挫折都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加上青少年男孩情感强烈,易冲动,自控力弱,这些都可能导致过错行为、品德不良行为。

3.人际关系的不正常

有的孩子缺乏家庭温暖,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养成自我中心主义,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有的同学与教师关系紧张,对立情绪严重,有的与集体关系不好,感到孤寂苦闷,有的男孩在外另找“伙伴”,加入“团伙”等。这些人际关系的不良倾向,都可能成为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4.不良行为习惯

不良行为若未能得到及时矫正,反而侥幸得逞,这些不良行为就会同个人私欲的满足进一步联系起来,经过多次重复,建立动力定型,形成不良习惯,从而成为继续产生品德不良行为的直接原因。

如果青春期男孩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与行为,和朋友打了架,此时男孩们该怎么办呢?

第一,以真诚的态度及时道歉

无论与朋友之间有着怎样的矛盾和冲突,打架都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真诚地沟通和交流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如果和朋友打了架,无论对方曾经怎样伤害过自己,都要为自己向对方动手打架而道歉。当然,道歉要真诚而及时,道歉之后要与对方真诚地进行交流,把自己的想法真诚地向对方说出来,并了解对方真实的想法,这样才便于消除双方的矛盾和冲突。

第二,学会忘记,学会宽容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曾说过:“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的。”很多时候,朋友伤害自己常常是无心的,就算是最要好的朋友也总会有摩擦。我们要学会忘记朋友给自己的伤害,多记着朋友对自己的好,要学会宽容别人的错误,努力做到“把朋友对自己的伤害写在沙子上,把朋友对自己的好刻在石头上”。

第三,用善行弥补自己的过失

打架总会对朋友造成伤害,在控制不了情绪和行为的情况下失手与朋友打了架,我们除了真诚地向对方道歉并加强沟通交流之外,还可以努力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善行来弥补自己的过失行为,比如在对方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帮助他等。

总之,打架不是解决朋友间矛盾冲突的好办法,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忘记,学会控制自己冲动的情绪和行为,不让彼此间纯真的友谊受到伤害。

男孩不要盲目追星

“追星”如今已成为一种时尚。青春期男孩随着生理发育的日渐成熟,心理和社会性开始趋于成熟,但又处于尚未完全成熟的人生发展阶段。强烈的偶像崇拜心理是青春期男孩的突出特征。

读初中的小伟是个疯狂的“追星族”,他曾经非常崇拜刘德华,后来又崇拜周杰伦。那时,家里的墙上、书包上、书本上、文具盒上,甚至连衣服上都贴了刘德华或周杰伦的大幅照片或大头贴,只要赶上他们的演唱会,小伟都会想方设法去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