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行走的新闻:走进宁波教育管理名家
21196400000017

第17章 林良富:教育改革潮头上的“珍珠”

林良富,现任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校长、高新区外国语学校校长、浙江万里教育集团副总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与管理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北京师范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学高级教师。创造性地提出“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生活化”、“珍珠理论”等教学理念。主编《追寻儿童数学教学之真》、《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走向学习型学校》等论著60余万字。曾被评为浙江省教坛新秀、宁波市首批名教师、首批“宁波青年五四奖章”、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市优秀共产党员。

走向万里

林良富毕业以后被分配到了奉化市大桥镇中心小学。工作头五年,他就评上了“教坛新秀”。1994年获得了全国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课一等奖,奉化市人民政府也因此颁发给他“脱颖而出”特别奖。在获得荣誉,享有成就感的同时,他渐渐感觉到,在这个相对高的领域中,几乎没有能够和他深入对话,探索教育改革道路的志同道合之人。与此同时,虽然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活跃,但是办学体制比较呆板,教育者也缺少对教育进行更深层次思考的动力。这种比较保守的教育模式,让林良富内心深有感触,他开始进行一系列深入的思考。另外他对自己也有清醒的认识,他没有满足已经获得的荣誉,而是追求更高的目标。说来凑巧,在作出最后的决定之前,他看到了一篇当时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黄新茂同志的文章《让基础教育活起来》。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在大受启发的同时,更多的是震惊和由此带来的深思,而恰巧在这个时候,当时万里教育集团的董事长和总裁也不厌其烦,三番四次亲自去奉化约林良富谈话,邀请他加盟万里集团。林良富最终被万里高层的胆识、魄力、责任、诚意所打动了,之后他就作出了重要决定——加盟万里。

万里教育集团是一家具有全民事业性质的教育集团,它最早提出了教育经济一体化的思想,而它的教育体制机制也很灵活自主,既不同于公立学校,也与一般的民办学校有所区别。在办学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提倡“海的心胸,山的思想”这样一种教育理念。除此之外,万里集团还要求学生做到“五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从一年级就开始实行牛津全英语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始终站在教育的前沿。当时万里教育集团这些颇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办学举措、办学体制都与当时林良富对基础教育的认识不谋而合,理所当然万里也成了他实现自己教育理念的平台。

就这样,双方开始了彼此默契而又愉快的合作。

脱颖而出任校长

初入万里国际学校时,林良富只是以一名普通教师的身份来应聘的,带着归零的心态,开始在新的环境中成长,当然,在这么多优秀的竞争者中,能够用仅仅一年的时间让大家看到他的闪光点,与他个人因素是紧紧相关的。他身上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潜质,在做普通老师期间已经展露无遗。林良富考虑问题总是比较前卫、全面,超越了身边的其他同事,而他也始终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所以他会适时地展现自己的才能。

有一次学校组织教师去奉化旅游,到了奉化境内,坐在后座的他,主动地站起来走到前面,当起了大家的导游,热情地给大家讲述奉化的历史、人文和生活特色,尽了地主之谊,使大家对他的认识更加深入,也意识到了他出众的口才和待人接物的礼仪。所以第二年学校开始筹建工会的时候,大家一致推选他为工会主席。

同时,万里国际学校的文化氛围也给他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环境和人是互动的。该校作为一个新型的学校,崇尚真才实学,不拘一格降人才,让有才能的人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林良富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利用学校机制的民主性,使自己在同事中脱颖而出,担任了万里国际学校的校长。

顺应时代变化的教改

林校长对于教育改革有着强烈的念头,他认为,教育一定要在不断改革中发展。教育是复杂的,深远的,在教改中,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同时也要认识教育规律,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对于教育改革他有以下三点独特的认识:第一,教育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变化而变化,而是为了寻求教育的进步,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寻找到真正适合人才发展的规律。第二,在学校里,教育改革是有必要的,改革的切入点可大可小,关键是要营造出一种改革的氛围,使学校的教育机制更加活跃和灵动。第三,改革的方向和路子一定要正确,这要从两个方面来阐释:首先,是要做正确的事,作为一个教改者,要清晰地认识到整个教育改革的走向是怎样的,要站在改革的潮头。其次,教育改革往往来自于外界对教育内部的需求,但也不能过多依赖外在力量,教改要产生内源性力量,使得内在的需求推动改革。

他通过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三个观点中的核心要求。在改革中,他一直坚持“让教学走向学教,让教室走向学室,让学校真正成为学习者的乐园”的办学理念。为了实现“从教学走向学教”,他采取了很多的方法,其中包括“四大策略”和“六大载体”等一些具体措施和对师生的要求。“四大策略”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评学论教,研学促教,这使得教学走向学教成为可能。而“六大载体”,通过全面使用导学案,指导学生会预习,老师少讲,让小先生们开口讲起来,分层走班教学常态化,让不同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小组围坐,合作学习,教室四周挂白板,资源生成共分享,“三环六学”模式,学生自助,让教学走向学教落到实处。

