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这样教孩子最有效
21193400000016

第16章 健康的体魄是孩子成长的人生关键(4)

有些时候,从孩子的兴趣爱好中,可以发现孩子某种潜能的线索和萌芽,而这种潜能,平时可能会丝毫没有引起家长和孩子本人的注意。一位骄傲地自称能用一条腿平衡身体好长时间的男孩,可能永远也成不了一位棒球明星;但是,倘若给予机会,他极有可能成为一位技术精湛的滑冰运动员。

培养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和技能

让孩子多练练绘画是非常有益的。绘画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更能培养孩子的思维方法。培养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好奇心,是一项很重要的家教内容。

1、家长要掌握孩子画画的心理特征

儿童的思维都是比较具体的。他们在感知客观事物时,都是一个一个认识的。因此,儿童在绘画上表现出“突出中心事物”这一特点,想要画什么就去画什么。

想象与幻想在儿童心理活动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他们常常以想象代替思维,把幻想与现实融为一体。孩子的知识虽然很少,却可以不受知识常识的限制,海阔天空地任意想象。他们看月牙像个秋千,就想上天去做游戏。这一点和成年人有很大的区别。成年人见多识广,想象力反而受到压抑,自由发挥的余地受到限制。孩子画画时为了表现自己的感受,根本不考虑自己的技巧能不能胜任。

儿童画的创作,在色彩使用上也反映出他们的心理特点。孩子们普遍喜欢色泽鲜艳、对比强烈、明快的色调,不喜欢灰暗的色调。孩子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也主要靠色彩,如“红苹果”、“红皮球”、“红皮鞋”、“红花”、“绿树叶”……据有关专家研究,这些颜色本身的特性与孩子的颜色视觉有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儿童对颜色具有强烈的心理对比感,所以,孩子画画,或大红,或大绿,或深蓝,或凝黑,参差杂错,不拘一格。这是孩子由颜色对比产生的夸张感受的表现。孩子在生理、心理上发展的局限性使得儿童的画具有朴直的心理特征。

2、引导孩子的绘画兴趣

为了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父母要随时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在他高兴画的时候,父母就对他多加表扬鼓励。

孩子做什么事情往往都没有常性,针对孩子兴趣容易转移的特点,父母要想方设法巩固孩子的画画兴趣,以经常变换方式、办法来引导他。

讲故事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手段,这样可以丰富孩子的绘画情感与想象力。还要经常带孩子到野外去玩,这样可以扩大孩子的生活视野,感受自然界多姿多彩的变化,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对生活、事物的感受能力。要让孩子从小养成眼看、脑想、手练的三结合学画习惯。

要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应该培养孩子乐观愉悦的情绪,使生活中的事物形态、色彩、特征变成孩子自己的丰富多彩的图画语言,让孩子能运用这种语言去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对于成年人绘画必须讲究的技巧与技能,不要让孩子过多地去效仿。因为孩子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培养与锻炼对生活的敏锐的观察能力、对艺术的真善美的鉴赏能力、对形象的记忆能力,以及对构思的想象能力,从而获得对生活的艺术再创造与表现能力。

3、指导孩子灵活选择确定绘画的内容

在平时的练习中,家长可以教孩子画些什么呢?以下关于绘画内容的建议可供参考:

①自然景物。

大自然千奇百态,其中的日月星辰、名山大川、江河湖海、雨后彩虹、雨天雪景等一些自然景象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绘画题材。家长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引导孩子观察不同的景物,指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

②日常用品。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也会接触到很多事物,比如,自己的鞋子、衣服、帽子、手套、手绢、围巾等,还有经过装饰美化的餐具、茶具、灯具等。家长在选择这些绘画题材时,应注意实物要具有审美意义,具有审美的价值,单调乏味的东西是不能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的。

③人物。

人是孩子在生活中最熟悉的。可以让孩子画爸爸、妈妈、娃娃、爷爷、奶奶,还有不同职业的人也可以让孩子画。在作画的过程中要注意从服饰、头饰、发型上,引导孩子观察并表现丰富的人物形象。

④植物。

植物不外乎是花草树木,但这些花草树木中有许多值得孩子画的内容,比如,花的花瓣就有各种形状,圆形的、方形的、三角形的,还有不规则形的;叶子的形状也不少,有掌形的、半圆形的、星形的、三角形的。可以带孩子到植物园里去走一走,看一看,让孩子的经验丰富以后,他们还会画出我们从未见过的花草树木,这就是创造。

⑤动物。

孩子们喜欢各种各样的动物,他们会和动物说话,把动物当成自己的朋友,赋予动物人的情感。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先从画常见的动物开始,如小鸡、小鸟、金鱼、蝴蝶、乌龟等,再逐步引导孩子画动物园里的动物,如大象、老虎、鳄鱼、孔雀等。在引导孩子画动物之前,应该和孩子一起看看这些动物是什么样的,从头—躯干—四肢—尾巴有序地观察,这样不仅能帮助孩子积累感性经验,同时也教给了孩子观察的方法。

