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女孩,走好青春期的第一步
21192600000015

第15章 青春期的青涩早恋与情感调适(3)

中学生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和幻想。他们敬佩英雄、模范人物,并向往自己成为英雄、模范。因此,在初中阶段,中学生们要努力提高抱负水平,这是符合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和健康成长的规律的。

2.情感的两极性明显

中学生情感的两极性在日常表现中十分明显,例如,当取得成绩时非常高兴;一旦失败,又陷入极端苦恼悲观的情感状态。有时激情满怀,充满为真理而献身的热情,表现出一身正气;而有时又由于盲目的狂热而干蠢事。这是因为中学生各种各样的需要虽日益增长,但他们对这些需要的合理性的认识水平却不高,于是产生了主观状态与社会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中学生的需要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他们经常处于矛盾状态。这种不断增长的个体需要受到社会的否定而难以实现,这就是中学生发生复杂的,摇摆不定的强烈情感的主要起因。

另外,由于青春发育期性腺功能作用,性激素的分泌会通过反馈增强下丘脑部位的兴奋性,使下丘脑神经过程总趋势表现出兴奋性的亢进,就与大脑皮质原有的调节、控制能力发生矛盾,使大脑皮质与皮下中枢暂时失去平衡,这种状况可能是中学生情感两极性明显的生理原因。

因此,中学生要了解这种两极性情感的变化,逐步培养自己的情感适合社会需要,使自己的情感既热烈又有社会意义与价值。

3.道德感有了明显变化

道德感是由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人的道德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要求是社会道德准则在人脑中的反映。每个人都是以社会道德准则去感知、分析、评价自己及别人的道德行为的。当道德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产生满意、愉快等积极的情感,否则就会产生不满意或内疚等消极的情感。

道德感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按照道德准则的要求,正确地去衡量周围人们的各种思想行为,也可以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自觉地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整个中学时期,情感内容的社会性不断地深刻化。在初中阶段,学生逐步形成了比较深刻而巩固的情感和倾向性,增强了道德观念和道德评价能力,不仅会评价别人,而且会评价自己,带有情绪性的评价逐步减少。但是,有时还会受情感的冲动的影响,使评价带有片面性、表面性和绝对性。例如,评价别人过严,评价自己过宽;别人一有缺点就认为他们一切都坏,发现别人有一点优点就认为他们一切都好;自己犯一次小错误就觉得“没脸见人”,有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等等。

另外,由于初中学生知识经验的局限,与高中生比,还显得狭隘和肤浅,如常容易把友谊局限在小范围内,甚至脱离集体,出现哥们儿义气等不健康情感。要改变这种情况,中学生就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社会实践不仅为个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提供感性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亲身参加实践活动,有助于中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改造旧思想,形成新观念,进而形成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性情感,如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民族自豪感,等等。

良好情感的自我培养

良好的情感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情感的倾向性

情感的倾向性指的是一个人的情感经常由什么引起和趋向于什么。情感倾向性与意识倾向性密切相关。中学生的情感倾向性,一方面表现为充满热情、朝气蓬勃、生动活泼、善于表达情感。有人曾作过一次调查,普通中学的初中生爱唱歌的占86%,喜欢吟诗的占了4.8%;另一方面表现出有原则的指向性,逐步受他们的意识制约。但他们所懂的道理与行为并不一致。

例如,少年学生知道打架是不好的,但他们又讲哥们儿义气,把帮助“朋友”打架,看作是“正义行动”。因此,要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提供感性知识,加速自己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形成外,由于在复杂的事物面前缺乏知识经验,往往不能辨别是非,所以要从行为的动机及其社会价值去体验某种行为的“是非”,发展具有积极倾向性的情感。

也只有以正确的倾向性为指引,才能发挥情感的效能,无论是愉快、满意的情感,还是悲痛、伤心的情感,都能化为动力,激励自己去工作和学习。即所谓顺境成才,逆境也能促人成才。

2.情感的深刻性

情感的深刻性指的是情感在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联系的普遍性与深厚程度。青春期孩子的情感已从具体性、表面性逐步转为内在的深刻的情感。例如,初中生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已不单纯源于教师的地位和权威,而主要是对老师的教学态度,知识的广度、深度,高超的教学艺术,良好的教学效果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观察而做出的判断,因而,学生对这样的教师非常尊敬。

学生情感体验的深度,是同他们的认识水平及深刻程度相关的。学生对学习的意义认识愈深刻,就愈能产生热爱学习的情感,反之,则把学习视为负担,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我们要明确学习目的,不要只停留在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上,而是进一步把自己的学习同班集体的荣誉,同祖国的建设和为人民服务联系起来。

3.情感的稳定性

情感的稳定性指的是人的情感的持续性。稳定的情感应该是持续较长时间而不是短暂的或变化无常。不稳定的情感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情感瞬息万变和反复无常,另一种是情感迅速转化。

少年期学生的情感稳定性是有限的,他们常因情趣相同而在同学间建立起诚挚的友谊,又常常由于话不投机而翻脸断交。他们的喜爱也常常从一种活动和某种学科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和另一种学科,因此,我们要提高自己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培养意志的坚持性和注意的持久性,从而发展情感的稳定品质。

4.情感的广阔性

情感的广阔性指的是情感的范围。有的孩子情感多样化,好像对什么都是多情的,不管文科还是理科,也不管课内学习还是课外活动,不管国内还是国际大事,甚至宇宙的奥秘,世界未来都付诸极大热情。

5.情感的效能

情感的效能是指情感的动力作用。情感效能高的人,无论是愉快、满意的情感,还是悲痛、伤心的情感,都能化为动力,激励自己去工作和学习。而情感效能低的人则只停留在情感的体验上。成功了,陶醉于自我欣赏的情感;失败了,则沉湎于灰心丧气的情感中。

情感效能必须与情感的倾向性相联系,只有以正确的倾向性指引,才能发挥情感的积极效能。反之,如果是以错误的倾向性指引,其效能发挥愈大,消极作用就愈大,甚至起破坏作用。

情感的能动作用,在青少年学生中已有了明显的表现。他们已经懂得,失败和挫折不完全是坏事,他们已经能用“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吸取失败的教训。但由于他们的知识和世界观的局限,会在困难增加的情况下,情感的效能也会减弱,因此在初中阶段,逐步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培养自己的情感的倾向性和深厚而稳固的情感。

学会从早恋中解脱出来

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会对异性同学产生爱慕和好感,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少数学生急于表白自己的爱慕之情,以致男女之间互写情书,进行约会等,想过早地发展为谈恋爱。这是一种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中学生不宜谈恋爱,主要是因为:

1.中学生在思想上、性格上不成熟,世界观尚未形成,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比较幼稚、片面。在这种情况下谈恋爱的同学,今天可能思想上一致,一段时间后可能有分歧,若干年后可能分道扬镳。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中学时代初恋失败占绝大多数,真能结为终身伴侣的为数极少。

2.中学生情感容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在恋爱时常会感情用事,以致心灵上留下无法愈合的创伤,影响今后的幸福生活。

3.中学生生活上没有独立,需要依赖父母,从恋爱、结婚到生儿育女,都要一定的基础。所以一般青少年都是在参加工作以后才考虑这个问题。这是有道理的。

4.中学生在事业上尚未定向,应该抓紧时间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奠定人生基础。如果过早恋爱,陷入情网必然会分散精力,浪费时光,贻误学习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