不仅如此,林校长还提出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概念。他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题材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习”,“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机会,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三方面上下工夫。而他总是以身作则,譬如,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堂课的时候,为了能让学生有机会把刚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他想了个办法:他把中国地图输到电脑中,给学生们看,他说,同学们,我们看看这31个省市,哪一个省份的图形接近我们今天刚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啊?学生找到了说,山西省的外形挺像这个图形的。他说好,那我现在就要让你们算算山西的面积,我不需要你很精确,只要粗略的估计一下就行。然后,他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些信息,让学生利用这些信息算出答案。林校长觉得这也是问题解决意识的一种开端,而且一般来说,学生刚学完,让他们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他们会很有兴趣,认为自己确实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现实的、有趣的教学方法拓宽了课堂教学的空间,让学生感到知识就在身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林校长对教育改革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且提出了新的构想和目标。初期目标主要是以下四点:首先,要进一步优化导学案。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再者,要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来再造课堂教学流程。最后,要充分发挥白板展示的功能,让其效果更加突出。林校长表示这些目标很快就会实现,下一阶段就要着重优化课程角度,推进课改。最后,通过自主发展文化的营造让学校真正成为一所课改的典型示范学校。

其中的“德育创新”也是教育改革的一个方面。

为了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避免不良风气,林校长大力推广“平民化教育”,对学生提出了“五个不准”:不准穿名牌进校园,不准互相攀比,不准留长发,不准带太多的零花钱,不准吃零食。这个标准也得到了学生家长广泛的认可和支持。其次,将“封闭式”教育与“开放式”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宁波各大学校开展广泛的交流借鉴以及各类实践活动;把学生送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学习交流;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同时,在保障学生安全的条件下,组织了春游、秋游等户外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亲近大自然,聆听大自然。

在任何一项改革实施的同时,都会有反对的声音,林校长的教育改革同样面临着很多的阻力。

当今的教育问题很明显,大多数老师和家长都过多注重于学生的成绩,认为只要中考和高考取得高分就是好的教育从而忽略了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林校长主张“不拘于中考、高考,但赢得中考、高考;改造教师的经验,战胜教师的经验”。

改革之路是很漫长艰辛的,只有取得成果才能让人信服,得到人们的认可。改革会与主流价值观相冲突,在教育改革中相对应地也就有了“支持者”、“跟随者”、“旁观者”、“反对者”的角色。当讲到这时,林校长突然想起有那么一封信,是一名反对他的教育改革措施的教师,写给教育局局长的投诉信。信中提到林校长提倡教育改革,但却没有把他自己的儿子放在课改的试验班中,并列举了教育改革的种种不良后果。但林校长用他宽广的胸怀包容了这位教师的过激行为,这正是一位改革者所需要的高尚品质。

当然,付出代价的同时,改革也带来了收益,在7月5日学校召开的教师论谈中,六位改革中较先进的老师上台分别作了有关自己教改认识与经验的报告,之后林校长就他们的谈话总结出了“六动理论”。“六动理论”包括“心动”、“脑动”、“脚动”、“手动”、“嘴动”、“涌动”,它很好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所谓“心动”就是对教育的情怀和美好的愿景,让教育芬芳弥漫;“脑动”就是对教育改革有自己的思考,有解决矛盾的能力;“脚动”就是将教改付诸行动,脚踏实地;“手动”就是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作总结与论文发表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嘴动”就是在“教改论坛”中分享改革行动的心得;“涌动”指的是“教改涌动”,丰富观课文化。

宁波市教育局也在各校的交流中多次表扬了高新区外国语学校“空气中也弥漫着学习”的浓厚氛围,使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了教改的成功,也坚定了林良富接下去进一步推进教改的决心。

林良富意识到,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它的方向是否顺应时代趋势,更重要的是在于改革者本身所具有的人格品质。他结合这几年的改革经验,提出了以下这些作为一名改革者所必须具有的人格品质。

第一,要有历史使命感,站在历史的潮头看问题。从教育改革总体,宏观设计上来引领教师,办好老百姓认可的学校,具有“教”与“学”典型意义的学校,让教育赢得专业的尊重。

第二,要有博大的胸怀,全局的观念,敢于担当的责任,要有容忍的气量,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学会等待别人的理解。

第三,要有智慧,面临改革复杂的矛盾时,要学会如何设计改革,找到切入点在哪,而林校长在改革中为了更好地加快步伐,解决矛盾,也适时地提出了“十六字方针”:关怀生命,整体优化,和谐关系,动力优化。