⑥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也是孩子在生活中常常能见到的,如各种车辆,包括小轿车、公共汽车、救护车、吉普车、大吊车、翻斗车、火车等;各种大船、小船;还有各种飞机,如直升机、战斗机、客机等。在引导孩子画这类题材的时候也要注意从身边常见的交通工具画起,慢慢地再增加难度。

⑦建筑物。

孩子开始可以画一些简单的建筑,如高楼、矮房、桥梁等。然后,再有意识地带孩子外出拓宽视野,有选择地让孩子欣赏一些建筑物,之后再让孩子画自己设计的建筑。这样孩子的绘画兴趣会越来越浓。

⑧日常生活事件。

孩子画画的事物往往来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等孩子在以上题材的绘画中积累了一定经验时,我们就可以引导他们画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事件,比如:“我和好朋友放风筝”,“我给花浇水”,“我和爸爸妈妈在动物园”等。

⑨想象中的物体与事件。

如宇宙的奥秘、海底深处、“我长大以后”等。这类内容主要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主。

⑩简单的装饰画。

如台布、窗帘、脸谱等。这类内容主要注意线条、色彩等形式美这一方面,同时对儿童的注意力、坚持性等品质的培养有一定作用。

4、让孩子从小学习绘画的技巧

在让孩子学习绘画的时候,对孩子的要求不能太高。不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画家,只要孩子在绘画上懂得一点布局的道理,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除了比较复杂的人像,能把看见的东西画个差不离,就可以了,这很容易学会。

在善于绘画的父母培养下成长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因为父母懂得让孩子去感触五彩的世界。不过,父母即使不懂得绘画,也可以教孩子分辨色彩。

父母可以在孩子房间四周挂上各种名画的摹本,陈列著名的雕塑的仿制品。从他小时候起,抱着他说出各种名画和雕塑的名称,他起初只是注意这些艺术品的颜色和形状,渐渐会懂得其中的意义。

此外,还可以给孩子看许多美丽的花草和鸟兽的画。即使孩子还不懂事,你也可以让他看有美丽图画的小人书,并读给他听。孩子一般会安静地听着。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对父母的声音和画的颜色也是感兴趣的。

为了进一步发展孩子的色彩感觉,你可以买检查色盲时使用的色标给孩子当玩具。这可以发展出各种游戏。男孩应更多地进行这类游戏。因为男孩与女孩相比,触觉灵敏而色感迟钝,若不从小发展色彩感觉,将来他的色彩感觉就跟不上。

父母也可以给孩子买五颜六色的小球、木片和蜡笔。

用蜡笔跟孩子进行“颜色竞赛”的游戏。玩法是,预备好一张大纸,从某点开始,你先用红色蜡笔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然后孩子用红色蜡笔画一条同样长度的平行线;接着,你在你画的红线后面用青色蜡笔接上一条同样长度的线,孩子也在他画的红线后面用青色蜡笔接一条同样长度的线……假如孩子使用的蜡笔颜色与你所用的不一样,他就输了。

如果你觉得上述方法都比较麻烦,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比如,经常带孩子散步,让他注意海水、树林、天空、田野、建筑物和大街上人们服装的颜色等。这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孩子的色彩感觉。

5、让孩子练习和尝试多种形式的绘画

教孩子作画时,要内容丰富、变化才能使兴趣持久,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绘画欲。为了做到这一点,家长可参考如下建议引导孩子选择绘画的内容和题材。

①命题画。

命题画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孩子在某一阶段的教育要求,为孩子规定画画内容,使孩子根据成年人的要求进行绘画练习。

作为父母,怎样要求孩子进行命题画画呢?有几点是必须注意的。首先,大人一定要求孩子画他们所看到的事情;其次,画他们所经历过的事情;再次,画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选择能引起孩子想象的题材。

②意愿画。

意愿画是在教师与父母的指导下,由孩子自由确定内容的画。孩子在画意愿画时,不受任何束缚,画得自由活泼,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事物的认识。在意愿画训练中,大人既不应替孩子规定内容,也不要教孩子画什么形象。在孩子画画遇到困难时再给予启发与帮助,使孩子将画顺利完成。

命题画与意愿画可以交替着画。

③装饰画。

装饰画是以花纹装饰某个物体的绘画,目的是为了美化环境、美化生活。

这种画的构图要求有一定的规律,整齐、对称和有节奏,体现出图案的美。学习装饰画一般在5岁以后进行。画画时可将方形、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等几何形体作为生活中的用品(手绢、盘子、头巾等),预先画在纸上,教孩子画;也可以直接剪出各种日用品的纸模型,如茶杯、暖水瓶等,要求孩子在上面装饰花纹。画画时,还可以使孩子认识几何形体的方位,如几何形体的中心、角隅和边缘,以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和画画的计划性,培养他们的空间几何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使孩子初步接触本民族的绘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