第四,要实干。林校长认为,中国人缺少行动,需要实干精神,把想法付诸行动。2009年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为期七天的军训,为了更好地体验学生的生活,发现问题,他们召开了七天的暑期研讨会,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

此外,林校长还表示教师要带着思考来从事自身的事业,在积极投身教改的过程中,不要得过且过,要努力缔造教学成功的案例,加强合作,一路同行,共同分享教改所带来的风景。

课堂教学生活化

作为数学学科,它本身是要保持一种严谨性,而且要特别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但林校长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什么会慢慢转变这种思想呢?其实这和他的一个习惯有关,他常常倾向于否定自己,想更广泛地接纳其他的风格。在教学的过程中,他有这样的体会,就像他提到的,宁波数学课堂教学的结构非常严谨,这种严谨和教学设计的线性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如果线性思维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得过于充分的话,往往就会削弱学生的多元思想,或者会把学生那种最本真的、原生态的想法过滤掉,甚至说过早地扼杀掉。

于是那时他就开始思考:教师的教如何才能给学生们的学以更多的关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怎样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就这样,他从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开始“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究,主要应用在数学的教学上。

林良富强调“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有这么几个关注点:第一就是题材生活化。引用的数学材料尽可能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而且在结合的过程中一定要用上数学问题。第二就是参与性。师生课堂生活的一次经历就是一种经验,所以生活化的课堂一定要有参与性,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第三就是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解释和运用,让他们尝试着把学到的知识,用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可以解决的问题上。

在上轴对称图形这个章节的时候,他用到了“画龙点睛”的故事。他镂去龙的眼睛,教学生运用对称轴的知识去寻找对称的龙眼。在寻找龙眼的过程中,学生就掌握了对称的知识点。诸如此类的方法还有讲出老师名字中对称的字,找找同学们的名字中是否有对称的。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在一次外出讲课的时候,讲台下坐了很多听课教师,同学们都很紧张,林校长为了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就以自己的名字为切入口。他亲切地问道:“你们知道今天给你们上课的老师是谁吗?”“林老师!”“林老师的全名叫林良富,但我之前并不是这个‘良’,你们猜是哪个字?”有人回答:“是粮食的‘粮’吧!因为你父母希望粮食无忧。”“老师之所以改成现在这个‘良’是喻指学业优良。结婚那会儿,有朋友开玩笑叫我改名字,你们猜猜是改哪个字,改成什么?”有同学说:“改‘良’为‘娘’,因为结婚了,有一个女人陪伴你了。”顿时哄堂大笑,课堂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当然,有同学是回答“改‘富’为‘夫’”,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了让学生对圆柱有一个形象的认识,林校长把“蜂窝煤”带入了课堂,这种新奇的授课方式,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枯燥无味了,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活泼与趣意盎然,如此一来,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

正是这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同学们对数学充满了兴趣,激发起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数学,不再是同学们的负担了。

打造优秀的教师和特色的学校

在教师队伍的管理上,林校长主要是从三个阶段对教师进行管理的。第一阶段:规范阶段。颁布了《教育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其中又包括“一级事故”,“二级事故”,“三级事故”。对日常的管理教学行为进行梳理,而这个阶段只是短期的,从而引出了第二阶段:松绑阶段。林校长制定了《教师常规免检制》,解放了教师思想行为,留出了新的空间。第三阶段,适时地推出了《星级教师制》,这是个开放的体系,评比人数不规定,将星级与报酬、教师培训相联系,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另外,他认为,老师不是单纯的“劳动者”。“坚持教师作为‘经济人’和‘文化人’的辩证统一”也是他管理教师经验的体现。所谓“经济人”即对教师要优资优酬;“文化人”即要对教师进行培训。为此,万里国际学校一方面注重培养自己的特级教师,另一方面又注重实现老师的价值。

万里国际学校属于自筹自支的全民事业单位,既具有公立学校的事业保障性质,又具有民办学校灵活的自主运作机制,走读制、寄宿制等等。学生来自国内外,教师更是来自五湖四海,这所学校其实可以说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林校长每天都有一大堆复杂的事务要去处理,但他一直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放得下,看得远”,用他仁爱的精神,博大的胸怀来面对学校带来的压力。

林校长还提到,由于学校的性质以及外界对学校的要求,使得他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教师都是竞聘上岗的,学校关注的是教师的真实水平,所以相对于其他学校来说,林校长对老师的工作要求会更高,起点也高,工作要求会更加的精细,而且工作强度大,经常召开研讨会,进行头脑风暴,使教师一直处于不断地探索和进步中。学校在教学设施的设计上也体现了一定的人性化,书桌的四个角都是圆弧形的,以免学生在玩耍中磕碰到,引起不必要的人身伤害;课桌的正前方也是凹的,为的是保证小学生与课桌保持一拳的距离,保护他们的视力。

“全面”、“较强的领导能力”、“亲和力”、“没有领导架子”等等,这些词都是同事普遍对林校长的评价。范婧副校长说“我们相处了10多年,在教育学上,他有很强的辐射力,一有时间就深入课堂、教研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学校发展也比较了解,信任大家,授权给大家,让大家分管好自身的工作,而不是包罗万象地把任何事情都抓在自己手中。在学科上林校长也起着引领作用,对学校管理顾全大局,尊重老师们的想法,能结合内外形势,做出较好的教育决定。”

做第十名的好孩子

做教师,尽显“大家”风范;当校长,彰显“专家”魅力。这么一位智慧型的教师,一名专家型的校长,作为一名父亲,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也是很开放的。

林校长对自己的孩子并没有苛求,而是注重因材施教,让他个性化发展。林校长说:“作为校长的儿子,我没有要求他一定是学校的第一名,而是希望他在健康第一的前提下,向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方向发展。”

我们从他的口中得知,他的儿子是在药罐子的陪伴下长大的。因为他的儿子患有先天哮喘,身体一直虚弱,抵抗力差,几乎每个月都要生一次大病。作为父亲,他只能“精神引导”,一有空就陪儿子打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现在,他儿子的身体素质比以前好多了,初一一年学习下来,没有生过一场病。慢慢地,林校长对儿子的培养中心就转移到学习领域了。他要求儿子要制订好学习计划。他儿子很喜欢阅读,阅读的涉及面很广,这有利于培养他的思考方式。假期,他喜欢带上儿子出去旅游,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游览大好河山的同时,开阔他的视野,丰富他的生活经验。

说起他儿子现在在班里的成绩,他提到了“第十名现象”。他向我们解释,导致“第十名现象”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一味追求第一名、第二名的人,知识面狭窄。因为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课本学习上面,考得出很好的成绩,很少看其他的书,而“第十名效应”的人,功课学得也不错。但是他花了很多的时间看了很多其他的书,知识面很丰富,也就是他受到了人文教育。

第二,一味追求第一名、第二名的人没有个性。他为了追求好成绩,花去了所有的时间,什么活动都不参加,本来有的一些特长也不敢去发挥了,不敢花时间了。而“第十名现象”的人,文艺活动也参加,体育活动也参加,社会活动也参加,能力很强,将来到了工作岗位上就能发挥作用。

第三、一味追求第一、二名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名利思想严重,经不起挫折、失败。一个人走上社会后,不可能每天都阳光灿烂,总要遇到暴风雨,如果没有抗挫折能力就难以适应,更难以成功和成才。

第十名左右的孩子,有着难以预想的潜能和创造力,这里所指的第十名,并非刚刚好第十名的学生,而是指成绩相对中庸的学生。这个群体的共同特征是:他们受老师和父母的关注不那么多,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兴趣更广泛。至于名列前茅的学生因为得到父母、师长过分关注,过分强化学科成绩,反而抑制了潜能和学习自主性。

从他对“第十名现象”的透彻理解及自己的思考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关注度和“以学生为本”的信念。

林校长对儿子的教育理念和他所说的“第十名现象”,让我们对未来自身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认识。

眼前的林良富真的很普通。他如大多数教师一样,没有过人的天赋,也没有奇遇,既不是“怪才”更不是“奇才”。他只是一位很普通的人民教师。可是,他又不普通,着眼于一个方面,他是突出的、独特的、领先的。

他的课也是可以模仿的,不是因为他是特级教师就遥不可及。这与有些特级教师不同。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慨:特级教师的课在现场听的时候感觉特别好,但自己就是没法学习他的上课模式。林良富这位特级教师却不同。他的课看起来与其他课没有什么不同,大多数老师看了他的课都能够想清楚其中的道理,如果用心的话,也能够达到和他一样的上课效果。但是,为什么他的课又感觉有深度而且动听呢?正如林校长自己所说,只有那么一点点不同、一点点的突破。这“一点点”的不同和突破,就是他的独特魅力所在。

他的专业成长道路也没什么特别的。他走的是寻常路,而且极为普通地走着。他的成长过程没有吸引人的戏剧化情节,没有令人艳羡的幸运,也没有令人惋惜的痛楚。只是,他走得比别人快一点,而且走起来信心十足。因为他目标明确、满怀理想、充满憧憬而且意志坚定、坚持不懈。

林校长依靠他的智慧来管理学校,他立足于学校的教育立场,扎扎实实地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他并不是一个只会想的领导者,而是踏踏实实地实现自己教育梦想的改革者。如果思想脱离实践,那只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者;如果实践脱离思想,那只能是一个没有计划的盲目者。林良富的教育思想与他的教育实践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使教师成长,令学生受益。

采写:胡城璐 陈琳 钱丽霞 葛静静